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案例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案例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和学生人数的巩固提高为“两基”达标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共有寄宿学生1021人,男生540人,女生481人,藏族学生占85℅。现成为一所全寄宿制民族完全中学。我们认为寄宿制学校这种集中办学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育对象对管理进行整合。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案例

舟曲县藏族中学 谈振华

一、将我校创建为寄宿制学校的背景

舟曲县藏族中学位于县城东南部藏族群众居住较为集中的拱坝河流域,东于陇南市武都区相邻,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相邻,距离舟曲县城86公里,属高寒阴湿山区。学校覆盖曲告纳、博峪、拱坝、茶岗、武坪5个乡镇,服务人口3.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88.4%,服务半径45公里。服务区人口居住分散,大山深沟居多,交通极不方便,大多数学生距校很远。如果学生走读,在途中要耽误很多宝贵的时间,到校后疲惫不堪,回家后要帮家里干家务活,对学生的学业影响特别严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同时这些学生在来校返家的路上又隐藏着很多不安全因素。诸多问题要得到解决,只有让这些学生寄宿于学校就读。我校(舟曲藏中)是第三批国家安排新建的寄宿制学校,享受到了国家这一“阳光工程”和党的惠民政策。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和学生人数的巩固提高为“两基”达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于2006年9月顺利通过省市“两基”达标验收。目前学校共有寄宿学生1021人,男生540人,女生481人,藏族学生占85℅。现成为一所全寄宿制民族完全中学。

二、寄宿制学校所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解决了以上的很多问题。它最大的好处是学生融入了集体生活,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更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家长更加放心。总的看来,寄宿制学校的建立所达成的目标是:它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了学生团结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让更多的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生上学难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大山深处的孩子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更使藏族学生因民族观念和贫困等原因出现的辍学现象得到了遏制,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的目标。

三、管理实施过程及策略

我们认为寄宿制学校这种集中办学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育对象对管理进行整合。一是从学校到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清楚地认识到寄宿制学校的建立是推进我县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从教育者的定位上要懂得把学生集中起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时间,来全面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三是让社会共识寄宿制学校的建立更有利于巩固“两基”成果;四是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五是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集思广益下拟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六是严格做到在制度面前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管理过程中结合寄宿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让这些远离亲人和家庭的孩子在集体这个大家庭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我校在寄宿制学生管理方面的策略是①加快学校硬件建设速度,确保学生“进得来”,完善和配套了设施和设备,从学生的住宿、饮食、生活服务以及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尽量满足寄宿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发挥学校自身的特长,吸引学生入校就读。②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确保学生“留得住”。学校始终坚持“学生为本”,以“学生安全”为首的工作思路。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因为我校初中大部分寄宿学生属于留守少年,年龄小、心理比较脆弱,当新生入校时,学校和班主任要在短期内摸清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确保学生在大集体的环境中安心学习、生活。③在学生的吃饭、住宿等方面精心管理,生活辅导员(班主任)则经常与学生交流,深入学生宿舍,查究制度的落实,同时关爱这些孩子,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如家般的温暖。④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严抓校风校纪和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大力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⑤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学生在安全、优雅、舒适、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四、管理结果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于寄宿学生而言,出现的问题是新住校学生文明礼貌差,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动手打架。寄宿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自控能力差,如对宿舍卫生的打扫、被褥的叠放等生活小事方面经常需要教师督促要求;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够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发言不积极,课外阅读自学能力差。究其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行为品德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三个方面。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一、与家庭教育有关系。

1.绝大多数寄宿学生家庭环境多处于边远贫困山区,有的刚解决温饱,有的还在贫困线上,家长对孩子的卫生习惯、礼貌用语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家长长期从事山区生产劳动,与外界接触很少,几乎没有文化,所以自身不良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2.有的学生和同学相处不能谦让,随意骂人打架,同学间有困难不能主动帮助,其原因是受一些不良影视、不良的小农私心杂念、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冲突不能正确对待,老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有理,助长了学生不良习惯的滋生。我们认识到为了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密切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素质尤为重要,学校方面要采取家校联系或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办法,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初中寄宿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小学,因受地域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上教师的方法单一,有时可能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重优忽差的现象存在。因为这些现象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倡导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三、学校常规教育也是产生问题之原因。学校常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教育是说得多,做得少。管教批评多,正确引导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说话不诚实、做事不守信,自我控制力差。就不懂得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有效地下大力气做好学生的常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出教育的核心价值。

五、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寄宿制学校建设整合了教育资源。寄宿制学校建设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改变了学校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局面,逐步走上规模发展的道路,改变了学生大量流失的局面,使义务教育逐步走上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

2.寄宿制学校强化了安全管理,保障了寄宿学生在校安全。寄宿制学校现已陆续安装校园监控系统,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全程安全监控。学校实行月假制,半封闭、半军事化管理,住校学生必须完善请假手续才能出校园,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3.寄宿制学校强化了后勤服务和饮食卫生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学校有完善的食品留样制度和措施,使学生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保证饮食安全,学校对学生餐具定期消毒。学校早晚为学生提供洗用开水,保证学生生活安全。

4.寄宿制学校强化了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在寄宿制管理中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从管理职责,保障寄宿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文艺活动、体育锻炼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都能定期开展学生喜爱、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5.寄宿制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形成了教育合力。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而且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填写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及时解决寄宿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办学条件与家长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学校的住宿条件有限,学校方面不能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住宿要求,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2.寄宿制学校安全压力及管理难度面临进一步加大的情况。由于住校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多,学生两人睡一张床的情况很普遍,造成安全及卫生防疫隐患多、压力大。

3.寄宿制学校运转成本增加,经费严重不足。要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学校就得购买床铺、床垫等。由于寄宿生在校内是一个较大的群体,所以必须安排人员进行管理,学校就要增加诸如寝室管理、早晚自习跟班辅导、楼道值班、寝室值班等经费支出。

4.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紧缺。现在寄宿制学校没有增加管理人员编制,全部是由任课教师兼管,教师除了上完所任学科课程以外,还要负责寄宿学生的管理。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超负荷工作,出现严重的身心疲惫,不能保证工作质量。

七、解决寄宿制学校突出问题的建议

1.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基础建设投入。

2.增加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编制。

3.提高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4.制定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实施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使寄宿制学校的住宿管理、安全管理、饮食管理、卫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