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心理与教师伦理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与教师伦理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伦理源远流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决定因素。应当说,狭义的教师概念反映了当代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揭示了教师这一概念的内在规定性,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这是从教师的工作目的来界定“教师”。如上所述,教师正式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是在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以后出现的。

第一章 教师职业伦理概述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伦理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无数“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在实践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炼、概括了教师职业伦理,并将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伦理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

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是以人类教育活动发展为基础的,是在人类教育活动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教师和教师的职业活动。

(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上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增加生产,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原始工具,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在这种群体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必须向上一代人学习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和进行生产劳动的技术和经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还要具有认识社会的能力,以正确处理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首领、老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也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决定因素。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倘若不从事生产活动,不生产出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用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便无法生存,也无法从事政治、科学和文化教育等其他活动,所以,社会生产活动是引起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生产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最终决定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必要条件。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即具有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包括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和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使用者、劳动对象的改造者。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精神状态和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要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就必须有专门从事传播生产经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教师。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教师职业产生成为可能

人类始初的教育活动,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只是在从事劳动过程中,作为年长一代对下一代进行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传授而出现的。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劳动的管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混杂在一起,没有成为专门独立的社会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一部分人具备了从事文化教育、管理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才能,并且可以不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有可能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这样,脑力劳动便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教师也由“兼职”状态转变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初期,虽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但并非真正的职业教师。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较早办起了“私学”,他反对只从剥削阶级上层子弟中招收学生,主张“有教无类”,即无论是上层贵族子女,还是平民百姓的子女,只要缴纳一定的学费,都可以被收为学生。这样,在中国就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职业教师。

二、教师的含义

广义的教师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学者为师”,即把那些曾经对自己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过指导、帮助作用的或者产生影响的长者、智者等尊称为自己的“老师”。例如,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苏维埃学校的教师》一文中提出: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在当代社会,人们更多的是从狭义方面理解教师这一概念,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这种狭义的教师定义,是根据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而作出的。应当说,狭义的教师概念反映了当代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揭示了教师这一概念的内在规定性,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是从狭义角度来对教师下定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这是从教师身份和教师必备的资格与要求的角度来界定“教师”。第二,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从教师的职业特征和任务角度来界定“教师”。只有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条件。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承担其他职责的同时,也承担教育教学职责并达到教师资格基本要求的人员,也可以被认为是教师。第三,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从教师的工作目的来界定“教师”。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服务于这个目的,并认真履行这个职责。

三、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伦理

如上所述,教师正式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是在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以后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教师的职业活动亦开始日益复杂起来。教育劳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它的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劳动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具有特定社会所希望的知识和品德,以便使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以自己的知识、品德和才能来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教师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不仅要同社会发生联系,而且要与学生及家长发生联系,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道德来进行调节。由此,逐步形成了与教育职业劳动紧密相连的道德观念、心理习惯、生活理想和行为规范,成为指导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基本准则——教师职业伦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所以,常常伦理道德不加区分或联用。但他们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黑格尔,2007)因此,一般地说,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学说,是研究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所谓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伦理学以整个教师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通过对教师道德现象的研究,阐述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形成教师道德意识,指导教师道德实践,因而有自己内在的理论体系。

教师职业伦理体系是由教师职业伦理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等构成的,其中,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和支配着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范畴,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教师职业伦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教师职业伦理原则总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来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调节和指导作用。教师职业伦理范畴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它受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对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总体概括和反映。不论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都要通过教师职业伦理道德范畴内化为教师个体的道德心理机制而发挥作用。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具体讨论教师职业伦理的原则、规范和范畴。

第二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职业伦理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随着人类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职业的出现而形成,经社会历史形态的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

我国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我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之中,生产关系变化急剧,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各派学者纷纷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教育上出现了以孔丘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和身教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博学多识、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研究学问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对待学生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传授知识时不要隐匿、不要保留。通过修养就可以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他认为教师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知错而改的教师,其实是维护自己的威信,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认为教师的最高品德就是实现其政治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把“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视为教师的大恶,把“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墨子·尚贤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说教不要怠倦,做到言行一致,“以身戴行”(《墨子·修身》)。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强调“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他把“知耻”作为教师修养的先决条件,认为人能知耻,便能勇于改过,过而能改,便成无过。他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的教育和道德意志的锻炼,即“存其心,养其性”(《孟子·尽心上》)。他主张节制私欲、反求诸己、改过迁善、锻炼意志等道德教育原则和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师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职业。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很重视道德教育,强调教师“参验反省、择善从之、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内涵,提出了强学力行、虚壹而静、学思兼顾、积渐全尽、专一有恒的教学方法。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他说:“学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深不言。”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仕》)他把教师的德行、信仰、能力、知识及其在学生中的威望作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把教师作为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并把尊重教师作为衡量国家兴衰的标志。

(二)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整理和统一了文字,推行封建礼教,颁“禁私学”令,进行焚书坑儒,采取“统制思想”和“以吏为师”政策,对兼任教师的官吏进行严格控制。吏师的教育原则是“以法为教”。其后,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封建社会时期

西汉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认为教育是统治人民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教师的道德责任在于“化民成性”,树立良好风俗,防止奸邪。他认为“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春秋繁露·卷九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要求教师要“明义利”,不以私利为教育目的,做到“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忠心耿耿地从事教育事业,并对教师提出了“守礼”规范,“非礼而不是,非礼而不动”(《天道论》)。他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春秋繁露·卷一玉环第二》)他认为教师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形象,“其动中伦,其言当务”,教师应不说空话,一言一行犹应善处,不能掉以轻心,牢记“为人师者,可无慎耶?”(《春秋繁露·卷五重政第十三》)

唐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768—824)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任务有三:传道、授业、解惑。他在《进学解》一文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师要有“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治学态度,就如同品尝芳香味甘的佳肴美酒一样,去诵读经典著作,探索经典真谛。老师钻研业务时要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勤奋精神,要做到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力作不息。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因材施教等,还要求教师“以身立教”,做到“其身亡而其教存”。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认为,教师“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朱子语类辑略》)。他强调师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中提倡要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师生共勉的道德规范,还要求师生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王守仁(1472—1528)强调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庄严自持、内外若一”,“以身先之”。“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全书·教约》)他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对无节制地灌输知识,认为这是摧残儿童;反对教师体罚学生。他主张学生对教师的缺点与错误可以直言相谏,做到“直不至于犯,婉不至于隐”。

