刘 刚
[摘 要] 基于区域创新高校研究生的协同培养,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以及把握学术和科技前沿,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过程和市场结合起来,使得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价值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工作开展研究,探讨基于区域创新协同培养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协同培养保障、协同培养方式、协同培养过程实施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区域创新;研究生;教育;协同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筹划建立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产学研三位一体上创新突破。随着国家“2011计划”的推进,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加强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提高高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推进高校研究生“人人有科研归属”工作,打造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培养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依托产学研和区域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培养工科高校研究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前期探索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别敦荣,胡颖认为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王迎军认为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要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四轮”驱动;李忠云认为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亟须教育部及政府相关部门在项目、平台、经费、组织、评价等方面予以建立、健全和完善;李祖超,梁春晓从高校创新主体视角入手,剖析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陈颖认为通过跨专业协同、校企协同、本研协同、师生协同、文理协同等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金建国通过以项目为载体多学科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总的来说,目前文献研究有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第二,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目标是创新型人才培育,重在创新能力提升;第三,协同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联盟是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有效平台;第四,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形式:学科、教学、科研、管理、师生等的全面协同;第五,高校外部协同创新形式:校校协同培养、校所协同培养、校企协同培养、校地(区域)协同培养、国际合作协同培养。
二、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的保障
1.思想观念协同
要解放思想,树立协同创新观念。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的氛围还不浓厚,各学科、专业或习惯闭门造车,不敢、不会协同,或虽然有协同创新计划,但实施中仍各自为政、貌合神离,缺乏实质性的多学科融合,使协同创新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此,高校要将协同创新理念深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协同”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内容,依托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及国际社会等深度合作,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主动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贡献。第一,各学科不能封闭孤立,要以协同创新理念谋求科研的协同式跨越发展;第二,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协同创新理念不拘一格使用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第三,不能有单一性的学科思维,要以协同创新的宏观视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第四,不能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寻求科研资源,要以协同创新的理念,在本区域乃至全社会、全世界配置科研资源;第五,不能照搬传统的科研考核方式,应以协同创新理念,把社会福祉的边际增加和经济总量的边际增长作为科研考核的根本原则。
2.组织管理协同
要求同存异,理顺组织协同管理。协同创新实施主体,在校外属于不同单位,彼此组织和人事关系独立,如国家投入巨资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只有自己学校能用,校外单位就不能用;在校内属于不同学科,管理步调难以一致,如交叉学科的研究群体调动不了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这些问题都造成了许多科研人员有协同创新之心、无协同创新之实的局面。协同创新强调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因此要积极开展组织管理结构创新,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开放式组织结构。以科学的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基础,打破壁垒,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资源在组织中无障碍流通。可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管理协同。
3.利益分配协同
要公平共享,合理分配利益。研究成果效益的归属与分配,是制约协同创新的主要矛盾。创新本身就是高风险,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每个协同主体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应适当增加承担风险大的一方在利益分配中的比重,但实际上并未充分考虑各主体所面临的风险,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协同创新利益分配中,要么简单化地平均分配,要么归功负责组织协调的最高领导,要么仅按投入比例分配,而忽略了创造性贡献等重要因素。这些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严重挫伤了协同创新各方的积极性。因此,协同创新要推行“沿创新链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第一,建立风险互担机制。参与各方应在合作前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各方责任与义务,制定考核指标,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第二,建立利益分配标准。在衡量风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的投入强度与实际创新贡献,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要做到鼓励合作、支持创新,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效益的延迟性,要大胆承认学者的个人贡献。第三,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也应积极为各方提供相应的保障服务和政策支持。
4.评价标准协同
要统筹兼顾,完善评价标准。目前高校教师学术水平评价标准普遍存在“重论文、轻应用”,仅局限于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级别与数量,轻视科研成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教师跟随标准这根“指挥棒”埋头于专长的领域做研究、写论文,很少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或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这种评价标准导向缺乏在产学研之间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调动不了教师的热情和创造性,不利于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因此,要统筹兼顾,完善评价标准。第一,要建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第二,在规划和科研管理上,要提前谋划、精心设计协同创新项目并随时准备申报工作。第三,在资源共享平台上,搭建高校各院系、各学科享有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分享共同的教育资源,形成良性竞争。第四,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快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以任务为驱动的人员聘用和分配制度,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五,在学科建设上,要强化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努力形成协同创新与学科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方式
1.导师负责,团队培养模式
在传统“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中,限于研究生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课题领域等,往往会阻碍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在协同环境下由单一导师指导过渡到导师负责下的团队培养模式。导师团队由校内导师、项目导师、企业导师、生活导师等构成,导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背景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不同,所负责的培养阶段也不相同,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培养。同时,导师团队依据研究生生源不同的特点,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长远发展规划,确定高校研究生个体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论文选题、科研指导分工等。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导师和高校研究生的优势力量,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优化学生发展方向。
2.项目驱动,多学科协同培养模式
当今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学科间越来越趋于综合性、渗透性、交叉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衔接越来越紧密,如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就产生于这些网格的节点上。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过程大多还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记忆上,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其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在做的过程中体会理论、享受过程、增长才干。这样不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加深知识理解,激发创新意识。所谓项目驱动,就是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带动和组织不同学科共同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多学科协同模式的优势是,它能有效解决综合性、相互渗透性、多学科交叉性、综合边缘化的问题。
3.立足实践,多单位协同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要求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联盟或中心内成员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可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联盟或中心与学校协同拟订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实践环节等,使研究生培养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4.拓宽视野,国际合作协同培养
高水平创新人才必须拥有广阔的科研视野,研究生只有站在国际学术前沿,了解国际最新知识和学科发展动态,才能够进行创新。国际合作协同培养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竞争力,改善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环境,并提高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声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突破国别单一培养,实现国际合作协同培养伴的全球化。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要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大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提高国际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
四、总结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但是,“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04-25:(1).
[2]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
[3]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 (21):34.
[4]李忠云.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3.
[5]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6]陈颖,全面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9-30.
[7]朱颢东,李红婵.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8-19.
[8]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教科导刊,2012(10):164-165.
[1]刘刚,基于区域创新的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课题名称:基于区域创新的高校工科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课题来源: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122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