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跳及其武术属性探析
黄恩艳[1]
1东巴跳与东巴
东巴是纳西族的巫师、经师、祭师,并且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汉文的历史典籍中,也写作“刀巴”。所谓“东巴跳”就是东巴们在祭祀、逐除等仪式活动中所进行的类似舞蹈或武术的形体表演。纳西族每当举行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时,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本村和邻寨的男女老少都会蜂拥而至,观看这一庄严隆重的传统集会。东巴们在进行东巴跳表演时,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他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镲、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法器。其中武术动作有拳打脚踢、跌扑滚翻、五佛跳、擒钩术、飞矛投叉等套路。巫术绝技有赤脚上刀山、飞身下火海、口含火烧犁铮尖、嘴咬钢刀、扔石磨盘等表演。道场内,东巴们精神抖擞、渲情尽意、动作质朴、粗犷豪放、手舞足蹈、多姿多彩、刀光剑影、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大显神通。道场外,人山人海,庄重凝聚,呐喊助威,民心所向。可见,武功高强的东巴们很好地继承和传播了东巴跳的武术精华,体现了纳西族那种威武不屈、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
2东巴跳与东巴经
东巴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东巴经以纳西先民们伟大创造的东巴象形文字传承记载,是记载东巴跳起源、衍化和发展轨迹的活化石,它在纳西族社会中不断繁衍生息和世代相传。东巴跳就是纳西东巴教徒在东巴经中记载的用象形符号把通过生产、生活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武功跳法、套路以及刀、枪、棍、棒等兵器的武功动作,都用东巴象形文按照武功的形体、顺序和身位编成经书的“蹉姆”。其中武术就有若干个组合跳谱,且都有套路名称。武打场面有劈打、单双打、三对打、四门开、走四门等,其动作古朴独特、粗犷豪放、节奏强烈、场面壮观,又很讲究造型和规范,到高潮时,常结合有高跳、速转、滚卧等幅度大、难度高的技巧动作。在东巴经中还记载了东巴跳使用的兵器,有齿镰刀、长把板斧、三兜叉、三节六楞锤、弓箭、铁弹等;法器有铜板铃、羊皮手鼓、铧枪锤、驱魔杖、长管大口喇叭、海螺等。还记载有一千多个武功符号,集中体现了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武功。
3东巴跳与“东巴教”
东巴教是纳西族普遍信奉的古老宗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属原始多神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东巴教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之载体,在历史上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有着重大的影响。东巴教是在纳西族处于部落和氏族联盟时期在原始信仰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自己系统的教义,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自己的寺庙。教徒绝大多数是下层劳动人民,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只有在各种祭祀、节日、婚丧活动中,东巴教徒们才出来在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因为,东巴是沟通人与神的巫师,东巴跳既是为了娱神,也是为了镇魔,达到消灾、驱邪、镇魔、保吉祥的目的。
纳西族民俗之一的东巴教道场分为文道场和武道场。文道场的特点是“诵经”并有古纳西音乐伴奏,内容包括宗教、信仰、诗歌、古籍、传说和绘画文学,与音乐融为一体,给东巴教徒和观赏者诗情画意及喜怒哀乐的感受。武道场的特点是以东巴跳武舞为主内容,包括刀舞、剑舞、弓舞、弩舞、叉舞、矛盾舞、优麻护法神舞和摘敌舞等。东巴们一手执武器,另一手执法器在板铃、板鼓、铜锣、铜擦、大鼓等法器的节奏震撼中进行手舞足蹈、拳打脚踢、穿蹦跳跃、闪展腾挪、刀光剑影、惊险厮杀等错综复杂的东巴跳武舞法仪。两个道场的祭祀活动都非常严肃认真,庄重神秘,并具有纳西民俗性较强的内聚力、约束力、吸引力。东巴教始终贯穿渗透文道场和武道场,东巴教是东巴跳的灵魂体现。
4东巴跳与东巴舞
对于东巴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东巴跳是对纳西族先民与外族乐舞文化的吸收,是对巫教文化的吸收,是对先民生产劳动文化的吸收,是对国外文化的吸收。但是,对于东巴跳的产生,笔者认为首先产生于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历史上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它虽然没有自己系统的教义,没有自己统一的组织,也没有自己的寺庙,所用的道具和法器也比较简单,但是,它对纳西族人民的思想意识、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东巴教文道场和武道场的祭祀活动始终穿透东巴教,它们表现的严肃认真、庄重神秘,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吸引力,是东巴跳的灵魂体现。再者,东巴跳产生于军事。