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动,突出“优、独、民”的特色。第二种含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涉及课程设置理论的方面很少,但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方面却很多。

第八章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挖掘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从更高要求、更宽视野整体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办学、化解疑虑进程,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引导独立学院实现发展战略转移。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动,突出“优、独、民”的特色。独立学院的性质和办学目标均不同于普通高校,它是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教师是较为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母体高校的特点,因此探索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而从广义上的大教学观着眼,学校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内容,为此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分析也即从这两方面着手。

第一节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探究

一、课程和课程设置的含义

1.课程的含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据考,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比喻伟大的事业,其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课程”的意义已很相近。[2]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名词,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3]

关于课程概念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第一种含义是使用最普遍化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的课程是这样定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第二种含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第三种含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杜威实际上就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4]

在现在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课程不仅是指学校所开设的各种学科及其总和,而且是指学生在学校内一切活动的总和。课程由“学科”或“学科总和”演变为“活动”,其含义具有充分的包容性,其内容和范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课程不仅包括了学科课程,也包括了内涵本身十分广泛的活动课程;课程不仅有看得见的显性课程,也包括潜在的隐性课程。同时课程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教程”,而且也是“学程”[5];课程不仅仅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是教育内容的结构、程度和进程。

2.课程设置的含义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是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一所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课程设置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师的价值和学生的能力,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涉及课程设置理论的方面很少,但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方面却很多。

国内在讨论课程设置时大多采用国外的课程设计理论或把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作为同一个概念,实际上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内涵完全不同。《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的三个要素是:①参加课程设计的人员是各门学科专家、教育科学专家或课程研究人员;②课程设计的过程是研究如何制订有关的课程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③课程设计的结果是产生有关的课程文件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研究课程设置的结果,只能产生教学计划,不能产生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以它比课程编订一词的含义要狭窄。[6]

课程设置是根据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和培养模式等,按照学科专业学习者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遵循教与学的规律和实际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课程,并对这些课程进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内容

1.课程建设

学生通过一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达到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从而得到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因此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对于课程结构,独立学院应该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开设具有特定倾向性的课程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就实行优势专业跨学科课复合,以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性人才。目前学校设有法学专业复合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班、英语专业复合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班、旅游管理专业复合班。这种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具有多种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教材建设

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带有浓厚的学术理论气息,这种教材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但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它所使用的教材与母体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应用性比较强的教材,这样不但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比较容易理解教材,能够抓住教材的要点。例如,宁波理工学院的教学内容、教材由浙江大学根据学院特点制订。但是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学院的生源质量低于浙江大学本部,完全采用浙江大学的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难度过大,并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因此,学院正着手对教材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首席主讲教授制和责任教授制。另外,独立学院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会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而且在授课时会适当增加课时,并相应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7]

3.培养方式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方式侧重于理论的传授,与知识的掌握,但是独立学院是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式中应该突出应用性,使教学与实践、技能相联系,实行边教学边实践的教学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探索出了一个基本公认的培养模式:2年通识教育平台课+1年特色专业课+1年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课(包含职业课程)。前两年瞄准宽口径、复合型培养的要求,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注重文理兼修,使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并根据兴趣和需要选修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生在前两年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专业,缩短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期,使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及就业去向的预测期从过去的四年缩短为两年,有利于为学生在人才培养的后期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选择。后两年总体上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确定人才的规格,强化学生能力,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专业人才规格确定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再由专业方向的特色确定基础课程和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最后一年的课程安排,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在接受较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自由选择课程,实现多样化的培养。[8]

4.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尤其是独立学院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实习基地就尤其重要,要想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是学校内部组建,也可以是校企合办。例如,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与企业共建实验室、项目创新合作教育基地、研发中心等产学合作教育实践基地180余个,着重加强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课程是规范和约束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反映课程间整体关系的课程体系能否被一个高校合理地设计和构建,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此,教育部职教司司长孙震瀚指出:“课程体系设计,不单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命运的基础工程,应以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慎重对待,不能随心所欲。”[9]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根据教育部这一专业的设置要求以及独立学院自身一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该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教学时间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等,就构成了独立学院一定专业的课程设置。而整个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则是为了达到同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因此,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对独立学院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构建,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随着知识量的不断激增,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课程设置原有的单一结构被不断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适合各类性质高校的课程设置。由于不同性质的学校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决定着高校课程体系本身必须能直接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既然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课程设置与其他性质的高校就应有所区别,应着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相统一。相对于第一、第二批次的本科院校而言,独立学院应该是教学型而不是研究型学校,因此其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应与其他本科院校不同,应更侧重实用型课程的设置,提倡掌握牢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进行,着重强调的应该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学术能力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当前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并没有真正“独立”,容易盲目地追随或完全采用第一或第二批次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这样就会陷入一种没有自身特色的尴尬境地,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言更弱,但综合素质却不低,如果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怀疑自身本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的能力,反而会失去自身的活力和特色。

