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具有制度创新的新办学模式,它既不同于公立院校,也不同于民办院校,无论是优质的教育品牌,还是来源丰富多样的办学资金和社会资源,抑或不断探索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等,都赋予独立学院灵活自主的探索空间与发展前途。它的异军突起不仅是对传统办学方式和办学模式的突破、重组和改造,更是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通过对现阶段独立学院发展过程的梳理,不仅能明晰独立学院的发展进程,更能有效地指引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独立学院的现状
独立学院这种新的办学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认可,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各地举办独立学院的省份有29个,举办独立学院303所,其中包括:北京市(5所)、天津市(10所)、河北省(18所)、山西省(8所)、辽宁省(18所)、吉林省(9所)、黑龙江省(2所)、上海市(4所)、江苏省(25所)、浙江省(22所)、安徽省(11所)、福建省(9所)、江西省(13所)、山东省(12所)、河南省(8所)、湖北省(26所)、湖南省(15所)、广东省(17所)、广西壮族自治区(9所)、内蒙古自治区(2所)、重庆市(7所)、四川省(13所)、贵州省(8所)、云南省(7所)、陕西省(12所)、甘肃省(5所)、宁夏回族自治区(2所)、青海省(1所)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所)。[1]
独立学院从总体上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独立学院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一方面,有的独立学院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全国独立学院的范本,他们的办学经验成为全国独立学院学习的楷模。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3年首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6%,其中英语、土木工程等专业达100%;毕业生就业地域广、层次高、质量好。招生情况也一年胜过一年,许多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填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良好的生源为保证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作为一所培养紧缺型IT人才的专业性学院,显示出了强大的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活力,给现代IT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给传统IT人才培养带来了冲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突出了“三个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是IT及应用的能力;二是外语及交流的能力;三是与社会融合的能力。学院坚持“知识的应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观念,在加强和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从专业理论、动手技能、沟通表达、从业经验、科技视野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创造社会价值”。这些教学理念显然是结合了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校与产业之间的距离缩短,培养出了产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但另一方面,有的独立学院违规行为频频发生,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如教育部在2005年初关于独立学院办学条件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中发现,仍有一些独立学院的申办方和投资方未尽职责,一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不达标,个别地方“校中校”和“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同时教育部还查实,2004年湖北地区的7所独立学院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举办“学分制本科试点班”,违规招生、乱收费,甚至委托中介机构不通过招生管理部门进行招生活动,严重扰乱了招生工作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败坏了高等教育的声誉。有人认为独立学院出现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独立学院,并且问题不断,掌握审批大权的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缺乏准入门槛,使独立学院数量猛增;监管滞后,更是让独立学院一度成为乱收费、乱招生的“重灾区”。
因而,在充分肯定独立学院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独立学院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没有落实“六个独立”的办学精神,只是从“新制二级学院”摇身一变成为“独立学院”,新瓶装旧酒,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种独立学院具有“校中校”的嫌疑,本质上是变相搞收费的“双轨制”,这不仅违反国家现行的高校收费政策,而且有悖教育公平,容易引发不同类别学生之间的矛盾。②招生秩序混乱。由于独立学院的合作方急于收回成本,盲目扩招,举办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力,一些低于分数线的学生也可以交钱上学,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并产生了恶劣影响,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此反响较大。③管理思路不明晰。我国现有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民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独立学院管理文件比较滞后,一些条款明显与实际不吻合,无法执行。④缺乏自身的准确定位。一些独立学院照搬校本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大而全,毕业生就业困难,缺乏符合自身实际的强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将会影响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因此,相关政策急需进一步明确,管理工作亦应得到加强和规范。
第二节 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及性质问题是涉及独立学院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短短的历程中,办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性质也存在着争论。
一、校政合作模式
校政合作的独立学院是由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组建,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相对独立法人地位的一种独立学院模式。例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就是由浙江大学和宁波市政府合作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就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山市政府合作举办。“高校+政府”型模式的独立学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它不仅得到了母体学校的鼎力支持,更有地方政府作为坚强后盾,对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政府都可以给予恰当的政策支持。
(一)对独立学院校政合作模式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即是由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且这一体制得到了法律的确认。《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与之相适应,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也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据此,多年来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基本不直接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人们认识到高校对地方经济潜在的巨大推动力,也由此引发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参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性。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启动后,一些地方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与知名高校合作举办高等教育这一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本地高等教育水平的目标。
校政合作模式又被称为“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通常指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具有许多优势。这类独立学院中大多由知名高校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其合作双方都是在相应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组合方式为“优—优”组合。这种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具有许多其他独立学院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地方政府可以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办高等教育,这也是其他独立学院合作模式中合作方无法媲美的因素之一,对知名高校来讲是难得的好机会,也是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的良机。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则主要负责筹资,出让土地和负责基础建设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负责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知名高校则主要负责办学管理实务,重点抓人才培养质量工作。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合作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它既具有独立学院较之普通高校的一般优势,又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合作高校一般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母体学校的“名校”优势;另一方面,与之合作的政府通常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如宁波、珠海、中山等,具有丰富的地域资源优势。“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合作双方都在相应领域具有独特的合作优势,真正体现出了双优组合。
1.母体学校的优势:知名高校的品牌
