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一、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是社会改良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直接关涉个体幸福、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人格”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面子”(Personal),其初始意义是指一种表演性、遮蔽性的伪装,其后引申为“用面具表演出来的角色”。《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释义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心理学特别重视个体稳定的内在特征,致力于探究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把人格视为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心理面貌。20世纪3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狂飙突进的一个高峰,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在综合历史上数十个关于人格的定义后对其界定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个体对外在环境顺应的选择性与独特性。”[44]该定义与西方文化中对人格的诠释特别接近,即人格是个体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状态。我国杰出的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行为的一种倾向性,它表现出个体在变化、发展中的纵综合,是具有动力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恒定的自我,它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克服自然属性而逐渐形成的赋予个体独具特色的身心组织”[45]。陈仲庚教授的“人格”突显个体的整体性、持久性、特色化与社会化。
基于哲学的视野而言,古希腊的波斯悉阿斯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对“人格”作出了界定,“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此后,康德也认为人格是每一个人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它有价值,不管别人怎样使用它”[46]。笔者认为人格是主体的人与客体在交互过程中,经由环境的影响和自我选择与调节,从而逐渐形成的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精神的综合体,并经由情感、态度、行为、语言等外化显现出来的精神特质。
人格反映出个体的精神面貌并体现着个体的境界之高低,它首先具有社会性。人格的形成固然离不开个体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但个体的心理、生理并不是其人格形成的根本条件,社会性才是其形成的根本条件。马克思将特殊的人格规定为“人的社会特质”,而不是从社会实践中脱离出来的“抽象的肉体的本性”[47]。人格的社会性使个体从人类社会所积淀的优秀文化中吸纳养分,从而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其次人格具有综合性。人格是对个体能力、情感、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概括,并非单方面的叠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与品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倘若一旦用人格去衡量,则毫无争议地是对个体的精神特质进行综合定位。
二、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提出
蔡元培先生虽然生活在清末民初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却以一个独具慧眼的进步知识分子的身份敏锐地发现了以纲常伦理、封建专制主义为主旨的科举制度对国民人性所进行的摧残与压抑。他满怀反对封建旧教育、提倡进步新教育的激情,确立了用完全人格教育取代没落的旧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的宏图皓旨。1912年,蔡元培先生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首任教育行政总长,由此而登上了实施新教育的政治舞台,并以政府公文的形式提出了完全人格教育的进步观点。是年2月,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同年5月,蔡元培先生在参议院发表演说时明确指出:“普通教育务顺应形势,养成共和国完全人格。”同年7月10日,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中指出:“民国教育与君主时代之教育,其不同之点何在?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48]
1919年2月,蔡元培先生撰文《教育之对待发展》指出:“盖群性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1919年8月,蔡元培先生在口述传略中又再次强调:“教育界所提倡之军国民主义及实利主义,因为救时之必要,而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49]1920年4月,蔡元培先生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提出了要从改造旧教育着手去改良社会,即通过养成“完全人格”来提高广大民众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稳定。完全人格教育的实施,分为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项[50]。完全人格教育的实施既是蔡元培新教育思想践履之体现,更是其改良国民性之发端。
完全人格教育由蔡元培首次提出,绝非偶然,而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教育反思,既有对当时西方尤其是德国先进教育理论的选择性移植借鉴,同时又有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关涉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吸纳与取舍。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西周以降所形成的以“礼、乐、御、射、数、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六艺”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过士大夫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形成了包含了对教育对象实施全面教育,使其健康、和谐成长发展的因素。出身翰林院的蔡元培长期受国学的浸润濡染,继承了全面教育的精华。蔡元培多次负笈游学欧洲,受西方哲学影响颇大,尤其是受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影响十分深刻,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从而使得完全人格教育思想脱胎于胸。在由专制的君主时代向民主的共和时代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蔡元培先生以培养教育对象“健全之人格”的主旨出发,进而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构想,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朝着新方向不断前进。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的现状
大学生是民族的精英,是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文明、民主、富强的方向不断迈进的中流砥柱,曾被社会誉为“天之骄子”。然而,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不断蔓延与渗透,大学因人格扭曲而造成的违法行为频频被各种媒体所披露。从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伤熊到被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友事件到中国政法大学付程励弑师无不表明部分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的严重现实。人格不健全即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经研究显示,人格不健全者的犯罪率比正常人高出数倍,在违法犯罪分子中有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而在重犯、惯犯中,人格障碍者所占的比率更高[51]。大学校园一件件的恶性事件昭示着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人格不健全的严重现实。
(一)意志脆弱
意志脆弱是指个体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每当面临障碍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犹豫、畏缩或终止行为。意志脆弱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很高,随着入学年龄的减小,该比例呈不断上升之势。大学生的意志脆弱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无关系。大学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从整体而言,它介于成熟与不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生理发展速度超前而心理发展滞后,在现实生活与心理要求发生矛盾冲突时,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不能适当地进行调节与缓解。因此,常常流露出郁闷沮丧、心灰意冷,抑或自我封闭产生精神疾病,抑或在外在的刺激下做出超越常规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理想信念空虚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以及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与构想,通常包含着对人生未来目标的设定与矢志追求。理想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可谓人生的指路明灯。信念是个体对理想所持的矢志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是个体评判事物的标准、认识事物的基点,同时也是一股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在其观念中物质的、世俗的、功利的倾向性日益增强,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却越来越淡漠。有的大学生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寂寞,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心存迷茫,甚而更相信宿命,“信仰缺失已成为世纪之交的大学生无法挥去的一种悲情与怅惘”;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有的大学生竟然相信邪教,误入歧途。据报道,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年仅19岁的女学生陈果,因痴迷李洪志“法轮功”的歪理邪说,受其蛊惑而不能自拔,2005年元月23日自焚于天安门广场,希冀能够借此“升入天国”,从而走向生命的“圆满”[52]。一个当代大学生何以会追信李洪志,对其歪理邪说痴迷不悟,最终走上自焚之路?陈果事件不得不令人扼腕长叹与深刻反思,它暴露出的是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的迷茫与空虚,从而走上不归路。
