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人力资源开发是综合性的。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美国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素质普遍较高。另外,通过企业自主培训、企业与学校联合培训也是美国进行人力资源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渠道。美国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国家,人力资源为了发挥自己最大的利益,在工作中不断流动,而政府制定的相应法律和法规对这种流动给予相应的保障,使美国人力资源处于不断地流动和组合状态。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借鉴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扬长避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美国人力资源开发是综合性的。它的教育方式多样化,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充分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断修改的移民政策,使它能吸收到尽量多的世界各国英才;完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使现有资源各尽所能。美国人力资源开发是十分成功的。

1.教育与人力资源的积累

(1)普通教育。美国普通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全社会办学,在于通过高强度的教育投入、立法保障等多种措施使适龄人口接受教育。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私人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联邦政府除在基本方针方面给予指导外,主要是通过拨款、提供资金以及对学校的修复给予资助。地方和州政府主管教育是美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原则,地方和州政府以及联邦政府共同出资,建立完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私人和社会参与教育建设,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例如,美国的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大学主要由州及市兴办,它的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捐款为辅。私立大学在美国占大学办学经费比公立大学要多,条件和设施要比公立大学好,美国最好的大学一般都是私立大学,如斯坦福大学。

美国充分发挥政府在国民教育中的指导与管理作用,发挥团体、个人办学的积极性,使美国教育的覆盖面广,国民受教育的水平高。美国的受教育水平是以法律作保障的,早在1850年美国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大部分的州实行7~16岁的免费教育,包括免交学费、书籍费,免费午餐,甚至免费校服、文具,使得家庭贫苦的孩子也能保证接受基本的教育。体制、投入以及法律的保障,使美国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

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美国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素质普遍较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就业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就已达到15.1%,在当时的西方国家中是最高的。[7]

(2)职业教育。美国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国家,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普及性很强,向着大规模、高层次方向发展。另外,通过企业自主培训、企业与学校联合培训也是美国进行人力资源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渠道。

美国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从初中开始就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在高中阶段进行。这有三种情况:一是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专门的职业技术中学,修业四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进行职业训练,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中级职业人才。二是在普通中学设置职业科,他们的学习一半时间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半时间学习职业技术,使这类学生既能受到普通基础教育,又能得到职业训练,从而学习到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三是社区学院和专科学校,这类学院的生源主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学生或职业技术中学毕业的学生。此外,在不少大学里,也会在适当的专业开设高层次职业技术培训课程,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这一做法深受企业界的欢迎,这表明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往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趋势。

美国企业也参与到对人力资源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最主要的是与学校联合办学,学校教授理论基础知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有些大型企业内部则可能自己设置培训中心,目标明确地培训企业所需的人才。美国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是积极的,它们对本企业员工一般会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如对刚进入的员工进行技巧、知识、态度方面的培训;对担任较重要职位的人员,会将他们送到公共学校、学院或大学学习,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

2.人力资源的配置

美国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国家,人力资源为了发挥自己最大的利益,在工作中不断流动,而政府制定的相应法律和法规对这种流动给予相应的保障,使美国人力资源处于不断地流动和组合状态。这种合理的流动使美国人力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发挥着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效果。

美国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条件主要有:

(1)完善的双向选择机制。劳动力是商品,有价格。劳动者有充分选择进入公司、工厂、政府机关等职位的自由,也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的自由。在用人单位方面,美国于1883年通过不断修正的“雇用机会均等法”,确立了公开考试、自由竞争、选优录用的用人原则,使企业能够选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健全的竞争、淘汰机制。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很可能会被解雇。人才的培养、就业、流动等无不受竞争、淘汰机制的制约。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绝不顾及面子,即使是高等院校获得“终身教授”的教师,企业里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技术人员,如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发表相当级别的论文、取得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就会不再增加其工资,甚至辞去其相应的职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美国通信业的巨子,该公司就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流动,为职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同时对他们实行严格考核制度,按照研究成果或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来确定工资等级和奖惩,成绩优异者给予提职加薪,几年没有成果的则予以解雇,重新选拔新人。这样便大大加强了研究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人人争先恐后,力求把研究工作搞得更好。

(3)完善的法律和保障制度保护人力资源的合法流动。美国设立了一系列涉及就业与培训、劳动标准、劳资关系等有关的主要法规,如《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法》、《紧急就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社会保障法》、《联邦雇员赔偿法》等。这些法律对劳工的工资、劳动时间、雇用、培训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了人才资源在流动中的合理利益。

(4)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美国的人才交流既有专门的公办机构,也有民办的实体交流机构。由政府部门设立(即公办)的人才服务机构专门“储存”各部门单位需要的各种人才,并汇集各地各单位寻求新职业的各种人员的情况资料,形成人才供需的信息网络,同时它们还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使求职者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民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也记录各种人才的特长、成果、著作、发明、求职的希望和要求,保留各单位所需的人才的条件、待遇等情况。这种遍布美国的人才交流机构,还在世界各地广设分支机构。