与政府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的高校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完善的学科专业和管理制度,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科研产业基础等各项优质办学条件。依托于名校的独立学院都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支持,使其成为高起点的新兴大学,它们从品牌母体学校获得的优势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品牌效应。众所周知,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企业界,品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结构,一种产品的象征,更是企业、产品、社会的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品牌不仅仅是企业一项产权和消费者的认识,更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载体。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品牌的目标是关系。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可能都经过尝试后再购买,很多人主要依品牌效应而购买。一个品牌如果知名度高,即便消费者未经使用,也会因品牌效应而购买。品牌效应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公认的。同理,在教育界,莘莘学子也会因为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即品牌效应,来选择自己所就读的高校。环视世界著名高校,多数建校历史短则上百年,长则数千年。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建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基本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同时也都是世界著名大学,是全世界学子向往的殿堂。在国内,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是大家公认的品牌。这些名校一般都经历了产生、成长、变革、发展的漫长过程。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时间跨度意味着锤炼和积淀,蕴含着继承与创新。因此,独立学院就能利用母体学校已经成熟了的品牌效应跨越形成品牌的艰难时期,有利于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立稳脚跟,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快速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二,借助名校的名师。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知名母体学校在教师队伍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这样母体学校可向独立学院派送大批专职优秀教师,确保学院初创时期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下基础。这些教师和管理人员从母体学校中带来了可以借鉴的教学传统和管理模式,这使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就有可能比较好地保证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第三,软硬件优势。“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如果能够与母体学校共享一些教学实践设备、教学设施、图书等资源,并在学科专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获得母体学校多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且竞争力将大大高于其他独立学院。至于硬件设施方面,有的独立学院由母体高校为其提供在硬件方面的有偿服务,有的独立学院还能无偿享有母体高校的文化氛围,比如在信息方面,独立学院大多能通过网络建设,保持与母体高校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共享母体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
2.合作方政府的优势:政府资源丰富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中的政府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在我国,政府可以调动的资源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都不能比拟的。因此,“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有了政府的积极参与,有了这种强有力的外在“催生素”,无疑将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政府”型模式的独立学院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地位来看,只有政府才能在发展高等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法律规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由此可见,这种主导作用是政府所特有的。第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等都不能替代的。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服务去向。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由部门、行业举办职业教育,毕业生基本上在部门、行业内部使用,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不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办学主体也呈现多元化,部门或行业很难发挥统筹作用,地方政府的作用就比较重要。二是独立学院的发展环境。应用型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联系紧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我国独立学院才刚刚起步,发展的路子还在探索,社会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更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也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难以做到的。第三,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独立学院发展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从国内外发展的情况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联邦制,高等教育由各州政府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均由所在州管理和提供经费,在法律地位上属于公共机关,同时也是州的一个组织机构。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一方面是通过投资施加影响。联邦政府提供了高等教育投资的50%,在投资方向和重点上体现联邦政府的意志。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必须在各州之间进行协调,以保证高等教育在各州之间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一是全国高等教育总纲法。各州政府主要做好有关规划工作,如结构规划等,并确定各个院校在各州的现行角色地位和未来发展。同时,联邦政府和各州重视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即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调控作用,这类学校发展得很快,到1990年,德国的244所高等学校中,高等专科学校占了121所,其招生占全部高校新生总数的22%,但毕业生却占全部高校毕业生的35%。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和半数以上计算机科学毕业生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且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低于大学毕业生,高等专科学校的吸引力和声誉并不亚于大学。第四,政府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可以做好许多有利于学校实际的工作。如为独立学院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双方牵线搭桥,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组织学校和企事业开展合作,为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提供良好外部空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可在土地征用、地价、政策上给予支持,以保证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政府可为独立学院的师资引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献计献策。
另外,“高校+政府”型模式独立学院的合作方政府所在地通常是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有许多新兴企业单位坐落在这些城市,这无疑给选址在这些城市的独立学院提供了诸多优势条件。比如为在校生提供较多的实训条件,让其所学知识能更好地在生产中得以运用;为独立学院毕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平台,提高了就业质量等。在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中,民众认同度最高的是“校政合作”型独立学院。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举办主体的“公共”属性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的联合。在民众看来,与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相比,“高校+政府”合作型独立学院的营利性目的不是那么明显,对投资后的经济效益不是放在首位,因而可信度高。这一认识,的确也反映了这类独立学院的一个特点。如电子科技大学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快速的地区)扩大学校的影响,从而辐射华南地区,而中山市政府则是为了给本地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二是管理规范。“高校+政府”合作型独立学院一经成立,大多由举办方的高校派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入驻学院,同时,把母体高校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移植入新建独立学院。因此,无论在政府、学生管理、后勤以及其他方面迅速进入了比较规范的运行过程,各方面工作迅速有序展开。因此,相对而言,“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举办方之间矛盾较少,学院管理效率较高。
迄今为止,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几乎都取得了成功。采用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主要诞生在经济发达省份,以广东省最多,比如广东省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还有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