因此,我们要对独立学院进行科学的定位,作为第三批次的本科院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母体院校及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势与不足,批判地继承,取其成功经验,同时还要立足于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来构建独立学院课程设置。[10]我们必须认识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一种简单更替,它更需要在课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11]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好地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来进行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

三、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原则

1.体现时代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强调指出:“归根到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思维开放的人。”1998年,该组织又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对“全面发展的人”作了进一步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和学会与他人共处”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响亮地提出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绝不是该组织的人突发奇想,而是根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该组织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时代要求,而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薄,基本综合素质较弱。[12]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劳永逸、固定不变的课程设置是没有的,因为这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其课程设置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还需具有时代性,在不断借鉴其他类型高校课程设置的同时,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2.体现实用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倡教育要反映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走出纯学术学科的框架,建立实用的课程,教会学生适应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文明。鉴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课程尤其要体现实用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增强竞争力。因此,引入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到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对学生日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弱的客观事实,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引入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样可以打破以往的先就业再获得就业技能证的思路,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体现整体性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在纵向上包含着各个专业的子课程设置,在横向上又包含着课程与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整体上处于协调局面,各个环节才会相辅相成,才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服务。所以整个课程设置要重视整体优化,应考虑到课程的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学期周数及周学时等方方面面的整体联系;同时又要重视分阶段培养人才,前两个学年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三个学年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最后一学年则以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主,在标准的本科修业年限中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体现特殊性

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要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壮大,必须认真研究其特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13]

(1)独立学院的生源特殊性。不少研究者认为独立学院生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与第一、二批次院校录取的分数差距较大,二是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这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观点,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这仅是独立学院生源的一个方面,在承认这一客观现实的同时,应该看到,独立学院生源另外还有录取分数高低差距较大的特点。独立学院虽然是第三批次录取,但并不意味着其录取分会低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多少分,相反从多年的录取实践看,独立学院同样会录取到高分学生。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近三年在个别地区录取的新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总分高于当地二批次院校,甚至逼近一批次院校。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少学生报志愿时落榜而成为独立学院生源。不同基础的学生到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学习,对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2)独立学院的师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师资由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组成。外聘教师来源复杂,自有师资队伍年轻,数量上外聘教师往往超过自有师资。外聘教师来源主要有: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校或科研机构退休人员。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因有着自身的本职工作,独立学院的教研工作作为兼职很难全身心投入,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退休返聘人员因为年龄大,精力不足,很难完全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此外,独立学院自有师资主要是高校毕业直接来应聘的年轻硕士、博士,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改革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对自有教师的培养。

(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原则,“应用”是独立学院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大多沿袭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作为介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三本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特色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有别于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改变纯理论的课程性质,把理论学习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加强技能训练。[14]

5.体现创新性

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办学模式上与其他本科院校不同,所以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比一般综合性大学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其课程设置本身一方面要反映创新性,重视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尤其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会充实和修正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解决疑问并能根据自身的理解去构建新的知识的能力。

四、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已构建了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模式。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学科界限过严,知识单一化

我国独立学院目前实行的是沿袭已久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模式。这种课程的设置以学科划分为依据,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展示学科内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知识体系框架。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序性和相对独立性。此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是它忽略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科界限过严,难以跨越学科壁垒建立互相沟通融合的桥梁;所授内容过专、过窄,割裂了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固有联系,尤其割裂了学生对事物整体性或全面性的认识、思维和创造。[15]

