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先学”——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沙龙实录
王倩:学校上一学期提出“扬泉水精神,创润智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在实施润智教育的过程中,编印了润智课堂操作指南。其核心理念就是“先学、后导、精讲、精练”。今天,我们语文教研组教研沙龙的主题就围绕“如何指导先学”进行交流。首先请低年段教研组老师漫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先学”。
何晓英:很荣幸由我们低年段的老师来进行开场的发言。今天我们要交流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的孩子进行先学。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课前先学的意义不言而喻,每位老师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了。预习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预习呢?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学习习惯差,我想我们可以先领着他们预习。下面先请一年级的徐老师就预习的方法引领谈一谈。
徐淑玲: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认识的字很少,而且学生现在学的是汉语拼音。同时,我班家长很多来自农村,对汉语拼音有些遗忘,甚至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让学生进行预习的:1.听录音。请家长帮孩子买汉语拼音的磁带,再通过录音机,让学生听字母的正确发音;或者通过复读机,让学生先听一遍,再自己读并进行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2.借助图画朗读。对于新学的拼音,学生可以通过看插图,试着用不同形式的读来进行预习。3.发现问题。我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有关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新课做好准备。
随着学习的深入,在学期中间,我会让学生这样预习:1.画段。学生在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自然段构成的,这样便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操作。2.画圈。学生在完成“画段”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画出,这样用“○”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3.画需要认的字。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4.画翘舌音。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地读书。
何晓英:请问赵老师,像徐老师谈的预习要求你是怎样告诉家长的?如果家长不清楚的话,那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预习呢?
赵冬妮:关于刚才徐老师谈到的这个问题,我在班上是这样做的:由于一年级孩子对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还不能很准确地领悟,所以我每隔一个星期会给家长们在网上发一封《致家长的信》。在这封信里,既有对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解答,同时也有如何指导孩子们进行预习的一些方法。我觉得,对于低年级来说,依托家长来指导孩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样也更有利于低年级孩子早日形成先学的习惯!
何晓英:感谢徐老师和赵老师的现身说法,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先从方法入手,是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为高效的课堂提供前提。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那么,二年级的老师已经对孩子的预习习惯培养了一年,在具体的方法上又有哪些呢?我们再来听听经验丰富的大徐老师的一些做法。
徐彩霞: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一些预习经验了。目前的预习可用四个字来概括:读、圈、标、注。
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更是为孩子的口语交际写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二年级孩子处在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在朗读中,他的口、眼、耳、脑、心的并用,这对培养他的善于动脑不也是有益处的吗?
圈:从课文中圈出生字,并用“——”划出生字所在词语,要求学生边圈画边朗读。
标:让孩子们在初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或者小节号。这样,孩子们对文章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注:给课文后“我会认”的生字注音,边注边读。
生字条上的生字都是要求会读的内容,本册要求会认的字450个(还是最低要求),可见孩子的压力大,任务重。所以在平时预习中,通过文中圈字、字上标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在课堂中能大胆发言,大胆带读,这对培养乐于学习的态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预习要求要提高,准备再添加三个字,“记”、“写”和“问”。
记: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我会认”、“我会写”中的生字。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识字,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试着分析字形。
写:田字格中的生字都是要求孩子会写的内容,本册共350个字。课标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所以,我建议让孩子们通过查部首的方法,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了解这个字的结构部首,并试着写一写。
问: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懂的词,借助字典和问家长、问老师的方法去理解;对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可在旁边打上问号等。
只有认真预习,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
何晓英:听了徐老师的经验之谈,相信对我们每位老师都有所启发,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要充分发动家长资源,依赖家长。我认为预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需要家长的帮忙。所以,老师需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方法步骤。每学期我会要求学生写在书前面的空白处,每一条标注清楚具体要求,晚上布置为作业,要求家长阅读并签字,这样就将家校的桥梁搭建起来了,家长也就明确了老师的具体要求,从而更有效地辅导和监督孩子。
有了有效的课前先学,才能达到预习的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内先学。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课内先学,我们一年级的赵冬妮老师最近正在研究和反思这一课题。请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吧!