(二)校政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我们对“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众多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这些优势也是其他办学模式独立学院所不具备的。但是,这类独立学院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一些程度不同的困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经费仍然不足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尽管其举办方(高校)和合作方(地方政府)都属于公办性质,但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在运行机制上却仍然属于民营性质,财务效益独立核算,且必须按民办机制搞好高等教育,政府对其教学支出的投入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学生所缴纳的学费成为他们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其中在学校办学过程经费支出部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对于一部分“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而言,其收取的学费一部分需要上交给母体高校,一部分上交给当地政府,其余部分才能用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经费。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校生有6 020名,按照每生每年13 000元学费来计算,学院2007年可收取学费7 826万元,其中上交南京师范大学12%,即939.12万元,上交泰州市28%,即2 191.28万元,剩余的留作学院自身发展开支,约4 696万元。这些费用要用在学院发展的方方面面,从预算上来说是比较紧张的。因此,学院要想在硬件方面加大建设,在软件方面加强投入都受到限制。
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困难
通常情况下,独立学院发展初期的师资队伍一部分来源于母体高校的教师支援,主要由母体学校的退休教师和一部分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员组成。个别独立学院也常聘请一些刚毕业的应届硕士或大学生,这些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质量。还有,这类独立学院的校舍地址大多离母体学校有相当的距离,而且有的在异地,母体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不愿到独立学院授课,部分母体学校退休教师成为独立学院教学主力。这些年,这类独立学院也引进了自己的师资,多为硕士、本科,也有少量博士,但这些师资年轻,教学经验和学术积淀都还不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还有待时日。
3.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从机制上“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具有某些优势,有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某些关系和支持,但同样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而需求下降。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学生能力认可不够。这些原因造成了许多三本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状。因此,有的独立学院根据目前就业的巨大压力,大力鼓励学生考研究生,这既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向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愿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独立学院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发展思考
在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中,“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无论从办学基础,还是发展态势都是较好的。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来看,此类独立学院大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及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应从长远的角度谋划学院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战略是着眼于全局、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着眼于动态发展的一种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强联合、双赢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力军,其中地方政府是出资方,名校公立大学是申办方,独立学院是承办方。办好独立学院,三方必须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正因为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战略特色,在战略特色中实践目标,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之路。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首先要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是独立学院自身整体发展的科学定位。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则必须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总要求,就是专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于独立学院自身整体发展的科学定位则显得尤其重要,事关独立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政府参与办学形成的“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产生的主要动机是服务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完全与高校基本职能之一“服务社会”的精神一致。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既是名校与名城联姻的结晶,又是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具有电子信息工科特色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学院现有专业都是在体现母体学校专业背景下,围绕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的,科学研究也紧紧围绕中山市经济发展需要而开展,中山学院能顺利发展到今天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脱离赖以生存的中山市人民政府。学院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紧扣当地政府的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借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独立学院与当地社会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要将“核心竞争力”引入独立学院的发展上来,也就是“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要综合母体高校和政府的各种优势,并且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战略发展模式,从而打造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知名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专长,进而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大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是品牌资产价值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特征和决定品牌延伸能否成功的根本因素。“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可以利用资源的共享、母体品牌的优势以及发展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政府的地域特征,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独立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增量的有效途径,但很多学院是匆忙上马的,对自身的发展还未来得及仔细地构想和设计,更谈不上长远规划。为确保高等教育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限制高校扩招规模、加大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力度,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这些足以证明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形势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已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以质量提升为标志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对于教学型的“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定位,在强化内涵建设、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需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始终坚持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培养高层次本科实用型人才;始终坚持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做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后盾;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建设品牌专业;始终坚持培育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且教学实践能力、师德优秀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实施学校内部管理创新,规范学校管理;始终坚持不断开展以校风、学风、教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综合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品牌专业是高等院校彰显实力与地位、吸引生源的最好保证。独立学院同样要以品牌专业的良好效果为标杆、为动力,发挥其辐射和示范效应,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高校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达到专业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提升。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在建设自身品牌专业时既不能脱离母体学校,又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品牌专业。一方面,母体品牌给独立学院已经搭建好了一个发展平台,“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应充分挖掘母体学校的专业品牌优势,依托母体学校,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专业,要突出优势、特色,品牌专业准确定位;另一方面,“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在建设自身专业品牌时绝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专业结构,因为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是有巨大差别的,其中学生就业难度要比母体学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得多。所以“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要研究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地方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要在众多独立学院中鹤立鸡群,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韬略和智慧,同时充分挖掘与政府的特殊关系。由于地方政府往往有一个五年或十年甚至二十年发展规划,那么,“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在建品牌专业时,可根据政府的发展规划,对五年或十年后可能趋热的专业提前进行布局,集中力量创办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突破以往主要是复制、克隆母体学校专业设置的模式。