颜元(1635—1704)对教师职业伦理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存论编》)。他很重视教师的实践活动,认为教师“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乃是不自欺,乃为有实得”(《乃斋言行录》卷上),“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存学编》)。他还对师生提出共同的道德要求是“孝父母”“敬尊长”“立忠信”“申别义”“禁邪僻”“慎威仪”“肃衣冠”“勤赴学”“行学义”“尚和睦”“贵真善”(《乃斋年谱》),等等。

2.民主革命时期

张之洞(1837—1909)在《劝学篇》中阐述了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他要求教师恪守“中学”立场,反复告诫教师要做到“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奏定学堂章程》),“祖宗之法不可变”,从根本上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

康有为(1858—1927)以改良现实社会、实现人类“大同”为理想,从理论上阐述了他理想化的教师职业伦理内容。他在《大同书》里描绘了理想世界的教育制度的蓝图,还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职业规定:幼儿教师应该“德性慈祥,有恒心而无倦心”;小学教师应该“德性仁慈、威严端正、诲诱不倦”;中学教师要做到“贤达之士、行为方正、德性仁明、诲人不倦、慈幼有恒”;大学教师要做到“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大同书》)。康有为在行动上也身体力行,讲演起来“如大海潮,如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

梁启超(1873—1929)从“教育救国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国家富强的根基在于文化教育,把“育人才”“开学校”和“变科举”看作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主要手段。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民”,其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和“自由”“自治”“进步”“进取”等品德。他反对体罚学生,提倡女子教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实祸天下之道”。他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辛苦的工作中“领略得个中趣味”。没有责任,没有目的的教师,其苦才是不可名状,是真正的苦。他倡导教师把教师职业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蔡元培(1868—1940)首创公民道德教育,把孔孟传统伦理观念的“义、恕、仁”比附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他要求教师“不嫖、不赌、不娶妾”,还认为教师应当知识渊博、自我磨炼,以成为人的模范。他为师范生演讲时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为人的榜样。”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师和全体劳动人民一样,翻身当家做主人,广大教师团结在党的周围,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国革命的理论和苏联的经验,学习工农,积极参加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与全国人民一致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教师职业伦理风尚。

1957年,毛泽东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发出“又红又专”的号召,它为人民教师的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红”,即要求教师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专”,即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与能力。

1962年至196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统一简称《条例》),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条例》指出了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完成教育任务;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要求,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和增强体质;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思想、行为方面,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努力学习,关心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迅速为教师摘掉了“文革”期间的“臭老九”帽子,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和社会政治地位。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对教师规定了六个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在1984年《要求》实施的基础上,又颁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3年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确立了法律保障;1997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为了帮助广大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克服在一些教师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和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罚代教和以教谋私现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重新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职业伦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2005年1月教育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8年9月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又一次修订,颁发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12月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次颂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一)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

外国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于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时期,那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普罗塔哥拉(公元前481—约前411)强调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伴以必要的练习、实践和讨论,使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在灵魂中生根。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提倡教师用说服和鼓励的语言和学生交谈,因为“用说服和鼓励的语言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961)。他认为,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做比教他们怎样做重要,“照着良心行事并能知其所以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坚定且正直的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1989)。他厌恶空洞的道德说教,告诫教师“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他重视美育,认为对美的不懈追求,向灵魂的完善不断接近,这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认为教育是人类所具有的首要的和最好的事物。他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经常的监督,教师“如果不指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值得赞扬的,什么是羞耻的;什么是神圣的,什么是渎神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就无话可说,无事可做”。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灵魂的不同去实施教育,如针对理性灵魂进行智育,针对动物灵魂进行德育,针对植物灵魂进行体育;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道德品质,要求教师以“节制中庸”的道德去培养学生的中庸美德。他很重视美育,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

昆体良(约35—95)认为教师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处处给自己的学生做模范,做榜样。教师应该谙熟所教学科的内容,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要爱护学生,“让教师首先唤起个人对他学生的父母感”。教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学生智慧的差别”,然后予以施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态度要诚恳、耐心,乐于回答问题,并要用心地听取学生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启示那些沉默少语的学生。

(二)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外国教师职业伦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后,又出现了以下几个突出的发展阶段:

1.文艺复兴时期

维多里诺(1378—1446),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他重视德、智、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在教学中,他重视个性发展、开拓知识视野,鼓励学生自觉学习、了解知识、主动创造;在学校里废除体罚;在德育中,特别注重教师用优良品质向学生示范,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和“仁爱主义”。

拉伯雷(1494—155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他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谈话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并常常和学生一起散步,为学生安排有意义的实际考察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热情;他要求教师不要把艰深的学习变成机械的背诵,要使学习带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他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有知识而无良心,便是灵魂的死亡”。

蒙台涅(1553—1592),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他重视知识,认为知识乃一切美德之母。他认为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反对死记硬背书本,主张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交往和国内外旅行来活跃与发展自己的心智。他重视德育,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认为只有高尚的美德,才能使个人得到真正的持久的荣誉、幸福和欢乐。他反对教师对学生采取粗暴和强制的方法。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他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且要学得“完善”“彻底”;提倡“泛智论”,把努力提高知识素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系统传授知识的技能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重视学校纪律,认为“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坊没有水”,“如果你给学生去掉纪律,你便算是去掉了它的发动的力量”(夸美纽斯,1957:210,214)。重视对学生进行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品德的培养。

2.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教育明确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大部分。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对儿童从小就要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认为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他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养儿童的奴性、拗性和怯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和发展儿童的求知习惯,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与主动探索、求知。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卓越的人,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睿智,是学生的楷模,自始至终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学生。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认为学校全部工作的成功均依赖于教师职业伦理的提高。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和高尚的品质。他要求教师要具备崇高的、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培养学生和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教师的学识要渊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通晓教材和教授方法,使教学引人入胜、富有兴趣、生动活泼,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上进心;教师还要有勇敢的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任何困难场合下都不要停止前进。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育家也对教师职业伦理进行了一些论述和发展。如赫尔岑要求教师接近学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别林斯基认为,教育者是“伟大的”,教师的人格和精神是“神圣的”,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他要求教育者必须把受教育者“看做人”,教师应热爱学生,“爱应该是教育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乌申斯基比较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他说教师的人格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托尔斯泰认为热爱学生和献身教育是教师的两大道德品质,他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195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是一切幸福的根源”,“教育给人民以福利和威力。同时它还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他认为,学校和教师应当保持儿童纯洁的道德,不欺骗他们,不对他们隐瞒真情,不压制儿童的天性,不打击儿童的独立活动和意向,教师要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去影响教育他们。

