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运动能力测试

身体运动能力测试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行身体运动能力测试时必须要知道对某些个体来说,身体运动能力测试带来的风险超过其所带来的益处。通过身体运动能力测试前的评价和认真回顾病史,有助于识别潜在运动危险及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骨关节病等疾病的危险因子,也是导致运动伤害和运动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近期的研究发现,身体脂肪的分布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身体运动能力测试

在进行身体运动能力测试时必须要知道对某些个体来说,身体运动能力测试带来的风险超过其所带来的益处。对这些被干预个体来说,在决定是否应该进行运动测试时,认真地评价运动测试的风险与益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身体运动能力测试前的评价和认真回顾病史,有助于识别潜在运动危险及提高测试的安全性。

一、身体成分

(一)身体成分概述

身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状况下,人的身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物四种成分构成,普通成年人的正常比例是:水占55%,蛋白质占20%,体脂肪占20%,无机物占5%,这是实现人体成分均衡和维持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中国人身高标准体重:

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166—175厘米者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176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10

女性体重比男性相应组别减去2.5千克。

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的50%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

(二)身体成分测试

身体成分的测量和评价一直被医生、教练员和体质专家作为评价健康、运动能力和体质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群。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骨关节病等疾病的危险因子,也是导致运动伤害和运动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肥胖是慢性心脏病长期的、独立的危险因子。所以,身体成分保持理想水平或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将是保持体质水平和避免疾病发生的基础。身体成分检测是人体体质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常用的测量法为身高体重指数(BMI)、皮褶厚度测量法和腰臀比。

1.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计算的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体重(kg)/身高(m)2]。这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美国运动医学会与卫生署皆用其来代表身体成分,该办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具体的标准与相关危险度,见表2-2、2-3、2-4。

表2-2 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及相关疾病的危险

表2-3 亚洲成人BMI标准及相关疾病的危险

表2-4 BMI与体脂量及各种疾病的研究

2.皮褶厚度测量法(Skin Fold Assessment,SFA):皮褶厚度是推断全身脂肪含量、判断皮下脂肪发育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人年龄的变化,体脂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不同的人群,由于其遗传素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不同,体脂分布及其占体重百分比均可能呈现各自的特点。测量皮褶厚度的常用部位有上臂肱三头肌部(代表四肢)和肩胛下角部(代表躯体),这些部位组织均衡、松弛,皮下脂肪和肌肉能充分分开,测点明确,测量方便,测值重复率高。另外还可以测量肱二头肌部、髂上、腹壁侧等皮褶厚度和体脂含量间相关关系,可通过皮褶厚度的测量值估计人体体脂含量的百分比,从而判定肥胖程度。该方法是通过直接测量人体皮下脂肪的厚度来推测体脂百分比,此方法简单、无损伤、经济,仪器便于携带,能进行大样本的测量。人体脂肪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常2/3存在于皮下,1/3存在于身体内部、脏器周围,皮下脂肪厚度与体脂总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皮褶厚度的测量不仅可以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也可以从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推算出体脂总量。但反映全身体脂含量的程度受年龄、性别、总脂肪量及测量部位和技术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同年龄女性皮下脂肪要多于男性;同性别年轻人皮下脂肪要多于老年人的测量方法,见图2-3。

图2-3 皮褶厚度测定法(依William D.McAdle 2001Figure 28.11)