赵冬妮:前面的老师谈了有关课前先学的方法,那么我就来谈谈课内先学吧。课前先学和课内先学其实同等重要,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课内先学的时间以及内容,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其实,关于如何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效地进行课内先学,最近我也一直在反思。在带高年段时,我会让学生在每节课前先谈谈他前一晚预习的收获,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课文背景资料、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当然还可以是提出的疑问。但是,这些方法到了低年级却无法实施,于是“怎样利用好先学让低年级语文课堂高效起来”这个问题就不断地在我的脑中浮现。于是我和朱宁老师、王瑜环老师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并观看了很多识字教学方面的课堂实录和书籍。同伴互助的力量是伟大的,经过思考、学习、交流,当然会有所收获。于是一个个点子在我的心中不断萌生。首先在孩子们每天进门时我便请一名小老师来检查生字认知情况,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在家中先学的欲望;接着在课堂中我也让提前学会内容的孩子来领读,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孩子们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先学能够有其“用武之地”;另外,课中“小组推难字”的环节很好地将“先学”后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的归整,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情更容易地掌握教材中的难点,更准确地调整自己教学的重点。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在低年级有效地开展先学,就可以帮助教师选准教学起点,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何晓英:有效的先学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明显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致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所以,有效的“先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
王倩:我认为低年段的先学就是常规性先学,“先学”生字的音形义、语法修辞、语句插图等。正是有了这些,才能为中高年段的学生先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请中年段老师谈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如何进行中年段先学指导的。
钟立娟:在我们组发言之前,我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有一个叫珍妮的女孩子,她有一朵可以许愿的七色花,她许了六个愿望,可没有一个令她高兴过,她决定最后一个愿望不能随便用了。当她看见一个小男孩的脚残疾了,就毫不犹豫地许下了最后一个愿望:“让男孩的脚好起来吧!”话音刚落,男孩的脚可以走路了,他和珍妮蹦呀,跳呀,可高兴了!善良的珍妮心里充满了快乐,因为她用最后的花瓣帮助了别人。由这个童话故事,我想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联想到今天的教研沙龙,我们中年级组有七位老师,因此,我们组命名为七色花小组。我们七色花小组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中年段精读课文中如何做到先学》。首先我请赵老师来谈她对先学的认识。
赵小玲: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认为先学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先学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先学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
要让学生做到先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也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学习能力稍强的或作业有家人指导的学生,他们的前置性作业完成质量是很高的;但对于班中的那些中下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加上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根本无人辅导他们学习,稍稍有点难度的作业,学生无法完成。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置性作业,我觉得“先学”要有可操作性,在布置前置性作业的同时对完成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在作业前教给学生前置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前置学习清单,便于学生学习时有据可依,有条理地步步前行。
比如,初读课文,我教给了学生“三读”的先学方法:一读:读准文中生字,读准生字连成的新词,圈出生字,划出新词。二读: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标出课文自然段。三读:再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钟立娟:感谢赵老师!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呢?接下来请苟晓琰老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来谈谈。
