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儿童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社区医务人员在心理教育和咨询中,都要注意及时解决,以保护儿童能健康成长。(四)重视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的人们必须认真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此期青年人正处于自我意识成长期,其心理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孩子过早肥胖,影响发育,也影响了其心理生理发展。
儿童及青春期心理卫生_社区医学心理学

现在临床医疗规定,14岁以下均为儿童,在儿科门诊看病。因此我们在讨论儿童心理卫生时,把青春期也包括在内一块讨论。

(一)12岁以前阶段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其内心世界比较平静的时期。其主要心理卫生发展表现为:

1.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 此时期中,儿童自由活动能力增强,知识增多,自我意识增强,常常出现一些自行其事的行为活动。这是一种自我意志表现,不听话、拒绝成人干预、有时表现执拗,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反抗期。这是一种积极的,要求扩大活动范围的自主性表现。家长对此要正确引导,不能强行压制,以免影响儿童未来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随着孩子长大,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小学,其接触范围不断扩大,对自己行为的克制能力也逐渐增强。老师成了他们模仿影响的最主要标准。一方面要求独立性意识加强;另一方面表现出对成人的依赖性。儿童间的交往逐渐开始出现性别差异,并可以形成某种小团体。

2.智力发展快、情绪不稳定、好奇模仿探索心理增强 智力的发展形象理解和抽象理解力的发展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展十分重要,要创造条件促进儿童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好奇心、模仿力,对新鲜事务的兴趣,各种传媒的影响,人们要注意防止社会上不良习气的沾染。

由于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面对问题可能走向极端,或得意忘形,或垂头丧气。对此要正确教育引导,学会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

好奇、探索,辨别力差是儿童期的又一特点。对此,要引导教育,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在活动中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二)儿童心理障碍与异常行为问题

儿童是人一生中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的、疾病的、社会环境、教育方法以及精神创伤等不良影响,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心理发育,造成这一时期所特有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有儿童时期的喂养失调,精神厌食、神经性呕吐、异食癖等,还有如遗尿、梦游、睡眠困难等,以及抽动症、不良习惯动作如吮指甲、语言失调等,都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表现。这些问题如得不到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可造成儿童期精神症,如断奶不当的戒断反应,过度焦虑,恐怖症,强迫症等。在行为方面则可表现为多动症、冲动或攻击性反应、退缩反应及学习障碍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反社会行为表现。对此,社区医务人员在心理教育和咨询中,都要注意及时解决,以保护儿童能健康成长。

对儿童的异常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由身体疾病或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因此要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来分析查找原因,特别要注意家庭、学校及同学间的影响,掌握更多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及时地进行治疗。

在对异常儿童进行治疗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儿童与双亲都要同时接受治疗。对儿童是采用语言交往和游戏疗法,对双亲是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承担起更大的治疗责任。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基础,只有依此规律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1.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也是不断地由较低向较高水平发展的。

2.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如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思维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等。

3.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前后两个阶段总是有规律的进行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的。

4.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不同个体间,其心理发展可能有显著差别。

(四)重视儿童心理卫生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的人们必须认真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

1.要满腔热情,关心儿童使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形成愉快的心情和开朗的性格。

2.对儿童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对儿童的教育要鼓励以增强其上进心,对出现的问题要注意讲道理、耐心教育,防止损伤儿童的自尊心。

3.要支持儿童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防止孤独、羞怯心理,增强集体感和陶冶性格。

4.要重视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从小开始,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家庭、教师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5.要安排好儿童的规律生活。儿童处于长身体时期,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对保证心身健康有很好作用。

(五)18岁以前阶段的时期

18岁以前的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个体过度到青年期重要的发展阶段。此时期由于青春期内分泌的作用,出现青春期体态生理机能开始有了变化,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第二性征逐步明显起来。在这个过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表现出向青年人过度的特点,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情绪强烈、情感丰富。

此期青年人正处于自我意识成长期,其心理矛盾十分突出。自尊心强,许多内心世界不向外人吐露,如果同长辈间关系处理不好,容易产生闭锁性心理,导致孤独感的产生。由于此期青年人其心理发展正是由按他人意志向自己意志行动的转化阶段,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反对别人不将他们当成人看待。这种力求摆脱幼稚时代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心理上的“断乳”现象,此间出现的许多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心身障碍。

(六)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独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性格和道德缺陷,对此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讲究吃穿,不尊敬长辈,不爱惜东西等。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生活方面 过分关怀,饮食方面追求精美,穿着方面过于成人化打扮。造成孩子过早肥胖,影响发育,也影响了其心理生理发展。

2.教育方面 重养轻教或只养不教,造成孩子骄横任性等坏习惯。同时,由于违背教育特点,过度学习的结果,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3.道德方面 家庭的溺爱,形成唯我独尊,使孩子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为他而存在的,因此他们不知道尊重父母,爱惜东西,克服困难等。缺乏团结友爱集体精神,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

4.劳动及生活能力方面 能力很差,往往依赖他人,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适应能力不强,面对困境或挫折,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懦弱、孤僻的性格。劳动观念差,难以适应艰苦和持久的学习和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