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引”统筹机制

“三引”统筹机制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质化严重,实训基地重复建设,致使有限的职教资金未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并造成职业教育的资源浪费。一是“政策引导”。二是“产业引向”。三是“示范引领”。一是“深化新内涵”。三是“合作共赢”。

办大职教 促大协作 谋大发展

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永川建立重庆职业教育基地以来,永川区根据辖区内职业院校数量多、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坚持办大职教、促大协作、谋大发展,着力强化政府统筹,推进多元互动,形成了职业教育“一盘棋”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强化政府统筹的背景

永川辖区有大中专院校22所,其中市级主办、主管院校8所,区属院校4 所,公办民助院校2所,民办公助院校2所,股份制院校2所,私人办院校4所。职业院校数量多,办学主体多元,导致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统筹难度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人、财、物都不由永川管,在较长时间内,职业院校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招生竞争大。永川区中职学校最多时就达到26所,现优化整合为13 所,每年区内中职招生46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众多中职学校办学需求,导致招生竞争激烈。

三是资源浪费大。目前22所中等职业院校均开设电子信息和加工制造等专业,以及财经商贸、文化艺术、公共管理等专业。同质化严重,实训基地重复建设,致使有限的职教资金未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并造成职业教育的资源浪费。

四是安稳压力大。职教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非常大。加之部分职业院校在招生宣传、办学行为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容易激发群体性事件。

二、强化政府统筹的做法和特点

(一)“三引”统筹机制

一是“政策引导”。区委、区政府出台支持院校建设、鼓励学生留在永川就业创业、鼓励学校改革调整专业、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就业等政策文件,从校园建设、学校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成立职教建管委、职成教发展办公室等服务机构,专门为职业院校建设和事业发展服务;构建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绿色通道”。二是“产业引向”。着力培植“3+3+1”产业集群,即凤凰湖工业园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材料工业三大产业集群,港桥工业园的精细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轻工建材三大产业集群,三教铸锻工业园的轻型铸锻及加工产业集群;引导职业院校围绕产业集群,建立8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设立40余个校企合作培养班,新开设客户信息服务、金融事务、软件外包服务、互联网应用技术、游戏软件等20个专业,实现了园校互动、产教互动、校企互动发展。三是“示范引领”。支持办学理念先进、特色明显、管理科学的中高职院校实施院校整合和校园改扩建工程,同时创新发展方式、组建职教集团、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争创市级、国家级示范院校,引领辖区职业技术学校全面提质发展。2011年以来,重庆农机校、永川职教中心、重庆工业高级技工校、重庆经贸校4所中职学校成功立项国家级中职示范项目学校;重庆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立项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市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二)“三新”发展机制

一是“深化新内涵”。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内涵,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融合。推动“校地互动”,在科技合作、村镇规划、旅游开发、社区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园校互动”,围绕工业园区电子信息、服务外包、机械加工等产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动“产学研互动”,依托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本科院校,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构建面向市场的科技研发及生产应用体系。二是“探索新模式”。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校专业实际,以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材料工业为重点,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构建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例如,引进重庆创思特公司,创办了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专门培养服务外包、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从香港力劲科技集团引资1000万美元,在工业园区建立压铸车间,并与重庆工业技师学院联合挂牌设立“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力劲压铸分院”,联合培养压铸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中美教育控股集团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内建立运营场地,实现企业运营与学校教学实习有效结合。三是“构建新体系”。充分利用辖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国家级示范中职建设项目学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社会短期技能培训机构等资源的集聚优势,积极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教通道,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12年,重庆文理学院和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共招收五年一贯制、“2+2”分段制学生1400余人。

(三)“三共”合作机制

一是“平台共创”。通过成立“城校互动”职教学会,将辖区内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区级有关部门、在永规模以上企业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统筹起来,组成院校发展、招生就业、教育科研、校企合作、德育工作5个工作委员会,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培训、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期刊编撰与出版等活动,推动重庆职教基地发展;通过成立就业联盟,整合辖区大中专院校、规模较大的社会技能培训机构及人力资源公司的就业资源,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支持与服务、促进人力资源优化和高效率配置;通过成立党建联席会,实施职业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三进工程”和支部联建、承诺联动、服务联线“三联工作法”,加强职教基地的党建工作。二是“资源共享”。职教学会、职教集团、就业联盟等成员单位之间共享关于学术研究、校企合作、对外合作、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三是“合作共赢”。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教学研讨、技能大赛、校企对话和文艺会演等活动,引导职业院校变竞争为互补,变对手为伙伴,共同提高。

三、强化政府统筹取得的成效

一是变“普强职弱”为“大体相当”。2008年,永川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使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与普高的比例由3∶7提到高5∶5左右,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大体相当的目标。

二是变“生源竞争”为“组团招生”。通过加强招生统筹,区内中职招生实施了“四定”(定学校资格、定招生计划、定专业设置、定招生成本)、“四统一”(统一制订政策、统一工作部署、统一组织生源、统一利用资源、统一组织)的招生办法,规范了招生秩序,稳定了招生规模。组织中职学校建立稳定的招生队伍,统一组织走出去,在云南、贵州等地建立20余个稳固的生源基地,拓展了中职生源。近几年,永川区中职招生每年保持在1.2万人以上。

三是变“独立发展”为“集约发展”。通过加强对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统筹,率先在重庆组建财贸职教集团、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春晖农民工培训集团三大职教集团。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进一步与渝西地区技工院校实施整合,成立渝西地区技工教育联合总部,实施校企、校际深度合作办学。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组织集团的合作企业把生产车间建在学校,实现生产与教学融合发展。

四是变“单向合作”为“多元互动”。依托重庆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学会,有效整合区级部门、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群团组织等力量,齐心协力办职教,改变了职业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优化了职教办学环境,形成了“城校园”“产学研”“教学做”“理实训”四位一体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