3.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一般来讲,脂肪堆积在腰腹部比堆积在大腿和臀部对身体的危害要大得多。腰腹部肥胖很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腰带长,寿命短”的原因所在,因此说腰围臀围比是健康风向标。全身肉滚滚的人相对健康一些,四肢纤细但拥有啤酒肚者最危险。从对血管、血脂和动脉闭塞的影响程度来看,累积在腰部的脂肪,比大腿和臀部脂肪对健康的影响更大。腰部脂肪会破坏胰岛素系统,而且腰部脂肪的新陈代谢相当快,还会产生不同的激素,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另外,腰部脂肪还会导致肝肥大,使它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WHR=腰围/臀围;当男性WHR大于0.9,女性WHR大于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不同而异。健康的未育女性一般在0.67—0.80之间,男性一般在0.85—0.95之间。腰臀比不但反映了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危险,而且还是反映女性魅力的关键指标。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的确认。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在0.67—0.80之间。梦露、黛安娜、奥黛丽·赫本、黛米·摩尔和辛迪·克劳馥这些大名鼎鼎的大人物就是一直保持着0.7的完美腰臀比例。如果是男性,这一比例在0.85—0.95之间。

测定方法:

腰围: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并在你呼气结束时测量;

臀围:把卷尺放置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

腰臀比对健康的影响:

近期的研究发现,身体脂肪的分布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脂肪过多堆积在腰腹部,其患病(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即所谓“向心性肥胖”比“梨形体型”的人更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美国健康体适能协会ACSM推荐标准:若WHR≥0.94(成年男性)和WHR≥0.82(成年女性),患病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换句话说,当腰围接近臀围时,将是典型的向心性肥胖。对于60—69岁的老年人群来说,判断患病危险的标准为:WHR≥1.03(男性)和WHR≥0.90(女性)。

二、心肺适能

心肺适能是健康体适能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由于拥有良好心肺适能的人通常也具有较好的运动耐力或有氧运动能力。因此,心肺适能有时又被称为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或者有氧适能(aerobic fitness)。

(一)影响心肺适能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学因素:心肺适能是人体呼吸、血液和循环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受以上各个组成系统功能能力的直接影响。

(1)心脏功能:心脏功能是影响心肺适能的最主要生理学因素。通常情况下,心脏功能的强弱主要反映在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大小,CO是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每分钟心率(Heart Rate,HR)的乘积。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CO约为5升/分钟,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约低10%;缺乏训练的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时CO的峰值一般为15—20升/分钟,而有良好训练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CO的峰值则可高达20—35升/分钟。

(2)血管功能:血管是由一系列复杂分支的管道组成,人体除角膜、毛发、指甲、牙质及上皮等处外,血管遍及全身。研究表明,血管功能改变对心肺适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的:其一是运动时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少了心室射血的后负荷,使得心室射血变得更加顺畅,CO增加;其二是运动时骨骼肌小动脉血管反射性舒张,内脏和皮肤小动脉血管反射性收缩,从而使血流分布模式发生改变,使得运动肌获得更多的血液,更好地满足其活动的需要;其三是受长期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影响,外周肌组织中毛细血管分布的密度增加,这一变化有助于改善肌肉组织的微循环状态,从而增强肌肉耐力等。

(3)呼吸与血液:人体运动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代谢产物,都离不开肺与组织的呼吸以及血液的运输作用。

2.遗传:遗传因素是影响心肺适能的重要因素。以最大摄氧量为例,有人通过对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受试者VO2max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受试者间的VO2max差异较小,而双卵双生受试者间的差异较大,证明遗传因素对VO2max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人研究发现,在影响VO2max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度也是最大的,为25%—50%。在长期耐力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VO2max也产生相应变化,但个体差异较大(0%—50%),目前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3.年龄和性别:如图2-4所示,发育过程中,VO2max的绝对值(L/min)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子约在16岁时达到顶峰,女子约在14岁时达到顶峰。30岁以后,活动少的人VO2max每10年降低8%—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女子VO2max较男子小,与女子心泵功能不如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男子以及体脂含量多于男子等因素有关。

图2-4 VO2max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VO2max的性别差异还取决于VO2max的表示方法,如表2-5,当以绝对值表示VO2max,其性别差异为43%,以体重相对值表示时差异为20%,而当以瘦体重相对值表示时,差异只有9%。

