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高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力求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活”、教学手段“优”,以及考核方式“全”。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是着眼于解决所有具体事项的会计处理。

高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陈 强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该课程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和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和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规则以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具体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力求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活”、教学手段“优”,以及考核方式“全”。

1 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即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因此,确定高职培养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确定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高等实用型会计人才。

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我们根据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处理方法,获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教学目标既注重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在高职教学“实训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指导下,将适度的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突出实训内容。一方面,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差距,使学生成为良好的职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理论教学,教会学生对会计政策变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充分考虑学生应对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高,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准备职业资格考试,具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会计实务》考纲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我们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并行的教学体系,并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处理好本课程与会计学原理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力求达到课程间合理的分工与衔接,避免发生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为会计学原理,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管理会计以及高级财务会计等。

在会计学中,属于财务会计领域的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主要阐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原理,属于入门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解决会计为提供信息开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具体的业务举例,但这仅限于为阐述会计的“三基”进行必要的举例。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是着眼于解决所有具体事项的会计处理。划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最基本的标志在于它们所涉及的经济业务是否在四项基本假设的限定范围之内,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一般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高级财务会计着重研究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处理原则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属于四项假设限定范围内的会计事项;背离四项基本假设的会计事项归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比如外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合并会计、破产会计等。有些会计事项,比如,商品期货、衍生金融工具、租赁业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等,虽然未背离四项基本假设,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业务处理难度较大,不宜放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述。因此,中级财务会计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也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本课程只涉及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而费用按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税务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本课程只涉及有关税金业务的会计处理,而税法详细内容介绍则在税务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

2 统一课堂教学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课堂教学内容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合理组织,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每门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必须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突出重点,即属于本课程涉及的重点、难点,予以讲深讲透;兼顾一般,即属于教学大纲规定的非重点内容,予以概括介绍。这样可明确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根据《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撰写适合高职特色的《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与模拟实训》,以及《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教程》等优秀教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各章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认识和把握、案例的引用、课中及课后应讨论的问题、实际操作内容、学生在课后应阅读的文献、作业布置等进行反复讨论设计,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真正适合高职层次高质量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2.1 从学生时代入手,加强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尽管我国已颁布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但由于制度管理存有漏洞,法律的预期与实际效果难免有距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很严重。比如国内时有发生的上市公司假账丑闻,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由此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职业的信用危机,并被视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毒瘤”。因此,作为培养一线会计专业人员的高职院校,为提高《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质量、培养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才,针对多年来会计界面临的“诚信危机”问题,我们认为本课程应强调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突出法制教育的教学思路,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第一堂课在介绍本课程简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要求后,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介绍有关规范会计行为的法规和制度,重点讲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必须让学生明白财务会计报告是公司正式对外揭示并传递财务信息的手段,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除继续承担报告受托责任外,还应对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条例》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查,以增强其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若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既能起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又能使会计人员从学生时代入手,加强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对提高《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作为高职层次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第三部分介绍财务会计报告。各章的重点、难点如下:

(1)第一章总论。本章财务会计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是全课程的框架,学习和复习的重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具体运用。本章内容对于刚开始接触财务会计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稍有困难,学生可通过以后的学习慢慢予以消化。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再回过头来体会本章内容,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才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对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有全面了解,了解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五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与会计实务直接联系的会计理论内容。

(2)第二章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最容易发生意外和损失的资产,因此,企业对货币资金的核算比对其他资产的核算要求更高。本章实际操作性较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现金收支的管理规定、各种不同银行结算方式的重要特点和会计处理、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核算等。

(3)第三章应收款项。由于“应收款项”具有应收而未收的特点,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也有可能因日后无法收回造成坏账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核算、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以及坏账损失核算的备抵法等。