3.国际人才的开发

美国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大国,其人才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美国对现有人才拥有量并不满足,它们采用各种手法,大量搜罗、夺取国际人才。

(1)通过立法手段,倾斜于智能型移民,以获得国际人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大量的移民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各种人才。1965年通过的移民法修正案,规定给予专业人才、专门技术人才移民优先权,导致各国大量优秀人才纷纷涌向美国。20世纪80年代超过100万人,先后通过这种途径进入美国。1990年颁发的新移民法向智能型移民倾斜,使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智能型移民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

(2)创建良好的环境,让学有所长的各国留学生留在美国。美国各高等院校为外国优秀青年学生提供奖学金,吸引外国留学生来美国深造,而且特别注意为那些学习本国学生不愿从事的冷门的基础学科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如生物工程、化学、数学、理论物理等。学成以后,又千方百计地以种种优厚的待遇吸引他们长期留在美国工作,增补这方面的人才存量。1991~1992年,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约有60万人,而有近65%的人学成后加入美国国籍,为美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科研后备人才。[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和日本一片废墟,国民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它们不仅医治了战争的创伤,还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德国和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素质人才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1.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德国很早就认识到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早在1763年,德国(即当时的普鲁士)就对国民实行义务教育,而且中等教育、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也是当时的欧洲搞得最好的,使德国教育水平保持领先地位。德国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为双轨制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1876年,在德国的《工业法典》中就规定学徒要按地方当局的法令上学,雇主要保证学徒的学习时间,训练师傅必须是熟练工人,学徒满师后要经过考核。其后,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学徒知识进一步扩展,技能进一步深化,在学徒的培训中增加了知识传授的含量,就学徒制进一步深化成后来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颇具特色的制度,为德国制造高质量产品提供了保障。

所谓“双轨制”即是在职训练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学生学完9年的义务教育以后,即可直接进入工厂里当学徒,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同时要求学徒到专门学校学习专门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双轨制”职业教育期限一般2~3年,第一年为职业基础教育,其教学内容广泛,为学徒职业上具备较强适应性、机动性和创造性打下基础。第二年开始按专业(工种)侧重某专业(工种)的技能训练并部分结合产品生产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第三年以本专业(工种)技能培训为主,有条件的企业一半以上的时间在生产车间结合剩下时间进行培训。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原来由联邦教育和科学部管理。职业教育的具体工作由联邦政府建立的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总委员会以及各州联席委员会负责。各行业都设有相应的职业培训委员会,也协助负责部分管理工作。德国人相信产品的质量和制造与人的素质是分不可开的,有一流的技术才能生产一流的产品。“双轨制”职业教育对学徒的训练十分严格,培养出来的人员也是高素质的。因此,德国职业学校的地位很高,并不亚于一般高校,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学历和职称也不低,青年们不光是以进大学为自己的理想,而且也以学到一技之长为荣。并且,德国的教育方式“中途任何有机会升学者,还可就学”,使青少年感到机会还很多,眼前的选择并不一定是一辈子的选择。

德国的这种“双轨制”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仍长盛不衰,它成功地解决了教育与就业的衔接,从而使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就业前学到一门从业技能和知识,为他们今后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极大地降低了德国青年人的失业率。另外,训练有素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被吸收进企业,促进了企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相当普及和发达,整个国民的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整体上很高,正是倚仗这种良好资质和人才优势,才使德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2.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在日本经济起飞时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功能。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指出: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9]日本人由于战争而损失了许多财产,可最为重要的人的能力却没有丧失。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的重视使日本能够克服国内外各种困难,同样,高超的教育程度成了战后复兴的巨大力量。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经济效能创造制度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通过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为教育制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日本为了废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建立法治化的现代教育体制进行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战后初期的日本教育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适应社会民主化改革需要进行的。此次教育改革带来日本历史上第二次经济快速发展过程。这次教育改革主要成果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把教育作为日本社会民主化改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了教育非军事化、民主化的政策和措施。其次是确立新学制。新学制废除了原有教育体制中明显的阶级性和不平等性,贯穿了“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乃至为后来的经济腾飞积累了人才。最后是教育行政体制的分权化。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行政体制的分权化,不仅打破了天皇教育体制的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桎梏,而且还为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战略保障。

(2)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制度的改革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了根基。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同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产生新生人力资源的主要部门。日本在教育中重视面向本国需要、面向生产实际需要,调动年轻人的上进心和爱国心,为本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在大力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同时,日本适应世界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快了与知识密集型工业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正是由于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普及,促使日本国民素质不断改善,企业就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职工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得以充分吸收、消化和发展引进的外国先进技术,使日本迅速摆脱经济、技术上的落后局面,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把人才培养列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教育投资论”在日本非常盛行。“教育投资论”是一种把教育支出看做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最大的投资,亦即把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开发资源的手段,强调教育投资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政策思想。战后,为了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缩短与欧美在科技领域的距离,日本政府实施了“追随经济发展战略”,即吸收、模仿的科技发展战略。为此,日本政府极力发展“英才教育”,主要做法是大力培养“尖子人才”,大力发展研究生院和扩充研究生院的招生人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