3.教师职业伦理在苏联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要求教师以社会主义学校为立足点,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做一个关心国家、关心集体的共产主义者。她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使儿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集体中愉快、充实地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动性;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劳动,养成会劳动的品质与习惯。

加里宁(1875—1946)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最优秀的品质。他认为在小学和中学里应当奠定牢固的基础知识,反对教学分量过重的教学大纲,无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负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要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包括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节约习惯、纪律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品质。他要求教师要具有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崇高的道德威信;要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对自己讲授的学科具备深厚的知识,并善于讲授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富有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参与国家社会政治活动。

马卡连柯(1888—1939)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优良的教师集体,并在集体的统一步调下全心全意地工作;通过优良的教师集体,培养优秀的学生集体;在集体工作中,教师要具有严格的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行动,认为纪律是一种深刻的道德现象和政治现象;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既严格要求,又真诚尊重。

凯洛夫(1893—1973)认为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起决定作用。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仿效的榜样;教师必须进行一般的教育修养,包括布尔什维克的思想性,精通自己所教科目,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教育的技巧修养,包括教师要有教育的观察力与机敏性、教育的创造力;意志品质修养,包括意志与品格的坚强性、忍耐性;积极参加社会宣传、教育等重大社会活动。

赞可夫(1901—1977)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必须促进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体力、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爱儿童,要为儿童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神、才能和知识,并将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进行自我修养,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认为教师首先要对教育事业、教育对象抱以深沉的爱和极高的热情,有为学生献身的精神。教师要培养人,必须了解学生;教师在执行每一项任务时要有发展、有创见,有教育家的激情;教师要从各方面做学生的榜样;校长应该做教师的教师,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

4.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伦理

美国从20世纪20至30年代开始用实证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概括了25项教师职业应具有的品质,如适应能力、仪表得体、广博的兴趣、细心、体谅别人、合作、可靠、热心、说话流利、有活力、判断力强、健康、诚实、勤勉、领导才能、有吸引力、整洁、虚心坦白、创造能力、进取精神、敏捷、文雅、好学、自制、节俭等。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教师发表了《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详细要求:要尊重人;要富有社会意识;要能够理智地处理一切事物;要善于与人合作;要在专业素养中培养其一般的优良特质;要继续不断地求知;要熟悉传达知识的技术;要爱护儿童,与儿童友善相处;要能够了解儿童;要能够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要是学校社会中的良好分子;对本身及儿童的成熟要能具有正确的品评能力;要有专业的信心。1975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职业伦理规范》的结构和陈述作了重大修改,大约200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签署赞同《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美国教育协会的专业伦理规范自1929年通过后,几乎每隔十年就修订一次,经过四次修订,基本成熟定型。1975年的版本在美国仍沿用至今,它不仅是美国教育界最具影响的专业伦理规范,而且还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一个范本。

日本从探讨“现代教师形象”开始,到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的《伦理纲领》,规定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必须做到:一要肩负日本社会的课题,同青少年一道生活;二要为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斗争;三要保卫和平;四要站在科学真理的立场上行动;五要不容许教育自由遭到侵犯;六要寻求公正廉明的政治;七要同家长一道跟社会的颓废作斗争,创造新文化;八要教师应当是劳动者;九要维护生活权益;十要团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教师职业伦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先后出版了许多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专著和教材。

第三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

教师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文化一代一代传授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同时,把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传递给青年一代,使得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将来的发展方向。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开始,他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智力的发展,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文明习惯的养成,总之,人的个性的形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作用所不能代替的,因为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的心灵去塑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教学机器,有人就宣扬,机器将要代替教师,学校要逐渐消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机器教学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作用,不仅因为教学机器的设计和内容程序的编制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灵的塑造是不能用机器加工的,只有用教师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智慧去感染和熏陶。教师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教艺,会成为吸引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的“磁石”;教师高尚的品德、不倦的教诲,往往能使误入歧途的“学生”重新走上正路,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的意志,会给那些心灵上有创伤的学生带来信心和毅力。这些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机器都无法做到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

正因为如此,对青少年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也必然为社会所关注。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伦理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教师职业伦理要求的高层次性

纵观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可以看出,由于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社会的期望,从总体上说,教师职业伦理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层次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伦理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层次性。教师的劳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哪个职业比它更受社会的关注。人们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作用,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在职业伦理上,自然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汉代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写道:“师者,人之模范也。”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也曾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古往今来中外历史上各个社会和阶级无一不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比其他职业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封建社会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共排次第;古代印度把天下人分为四等,教师和僧侣同排在第一等级种族——“婆罗门”之中;近代众多国家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都进一步说明了教师是普遍受到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业。教师之所以会受到历代社会、民俗的尊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与教师自身对道德的深刻认识,对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道德水平处于较高层次有关。

二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伦理。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健康、聪明、活泼的新一代。要教育后代有高尚的道德,首先教师的道德境界要高。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灵魂必须纯洁,道德必须高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教师职业伦理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职业伦理意识,是指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包括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意志等内容。教师职业伦理意识与其他职业伦理意识相比具有更强的自觉性。

一是教师劳动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遵守职业伦理方面要有较强的自觉性。表面上看,教师的劳动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具体为教育方针、教学目的、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的,但由于教师劳动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从教育劳动的时空看,教育劳动的时间一部分是限定的,如上课、下课、教学进度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大量的劳动时间的支配、使用是自由的。比如,教师备一节课可能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花5分钟、10分钟时间草率了事。教育劳动的空间也有很大的自由选择余地。教师不必像工人守在车间、营业员守着柜台那样固定在教室里。学校内外、家庭、社会公共场所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这种教育劳动的独立性、灵活性,就要求教师在职业伦理意识上有高度的自觉性,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是出于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内心监督,使教师更具有职业伦理意识的自觉性。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心的自我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它包括学生的监督、教师集体的监督以及社会的监督。只有当这些外在的监督转化为教师内心的自我监督时,外在的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种转化过程就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还是学生面前,都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特别要注意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自觉地为人师表。

三、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事业,也是情感的事业。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是爱,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获得教师的爱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教师爱的投入会在学生身上得到爱的回流。教师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丰富的感情,表现为对教育的忠诚、对同志的热忱、对学生的爱护。其教之勤、爱之切,都源于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胸怀的博大。教师的爱比母爱更理智、更深刻、更高尚,甚至更丰富,是爱祖国、爱事业、爱一代新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教师的爱是泛爱,对谁都有感染力。教师对思维敏捷的、反应迟钝的、乖顺的、顽皮的、倔强的、怯弱的学生,都一样付出爱心,用爱去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创伤。