3.切实有效地推动战略实施,促进独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必须坚持走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发展战略以及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如何将这些战略思想转化为实际战略行动,充分发挥战略的作用和体现战略的价值,是值得深思熟虑的关键问题。选择战略之后,接着就是组织战略的实施。战略实施在一个组织的战略管理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众多主体参与,需要消耗组织的资源,需要合适的组织结构,需要相应的文化环境,还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等等。
第一,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应的配套组织结构来具体执行。管理大师钱德勒在研究美国大公司的战略与组织结构演变后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即机构追随战略。他认为新战略的实施,在管理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此时,有必要建立新的、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原有的组织结构可能成为战略实施的障碍,那么就必须打破并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对于“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则要求由学校综合部门统一规划发展路径选择,最后根据各战略的特点再由诸如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学生处等单位来具体落实。当然,任何一个战略的实施均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也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这里的外部条件就是指合作双方中的母体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二,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文化氛围来支撑。任何一个战略的实施均不得不考虑组织的文化因素,但又不能屈从于文化,就像结构追随战略一样,文化应该适应战略需要,为战略服务。组织文化通常反映了组织内部潜在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而这种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战略目标的变革,组织文化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是否促进学校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实施,关键就看是否与战略目标相匹配或适应的程度。当然,一种适合学校战略目标而且先进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师生员工按照组织战略目标的方向努力,而且能够适应动态环境下组织战略的调整。相反,一种不适合学校战略目标而且过时的校园文化,不仅会成为制约学校战略实现的障碍,甚至会成为扼杀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故而,学校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与保护现有校园文化中那些积极支持新战略目标的因素,同时,校园文化中与战略相矛盾的因素也应该得到及时确认与改变。
第三,战略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资源作坚强的后盾。资源是组织生存与成长的必需品,也是构建组织竞争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组织将资源分配到特定部门并不意味着战略可以被成功地实施。围绕战略如何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对于战略实施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能更好地配置校内外各种资源,需要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必须要求站在战略的高度合理配置校内外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实施独立学院的战略目标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正确的发展战略将使独立学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当前我国的各类独立学院中,“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是大有可为的。
二、校企合作模式
就基本内涵而言,校企合作模式是“公办高校+企业”合作模式,即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若进一步考察可发现,校企合作有多种形式,有的高校采用的是与单一企业合作方式,有的则采用与两家甚至多家企业合作,以壮大投资总量和规模。当然,也有的企业同时投资几所高校的独立学院。我国的独立学院大都采用与单一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这也是教育部推荐的模式。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大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都由公办高校负责教学和管理,企业负责投资建设,企业一般都是效益好、品牌响和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作为合作方的企业,既是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同时也是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学院的定位、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具有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同时作为投资方的企业也是接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处于“顾客”地位,按照市场规则,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需求将是独立学院的办学动力和方向。
(一)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
自校企合作采取举办独立学院的模式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的参与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改观,显露出勃勃生机,这种合作给学校带来的成果简言之就是“三增”:实力增强、动力增大、活力增加。以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数都是学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主动去找企业合作,合作的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而在国家明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学校办学之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短短的十几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校企合作独立学院,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等。其中不乏一些有实力、知名企业,如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2003年由学校与安阳钢铁集团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由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等。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不但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在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资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学校也得到了急需的资金,使得教育资金筹措渠道得到了拓宽。有了资金的注入,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保障,优化了办学资源,从而提高了办学的综合实力。校企合作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通过合作可以获得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弥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企业通过合作可以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最好方式。
校企合作办学借助企业的投资,改善了学院的办学环境、教学条件。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为例,通过校企合作,学院拥有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数学逻辑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拥有充足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等设施。所有教室和教学区均有音频广播播放听力训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无疑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还推动了学院整体就业工作。就业工作带动了招生工作,学生素质越来越好,出现了良性循环,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还可作为学院的实训基地,无偿为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增强。随着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果日渐丰富,企业的加入,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避免了盲目开办专业,这样,毕业生的就业道路就得到了拓宽,提高了就业率。
(二)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的优势与特点
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资金资源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体现了平等合作的办学关系,利益的高度一致,维护了校企双方的办学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有明显的优势与特点。
1.依托名校办民校,依靠名家治民校,与企业合作共谋发展