当今社会,社会各要素之间联系加强,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人类行为方式与手段日趋多样化,知识与技能的孤立片面化导致的主体思维模式的定式化和行为内容与手段的单一化,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课程设置缺乏整体优化,部分内容重复

我国独立学院现行的专业及课程体系一般是按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传授给学生。这种做法对培养某些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是有益的,但从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代信息化、学习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这种做法存在不少弊端:一是缺乏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僵硬,知识陈旧,课程门数偏多,课程体系叠加,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操作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较差,造成学生与实际脱节,在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面前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旦出现专业“不对口”或职业流动则表现出被动、困惑、无所适从。二是内容重复,随着各科内容的发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编越厚,学时越加越多,内容重复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难以实现。[16]

3.必修课程偏多,选修课程明显不足

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使学生达到统一要求;而选修课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必修课分量过重,选修课严重不足的状况;而且选修课程的设定是从教师的授课能力来考虑的,并未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有些独立学院中的限制性选修课很不灵活,学生几乎无选择余地,基本上为变相的必修课,也由于供选课程太少,涉及面不广,因而达不到加强专业基础和增长基础知识的作用。”[17]这使得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受到压制。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学生也是极为不满的,他们要求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如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课程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

随着科技发展的高度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文理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由于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再加上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对口式”专业教育,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强化与人文教育的弱化,学文科的和学理科的相互缺乏了解。理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足,组织领导能力比较欠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而文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则缺乏运用现代数学工具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和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这种分离,把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给分割了,从而使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教育中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补充。更严重的是,我国不少高中实施“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进而又把这种分离提前到了初中,这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教授曾指出:“没有科学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18]可见,对于独立学院来讲,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科学与人文素质的综合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五、完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建议与对策

1.突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基础

一味追求“纯粹”,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窄的天地里,不重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没有广阔的视野就很难发展到应有的高度。每一学科在观察和认识自然与人类社会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当从不同侧面全面了解各学科后,便会形成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具有广泛的迁移能力,能借助各学科的思维方式构建具有互补机制的立体思维模式。基于这一思路,为了使独立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樊篱,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纵向深入型向横向宽广型转化。这种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低年级统一学习共同必修的基础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以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进入高年级之后,实行比较完善的选修课和学分制,从有一定的限制(如二、三年级)到完全由学生自主地在本门类的专业中选择专门化的方向及其课程;同时也创造条件保证优秀生能跨学科、跨年级选修,提前毕业。这体现了“整体—分化—综合”的原则,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由传统的“专家型”向“通”“专”结合型人才的转变。

2.促使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课程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主要是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和课程内容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存在着最佳结构的客观规律,因而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来看,任何课程体系设计都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从各门课程的组成要素来看,也必须注意进行整体设计,兼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要从整体上、从内外各方面的联系上去考虑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各行其是,这是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实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另一关键是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必须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分工,调整好各学科教材内容的衔接,实现教材配套和系列化。

3.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中应充分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与要求,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增加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数量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如果说原来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是一桌事先订好的菜谱的好菜,现在却需要提供一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和就餐方式更自由的自助餐。”[19]学校需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提供比学生所选择的内容更广泛的课程。当然,选修课的开设也并非多多益善,学校要对学生选课的范围和门数作一定的限制。如清华大学开设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7∶3,目前这个比例基本上已得到认可。在高年级阶段根据社会需要的反馈信息,在基础教育课程之上,制订若干“选修组课”,由学生自由选择,以形成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每个选修组课要有一个课程方案或灵活的教学计划,学生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在选修主课之外,还可开设若干加选课,以加宽知识面或加深了解某一知识领域,或发展学生的某种专长,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

4.开发特色课程

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比如师资条件、地域特点等)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这是增强办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特色课程,一般是社会所需要的、只有本单位能开设的、在国内外相同专业中最有优势的课程。[20]独立学院在保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应鼓励某些在专业内的某个分支学科有建树的教师开设选修课。比如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根据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民族学为重点学科的特点,开设了民族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适应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又发挥了该校民族学重点学科的优势。