表2-5 VO2max的表示方法与性别差异

4.训练:心肺适能明显受运动训练的影响。无训练者或心肺适能低下者在刚开始训练时,VO2max的增进明显,其后增进逐渐趋向缓慢。研究认为,造成运动训练早期VO2max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的改善,而当VO2max增加到一定水平后,CO增加已达极限,VO2max小幅度的改变主要是依靠肌肉对氧利用的改善而实现的。

5.体脂:VO2max相对值是以千克体重为单位计算的,因此体重增加,心肺适能就会下降。30岁以后心肺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持或改善心肺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就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二)心肺适能评价常用指标

评价心肺适能的常用指标有以下几种。

1.最大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钟心率计算。据研究,氧脉搏在心率为130—140次/分时,最高值为11—17毫升,心率过快时则有下降趋势。最大氧脉搏比较可靠地反映了心脏的泵血功能,是评价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2.最大通气量(Maximal Respiratory Volume,Emax):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为最大通气量。我国男性最大通气量可达100—120升/分钟,女性为70—80升/分钟,运动员可达180升/分钟。最大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肺的全部通气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的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心率:测试心率最简易的方法是计算脉搏。心率是评价循环系统机能状态的简单易行且很有价值的指标。

4.血压:血压是血液流经血管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我国健康成人为9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我国健康成人为60—90毫米汞柱。脉压:主要反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我国健康成人为30—40毫米汞柱。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肺活量主要提示呼吸机能的潜力,可以评价人的呼吸系统机能。评价标准见表2-6、2-7。

表2-6 中国汉族学生(男)肺活量百分数位评价表  (单位:毫升)

引自: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测量评价》

表2-7 中国汉族学生(女)肺活量百分数位评价表  (单位:毫升)

引自: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测量评价》

6.最大摄氧量(VO2max):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1)VO2max的直接测定法。VO2max可以通过心输出量和动静脉氧差的分析以及呼吸气体的分析分别进行直接测定,前者叫心血管测定法(Cardio Vascular Measurements)。后者叫呼吸测定法(Respiratory Measurements)。心血管测定法是在获取最大心输出量和动静脉氧差的基础上测量VO2max的,因此具有一定损伤性;而呼吸测定法则是通过对呼出气体分析基础上测量VO2max的,因而是一种非损伤性的直接检测法,目前,健康体适能VO2max的检测多采用后者。

(2)VO2max的间接推测法。VO2max的间接推测方法很多,其常用的间接推测法主要有:利用受试者在完成规定模式的GXT时的持续时间长短来推测VO2max的Bruce法;根据受试者在15分钟内跑和走的最大距离的Balke15分钟跑法;应用12分钟跑测试结果进行心肺适能评价的Cooper12分钟跑法;常用的最大摄氧量与心肺功能等级评估见表2-8、2-9。

表2-8 依据最大摄氧量来划分心肺功能的等级(男性)

引自吴东明、王健主编的《体能训练》

表2-9 依据最大摄氧量来划分心肺功能的等级(女性)

引自吴东明、王健主编的《体能训练》

7.12分钟跑测试:美国学者库伯提出的12分钟跑,是目前在国际上颇为盛行的一种心肺耐力测验,让受试者跑12分钟,要求尽量跑更长的距离,记录12分钟跑的距离,12分钟跑的距离越长,心肺耐力相对好,评价标准见表2-10、2-11,也可通过推测最大摄氧量,评价心肺耐力,见表2-12,但这个评价标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测试的对象并不是中国学生,所以我们在参考这个评价标准时作出一些调整。

表2-10 男子12分钟跑测试成绩评分表

表2-11 女子12分钟跑测试成绩评分表

表2-12 由12分钟跑成绩推算最大摄氧量

续 表

引自李洁、陈仁伟编著的《人体运动能力监测与评定》

8.定量负荷试验:定量负荷试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和评价心肺耐力的最有效方法。让受试者进行定量负荷工作,比较负荷前后心肺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心肺耐力做出客观的评价,目前常用的定量负荷试验有:哈佛台阶试验。