校企合作的双方大多是国内知名的院校和企业,充分利用名牌大学和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依托母体高校品牌,品牌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母体学校的品牌效应为独立学院注入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活力。同时,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也扩大了母体学校的声誉,公办大学的品牌注入与民办机制的模式运作相得益彰。优质资源的“优”是独立学院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的公办高校,它们有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也有好的管理模式和教师队伍;另一个就是社会力量,它们有充裕的资金、资源和办学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带来民营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这两个资源的有机组合是民办教育发展的结合点。在独立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初期需要一笔基本建设资金,正是企业资金的注入帮助独立学院发展度过了办学资金的“瓶颈”制约期。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一所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它诞生于2003年5月26日,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以开展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的一所多学科性学院。依托我国名牌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是文华学院能够快速崛起的战略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机构合理,综合化程度不断提高,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学术地位显著,历年以“治学严谨、严活结合”而著称,其综合办学实力在国内重点研究型大学中位居前列。有华中科技大学做坚强后盾,文华学院不仅能够共享国家一流的师资、信息、实验室和校园文化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而且能够直接传承国家一流的教育品牌,移植华中科技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和理念。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文华学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高起点办学优势,为学院规模发展、高水平发展,乃至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立时,华中科技大学各级领导和教职员工对文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从各单位抽调了20多名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充实到学院的各级领导岗位。全年共派出150多名教师到学院担任课程主讲。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均向学院学生开放,实行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资源共享。学校出版社为学院无偿捐赠了4万多册新版图书;学校医院为学院医务所专门派驻了医生和护士;华中科技大学后勤产业集团承包了学院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为师生员工提供了优质、满意的生活服务。华中科技大学的多方面扶持,为学院实现快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可以说,没有华中科技大学强有力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学院的快速发展。
2.引进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办学效率
学校在众人的眼里被认为是教育行业的“铁饭碗”,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如教师进取心不强、科研能力低下、学校纪律松散等,教育的发展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面对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所学校要想得到长期发展,必须要解决好自身面临的种种问题。同时,独立学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合作的企业方,有着自己独特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作为合作方的学校就可以大胆采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学习掌握企业文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用其所长,引用企业的竞争上岗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多种灵活方式使校内、校外真正成为完整的合作教育体系。独立学院可以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措施从企业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走上大学讲台,或邀请行业专家来校给师生开讲座或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的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走进学校,使学生有机会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文化,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使学生拓展视野。而且企业“求真务实、讲求质量、追求效率、诚实守信”的理念也给学生以新的感受;企业的竞争机制,那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环境更让学生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得学生在校学习不再满足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视消化吸收转化成能力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实用型人才
当今,高等教育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人才汇聚的优势,有一大批人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为校企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平台。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充分利用电子科技大学在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积累的众多科研院所合作单位和国内外优秀行业资源,将合作企业成都国腾集团作为“国家级重点高新企业”的产业领域资源及其国内外优秀合作伙伴扩展成学院的实践基地,将电子信息领域强劲的科研教学实力与企业的运营机制、实训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学院不仅拥有一批长期工作在技术研发、产业实践一线的资深研发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课指导教师,同时部分学生已经进入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在学院的支持下,一批学生利用自主技术创办的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商业运作。实践环节的加强为学生就业增强了竞争力,企业实践基地的蓬勃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了绿色通道。学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50多年电子信息学科人才培养的积淀和独具优势的科研教学实力,结合产业需求动态,加大实践实训培养力度,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无缝连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尽早适应社会。
4.办学机制灵活,校企共同制订“订单式”培养方案
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第八条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短线专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不是社会需求真正出现了饱和,而是供需错让。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思考人才培养。企业的需求最能直接反映市场状况。校企联合办学中,学校应充分地与企业沟通、协商,避免跟风行为,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学生需要接受什么专业技术的训练,企业就提供什么技术人员给予帮助。学校和企业根据人才培养和生产的需要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起对人才培养的任务。实施这种模式,使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就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设备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不足的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能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这种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校企合作针对性最强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企业意图,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是校企合作一大新举措。其最大特点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三个协调”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节约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和时间,为企业储备和培养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另外,其具体实施方式也很灵活,理论学习和实习方式等都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协商,时间可长可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定向性,增强了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企业向学校提出“订单”培养计划,包括提出培养专业、各专业人数、人才规格、学习年限、质量监控、实习安排、就业保障等。学校接过企业“订单”,向社会定向招生,进而实行定向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上与企业需求相吻合,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
“订单式”培养意义重大。它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在学校与企业松散的合作形式中,“订单式”培养很难做到系统、持久与规范,而在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模式中,“订单式”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与条件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赢”,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学院是互补的。紧密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径。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订单式培养方案,形成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培养与就业相衔接,已经做出了较大的成绩。[2]