情感体验的细微。教师情感的丰富性还反映在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细微体验上。教师往往会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中去觉察学生心灵深处的波澜,在学生一种眼神一种脸色中去读懂其内心的隐秘。教师最理解人心,特别是最善于理解青少年的心,理解他们一举一动的情感含义。许多时候,连细心的父母也不得不求助于教师。一些父母常常赞叹,孩子更听老师的话。

情感调控的自觉。喜怒哀乐,虽为人之常情,教师却更为丰富。教师对七情六欲往往有很强的自我调控的自觉。个人的不快甚至不幸,一到学生面前,很快克制并埋藏到心灵深处,依然以愉快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自己年龄高了,一到学生面前,却还是童心依旧。出于职业的责任心,教师偶然出现的消极情绪会很快地转化为积极状态。有时学生的错误会使教师突生恼怒,但教师一般都会很快使自己冷静,使自己在教育中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教师越能自制自控、自我把握,学生越觉得老师可亲、可信、可敬。

以情化人的灵活。教师情感的丰富性还在于很有感染力、渗透力。教师最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激励人。学生中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心理结构不同,领悟能力也不同,对同一环境、同一事件,各人的情感体验也会不同。教师最善于辨别差异,针对不同人与事,以不同的情感去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据报载,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上:“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在这里,校长既是严,又是爱,既是集体荣誉心的教育,又是人格尊严的启发。所以教育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情感的丰富性。

四、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深远性

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深”,表现在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塑造青少年的性格、品质,培养他们的个性上,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乌申斯基把教师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契尔那葛卓娃等,1982:20)。它比任何职业道德都更具有穿透力量。

教师的职业是培养后代的事业。教师工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是教师通过心灵的努力去完成的。其成果也在劳动对象的心灵上产生,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美好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道德影响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作用,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面貌,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着新一代的灵魂。与此同时,还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发展,等等。正由于教师职业伦理的影响深深地作用于青少年心灵的特点,人们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手执金钥匙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人”。

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远”,表现在教师职业伦理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生。“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教师对他们工作对象的教育效果,他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发挥的作用,有的当时并不能显现出来,要在多年后才能看到。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年龄小,阅历较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扩而大之,绵延不断。如果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鲁迅与他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的,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收藏着,在北大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以示永久的纪念。由此可见,教师职业伦理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第四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

一、科学性要求

科学是人类文明最绚丽的花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加强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科学指南。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它具体表现在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能力甚至科学法规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在化并形成他的科学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他们的科学意识”(郏斌祥,1988)。科学精神就是承认客观世界有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论精神;就是承认宇宙万物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神的意志为转移的无神论精神;就是要求在人的主体活动中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精神;就是要求体现世界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的精神;就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伪科学作不懈斗争的精神。把科学文化转化为学生所认知所把握的课程、教材,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表现出科学精神的高扬。这也是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在要求。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教育劳动最富于创造性,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更应强调现代教师的创新开拓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科学是人类智慧、理性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是文明的传播地,学生应是推进社会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弘扬科学理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民族性要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连绵不绝,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民族理想、民族智慧。

中华文明四大优秀传统、思想基石、智慧火花就是:唯物论、实践论、无神论、大同论。中华文明的四大传统,渊源于公元前3 000年前后的炎黄时代的中华文明起源期,结胎于公元前1 000年前后殷周之际的中华文明雏形期,基本形成于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华文明古典定型期。“老子道学—孔子儒学—孙子实学”,代表了中华智慧的三大源头。

唯物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块哲学基石。老子道家的核心观念是“道法自然”,孔子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者爱人”,同时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孙子兵家的核心观念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百战不殆”,可以说尽管他们的思想也掺杂一些不彻底的唯心论杂质,但思想主体都带有明显的唯物论倾向。

实践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二块哲学基石。老子首倡的“道法自然”,孔子首倡的“仁者爱人”,孙子首倡的柔武弥兵之道,思想主流都带有知行统一的实践倾向。以他们为三大源头的诸子百家,思想主流不是非人间的神秘主义、世界本原问题,而是更注意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天人关系—知行关系—形神关系—生死关系”这四大哲学问题上,更注重实践智慧、实用理性、现实思考。中国文化、中国人也追求永生不朽,但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实现。

无神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三块哲学基石。在老子道家的宇宙观模式中,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根本没有给神留下任何地位。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祭神如神在”。他的态度比较中庸,无神论不大彻底,但同样是主流倾向。在《孙子兵法》倡导的“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制胜之道中,同样没有神的地位。后世则有王充的无神论、范缜的神灭论、王夫之的排佛斥道论……

大同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四块哲学基石。在中华文化元典《尚书》第一篇《尧典》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大同理想萌芽。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定型期,就出现了带有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三大思想萌芽:以孔子名义出现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论,以墨子为代表的主张兼爱非攻的“兼相爱、交相利”理论;以重农学派许由为代表的主张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无君论。在近代,继承发展古代大同论萌芽的,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20世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中华文明的四大优秀传统、思想柱石、智慧火花,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升华。不应讳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也有封建迷信的消极面、阴暗面,但那不是中华文明的思想主流,不足以成为民族传统主流。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本思想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道德的自觉,以德立人,坚持独立的人格,所谓“匹夫不可夺志”就是强调人格意志的独立性。在强调个体“修身”的同时,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家、国”作为一个整体认知。我们民族在人格养育上的传统就是“学做人”,“正人”与“行理”的统一。而这一切又成为中华民族评价个人、集体、国家之关系的准则。这种准则的形成、延续与认同已有几千年历史。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的功能将日益凸现出来。随着国际交往增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文化霸权主义将不断地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因而要求教师首先是个爱国主义者,善于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培育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时代性要求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全世界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赢得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途径,认为教育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通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科技发展和知识普及进步的贡献者。因此,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教育和培训高素质的教师,实际上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先导性的战略措施。

未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优秀的人民教师,去促进未来公民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去借鉴和传播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去树立和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专家。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职业性要求

尽管我国师范学校从建立到现在只有百余年,但是从孔子讲学到书院教育,在学者办学、学者从师、如何为师、如何育人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我们民族尊师重教、精于师道的育师经验,成为我们今天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师德方面,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关心集体、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有坚定的敬业乐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热爱教育,甘为“人梯”,培育英才。

