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礼而后立人
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 康玉琴
2011年4月,我走马上任,担任了安宁区水挂庄小学的校长,容不得半点踌躇与彷徨,在宣布后第二天就立即接手新工作。上任之前,很多关心我的老同志就告诫我:先多看、多听、多想、多学,先看后做、多看少说云云。非常感激老前辈们的忠告,所以我就擦亮眼睛准备去看,竖起耳朵准备去听。
来校当天,我就看到,这所学校虽然小,只有一栋三层的单面教学楼,但很精致,校园环境整洁,院内四周树木环绕、楼前花坛缤纷精巧、操场平整,东面还有一段文化墙,喷绘了“三百千”;楼道里悬挂了许多励志笃学的字画,还摆放了许多盆鲜花,整体给人的初步印象是积极向上的。上任当天,领导班子成员就向我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单班教学,学生中三分之二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中90%是女教师,教学成绩2008年以前曾获过全区教育质量优秀奖,可是2009年以后就不容乐观,教育质量评估总体居于全区中下,问起学校特色,答为每日下午课前弟子规的朗诵。当时心情颇为复杂,压力来自于上任领导的殷切期望,期望在我当任期间,学校各项工作要在前任的基础上大有改观,如何改?从哪里着手改?成了当时压在我心头的一块重石。
上任的前几周,我像许多新领导一样,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老师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上课、下课;学生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听课、写作业、回家;每天下午的弟子规朗诵还是照常背诵。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就使我不得不深思了,尽管每天大队部安排了检查卫生的同学,每个班又有卫生监督员,可是到了中去和下午放学的时候,操场上就会有很多的垃圾;尽管每天下午都在朗诵《弟子规》、三百千,下课学生们追逐打闹时,居然听到好几次不文明语言;尽管班会课上三令五申,要求学生文明守纪,但个别班级的学生偷自己父母打工挣的钱,向家长撒谎,不按时完成作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下学时要从某大学校内穿过,由于乱攀摘花草,被拒绝入内等等。尽管这些事情在一些学校可能也能见到,但这对于我这个新上任的校长却敲响了警钟,抓学生的立德立行教育迫在眉睫。孔圣人曾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之训,源远流长,适合于我们任何时代、任何人,尤其是小学生,才开始学做人,如果没有一个积极正确的导向引领,老师和家长只是一味怒斥其不争,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我当即决定:先要求学生从“学礼”入手,要让学生懂得文明崇德、诚实守信、勤学笃行、尊师孝亲,而后让其学习立人。
通过和老师们的座谈,并征求领导班子的意见,一个月后,结合学校实际,向全校学生提出了以“文明崇德”为核心的十六个字:博学笃行,以德化人,尊师孝亲,明德惟馨。并且准备把“文明崇德”作为校训,以此为引领,形成水挂庄小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前文化部孙家正部长说过: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要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有“文明崇德”这个理念的引领,二必须从学生实际的需求出发,学生中的不良习气就是病因,三是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凡事预则立,既然是关乎学校的大事,就一定要审慎。着手这项工作之前,我们对现有的学生学礼可利用资源进行了挖掘,一是我发现学生们对弟子规,“三百千”虽然几乎没有任何理解,但每天都在背诵。另外,水挂庄小学的校名来源于地名水挂庄,水挂庄曾是古老的农耕文明——灌溉工具“水挂子”的发源地,其名字中蕴含了一种勤劳不息,源远流长的积极意义。更为可喜的一点是,我们学校居然曾经创办过甘肃省第一家家长学校。最让我有信心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我发现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专科以上学历的达到了将近90%。我一提出这个想法后,大家群策群力,很快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有这么多的可利用资源,再加上老师的大力配合,我对工作充满了信心。
我们决定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这四大块来建设学校文化之学生部分。
物质文化:首先我们制作了“博学笃行,以德化人,尊师孝亲,明德惟馨”的展板,分列了与此主题相关的学生易于理解的古训名言,让学生耳熟能详,内化理解,以正其行。重新布置了文化墙,重喷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尊师、孝亲、勤学为主题的历史故事,意在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了解使学生无时无刻都受到古人先贤的美德的熏染。
制度文化方面:我们要求老师利用班队会时间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把《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经典中所蕴含的能积极引导学生行为规范的因素深入挖掘,并且与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利用国旗下讲话结合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抓住并及时宣扬社会中表现出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感人事迹进行扬善教育。重新开办家长学校,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寻求家长的支持,在家长学校开班仪式上,向家长们明确提出了我们的这一理念。
行为文化:我们向学生明确提出了:我是水小一朵,校荣班荣靠大家。充分发挥导向的引领作用,在此倡导下,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了,积极向善的现象多了,不文明的语言听不到了,不文明的行为见不到了。所有的教师都能身体力行,行为示范,学生们对看到的一些丑恶现象嗤之以鼻,比如看到操场上有一片纸,就会有人主动把它捡起来,事情虽小,美德闪耀;有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有同学主动出面劝阻,矛盾双方互谅互解,言归于好。
精神文化方面:我们于六一节举行了“经典伴我行”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小品、话剧、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演绎了部分经典中的片段,以活泼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了:百善孝为先,勤学奋进、劳动成果是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来的等等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学生们在对这些经典片段深刻感悟的同时,内心深处已经内化为一种积极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会引导他们弃恶扬善。
当然,一所学校学校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积淀和引领的,要形成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还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更多的人帮助。相信有了正确的文化引领,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也会随之被带动,这条路我要努力走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