在历史上,纳西族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羌有着族源关系。大约在春秋战国前后,纳西人的先民逐渐从青海甘肃一带的黄湟流域向西南方向迁徙,逐水草而居,顺江河而下。到唐宋时期开始在滇西北丽江一带形成聚居中心。纳西族先民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连串的军事活动,诸如血亲仇杀、部落械斗、反抗土司压榨以及抵御外来入侵等。为了在频繁的军事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便有意识地创造了军事体育。从此东巴经以及用于祭祀的仪式进入了文本记录的时代,其中东巴经中就记载有东巴跳的一千多个武功符号。现存东巴跳可以分为四个类别:一是祭神类。包括祭祀始祖丁巴什罗跳、祭龙王跳、祭五方大神跳、祭妖魔鬼怪跳等。二是仿生类。包括模仿大鹏、白鹤、孔雀、神鹰、青龙狮虎及金色巨蛙等。三是舞步类。包括平步、跺步、转步、跨步、跳踢等。四是法器类。
东巴舞是纳西族的古代舞蹈,具有宗教文化的神圣性、原始舞蹈的神秘性和现代舞蹈的审美娱乐性等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文化的、神性的和审美的舞蹈,是纳西族先民童年为欢愉而戏、为兴奋而狂的天真烂漫的自由活动。东巴舞中的那些动物舞、战争舞、器物舞也同样具有这些原始舞蹈的审美特性,虽然其最直接的功能是取悦神灵、祈福禳灾,都与先民们的生命意识紧密相连,但它的深层同样反映出先民们狩猎成功或战争胜利的喜悦。在数以千余部的东巴经典籍中其中有两部讲释东巴舞蹈教程专著《舞蹈教程》和《舞蹈来历》。据舞谱记载,东巴常用的舞蹈有五十余个,我们将东巴舞谱按功能划分为神舞(如丁巴什罗、享英格空、享迪俄盘等)、禽兽舞(如金色大蛙、白海螺、大鹏神乌、绿松石、青龙等)、法器舞(如金刚杵法器、降神杵法器等)三大类。当然学术界还有对它的其他分类方法,虽然归类分类法有所不同,但内容风格却是一致的。纳西妇女极为勤劳,她们的服饰的最大特点常年披一个羊披肩——披星戴月,意为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纳西人能歌善舞,热爱艺术,纳西成为东巴舞蹈的诞生之地。东巴舞是纳西族东巴按照东巴舞谱所跳的舞蹈。东巴舞谱记录了几百套东巴舞,神奇的东巴舞自然属于宗教中的一部分,它是为达到某种宗教功能而产生的一种舞蹈。它由于产生于纳西族,因而与纳西民间舞有隔不断的联系。但是,纳西东巴舞与纳西民间舞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东巴舞是宗教舞蹈,它的功能是治病驱邪,求神镇魔,而纳西民间舞完全是劳动人民为达到情感抒发和放松而跳的自发性舞蹈。二是东巴舞由于它有实际的功能,所以它的道具(即法器)、仪式、场合、舞步都有严格规定,不能稍有差池。而民间舞无论是自娱性的还是丧葬舞等,都为宣泄情感而为,没有严格规定的模式,可以有组织地进行变动。三是东巴舞由于宗教的严肃性与实际的功能性。四是东巴舞是东巴祭祀所跳的舞,人数有限,而纳西民间舞均为群舞形式,在宣泄情感之余,具有凝聚舞者之心的作用。
东巴跳和东巴舞都是东巴们在祭祀仪式时进行的,它们与纳西族人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起源于纳西族人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但是,东巴舞大多数源于古代民间和原始祭祀舞蹈,它与民间舞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是一种最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情感表现活动,同时也是取悦神灵和愉悦人心的最强烈的情感宣泄活动。它演示的是一种人类幼年为生存而战、为生命而战的艰苦卓绝的惨烈壮举,同时也潜含了人类童年为欢愉而戏、为兴奋而狂的天真烂漫的自由活动,它是原始初民的生命意识最强烈的体现,也是纳西族表达最强烈情感的有效手段。而东巴跳是纳西东巴教徒们用象形符号把通过生产生活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武功跳法、套路,以及刀、枪、棍、棒等兵器的武功动作,并且是按着武功的形体、顺序和身位编成的。它的动作舒展大方,刚劲有力,热情豪放。而且武打套路形式多样,譬如单双打、三对打、四门开、走四门等,其中还掺杂了多种拳法、腿法、棍棒法等。
5结 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想现在对于东巴跳是武术还是舞蹈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了。其实在《蹉磨》里就记录得非常清楚:“它把通过生产、生活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武功跳法、套路,以及刀、枪、棍、棒等兵器及其武功动作、顺序和方位,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其中武术就有若干个组合动作。”所以,虽然东巴跳与东巴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东巴跳就是属于东巴舞的一部分,是舞蹈。但是,从以上的各种论述来看,东巴跳是不同于东巴舞的,更不能说它是舞蹈而不是武术。
参考文献:
[1]杨津津.纳西族的东巴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2]中国武术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纳西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4]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
[1]黄恩艳,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