5.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互相渗透和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世纪对人才的呼唤,都要求独立学院的课程和教学向着文、理、工相互渗透、交叉与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各国一方面都加强了科学技术教育,强化了计算机的教学与应用;另一方面,各国又普遍加强了人文教育,增加了社会人文课程及课时,并把人文教育渗透于所有学科之中,特别强调理工科教育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美国高等院校纷纷认识到,应该致力于使理工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以社会需要为依托的,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工程师肩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避免科学的滥用。因此,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已成为独立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21]文理学科相互结合并非蜻蜓点水,样样略通,而是立足于学生所修的专业,以专业为出发点,并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文理的有机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而且学生学习起来并不见得与将来的职业无关,能刺激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加强文、理、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结合应提倡的原则是:摒弃简单拼凑,实施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素养。

第二节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探究

一、教学管理的含义

教学管理指的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教学规律和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得到优化配置,以保持教学过程畅通,确保教学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22]。教学管理是高等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办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除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适需的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管理也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若干意见》规定:申请者母体公办高校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民办机制,建立适合其发展的管理制度,在母体高校的指导下探索和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

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益,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的总任务,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办校原则和有关政策,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制订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挥协调、控制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通常而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首先是科学的目标和工作方法,也就是说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具备的基本特征,建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其次是科学有效的技术设施,也就是说各个高校要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并以此达到科学决断和科学管理的目标;再次是科学的监测与反馈机制,也就是说各个高校需要构建起一个集监测、评估和反馈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并基于这个管理系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最后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也就是说打造一支熟悉现代管理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并实施动态管理和有效的教学管理。[23]

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演变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国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四种模式。[24]

1.完全托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构架简单,行政一把手集行政、教学、科研等管理为一身,办事员基本上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全方位代理。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分布在校本部各专业学院(系),没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等等。因此,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决定了此时的教学管理只能采用“全托”形式,就是将独立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完全纳入校本部的教学管理之中,即完全托管式教务管理模式。

2.半托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过渡时期,其无论从形式和实质上都具备一个学院的实体要求,拥有体现独立学院特色的专业和专业教学计划,自己的师资队伍和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但是专职专任教师人数不多,教学管理人员较少(一般只有1~2名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独立学院依赖于母体教学管理部门,使独立学院等同于母体学校下的一个专业学院(系),在教学管理方面不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处于“半托管”状态,即半托管式教学管理模式。

3.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成长期,其拥有比较强大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拥有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拥有较完备的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运行已经经历了两到三个循环,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积累。但是,独立学院在形式上与校本部还没有完全脱离,特别是有的独立学院校区和校本部在一起,共用校本部的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因此,独立学院在进行教学管理中不得不考虑校本部的情况,当然这也是独立学院在成长期教学管理的最佳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符合独立学院在成长期的教学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4.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成熟期,其与母体学校在行政关系、校区、人事、财务等方面,按照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要求完全理顺关系,同时已有五届以上的毕业生。此时的独立学院完全等同于一般性的高等院校,其当然采用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即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完全脱离母体学校,有自己独立的校区、师资队伍和管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模式选择。

三、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特点

1.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的办学因其“优”“独”“民”的特点,而具有与公办院校办学不同的特殊性。“优”,就是更加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参与举办独立学院,更加强调独立学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独”,就是强调独立学院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独立地位;“民”,就是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的民办属性,促进独立学院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在此特殊性的前提下,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知识技能型的有竞争力的社会所需的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这需要独立学院在公办院校成功办学的基础上,在延续母体学校原有办学模式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与实践,采取不同的新办法、新措施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独立学院学生生源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具有特殊性,是在高考第三批录取的,在录取分数上他们与第一、二批录取的学生有较大的悬殊。

(2)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多数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创造和实践,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中多才多艺者较多,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参与意识与自主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我,追求个性张扬和自由,往往在各类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

(3)独立学院学生的弱点。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自律性较差,责任意识不强,表现出比较自我和主观的倾向,逆反心理较为普遍。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而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独立学院不能照搬其母体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而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培养和教育的管理新模式。

3.独立学院教师的特点

(1)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一般开设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都是社会较为知名的高校和企业,能给独立学院对口输入优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知名教授、企业技术指导教师及优秀专职教师,保证独立学院办学有较高的师资水平。