在师才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学而不厌、勇于创新、专博相济、深广结合、钻研业务、认真施教,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思想搞好素质教育。

在师能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师技能,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开展有效教学,讲究教学艺术,把握教育分寸,提高教育质量。

新世纪的教育,将更加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重视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公平。因此对未来教师的素质将更加强调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师德素养,以学术性、师范性和人文科学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教师的培养正呈现出高学历化、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和在职进修制度化的新趋势。

在英美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典礼上,即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学生和医学院的毕业生将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一样,将经历一个重要的仪式——集体宣誓,诵读《教育者誓词》:

我在此宣誓,我将把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事业,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作出努力的作为和人表示敬意。我将这些义务当作我自己的事,并时刻准备着、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这一点。

我将时刻注意到责任——通过严格的对知识的追求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即使非常辛苦,即使受到放弃这一责任的外界诱惑,即使遇到失败等障碍而使之更加困难,我也将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许诺。我还将坚持不懈地维护这一信念——鼓励并尊重终身学习和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为了忠实地完成这一职业义务,我保证做到努力钻研所教内容,不断改善我的教育实践,并使在我教导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我保证寻求和支持能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政策并提供所有热爱教育的人一切机会去帮助他们达到至善。我决心不断努力以赶上或超过我希望培养的素质,并坚持和永远尊重一个有纪律的、文明的以及自由的民主生活方式。

我认识到有时我的努力可能会冒犯特权和有地位的人,我认识到我将会受到偏见和等级捍卫者的反对,我还认识到我将不得不遇到那些有意使我感到灰心、使我丧失希望的争论,但是,我将仍然忠于这一信念——这些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使我坚信它与我的职业是相称的,这一职业也是与使人民自由相称的。

在这次大会所有人的面前,我庄严宣誓,我将恪守这一誓言。

这些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它对从事教育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学习思考

教师节到了,孩子给每位老师送上了一张贺卡,但他其实并不是对每位老师都有这份真诚的心意。

孩子问:如果不是与其他同学一样把贺卡送给每位老师,老师会不会“区别对待”?会,还是不会?

相关链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教师〔2005〕1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4.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5.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6.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7.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8.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9.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都要适应新的要求,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10.加强师德宣传。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在三年一次全国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中,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团活动,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11.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12.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制订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3.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教育部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等教师行业组织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5.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高校党委要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开展一次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在此基础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2005年1月13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

2010年07月30日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节选

国发〔2012〕41号

(五)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完善高等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最美女教师 大爱动天地

——记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佳木斯市十九中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的佳木斯桃红柳绿,空气中弥漫着紫丁香的浓郁香气。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流传在大街小巷。张丽莉,花一样的名字;28岁,花一样的年龄。

5月8日晚,当失控的客车冲向孩子们的瞬间,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用她柔弱的躯体,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

张丽莉,这个勇敢的名字,神圣地植入黑土地,深深地植进人们的心底。

那一刻,柔弱的她犹如铜墙铁壁

张丽莉的壮举定格在那一瞬间。5月8日20时30分许,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下晚自习的初三学生涌向校门。这时,停在校门前的一辆大客车突然失控,撞向路边停着的另一辆客车,被撞客车失控后向校门口的学生们冲来。

“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张丽莉老师可以选择退避,但她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随即被卷入车下遭到碾轧。如今,她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老师感动了这座城市,她是我们佳木斯人的骄傲。”讲起心痛的一幕,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眼含泪花。

“我刚出校门,惨祸就发生了。”十九中学生刘晔目击了惨祸的经过。当时,有几个学生背对着前面的大客车走着,完全不知道危险。

还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学生孙智鸿回忆说,当时肇事的那辆客车冲出去三四十米,张老师向前一扑,用手将车前一名已经吓傻的学生推到一边,又用屁股将旁边的一名学生顶到了一边,她自己却被猛冲过来的客车撞倒在地。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院长曹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5月8日晚21时许,他们收治了6名伤员,其中1名学生只是手外伤,已经出院,其余4名学生伤势不是很严重,还在接受治疗。受伤最严重的是教师张丽莉,医院初步诊断她为双下肢碾轧、失血性休克、骶骨骨折、双上肢及双手碾轧伤,生命垂危。

张丽莉的伤情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5月1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打电话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向张丽莉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转达对张丽莉的崇高敬意,赞扬她的行为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

吉炳轩连夜向佳木斯市委询问张丽莉的伤情和救治情况,指出要尽一切力量,保证最好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全力进行救治。吉炳轩说:“张丽莉在万分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不顾生命安危勇救学生,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慈母般大爱胸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黑龙江的骄傲,教师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和伟大的时代英雄。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令全省人民为之敬佩和感动,要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的活动。”

5月12日上午,受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的委托,省委、省政府组织慰问团前往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看望并慰问了英雄教师张丽莉。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厅、卫生厅有关负责同志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医院看望慰问张丽莉。黑龙江省教育厅作出了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校园里,她像茉莉花一样充满热情

在师生们眼里,漂亮、开朗的张丽莉老师就像一束茉莉花,亲切、真挚。

张丽莉是初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她把100多个孩子的学习时刻放在心上,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一个孩子掉队。在一次古诗知识复习时,初三年级(9)班的几名同学没有背下来,张丽莉就放弃午休时间,逐一领着背、记、考,直到全部合格为止。

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而心情失落时,张丽莉总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心、鼓励他们。在一模拟考试中,王睿的成绩很不理想,在座位上掉泪,张老师发现后,急忙帮着擦去泪水,像妈妈一样说:“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一席话,让孩子心中的悲伤全部融化在这温暖中,变成了向上的动力。

“夏天她在教室地上洒水为我们降温,冬天她买来电水壶给我们烧开水喝。”学生张佳岩说,放学时学生等不到来接的家长,她就主动打车送学生回家。开家长会时,她自掏腰包给家长买水喝。

“担任班主任后,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学生身上。带班两年多,她起早贪黑,甚至连自己的饭菜也会让给没吃饭的学生。有的学生来不及吃早饭,她就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他们吃。”姐姐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爱让张丽莉的弟弟感到自豪。

从不请假休息,从不丢落一节课,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为了学生们的进步,张丽莉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休息、健康、心血,乃至生命。