(4)第四章存货。存货会计的主要目的:一是确定期末存货数量,以便计算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价值;二是计算确定销货成本,以便和当期营业收入相配比,从而正确合理地确定本期损益。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较多,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存货的范围和概念,熟悉存货取得的不同方式及核算的不同方法,重点掌握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和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5)第五章投资。根据管理当局的持有目的,对外投资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根据性质可以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本章是本课程的难点之一。本章学习和复习思路是将投资的核算分为投资时、持有期间、处置时三个步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投资的概念、特点;熟悉投资的分类;掌握各种方式投资的核算方法及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6)第六章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与持续时间、价值转移及补偿方式与其他资产存在着差别,会计核算内容也就有所不同。本章学习和复习思路是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处置时三个步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固定资产的性质、分类;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固定资产处置以及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核算。

(7)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具有一种综合能力,即通过与其他资产相结合能在超过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但它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其核算内容与其他资产也有所不同。本章学习和复习思路是将无形资产的核算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处置时三个步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无形资产的性质与种类,长期待摊费用的内容;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与出售以及期末计价的核算,以及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8)第八章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企业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本章内容较多,主要说明流动负债各项的核算内容。学习本章应注意发生的税金是否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发生的各种税金应如何列支。而增值税中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是与商品购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与存货、固定资产、收入等章节一起学习和复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流动负债的分类与计价,掌握各项流动负债的核算。

(9)第九章长期负债。长期负债除具有负债的共同特征外,与流动负债相比,还具有金额大、偿还期限长、可以分期偿还等特点。本章应付债券应与长期债券投资结合学习和复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应与长期债券投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结合学习和复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长期负债的性质与分类,理解和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思路、应付债券的核算、长期应付款以及长期借款的核算。

(10)第十章所有者权益。从会计核算角度看,公司制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对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复杂。本章主要介绍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政策性很强,不仅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尤其是公司法的规定,而且涉及企业的筹资、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因此,学习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的前提是熟悉上述有关规定,并结合第十一章的相关内容学习。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企业组织形式与相应的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与构成;掌握各种组织形式下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核算。

(11)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本章在本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商品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应与存货非正常损失、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出售结合学习和复习;利润形成和分配应结合报表编制学习和复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在理解收入和费用的概念、特征、分类基础上,掌握收入、费用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所得税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本年利润的核算以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12)第十二章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在对会计对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因此,本章内容是前面章节内容的综合反映,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本章以一个综合的实例及若干小案例说明三大会计报表及附注的编制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基础、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性质与作用、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根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我们注重学科内容安排的合理、丰富、新颖、实用,实行随教学进度展开的与教学同步的分章实训以及全部内容学习完毕掌握了全部知识以后的综合实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让抽象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技能。

通过分章实训,使学生掌握特定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包括:现金交易处理程序以及支票、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票证的填制;坏账准备业务的会计处理;存货购进和销售商品业务的会计处理;短期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购置及处置业务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及处置的会计处理;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业务的处理;银行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接受捐赠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发生亏损业务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利润分配业务的会计处理,等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分章实训具体组织过程如下:首先,由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布置实训内容,介绍相关的参考文献,提出实训要求,提示实训过程及应注意事项;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实训指导书进行实训准备:包括阅读参考资料,明确实训目的,设计实训步骤,预习实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提出实训可能涉及的问题。在设计实训步骤时可参考实训设计书范文。

本课程学习完毕,我们单独安排两周时间进行综合技能的综合实训,让学生以某企业某年12月份的全月账项为例,以基本业务为主,以新企业会计制度为准设计,练习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填制和审核凭证,处理经济业务,设置和登记账簿,简单的成本计算,对账、结账和办理年终决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简单分析报表,整理和装订会计资料等。主要是通过模拟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掌握填写原始凭证的方法、各种业务的处理及填写记账凭证的方法、账簿的处理及登记方法,以及各种报表编制方法。同时,使学生在通过与岗位要求完全相同的实验操作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学校即转化成技能。