(三)个人主义突出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Individuum,意为不可分的个体或东西。古希腊智者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就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典型的表述方式。英国的思想家T.霍布斯(T.Thomas Hobbes)则把个人主义普遍化为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使之成为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判断善恶的重要标准;而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F.W.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等人则把个人作为评价社会的唯一标准。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和政治的哲学,它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自由,包括“个人独立”、“自我独立的美德”。它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他人或社会的理论和思想观点,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置他人与社会的利益而不顾,为了满足一已之私欲而不择手段;他们的公德意识模糊,毫无社会责任感,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收获不讲奉献;他们的一切行为皆从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幸福出发,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四、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举措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不仅是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价值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所应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应实现的一种目标。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在于我们的行为追求中彰显着完美的人格力量,只有具备德行的活动才能给予我们的生命以尊严和美。”面对价值多样化、交际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而言,不仅应拥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个体长期以来所积淀的内在需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属于人的精神生活范畴中的核心部分,它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思维,具有强烈的超越物欲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人毕其一生之力在不断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彰显其精神特征或曰精神生命。“个体的精神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实现,其核心或宗旨乃是一个精神家园的寻找问题”。而所谓的精神家园则是个体经过长期的思虑所确信的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是被个体所认作自己生存之根、立命之本的精神理想,亦就是人的终极关怀。而“精神理想”、“精神家园”以及“终极关怀”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就是个体的生活追求或生命意义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人之所以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冲破一切阻碍,其根本缘由在于人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动力。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两课”教育都偏重于以课堂作为主要阵地的理论教育,授课的方法通常是传统的讲授法。上课的教师未能把讲授的“触角”伸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暴露出的新问题,未能从理论上作出让学生信服的阐释与说明,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不能透彻地消化与吸纳。课堂上的理论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甚至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苍白空洞的说教,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教育的效果自然收效甚微,从而使大学生缺乏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其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与航标,引领其不断驶向人生的真谛。
(二)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所谓“熏陶”就是指个体的思想、行为、习性因长期被某种思想、习惯、风气、品行所濡染而使其趋向同化的过程。对于被熏陶而言,这是一个将外在的思想情操经过情感认同而逐渐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格的培育与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及内产生心灵感动、情感受认同,最终影响被熏陶者的品德、提升其人格与精神境界的过程[5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格培育的过程既是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教育客体受教育主体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教育客体在参与教育主体所安排的活动中受其濡染),同时也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个体在良好的环境、舒适的氛围中受到浸染的同时,又以自己的行为活动对环境发生辐射与驱动作用)。梁启超在《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中说,达尔文为教师亨士罗所器重,受其熏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而“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虽然自幼天赋超群,但是,只有在他14岁时,其父把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后,在韦罗基奥的作坊里长期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濡染才使他运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的纯净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以及大自然的美妙,最终登上造型艺术金字塔的顶端。
在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中,被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情操可以通过认知、体验、践履等程序逐渐得到发展以至升华,在克服其缺陷性的渐变中完善其人格。梁漱溟说,“道德习惯非德”,“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于个人之自觉自律”[54]。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反差甚大,一方面排拒抽象的说教、硬性的框框、刚性的约束,其自主意识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他们在道德判断、道德认知、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又存在程度不同的茫然与缺失。为了卓有成效地完美大学生的人格,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其思想、情操、德性等长时间地受到健康向上的濡染、熏陶,在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中使其人格日臻完善。
(三)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当代的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科技全球联动、经济全球通联、文化全球交融的信息社会时期,他们的成长空间宽阔,生活条件优裕,其思想意识所受的影响来源广泛。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分配方式、效益原则以及优胜劣汰原则等,无不与传统的价值规范体系发生分歧和摩擦,使学生在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另一方面,从国际情况来看,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激荡,西方文化以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形式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都深受其影响。为此,对大学进行健全人格培养,必须在他律的基础上加强自律。
自律是与他律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个体不为自己身外的规范、准则或权威所束缚,不受外在的情感所牵引与支配,而是根据自己内在的“良知”,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自我克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道德原则。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强大的自律能力。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定下了“三不谈”(不谈家庭琐事、不谈儿女私情、不谈经济收获)的戒律;而曾国藩在青年时就自立“三戒”(戒多言、戒怒、戒奢求)的律条。反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身败名裂的先例则不胜枚举。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克杰,身居要职,但在巨大的金钱的诱惑面前却不能自律,最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他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腐败被判处死刑的国家领导人;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曾任厦门海关关长、党组书记的杨前线,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等一系列的高官,皆因在美色与金钱面前不能自律而最终锒铛入狱。成功学认为个体欲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加强自律,缺少自律是个体在通往成功之路上的最大障碍。自律是对事业和学习、工作的庄严承诺,它涵盖个体奋斗目标的制定,以及达到目标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等。自律不是先天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砥砺与内化所逐渐形成的。
大学生精力充沛,但与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同步,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着激情和好奇,而另一方面也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因此,加强自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回避失败、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而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55]在传统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生个体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律”处于绝对的地位,其结果是这种他“他律”令学生难以内化、吸纳。因此,应该改变这种管理模式,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使大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来发展德性,不断健全完善自己的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