“每次放学和张老师一起出校门,她都会拉着学生们说:‘来,咱们一起过马路,别着急,慢点,看着点儿车。’没想到,她为了保护和救同学被车撞倒,被截掉了双腿,我和同学们都特别难过。”学生闫泽坤泣不成声地说。

张丽莉所展示出来的美,是没有修饰的;张丽莉所展示出来的爱,是发乎于心的。因为自然、因为纯洁、因为厚重、因为高尚,这样的美丽更加弥足珍贵。

“以前老师是我们的拐杖,以后我们就是老师的轮椅。”面对重症监护室的张老师,孩子们说得质朴而动情。

平日里,她对每个学生都那样善良

5月13日是母亲节。目前张丽莉伤势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恶化倾向。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治疗,专家组决定,5月12日晚将张丽莉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在这个温情的日子里,来自北京、哈尔滨的各路专家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全力救治这位像母亲一样的老师。然而,知道实情的人们心底却掠过一缕酸涩,因为,张丽莉的母亲8年前就去世了;去年她怀孕却因为陪学生上早操跑步而流产,为了带好毕业班,张丽莉跟家人保证:等今年中考结束就要孩子。

婆婆抹着眼泪说:“丽莉是个好儿媳,懂事,善解人意。”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是张丽莉的座右铭。”副校长靳艳萍说,“她是我们的教学新秀,是语文教学水平较高的一位老师。2007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主动去听老教师的课,进步非常快。语文教研组长张立波老师是丽莉的师傅,二人感情特别好,相处得就像母女,丽莉出事以后,张立波老师由于悲痛过度病倒在床。”

“班上有一位同学生病了,老师带我们几个班干部去探望。打车时,一辆自行车摇摇摆摆就奔向了我,她一把将我揽入怀中,车子挂坏了张老师的裤子,可她却先问我有没有受伤。”3年前的一件小事,让学生闫泓佚至今记忆犹新。

“我家是低保家庭,丈夫去世了,我一个人领着儿子生活,十分辛苦。张老师得知我家的情况后,每个月都给我们100块钱,从孩子上初一时就一直坚持,连寒暑假都不落下。我患有肾病综合征,张老师还经常询问我的病情、安慰我、鼓励我。我和儿子从心底里感谢张老师,希望她快点好起来。”家长赵亚波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在佳木斯救治期间,不断有老师和学生来看望。昏迷中的张丽莉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控仪器,还没脱离生命危险。“我告诉他们,马上要中考了,要以学习为主,不用来了。”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满脸憔悴,却还在为妻子的学生着想。“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是她的依靠,她就是我的唯一。”这个悲痛中的男人斩钉截铁地说。

“老师,危险来了的时候,您是我们的天,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天。”孩子们对着他们敬爱的老师说。

“有这么多人的关爱,我相信女儿一定能挺过这一关。”张丽莉的父亲对赶来慰问的各级领导说。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的张丽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校训精神,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体现了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

根植爱,呵护爱,传播爱,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张丽莉一样的教师,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爱,饱藏着爱,洋溢着爱。

(资料来源:曹曦、廉世民,《中国教育报》2012-05-15)

赞张丽莉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时代主旋律的壮歌。在这厚重绵长的时代英雄谱上,张丽莉这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普通教师、这个龙江大地的优秀女儿,以自己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全社会的钦敬和仰慕。我们在赞叹这一壮举的同时,必须承认张丽莉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社会现象。

张丽莉作为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契合了人类文明的共性;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也顺应了当今社会先进文化发展走势。作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典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张丽莉无疑是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人民教师的骄傲,同时也是表征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学习张丽莉精神,必须深刻发掘和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价值,努力使张丽莉精神成为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

张丽莉精神树起了人心向善的社会公德标杆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那些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要素不会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也不会变。

人心向善是社会个体以道德伦理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进而内化为个人品德。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道德定律。”人心向善是道德自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过程与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使爱从点的聚焦演化成线的延伸、面的拓展的思想引擎。张丽莉精神以爱生如子、无私忘我为核心,以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基准,树立起高尚的社会公德标杆。

张丽莉精神之所以蕴含着人文价值,就在于其颠覆和超越了那种“泛爱”观念和所谓的“博爱”思想,使人心向善这一朴素价值观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积存于张丽莉心中的那份纯情真爱绽放出人性光辉,驱散了灾难的阴霾,创造了生命奇迹。那一刻,张丽莉挺身而出,用无畏画出了人生最美妙的弧线;那一刻,张丽莉奋力一推,用果敢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赞歌。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张丽莉就是一个匡扶道义、彰显大爱的“女神”,其精神主旨在于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这是对市场经济中“经济人”属性的有力反叛,是对呵护弱者、关爱他人的社会公德的生动诠释。

黑土地赋予了张丽莉黑土地一样厚德载物的品格,松花江赋予了张丽莉松花江一样清丽高洁的襟怀。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是在为传递爱心的价值选择与伦理追求提供现实载体,也是以义薄云天的识略和见贤思齐的举措为提升民族思想道德素养搭建实践平台。这既符合道德自觉的内在逻辑,也契合社会伦理的当今主流。因此,在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中,应着力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成为一个铁定法则植入社会心理,进而促进人本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心向善为核心的道德自觉,要求人们趋向于对社会有用、使他人受益的义行善举。张丽莉精神被全社会大加褒扬和广为传颂,为营造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社会环境增添了一抹新绿。

张丽莉精神擦亮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品牌

爱岗和敬业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爱岗是敬业的首要前提,敬业是爱岗的最终归宿。爱岗敬业,是人们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且有所作为,须臾离不开自己的人生舞台。

张丽莉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竭力扮演好组织分配的角色,唱好自己的每一出戏。“恩师鞠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张丽莉把工作岗位与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最高标准、尽最大责任,以自己出色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赞誉。

爱岗敬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常态的奉献行为,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一份职业、每一个岗位,既是人类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因此,从根本上讲,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爱岗敬业的劳动者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离开对岗位的耐心坚守,缺少敬业精神的持久灌注,任何财富岂不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积极倡导的职业道德。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曾经说过:“职业道德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道德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对于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生活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教育领域、表现在教学岗位就是师德。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且应当具备的自觉的内在的品质,是教师人格的集中体现。张丽莉参加工作5年来,恪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教书育人,以知行合一、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为人师表,其言其行是对师德的全面解读和完美注释。

教育是一种涵养文化、滋润精神的神圣事业,如果教师没有与此性质相匹配的追求、气质与修养,那么就无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力发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忠于职守的优良师德,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要求,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人民教师,张丽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振奋和感动,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高度和精神标尺。