受试者按节拍器以每分钟上下台阶30次的负荷,持续运动5分钟。如因疲劳不能完成5分钟运动时,可中途停止,但要记下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停止后立刻坐下,测量恢复期第2、3、4分钟的每分钟前30秒脉搏P1、P2、P3

哈佛台阶试验指数=1500×100/(P1+P2+P3)=3000×100/5.5P2

评价标准:

50以下:差;

50—80:中;

80以上:良好。

注:如果受试者未能完成5分钟的负荷时,可按卡特的评价公式:

修正哈佛台阶试验指数=(D×100/5.5×P)+0.22(300-D)

D为持续工作的秒数;

P为运动后恢复期第2、3、4分钟的前30秒心率。

三、肌肉适能

(一)肌肉适能概念

肌肉适能是评价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项目,主要用于了解人体肌肉功能的水平。大量研究证实,肌肉适能不仅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而且也是维持心血管功能的重要保证。而肌肉适能为健康体适能的四大要素之一,可分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力表示肌肉一次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则是肌肉承受某种适当的负荷时,以肌肉运动反复次数的多少或持续运动时间的长短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健康体适能协会(ACSM)倡导均衡发展“健康体适能”,建议除了提高心肺耐力以外,还要重视肌肉力量的提高,并提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是“健康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事规律的肌肉适能训练对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将有助于提高或维持骨密度(bonedensity),避免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的发生;

可改善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促进肌肉发达,维持肌肉质量(musclemass);

可优化身体成分,促进瘦体重(fat-frecmass)增加;

可强化软组织的强度,减缓腰背等部位疼痛,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良好的肌肉适能可有效抑制行动迟缓;

可改善自我意识,强化自我信心,适应并忍耐较大的情绪压力,增强完成日常工作的能力;

可以增强对气候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可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较敏锐,意志力增强。

总之,经常从事肌肉适能练习对维持理想体重、保持优美身材、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肌肉力量(Muscular Strength)。狭义的肌肉力量是指身体某一肌群所产生的最大力量,亦指肌肉一次所爆发出的最大力。广义来说,肌肉力量就是人体的某一机群能够得到良好及均衡的发展,以用来应付工作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所需要的肌力体适能也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以肌肉力量来完成。如果肌力不足,会导致工作效率减低,易发生运动伤害,肌肉容易疲劳等。较好的肌肉力量不仅能够协助身体形成健美的骨骼、曲线和结实的肌肉,而且还能减肥,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健康。

2.肌肉耐力(Muscular Endurance):肌肉耐力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在某一负荷下能长时间保持持续收缩的能力。它与肌肉力量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依肌肉力量而定,因为肌肉力量较差的人能持续的时间较短,反复的次数也较少。

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同时并列为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要素,健身运动时,绝不能忽略肌肉适能。肌肉适能对人体有以下益处:

(1)良好的肌肉适能可强化肌肉纤维,增加肌肉微血管的数量;

(2)良好的肌肉适能可强化骨骼,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适当的肌力使肌肉变得比较结实而有张力,避免肌肉萎缩松弛,防止肌肉流失,有助维持比较匀称、健美的身材;

(4)肌肉适能好,身体的动作效率较佳,肌力、肌耐力较好,使肌肉在应付同样的负荷时比较省力,也较耐久;

(5)肌肉适能好,对肌肉、关节等部位有较好的保护,有减缓受伤的防护功效。尤其是运动员,肌肉适能是避免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

(6)肌肉适能好,是维持好的身体姿势的基本条件。腹部和背部的肌肉适能与背部疼痛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腹部肌力、肌耐力不好,骨盘即无法被悬吊在正常的位置而出现前倾,会迫使下背部位的腰椎过度前弯可能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疼痛;