模拟综合实训之前,实训指导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并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会计法律法规。实训原则上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以便使学生对财务会计的核算岗位、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及核算内容的来龙去脉有完整的认识。但实训指导教师可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预先予以提示,并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以确保综合实训的顺利完成。学生撰写实训报告,侧重点在于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及实训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审阅学生实训报告,评出优秀实训报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3 随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国家相关制度与法规经常变动。自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比如,目前财政部基本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向学生讲授企业基本业务会计核算方法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不断的修订、补充。因此,针对本课程时代性强、难度大的特点,我们必须处理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授课内容相对稳定性和变动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最近几年本课程增加或变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新会计准则、会计确认和计量;银行结算方式;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业务;接受捐赠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业务;存货计价;委托贷款;股权投资差额;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下减值准备业务;以非现金资产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借款费用;资本公积,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随时更新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补充,让教师在讲授有关内容时穿插介绍财务会计领域的最新政策、最新成果、最新动态以及实务中的最新做法,使学生对会计政策变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掌握了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适应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政策的要求。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既借鉴和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有机融合。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具有高职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的方法,每次上课前,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将重点、难点、疑点提示给学生,加强课外辅导,并通过网上答疑、课后作业及讲评等多种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对象和章节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有:①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模拟操作、案例教学法等。②现场教学方法。包括:参观法、调查法、实习法、请校外专家授课等。③自学方法。包括:阅读法、练习法等。④科研训练方法。包括:撰写财经学年论文、翻译财经英文等。在实际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如何依据不同情况,从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进行较合理、较优化的选择。具体采纳时,需要考虑:一是某一教学方法对解决何种教学任务最为有效;二是某一教学方法对哪种教学内容最合适;三是某一教学方法最适合哪一类教师和学生。

3.1 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相关内容的异同,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本课程内容较多,因此在讲授本课程时,应引导学生将不同章节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它们对照起来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分析法,可以将相似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从而能够明辨是非。《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包括:各种不同银行结算方式的重要特点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坏账核算备抵法中的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运用的比较;存货计价时,存货取得、发出存货及期末存货计价的比较;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与计划成本计价在科目设置、取得时及发出时会计处理的比较;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科目设置、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时、持有期间以及处置时会计处理的异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后续支出的比较;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及计提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等的比较;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核算上的比较;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和小规模纳税企业会计处理的比较;长期债权投资和应付债券在科目设置、入账价值、会计处理上的比较;资本公积各明细项目的会计处理比较;期间费用的核算比较、销售商品收入业务会计处理的比较;比较分析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原因;比较分析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异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递延法和债务法的异同;三大会计报表的含义、作用、结构与编制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能准确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2 推广案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有关理论、政策、法规的掌握与运用贯穿其中,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特点,并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问题评审型,即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决策型,即没有给出方案,需要学生讨论分析和提出决策方案;三是发展理论型,即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

具体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案例内容包括:票据结算业务案例;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业务案例;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业务案例;短期投资核算业务案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业务案例;长期债权投资核算业务案例;固定资产核算业务案例;无形资产核算业务案例;增值税核算业务案例;应付债券核算业务案例;商品销售收入核算业务案例;所得税会计处理案例;利润分配核算业务案例以及综合核算业务报表编制案例,等等。

案例教学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可引入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用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经验来说,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案例教学的应用,对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案例教学除了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案例库的建设。案例的形成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案例的设计,既要来自社会实践,又要具有先进性、时间性、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案例已编入与中级财务会计相配套的学习指导与模拟实训教材中,并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提供支持,与本课程配套的教学网站(www.kjjp.zj.cn)提供本课程的案例库,提供给学生练习。

3.3 增加课程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课堂讨论法是强调教师突出自己的讲授特色,在对焦点问题的探讨如诚信问题、对案例评述等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将当前主流观点、争议焦点等做介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判断,在授课环节之后,突出讨论课的作用。