爱岗敬业源于对信念的执着和守望。张丽莉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把爱岗敬业作为人生信念,勤奋钻研,严谨笃学,提升素养,强化本领;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崇尚优秀,追求卓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张丽莉爱岗敬业,是一种自觉的付出行为,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黑格尔说:“传统美德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越大。”张丽莉立足三尺讲台,流下的是无尽汗水,铸造的却是永恒师魂。所以,“最美女教师”用单薄羸弱的身体救护学生的义行壮举,绝非一时的冲动和偶然的激情,而是平素良好职业操守的瞬间迸发,是经年高尚职业道德的刹那展现。张丽莉最后一堂的“最美”一课,不仅点亮了孩子们通往未来的精神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擦亮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品牌。学习张丽莉精神,就要像张丽莉那样,发扬甘当螺丝钉的实干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张丽莉精神昭示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精神天庭上永远需要无数颗璀璨的星斗闪耀,21世纪的黑龙江故事里须臾不可缺少张丽莉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

如今,在改革开放征程上疾速前行了30多年的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阶段、矛盾高发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庞杂多元,社会道德秩序比较失范无序,由此衍生了诸多突破道德底线的乱象和问题。这些乱象和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一定挑战和威胁。人们的思想意识,伴随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有何种社会经济制度,就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理性意义上的张丽莉精神,就是把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因子呈现出来给大家看,它绝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道德标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像张丽莉那样,在眼睛打量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一下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安危冷暖,也许现实生活就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保障。

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违背甚至毁弃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象丛生不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小悦悦的冷漠,面对拐卖妇女儿童的残忍,面对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的黑心,社会上发出紧张的道德焦虑和强烈的良知拷问。张丽莉崇德重义、向上向善的言行壮举也许能够化坚冰为暖流,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一泓清泉。

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都不愿成为“一麻袋各不相干的土豆”和“无数块集体迷茫的浮冰”,呼唤道德精英的横空出世,期冀正义力量的倡导引领,渴盼道德热情的感化熏陶;人们更加需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精神的亲和凝聚。唯其如此,社会才能减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弥合人与人的情感距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永远不会纯净如仙境瑶池,人们无法不去面对那些和张丽莉大相径庭的人和事。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这样的现实:那些因张丽莉事迹的映照显得卑微甚至丑恶的人会自惭形秽、幡然从新;人们更强烈地要求进行顶层设计、优化社会环境,让蕴藏在民间、隐匿在底层、潜伏在草根的道德力量破土发芽,茁壮成长,以健全的道德体系阻遏私欲的膨胀,以顽强的信念抵御贪婪的扩张。从那些善良面孔上流下的无声的泪水,依稀可闻大众的心声:企盼张丽莉精神发扬光大,希冀道德风范永续长存。这种持久的企盼针对的是现实,最终却指向未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人物的业绩和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面对张丽莉,我们在见贤思齐、向善而行的同时,似乎都应反躬自问,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仅仅珍惜自己的人并不一定是珍惜生命,只有珍惜社会利益和他人生命才是真正珍惜生命。“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为像张丽莉一样的道德典范的人格魅力深表赞叹时,为什么不能在行动上向他们靠拢和接近呢?如果有更多的人自觉地对自身生活进行道德反思,并选择具有道德意义的生活方式,我们又何须担忧社会道德风貌得不到改善呢?

(资料来源:刘金祥,《中国教育报》2012-06-04)

师魂不朽

——写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第28个教师节就要来临。当这个数字一年年增加,“教师”二字的分量在我们心中愈积愈重。我们憧憬这样的日子——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脸上的时候,心存温暖的我们向全国所有的教师送上特别的敬意,献上最美的鲜花。

(一)

听着学生的问候,看着学生的笑脸,教师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有时候你也会困惑:是什么力量让教师如此容易满足而且幸福?

因为教师是一群精神清洁而明亮的人。在危急时刻,在平凡岁月,学生始终是他们的第一关切。

有一个辉煌的瞬间犹在眼前。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张丽莉推开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无情碾轧,失去了双腿。

如果电光石火、生死攸关的一瞬间能被定格,英雄教师们呈现的一定是同一种姿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砖瓦冰雹般坠落,谭千秋拼命撑住课桌护住身下4个学生,“守护的翅膀”成为永恒。

2005年3月31日,江苏金坛。飞驰的轿车直扑学生,殷雪梅奋力将他们推向路边,自己却倒在血泊之中。

在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像张丽莉、谭千秋、殷雪梅一样,无数教师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矗立了一座座巍峨的师者丰碑。一位作家赞叹:教师最美,精神千秋。

当教师与英雄的称谓一次次重叠,我们一次次被感动,被震撼。英雄教师、最美教师,无论什么称谓都不能充分表达社会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尊敬!

教师本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匆匆的人群中,他们有着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欢乐与困惑。但在那生死攸关的瞬间,他们甚至没有犹豫和思考的时间。蕴藏在教师这一职业背后的力量推动他们从大地上跃起,走向崇高与伟大,如同彩虹高悬天空。

伟大源自平凡,平凡最难坚守。60载教学生涯,于漪留下无数经典教案,“教课就是生命在唱歌”。20多年扎根库区,王月娥每天摇船,接送7个小岛的20多个孩子上学、回家……在我国1 700万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年复一年坚守三尺讲台,在平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哺育学生,延续文明,成就伟大。

这是什么力量?或许,支撑这种德行的动力,就是闪耀着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精神的最光辉的顶点——师魂。

(二)

什么是师魂?师魂是教师的精神支点和力量源泉,是教师内心的道德律令和头顶仰望的星空,是师者所以为师的标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这或许太抽象、太理性。我们换一种说法。

师魂是张丽莉、殷雪梅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精神和境界,师魂是徐本禹对山里孩子庄严的承诺,师魂是向倩在灾难降临时张开的双臂,师魂是李桂林、陆建芬山路上点燃的火把,师魂是云丹在海拔最高学校播种的梦想……师魂是在讲坛上默默坚守的1 700万教师内心的激情与火焰。

很多人在追问,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旦拥有了“教师”这个身份,他就拥有了一颗高尚的心,一个坚强的灵魂?“师魂”二字,为何能让他们在最平淡的时刻发出最灿烂的光芒?在最危急的时刻做出最无畏的选择?