(2)外聘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独立学院创办之初,除了有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外,因其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大量的教师,其突出特点是“两多”“一少”,即外聘教师多、年轻教师多,而充当师资队伍骨干力量的中青年教师少。我们应当看到它的弊病:一是外聘教师没有长远打算,处于“临时打工”状态;二是年轻教师虽然有热情,还有主观的优越条件,但是他们缺乏老教师的那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三是老教师也普遍存在思维和知识老化的现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构成有着与公办院校不同的特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教师的特点,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三节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独立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专业设置要满足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充分体现现阶段独立学院存在的价值与人才培养的重心。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应当选择所依托母体高校比较成熟和定型的学科或专业办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母体高校的师资、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办学成本。比如浙江城市学院的学生可以共享浙江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实验室、各校区图书馆,还可以参加浙江大学的辅修;而宁波理工学院有带宽为1 000兆的专用光纤直接连接浙江大学本部,学院每年付给浙江大学一定的网络资源使用费后,师生就可以充分共享浙江大学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这是独立学院的一大优势。在有些情况下,独立学院为了拓展已有专业的生长点或者使现有学科具备更好的专业支撑,在拥有相应的教育资源时,也会自主申办少量的自有专业。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在独立学院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独立学院在依托母体高校教育资源办学时,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与管理,制订出适合自己学生基础、发展意向和相应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宁波理工学院的教学内容、教材由浙江大学根据学院特点制订。但是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学院的生源质量低于浙江大学本部,完全采用浙江大学的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难度过大,并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因此,学院正着手对教材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首席主讲教授制和责任教授制。

另外,独立学院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会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而且在授课时会适当增加课时,并相应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25]

三、教学管理策略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应该鼓励学生根据爱好发展,教学管理方式也更灵活。例如,实行“完全学分制”,在新生入校后,采取召开家长会等做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家长也适当地介入学生的选课计划。正确的教学管理策略主要体现为人本关怀、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脉”,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以学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每年还会选拔一定数量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直接转入浙江大学相关专业就读,每年还可以报送相当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浙江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四、教学监督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是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这也充分体现出母体高校对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指导与帮助。如开展定期的教学检查,由独立学院的教务部门具体牵头,母体高校的教师参与等。可以看出,这些做法基本上沿袭了母体高校教学管理监督的实施办法,这也正是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表现之一。

五、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已构建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独立学院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与母体学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或者受校本部影响太深,导致教学管理观念相对滞后,往往在教学管理上简单模仿、复制母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观念相对滞后,使得独立学院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的组织受到较大影响,无法充分显示独立学院基于新机制和新模式的应有特色。[26]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首先,独立学院没有针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只是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却盲目追求与“二本”一致(注:按高考录取批次界定“一本”为重点本科;“二本”为一般本科;“三本”为独立学院本科),在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异,教学计划全盘照搬。这样层次不清的培养方式只会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与特色。其次,独立学院的管理者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独立学院的特色。不少管理者唯恐独立学院被认为人才培养质量差,影响母体学校的声誉,甚至有些学院还以考研率来佐证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低。为了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及家长放心,迎合他们所谓的“公平”心理,比较强调在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与母体一致。[27]

3.教学师资匮乏

独立学院师资力量比较匮乏,首先体现在教师数量不够,没有形成专职教师队伍,而母体学校必须先满足其本部教学任务的需要,结果师资的缺口总是体现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当中,甚至有些热门专业开设以后与其相匹配的教师却还没有着落。其次就是师资质量、年龄结构层次也成问题,独立学院往往成了母体高校新上岗年轻教师的培训场所,他们授课缺乏经验与方法,教学效果较差。而且外聘教师过多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他们难以专注到教学当中,并且不便于管理。因此,独立学院的师资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中坚力量。即便如此,师资队伍仍不稳定,因为独立学院的民办体制较之公办高校,无论是从人们的观念上,还是从个人发展和保障体系的考虑上,留住人才与人才引进工作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28]

4.管理对象比较特殊

学校教学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大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类人员。就学生而言,相比校本部学生,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基础稍差一些,他们往往自信心不足,学习上不求上进,或者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就教师而言,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专职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40%,从校本部派出和社会聘任的兼职教师不超过30%。而事实是大多数独立学院往往是校本部的教师比例偏高、专任教师比例不达标。此外,不少招聘进来的专任青年教师以独立学院为跳板,聘期一到,往往就匆匆离开,另谋高就。学生情况的特殊与专任教师的不足不稳,常常给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带来额外的负担和难度。[29]