当然,这种讨论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讨论的题目必须明确,教案与讨论题要提前若干天下发,让学生有时间准备。要求教师备课十分认真,力求观点正确与完善,要写成完整的文字稿,以便让学生事先能详细阅读研究。教师具有课堂驾驭能力,并能做即兴归纳、小结与讲评。通过讨论,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选择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与本课程相关的焦点问题,我们还利用我院会计系学生自办的《会计之风》刊物,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本课程教学网站(www.kjjp.zj.cn)构筑了一个远程会计教育的平台,学生也非常乐意通过E-mail请教问题和投送稿件,强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4 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我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进行分章和综合实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内及课后有大量配套的习题,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会计实习基地。我们安排20%的课时,聘请企业中实际经验丰富的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来学院给学生讲课,这些内容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问题、票证的填制、存货业务的会计处理、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银行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收入业务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及三大会计报表及附注的编制等。

(3)在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2005年26号令)规定:无论取得什么学历的学生都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后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至少参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考试),获得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人员,方有报考会计专业技术初级的资格。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鼓励大部分学生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由于我们狠抓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大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多年来,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在课余、节假日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一个变化迅速的领域里理解当前财务会计理论与政策的运行,并对未来环境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使其将来能尽快成为会计工作的中坚,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 加强教学内容的总结,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本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在每堂课末都根据内容留下几分钟时间做课堂评估与反馈,针对学生不理解、不易弄懂的内容再次复述或个别辅导,同时布置下次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在阅读过程中,要不停地问问为什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必须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比如,一节课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每一章讲完,总结本章的内容;一本书讲完,总结全书的内容。通过课堂课程教学总结,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这样做也符合遗忘的规律,从而达到全书学习完毕,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就能详细地描述书中的内容。

4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强调本课程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尽可能利用远程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与辅导,以增强会计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组合共同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制定多媒体使用实施方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合理安排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多媒体的使用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映、学习效果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多媒体使用,做到有所取舍,避免为使用而使用。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活动本身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演示、呈现图像或仿真实验等导出问题。

(3)按照现代教学理论思想实现教学的优化,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操作技能,还应该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实施能力。要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充分掌握会计理论,搜集大量的资料,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会计课件,确保课件的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

(4)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强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5)在充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尽可能利用远程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与辅导。尽管许多学校教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存在盲目性,但并非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为了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资源进行远程教学,我们制作了与本课程配套的远程教育网站,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都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以及和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远程会计教育平台。

中级财务会计网站是根据浙江省级精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要求设计建立的,其独立的Internet域名为www.kjjp.zj.cn。网站采用了动态数据库技术,教师可以动态地发布最近的学术信息与专业研究成果,远程指导学生学习新的会计知识与技能。本网站主要分为课程简介、教学课件、辅导课件和测试课件等模块,重点突出了本课程的特色与实践教学。课程简介提供课程的简要介绍、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教学与实践组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教学课件提供中级财务会计各章的电子教案、CAI课件演示、模拟实训、教学资源库、视频课件等,旨在帮助学生对各章内容进行在线学习;辅导课件提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要求、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内容及相应阅读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测试课件提供该课程自我在线测试及综合模拟实训题,随着题量的增加,学生随机抽取自测题的重复率随之降低,旨在帮助学生测试自己所学知识情况,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5 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考核方式实际上是一个导向问题,通过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对学生的考核,我们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过程考核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我们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扭转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考前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同时为保障教改的实施,我们开发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机考系统》,并配备相应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试题库”,建立了平时测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并举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后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主要体现了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标准合理化以及考核试卷个性化三大特征。

当然,现行高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经济实际中总结适宜教学的案例,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一线高等实用型会计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淑梅.把握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 OL].http://www.edu.cn

[2]李立新.财务会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4(2)

[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网[Z].http:// www.openedu.com.cn/zjcwkj/index.htm

[4]有关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J/OL].http:// www.pp369.com

[5]王炜,陈强.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杨湘江,张贵知,张英杰.浅谈新时期会计学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科学中国人,2005(8)

[7]陈强.中级财务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陈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与模拟实训[M].科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