苟晓琰: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初步感知古诗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汇报了自己的理解,针对学生不懂的或说得不完整的内容再进行补充和针对性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时效性。语文课堂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人文素养不断积淀的过程。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学生并没有离家求学、思念家乡的经历,对于诗句的感悟比较浅显,此时教师补充了关于王维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感悟有了深入的理解:诗人王维在写这首诗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一人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有了这样的介绍,学生拉近了与诗人、文字间的距离,再次吟诵时的体会便深入许多。因此,“先学”时,可以借助课后练习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也可以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使课堂厚重、丰富起来。
李敬菁:我也想接着晓琰老师的发言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我认为,先学可以让鲜活的语文课堂更精彩。学生之所以缺乏主动性,是因为他们对课文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对文章内容没有透彻的了解。所以,在课堂上,只能由老师一路引领下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哪还能顾及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拓展?再说,中年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本身就不再向低年级学生那样喜爱自我表露了,他们的性格多转于内向化。发言,在他们看来必须在有把握的前提之下进行,动脑思考优先于动口。原因找到了: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于是,大家又反省了传统的预习方法:以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种方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层面,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集中智慧,确定方法
第一步:收集了解课文作者资料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第二步: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形近字、多音字及不理解的词语。第三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楚画出的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第四步:熟读课文,在朗读时明确要求,力求做到“四不一有”,即“不添字,不丢字,不错字,不重复,有感情”。第五步:熟读后,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层次结构。第六步: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课后要求体会含义或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品读理解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预习本上。第七步:把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以便在课堂上探讨交流。
经过同年段老师切磋,大家都认为利用晚上时间读熟课文,早自习时间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察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比较好。让每个同学只读一段或一句话,但做火车头的人要随意调换,不能让学生有规律可循。若回家练习朗读的话,不管读哪一句话都得读得很好很认真才行。如果没进行充分的预习,第二天老师一检查就原形毕露了。若他们能长期坚持这样一丝不苟地预习下去,等一切步入正轨以后,再增加朗读的容量。达成共识以后,我们都认为这个标准一点也不高,对学生来说太容易达标了。当时老师个个满意而归,想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预习的快乐,所以分头回班级指导学生操作。
2.迎难而上,预约精彩
在奖励方法上做文章。什么样的奖励能让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乐此不疲呢?有了,竞争!这可是学生的软肋。回到班级,我马上让同学在四人小组中,A生B生一一对应组成朗读小组,并明确要求:每天检查时,哪个互助小组都达标了,该小组可以双倍积分。一周后,哪个互助小组得分最高,就可以首先荣登本周的争章夺星的光荣榜。话音刚落,同学们比劲十足,我暗自庆幸自己的策略已经初见成效。
新办法实施后的第一堂语文课,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检查预习情况。真不知道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会不会和朗读一样让我失望呢?出乎意料的是,课堂上要求汇报的同学数量竟比以前明显地增加。我偷偷地松了口气,赶紧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即便是解释对了一个词语,我也大肆夸奖,给予鼓励:“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老师真替你高兴!你会参考书下注释理解词句意思了,这个方法好!”
下课后,几位老师立刻把自己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交流,学生们的变化令大家兴奋不已。于是,我们还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不懈,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钟立娟:我认为先学还应该分课时进行,第二课时的要求应略高一点,比如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将自己的思考写在预习本上。还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设计先学作业,同时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在设计先学作业时,对学困生也应该及时关注,不要搞一刀切。
朱宁:我比较认同钟老师的看法,在中年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基础,字词的学习也不是教学的重点,又因为中年段对篇章的学习整体要求增高,所以先学时可以给孩子们各种类型的课文学习提示。
1.写景: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勾画好词好段;了解景物特点。
2.写人: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叙事:事情的六要素;通过整件事明白了什么?