5.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因自主性强,机制灵活,从而能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根据自身条件和潜力,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设置一些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是独立学院在教育市场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有特色师资、建特色学科、培育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因此,与普通研究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方式等方面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市场就是它们的指向标。
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主要目标,独立学院在激烈的教育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由于独立学院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将学生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且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上急需的热门人才,所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也是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一直比较顺利的原因。
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为例,该院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二年级以上学生开办了双学士学位班,包括工商管理、外语、法律等专业。学生可以在电子科技大学本部或学院任意选修双学士课程,学业完成后由电子科技大学授予双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同时,学院将各种含金量高的认证培训融入教学计划,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另外,在尊重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学生除了自选课程进行学习外,还可以在学院范围内转专业,部分专业配备了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素质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也日益全球化。因此,学院为适应这一国际化需求,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和企业合作,使学生接受与国际同步的现代化教育,加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独立学院要创出自己的品牌,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十分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走出国门,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的长处来丰富和提高自己,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向社会,调整方向,培养出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开辟出一片教育的蓝海。
(三)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学院的申请方、合作方和主管方均有着自己的行为目标和利益诉求,形成了“三马拉一车”的利益关系。作为申请方的公办大学在追求社会效益时,也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作为合作方的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主管方的政府部门主要是追求社会效益。当然,申请方、合作方和主管方之间的这种博弈,不是零和博弈。因此,当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够充分或不完善,政府的参与和扶持力度相对不足,民营资本的投资总量和规模相对有限,则资本的趋利性与教育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之间的矛盾就相对突出了。从长远看,这类独立学院的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大,在扣除母体高校利益和投资者合理回报之后,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财力和后劲亦有所不足。具体而言,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制度不规范
从法律角度来看,独立学院是一个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也有自己独立的产权。独立学院的产权是在国家教育权的指导下,学校为履行教育职能而形成的一种财产权利关系,它依法确立并应受法律保护。学校产权包括对教育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的整体权益。
校企合作举办独立学院时,投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合作企业方投入的资金和实物(土地、校舍、设备等),一是合作高校方投入品牌、师资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如何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将关乎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更多更复杂的问题。[3]从校企合作的大多数独立学院运行情况看,独立学院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的主要问题,一是独立学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社会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法制的不完善性及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所导致的独立学院的产权模糊性;二是独立学院的产权归属一般都在合作办学的协议中规定,但有些协议只规定由申请者和合作者按出资比例分配,对财产归属没有具体的规定,有些只规定独立学院办学期间的利润分配问题,对办学期间及期满后的独立学院的财产归属问题只字不提;三是“高校+企业”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由于法人具有双重身份,举办方和合作方在人员和财产方面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容易导致独立学院产权划分不清晰。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资产逐渐积累,产权归属问题必将在申请者、合作者和独立学院之间引起纠纷。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在教师资源上,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最初大都是借助合作高校的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这种“应急”的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学院快速地招生办学,进入发展轨道;二是合作高校的优质师资保证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并增加了学院的声誉。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合作高校教师的人事关系都在原单位,在独立学院只是兼课,往往上完课就走人,责任心不够强,更不容易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独立学院开始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有了一支以自己学院聘任的教师为主,合作高校的教师为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的发展速度及招生规模相比,还是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收取学生的学费并向合作高校和投资企业分配后的余额,经费较为紧张。因此,教师队伍的编制控制严格,使得独立学院专职教师数量增长缓慢,远不能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求。二是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因为办学经费紧张,独立学院在维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难以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此之前,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从社会上招聘教师,基本上是应届本科、硕士生,近年来有少数基础好、发展快的学院能引进少量博士生进入教师队伍。因而,学院的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不足,工资及福利保障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的培训及成长机会欠缺,使得教师素质提升不快,而且流动性较大,从长远看,对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发展是一大制约因素。
3.资本营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
在没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的条件下,独立学院采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从而使得独立学院从管理型组织正在走向经营型组织,甚至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市场机制来改革大学的典章制度,以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这一点,在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尤为突出。企业资本注入独立学院,其目的是为了谋利,因此企业资本注定了要从办学中获取回报。独立学院的创办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拓宽办学思路,为社会经济服务,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如何协调谋利与公益事业之间的关系,资本的营利性逻辑与教育的公益性本质属性在独立学院这块平台上如何形成新的统一?
在校企合作中,有的办学者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过分强调营利,把独立学院看成企业,用办企业的思想观念、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来办学,忽视了企业与高校的本质区别,不利于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独立学院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盈余。如果办学者能够很好地运用盈余部分,对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给予更多的投入,则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一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急于从独立学院取走回报,而是把盈余用于对学院的再投资,使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在一次民办高等教育高级论坛上指出:“公益性和营利性,是教育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种属性。具备营利性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教育的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是说不能营利,营利是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必然存在的。公益是目的,营利是手段,法律没有规定不得以营利为手段,而是说可以获得合理回报。”[4]按照这种权威性逻辑,我们或许能够在独立学院这块平台上找到一种新的平衡。