(7)肌肉适能好有助于提升身体运动能力,这种运动能力,能够让你充分享受到运动的成就感与乐趣。

(二)肌肉适能测评

肌肉力量的评价常用方法,一般采用弹簧式或传感式张力计(cabletensiometer)检测,如握力计、背力计等,常用的指标有握力、背力等,见表2-13。

表2-13 20—29岁手握力测试前臂肌力常模表  (单位:千克)

(三)肌肉耐力的评价方法和常用指标

肌肉耐力的评价方法和常用指标可以采用肌肉群在一个固定负荷下重复收缩的次数和维持一定重量(70%)的持续时间或重复次数来评价。ACSM针对普通人群的标准评价方法是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此外,对肌肉耐力的评价方法也可以在力量训练器(Resistance training equipment)上进行,采用次最大重量,记录肌群重复工作的次数或在疲劳前保持持续收缩的时间,见表2-14。

表2-14 18—29岁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常模表  (单位:次)

(四)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1.肌肉体积: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

2.肌纤维类型:骨骼肌的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白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大,红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小。肌肉中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力量也就越大。力量和速度练习可以增加肌肉中白肌纤维比例。

3.神经调节:肌肉收缩力量,除了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状、机能特点外,还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有关。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肌肉力量:一种是通过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动员尽量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增大肌肉力量,有些人在肌肉最大收缩时也仅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与收缩,而有些人则可动员80%以上的肌纤维参与收缩,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肌肉力量更大;二是通过增加神经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增加肌肉力量,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神经系统对肌肉力量的影响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虽然肌肉体积并不大,但肌肉力量却较大的现象。

四、柔韧性适能

柔韧性(flexihlity)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是人体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指标。它不仅是运动能力的基础,而且还是人们完成日常工作和进行锻炼必备的能力。它对掌握运动技术、预防受伤的可能性、保持肌肉的弹性和爆发力、维持身体姿态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保持良好的柔韧素质对维护健康,提升锻炼效果是相当有益的。

柔韧性反映了跨过关节相关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力,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示方式分别为最大活动幅度和转动力矩。

柔韧性还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项柔韧性,一般柔韧性是指机体中最重要的关节的活动幅度,如肩、膝、髋等关节,这些关节活动幅度对健美操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专项柔韧性是指专项运动所需要的特殊柔韧性,柔韧性受关节结构、肌肉及韧带和其他结缔组织的伸展度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和伸展性的提高对降低某些疾病(如后背疼和关节炎)的威胁也大有益处。因此,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加以重视并经常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柔韧性差意味着相应的关节和肌肉缺乏运动。长时间缺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会导致关节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变性、挛缩甚至粘连,因而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幅度,牵拉时必然产生疼痛,所以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即扩大了人体活动的无痛范围。身体柔韧性差会影响体育活动、学习、工作,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所以柔韧性是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之一,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人体关节保持适当的柔韧性,具有以下好处:

一是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缩短,保持适当的柔韧性使身体的活动更灵活,并能减少肌肉紧张所带来的提早疲劳与疼痛。

二是柔韧性好的人,身体动作比较优美,彰显年轻、充满活力。

三是好的柔韧性,有助于减少运动伤害。肌肉的延展性较佳,关节活动的范围较大,在用力运动状况下,不易出现危险。

四是好的柔韧性,有助于提升运动能力。如跨栏选手髋关节柔韧性要好;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柔韧性是游泳运动的重要因素。

柔韧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无一个独立的测试方法可以准确评价全身柔韧性素质。柔韧性的测定可通过坐位体前屈、双手背部对指试验、仰卧单举腿试验进行测定评价,也可采用柔韧性测量计、体型量度刻板等进行测定。经常测试部位是躯干、髋关节、下肢、肩关节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直接测量,指应用测角仪测量关节转动的幅度或程度。评价指标“关节角度”。间接测量,指通过测量身体运动环节移动的距离来判定关节最大活动幅度,一般采用坐位体前屈改良法和斯科伯改良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