5.教学计划特色不够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一种新产物,要想真正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则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定位。但是目前,还有少数的独立学院没有真正独立,其教学管理与校本部统一实施,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对独立学院的要求,是典型的“校中校”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与母体学校基本雷同。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对外宣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据调查,它们往往部分甚至完全沿用校本部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和校本部完全相同,没有体现差异化战略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深造留下了隐患。三是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不仅与专业前沿领域严重脱节,而且实践意识缺乏,导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够。[30]

6.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来自母体学校还是外聘的教师,他们既在原单位从事教学工作,又在独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没有注意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诸多特点:他们基础稍差、起点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兴趣广泛、自律性差。教师用与“二本”同样的教材、教案,按同样的授课计划给“三本”的学生授课,课前极少为“三本”学生单独备课,认为“三本”学生基础差,在“二本”基础上随意删除难点,教学缺乏创新性。学生听课表情木然,提不出问题,教师的激励得不到响应,上课激情骤减。在教学管理上也没有突破传统的排课方式,基础课几乎都是沿用上大课的习惯,有时授课班级人数高达150名,教学效果极差。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风不良的诸多现象,如迟到、早退、旷课,所谓“逃学普遍化,上课梦境化”,这些从母体学校带来的教学运行模式很不适合独立学院。[31]

7.质量评估和监督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教师的多元性加大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质量评估和监督难度。首先,学生基础差、程度不一,往往造成授课计划与实际进度脱节,随意性大;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机制的特殊性使其对学生、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无法量化,监督制度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比如因为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较多而且很多专业之间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专业教研室,教师之间交流少,教师相互评价不便实施,教学督导工作难于开展。[32]

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33]

1.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和理念

教学管理行为大多作用于教师和学生,具有感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和理念。一方面,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高效、周到和细致的服务。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即服务,这个观点一语道破了管理行为的实质。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不同于其他要素,他们不是管理者的支配对象,而是管理者服务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在场”的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管理固然需要一定的权威,但管理的权威及其有效性是以服务为基础的。当然,“微笑”“可亲”之类远非服务意识的全部内涵,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深处把师生视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主体,摒弃不利于管理的习惯思维和习惯势力,以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为标准,来选择具体有效的管理行为。

另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学管理行为的人性化水平。学校不是企业,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化、生命化的活动,教学质量说到底是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因此,师生不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的载体,而是教学质量主体。教学质量是人的内在素质水平的外在表现。既然教学管理以保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直接目的,那么,理所当然要以人为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弹性化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因为,只有符合人性的管理规范才能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只有符合人性的管理措施才能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并真正得到落实。

2.制订合适合用的教学计划

独立学院应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和普及化趋势、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生源基础以及面对的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制订合适合用的教学计划。首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坚持以“能力本位”为发展核心,使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一专”指有自己的优势专业领域和能力特长,要求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动手实践和操作的能力,毕业时除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外,还应拿到“执业证”。“多能”包括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以往的“专才型”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应当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或自主开发课程。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企事业单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从而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应富有弹性,可考虑实行“1+3”或“2+2”的模式:入学后前一两年,以开设相关专业公共课为主,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后两三年进入专业课学习。此外,还要改革外语教学,不能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增加外语口语和听力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等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

3.构建专兼结合的专有教师队伍

拥有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专职专任教师队伍,这一部分教师有的由校本部调入,有的是后期分配的应届毕业生,他们都具有独立学院的身份,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二是聘期一年以上的教师,这部分一般是校本部的教师和已经退休的教师,他们是构成专任教师队伍的坚强后盾;三是外聘教师,他们一般不太稳定。从以上三部分师资来看,第一、二部分师资,即专有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动力。目前,独立学院要加强对第一部分教师的培训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奖励校本部的教师来独立学院任课,让他们像在校本部一样,以认真负责、专业灵活的方式对待独立学院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聘任校本部相应学科的教授或外校学术水平高、富于教学经验的教授、社会名流或企事业单位里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科领头人,共同打造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比如,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就借助校本部师资,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高职称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诊断式听课”等方式,迅速地提高了新进专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4.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方法