在独立学院的现实发展中,较高的学费标准和没有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已使得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性原则再次面临新的挑战。一度出现学生背景的“非富即贵”,也有悖于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甚至会对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独立学院,教育部规定“投资者有一定的赢利”,因而协调好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关系到独立学院,尤其是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人认为,教育将是未来最具有竞争力、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投资教育,相当于买到优质的原始股,但是,我们也要更清楚地看到教育的公益性质。如果公办高校怀着举办独立学院是为解决本校财政性教育拨款不足、学校编外人员去处的观念,加上投资者过分的营利性要求,那必然违背教育的公益性本质。作为企业,投资举办独立学院,不应单纯追求经济回报,也应该从承担社会责任和扩大企业知名度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三、校校合作模式
(一)校校合作模式的产生
校校合作模式是指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状况,以不同方式合作办学。校校合作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模式与公私合作模式两种基本类型。中外合作模式是由我国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独立学院,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其中,国外教育机构主要提供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及教学计划、学历资格证书等,也有的提供资金、教学设备条件而进行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该模式的创办背景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资源过剩。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而其国内人口又相对稀少,致使出现教育资源过剩,这就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一部分物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过剩使其自然将眼光投向海外,而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短缺,无疑是一个大型教育市场,于是经济利益驱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海外办学多投资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因而在海外办教育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西方学校,尤其是知名度一般的学校进入其他国家教育市场,无疑也是获得了一个扬名海外的机会,有助于其无形资产的积累。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供给量不足,在1999年高校大扩招之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多数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无法获得进入大学的“通行证”,国外学校与我国联合办学既可以马上获得生源,也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深造的机会,满足了我国高校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毋庸讳言,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比我国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与学制设置及管理经验等,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给我国教育工作者一个不用出国即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机会,这也是培养通晓中外的现代型人才的需要。
公私合作模式包括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合办的独立学院以及公立高校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在我国,民办高校存在时间短,师资力量弱,社会信任度不高,且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资格授予学历文凭。在公立高校扩招、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兴起的形式下,民办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学校甚至因为招生不足而濒临关门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办高校的创办者选择了“委身”于公立高校,与公立高校联合办学成为其独立学院发展路径。这样既可以使民办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又可以扩大公立高校的办学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实现双赢。
(二)校校合作模式的优势
1.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
校校合作的双方都是教育界和行家,从彼此熟悉的专业或学科做起,合作双方共同探讨学科规划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以现有的师资、设备为平台,实现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师资、运动场等资源共享,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网络视频会议和实地考察交流活动形式,积极寻求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双赢。通过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促进其合作办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2.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合作办学所形成的独立学院在这方面优势比较明显。公办教育能够集中资源,有大的投入,提供基础性的教育,也能做一些集大成的文化事业。但另一方面,公办教育也有它的弊端——缺乏创新活力。民间办大学和国家办大学各有优、劣势。独立学院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仅靠公立大学自身的改革,没有足够的动力。我们在经济领域中也看到这一点,我们仅仅推动国有企业去改革,一般来讲缺少动力,但是如果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它反过来会对国企形成竞争压力,为国企的改革提供压力和动力。我们强调独立学院民间化的方向,本身包括了对公立大学改革的推动。
3.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势
良好的综合素质养成也得益于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和渗透。素质是由知识沉淀、内化、升华而生成的一种结果,其表现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认识问题的崭新角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中健康人格、社会责任感及良好协作精神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些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对他人和社会漠然,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差。考上大学更使其增添了一项“佼佼者”的帽子,在亲朋簇拥、父母呵护下来到“殿堂”,从迎新开始,学校或辅导员便开始与家长建立并保持联系,随时关注着学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不无叹息。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已经开始了相关素质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而言,中外合作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及良好的协作精神。学生在学会了处于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由于多元文化的吸收和感染,由于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自我管理机制的引入,使得学生们看到并把握了自己在广袤时空中的位置和角色,增强了自我束缚和控制能力,从而变得宽容合作、坦诚开放、富有同情心。
(三)校校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的冲突
在中外合作模式中的独立学院,由于中外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致使教育工作者理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和冲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行政色彩依然很浓,教育和学术氛围相对较弱。国外高等学校能够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主体,强调学术权威。二是经院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尽管国内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坚持进行改革,但与西方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质上还属于封闭的单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属于“经院式”的教育模式,通常以人为的定式去“雕刻”人才。在传统的理念中,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走向上,强调不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弱化了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拉大。西方的开放式教育,首先是生源来自社会各阶层,既有高中毕业生,又有走上社会希望继续深造的成年人,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其学校的教育资源面向学生甚至社会开放。开放式办学还意味着学校的办学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并力争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学校摒弃“闭门读书”的教育方式,而以一定的渠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社会保持着某种联系和接触。因此学生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方式较为灵活,动手能力较强。三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将教育的主体定位为教师,虽然后来修正为“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实际上仍然是教师为主体,甚至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三中心”现象,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与国外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外合作办学体产权不够明晰