4.说明文:说明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类,基本上可以让学生明白“先学”环节,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学些什么。
钟立娟:老师们的发言又让我想起了开头那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色花”,仙女给予小女孩的神奇花朵,彩虹般的颜色炫动着我们的梦想,启迪着我们的职业旅程,为我们的成长插上了美丽的翅膀。最后我想说:让先学成为一种习惯,让鲜活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王倩:中年段的先学就是引导性的先学,教师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导等作为先学的指南,激发学生先学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挑战。请高年段教研组老师谈谈在不同课例中是如何指导先学的。
李瑾: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李瑾访谈录》。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五年级组的周慧老师和张兰静老师,还有六年级组的张婕老师和吴青老师。请大家掌声欢迎。
李瑾:今天我们访谈的话题是“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先学”。我这里有个案例想先和大家分享。这周我进行了古诗《泊船瓜洲》的教学。之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是如何与诗人产生共鸣,走进诗人内心世界就是一个难点。所以在先学中,我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首先读通和读懂这首古诗,查阅一些诗人的资料,力图明白整首诗的意思。在第二天课堂上,我以检查为主,学生汇报了先学的成果,我发现学生已经解决了整首诗的意思,还有部分学生能讲出一些相关的时代背景。当时我准备要讲有关“绿”字的故事,也让学生讲出来了。这时我将重点放在了读透古诗上,抓住三个地点的关系,带领学生总结出“离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更该还”的道理。这样,学生质疑:“他为什么不回家呢?”、“就是啊,他离家这么近可以回家去呀!”在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我开始介绍了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及他的变法经历,学生们听完后明白了:“因为他身上担负着责任不能回家,而且他年事已高,此次第三次变法不知如何,也不知自己能不能回。”同时我还补充进去了第一次变法的诗歌《元日》和第二次变法的诗歌《梅花》,体会当时王安石的心情。我觉得,一节课既轻松又高效地完成了这首古诗的教学,剩下的时间足够进行第二首古诗教学。整节课上完后我自己也觉得很轻松,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个问题,一些先学做得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有些迷茫,所以今天我想请教各位老师,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吴青:我也有同感,每次在进行先学时,我总是会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但是发现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导致上课时切入点不好把握,总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所以也很头疼。
张婕:的确是这样的。在教研活动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很得意地宣传我们班的“先学本”,我也给其他老师们展示过这个作业。我的这个作业主要就是帮助学生进行“先学”的,分为三大块:字词部分、我的收获和我的困惑。其中我的收获主要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及课后题的回答。当然,认真的学生完成得特别好,基本上就能自学完成,在上课交流时也是游刃有余。让我头疼的是有部分学生应付差事,总是偷工减料,但我想不管怎样,他手下写一遍总会有些收获的。
周慧:我看过张老师的“先学本”,我想给张老师提个建议。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偷工减料应付差事,我认为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内容过多过杂。我觉得可以适当精简“先学本”中的内容,抓住最主要的,减少学生书写量,我想学生应付差事的情况会有所好转。我现在用的就是“五问五批法”。预习时每课要求学生提出五个有价值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出五处重点词句做批注,效果特别好。(其他老师们纷纷表示赞同。)
张婕:好的,谢谢周老师的建议,我会精简题目。
张兰静:我同意周老师的观点,通过精简先学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在基础预习后能直奔重点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质疑解疑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我发现布置预习后,不光学生先学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有根本没有进行先学的学生,这样对课堂的学习效果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周慧: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检查一定要做到位。比如,我在上《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检查中发现有学生竟然将德军说成日军,很明显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课文,所以在课堂上将此问题抛给学生后,不仅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加大检查的力度,学生的预习情况就会有所好转。对于预习作业,我也有两点自己的想法,其一要简单易行,学生书写简单,老师操作简单;其二,要落实检查,做到有布置有反馈。我想只有这样,预习才能起到作用。
李瑾:感谢周老师的金玉良言,在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上,周老师给了我们两点很好的建议。其实今天我们想集思广益,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与我们讨论,给我们支更多的招,欢迎在座的老师也发表自己的想法。
潘泽凉:高年级组的老师们把我们的这次“教研沙龙”推向了一个高潮,也提出了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能感觉到我们的老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我很开心。但是,也无须过于焦虑,学生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我们欢迎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让他们走在班级的前列,当领头羊。当然,在课堂上我们除了关注优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李瑾:今天感谢潘校长给我们的建议,也感谢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我们大家分享。在这个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探索,继续交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务实!再次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李瑾访谈录”,谢谢!
王倩:高年段的先学是拓展性的先学,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指导参阅与教材有关的课外内容,达到拓展阅读、语言积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最后,我借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作为我们今天教研沙龙的结语:“让我们不断在如何指导学生先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