要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重建立并规范一系列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以保证教学活动在正常的秩序中有效地运行。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给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避免学生学习中困难的集中,间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降低某些必修课程的管理刚性;教学场地可以从传统的教室迁移到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迁移到互联网上。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比母体学校原有的制度更具创新性,更富有时代性和灵活性。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且自觉性、自律性比较差,根本不适应母体院校那样的大合班授课形式,应控制授课班级人数不大于标准班级人数,即“单班制”。由于班级人数适当,课堂气氛活跃而又易于控制,课堂提问命中率也相应提高,使学生感觉被关注而注意力集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单班制”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授课教师也成为管理者、引导者,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真正的“管教管导”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而且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34]

5.打造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能够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质量持续提高并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至少要包括目标系统、组织系统、标准系统、运行系统、信息系统、奖惩系统等子系统。这里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明确院、系(学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职责。目前,大多独立学院都建立了两级监控体系,但是存在职责不明的情况,以致不能有效监控教学过程。学院监控体系人员相对较少,不可能对整个学院的教学监控面面俱到,它的主要职责应是负责统筹兼顾,从整体上规划、协调并进行决策。各系(学部)应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子系统,对整个教学运行过程进行具体而系统的监控。作为教学及管理的实体,独立学院各系(学部)对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制订,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相关规定是否落实到位,应直接进行考查。可以说,(学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主体,是整个体系顺利运作的关键;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具有敬业精神并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的前提。拥有一批懂得教育科学特点和规律,并具有客观公正态度、高度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的人,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才能取得实效。要适当增加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人手,并让管理人员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抽出必要的时间,参加相关进修、培训、实践,不断提高其管理监控的素质、水平和能力。

6.建立优良的学风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加强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5]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大学学习对于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真学习,就不能造就出与众不同的实用性技能,也就谈不上有竞争力。

(2)加强平时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力量,养成好的习惯使其内化成无形的力量可以终身受益。加强管理是独立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学风建设方面,加强管理应做到:一是要结合学院实际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二是要严格执行所制订的规章制度。独立学院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才能使学生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积极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其中积极、有效的因素,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学习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以此激发其学习动机。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缴费上学,他们对学习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他们的过高要求,又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不断改善学生的教学及食宿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

总之,独立学院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和自身的本质属性、办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严格的制度规范、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与素质拓展的结合是独立学院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将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更加完善和成熟。

【注释】

[1]高雁鸣.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01-10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6.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7.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48.

[5]唐国庆,米仁顺.关于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8(1):19-22.

[6]刘庆宇.何谓“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电大《中学英语教学法》概念质疑[J].宜宾师专学报,1995(3):93-95.

[7]陈克江.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24.

[8]陈飞.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16.

[9]孙震翰.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13):4-5.

[10]刘小珍.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初探[J].课程研究,2009(10):53-55.

[1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序言第1页.

[12]张顶政.高校课程改革刻不容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185-187.

[13]刁孝华.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创新性构建策略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59-60.

[14]张丽花,严霖元.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初探[J].科教导刊,2012(10):57-58.

[15]郭丽君,廖才英.用素质教育观指导高校课程设置[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0):70-73.

[16]邵南.美国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及其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4-8.

[17]李菊梅.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1):45-47.

[18]李菊梅.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1):45-47.

[19]郭丽君,廖才英.用素质教育观指导高校课程设置[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70-73.

[20]谷中原.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理据[J].怀化学院学报,2003(12):99-102.

[21]邵南.美国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及其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4-8.

[22]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

[23]刘锦程.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95.

[24]李景宝.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模式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8(6):184-185.

[25]陈克江.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24.

[26]肖群枝,杨春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协论坛,2011(1):154-156.

[27]肖江淑,苏宇红.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 (12):106-108.

[28]肖江淑,苏宇红.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 (12):106-108.

[29]肖群枝,杨春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协论坛,2011(1):154-156.

[30]肖群枝,杨春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协论坛,2011(1):154-156.

[31]肖江淑,苏宇红.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 (12):106-108.

[32]肖江淑,苏宇红.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 (12):106-108.

[33]肖群枝,杨春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协论坛,2011(1):154-156.

[34]肖群枝,杨春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及创新[J].科协论坛,2011(1):154-156.

[35]高雁鸣.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6):101-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