中外联合办学体的产权不够明晰,使外方投资者与中方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的根本特点。产权是指所有者对资产(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长期以来,我们片面地强调教育办学的公益性质,而忽略了在教育产业化背景下中外办学的公益性和收益性并存的实际情况。在中外举办的独立学院中,外方投资者认为学校的资产将来是属于中方的,因此在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倾向,如抽逃资金转移海外、挪用资金投资其他领域等,而中方合作者往往是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股权投资于外方合作。由于中方的上级主管部门重有形轻无形的管理理念,使得中方对合作体的资产没有充分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致使这些权益受到损害。事实上,中外合作办学体正是利用了中方的品牌才使学校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起来。因为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盲区,使得合作体资方的产权归属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界定。中外合作办学体很多是附属于中方的高校,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设立一个完全独立的机构。即使设立了完全独立的办学机构,成立了董事会等管理机构,法人依然是中方高校的校长。因此,有的合作办学采用课程合作方式来进行,双方合作,发双方文凭,手续非常简便。这种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典型的标签型,没有实质性的合作。
3.课程体系问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人们称它为“现代教育大厦的基石”。学校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应该也必须反映和代表一个国家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回应和符合社会发展对于未来人才提出了目标和需求。在中外合作中,中方通常照搬国外合作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这对我们国内学生来说也不一定合适。一般认为,课程体系的安排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学科专业知识本身的规律性,二是从双语教学演进到英文教学的规律性。显然,目前的课程体系只遵循了前者,而没有考虑到后者。乃至让任课教师失去尺度,在课堂上过分地随意发挥,从而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往往要经历引进、嫁接、本土化和国际化四个阶段。从直接引进到实现国外国内的课程嫁接,然后达到课程和师资的本土化,最后向国际化发展,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节 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以新的模式和机制实现了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保证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对我国提升大众化教育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前景如何、未来走向如何无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对这一办学模式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在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方面,认为是对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单一的公有办学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潮流,加速实现了办学主体多元化,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则反对这一办学形式,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一办学形式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生存空间必将受到极大的挤压,它只是我国当前特定条件下的产物,随着高教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其他方面改革的深入,必然会逐步消失。[5]还有的学者认为,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有活力的办学机制,在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而若从更长远的历史进程来看,其似乎又有着一定的过渡性:一种情况是二级学院在发展中壮大,最后会脱离“母体”而单独存在;第二种情况是二级学院的运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后将引导“母体”共同走产业化道路抑或由于其弊端而重回“母体”;第三种情况是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已“力所能及”,同时公办学校也找到了更有活力的办学形式,二级学院将因完成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6]
也有学者认为,独立学院最初产生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再过若干年的时间,高等学校的入学高峰期即将过去,而在这期间,公立高校一直在不断扩招,民办高校的发展也会越来越成熟,这样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将会大大缩小。因此,独立学院要持续发展必须转型。那么,独立学院的转型之路在何方呢?有的学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立高校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如何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去激励公办高校的发展以形成一种相互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块心病。也就是说,政府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的政策倾向是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最好的转型方向是转为民办高校,去掉依附性,走向独立性,成为真正的民办高校。[7]还有的学者认为享有政策优惠的独立学院不应与生存艰难的民办高校争夺同一生源市场,而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其发展目标应当是:充分利用已获得的种种优势并借助母体品牌来逐渐孵化、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最终发展成为高质量的一流私立大学。[8]还有学者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张,以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兴起,社区学院的出现将成为必然,独立学院可以转化为社区学院。[9]当然,以上都只是学者的个人观点。
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由社会和市场决定。如果高等教育已经比较发达,收费相对较低的普通公办高校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那么独立学院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它必须担负起新的使命,完成从“借用品牌”到“创立品牌”的转变,做到真正的独立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高校。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当独立学院在政策鼓励和母体庇护与哺育下成长壮大的时候,就应该允许它在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条件下,从母体彻底分离出去,成为完全的独立学院。翅膀硬了,羽翼丰了,独立飞翔是进化的规律。作为母体的普通本科高校,应当为此感到高兴而不是惋惜与不满。”[10]
我们认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独立学院要建立分类指导的政策。目前,用一刀切、简单化的行政手段会导致削足适履的情况出现。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①关于合作方的问题。在独立学院创办之初,教育行政部门强调必须引入合作方,以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通过引入增量实现的;而在创办过程中我们发现,合作方与申请方往往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一些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合作方对保证教育质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反过来又强调申请方对独立学院的责任与控制。然而,试想一下,合作方作为投资者,他能轻易地把办学主导权拱手相让吗?他能不从办学中取得回报吗?如果只是从社会责任感进行道德说教,要求他不要回报或暂缓回报或少拿回报,都是软弱无力、不切实际的。正如申请方一样,他也要求得到回报的。②关于独立性问题。为了独立学院免于被授以“乱收费”“双轨制”“校中校”的把柄,教育行政部门希望独立学院真正独立于母体高校,因此要求按“六个独立”的精神办学。而为了保证独立学院的质量,教育部8号文件又规定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不独立不符合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太独立又不利于与母体学校资源共享,保证教学质量。拿专业设置来说,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求独立学院要办出特色,不能成为母体学校的“复制品”或“袖珍版”,要准确定位,办出专业特色;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对于母体学校所没有设置的专业,独立学院申报往往不予批准。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独立学院的专业都与母体学校重复与雷同,又如何走独立之路,如何体现办学特色呢?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待独立学院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需允许各独立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办学模式,而不能一刀切,用一个模子来规范。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多种多样,因此政策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在独立学院教育评估过程之中,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分寸,切忌用一个标准评估不同类型的独立学院。
【注释】
[1]教育部.独立学院名单[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1/201010/109693.html,2012-05-21.
[2]舒卫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38-40.
[3]郭丽君.独立学院产权制度的分析[J].高教探索,2007(3):91-93.
[4]潘懋元.对接资本市场——在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高级论坛上的发言[J].教育发展研究,2004(3):15-16.
[5]赵蒙成,周川.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2000(4):63-66.
[6]王建华,邬大光.对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9):23-26.
[7]周富平,王骥.高校独立学院要”独立”——试析高校独立学院的转型之路[J].理工高教研究,2004(1):47-49.
[8]潘懋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兴起及前景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0-31.
[9]张阳.独立学院的发展特征及发展方向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3-35.
[10]潘懋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兴起及前景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