(三)

让我们一起掂量师魂的分量、感受师魂的温度。

师魂,既接续传统又与时俱进。纵沧海桑田,仍如常青之树岿然屹立。师魂是纽带,是血脉,只要有教师在,师魂将一直赓续绵延。然而,今天教师该如何爱学生?该遵循怎样的师德?该如何奉献于事业?这些又为师魂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爱心、德行、责任、智慧,构成了新时代师魂的内涵。

大爱无言!爱心是师魂的核心。汶川地震之时,一边是学生,一边是自己的孩子,很多教师面对艰难的生死抉择,选择了先救学生。这是人性的考量,也是师魂的光辉。“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把学生的生命放在首位,教师的高尚情怀,已经远远超越了心理学对角色选择理论的解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底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死瞬间,更体现在日常点滴。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爱;“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是爱,“疾风骤雨”的严格要求是爱;教好每一节课是爱,认真批改作业是爱,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教师因爱而高尚,学生因爱而绽放。

大德无痕!德行是师魂的精髓。翻开历史卷轴,人们会发现教师的背影之所以伟岸,不仅仅是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从孔子到陶行知,人们心中的教师典范无一不是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人,他们探求真理、传播文明、播种希望,他们安贫乐道、温良恭俭、洁身自好。自教师职业诞生之日起,高尚德行便注定与教师形象长相厮守。教师的德行,不仅影响学生一生,也引领着时代风气。今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价值如何多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这些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散发出巨大的时代魅力。

大责无疆!责任是师魂的品格。今天这个时代,教师的责任意味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使命,在中国教育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只有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平凡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奋斗,才能共同托起共和国宏伟的教育大厦。今天这个时代,教师专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当好一名优秀教师,要从孩子生命成长、生存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与责任,相得益彰。当一个教师触摸着自己的责任心,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爱才有生命力。

大智无价!智慧是师魂的真谛。古希腊人将教师尊称为“智者”。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今天,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要具备学习的智慧、处世的智慧、生活的智慧,而最核心的是育人的智慧。今天的受教育者与从前相比,个性是多么突出!今天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渴求是何等迫切!如果教师没有智慧,像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学生,那对人性是多大的伤害。而千人一面的孩子怎么能有丰富的创造力?今天的教育理念与从前相比是多么复杂,今天的知识更新换代是何等迅速,如果说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那么未来教育的视野应是智慧。因而,智慧型的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四)

事业崇高,师魂永恒!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关键职责;教师是教育大厦的建设者,肩负着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扬传统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教师是国家振兴的奠基者,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使命。

师魂,感召教师担起这如山般的重任,走在时代前列。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那些备受尊敬的教师往往是时代文化的高点,成为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旗帜。

不用说太远,想一想现代中国那些响亮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闻一多、蔡元培、陶行知、鲁迅……他们都以三尺讲台为自己的人生舞台,凝聚、感召、引领一代青年为国家复兴而奋斗。他们是平凡的教师,但在平凡中又心系民族和国家,从讲台到社会,他们的人生融入到现代中国追求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历史洪流中。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那些可贵的品质不因历史更替而失散,不因时代变迁而消逝,相反却历久弥新。他们用行动将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内核——师魂擦得更亮。

他们是时代的灯塔。

(五)

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选择教师,难免要面临困惑。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生活的压力。教师是一群甘于平淡、乐于奉献的人。但是,在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教师同样面临着物质诱惑,同样承担着改善家庭生活的责任。只是因为做了教师,他们肩上还有另一种责任,更大,也更有分量。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教师该如何权衡?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自我的发展。教师是一群默默耕耘、长期付出的人。年复一年,他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作最大的成功和幸福,但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职业角度看,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权利和需求。在促进学生成长和自我发展之间,教师该如何平衡?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社会的期待。教师是一群承载厚望、责任无限的人。在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孩子就交给您了”,一句嘱托,千钧重担。尽管只是“有限责任者”,但现实中没有哪个教师会对家长的高期待掉以轻心。尽心了,还要尽心;尽力了,更要尽力,教师职责的边界在哪里?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平淡的生活。教师是一群角色平凡、事务繁杂的人。一方校园,三尺讲台,经年累月,周而复始,很多人羡慕教师职业的清净与单纯,但很少有人能承受与之相应的平凡与繁杂。一边是百舸争流、精彩纷呈的世界,一边是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的职业需求,教师该如何抉择?

(六)

聆听教师心声,感受教师困惑,不只是让赞美更有理由,更要在现实中为教师排忧解难,提供师魂自然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与“空气”。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的教师第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在向全国1 700万教师送上第二十八个节日祝福的时候,我们期待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无论他们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愿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教师的脸颊,温暖他们的身心,让前行的脚步更有力量。

我们期待社会给教师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家长不把所有教育的担子都推给教师,而是和教师心连心、手牵手,一起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公众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因为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直面挑战,甚至允许失败;媒体多关注教师的现实困惑、真实心声和精神面貌,让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渠道和展示平台。

我们期待学校的管理更柔和一些,更人文一些,给教师以更多尊重和激励,为师魂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命之水”。教育是以灵魂影响灵魂、以生命化育生命的事业。学校期待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就应该怎样对待教师。只有让教师真正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的心才会自觉地贴近教育,他们的爱才会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我们也期待,政府的关怀、社会的理解、学校的尊重能够极大促进教师的自我认同,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七)

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比教师更古老、更令人尊敬的职业。自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师以来,数千年薪火相传,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已化为恒久而稳定的印记,深得世人认同。然而,要当好教师,更需要对师魂的自我认同,自我追求。

选择做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平凡,选择崇高,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所内含的准则与尺度。师魂绝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教条,而是教师共同遵守的基本价值,普遍认同的内在追求。一个出色而幸福的教师,一定在于他的内在认同与社会的外在认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既做社会需要的教师,也做自我满意的教师。

(八)

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既是身份和行为的自我审视,更是精神和灵魂的自我求解。

热爱教育。教师的工作不仅要付出劳动,更要付出爱心。因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爱学生,教师就能在平凡中书写崇高,在微小中构筑伟大。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把教育的影响力深深刻在学生的心目和行为中。爱护每一个孩子,教好每一节课,点滴关怀,细碎工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爱的教育”是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在不经意中践行着伟大的使命。

育人为本。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诉求。正因为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工作才有了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关注每一个有差别的孩子,爱护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因材施教,遵循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不一样的发展,都能有最大程度的进步,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工作的意义所在。

立德树人。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高尚德行的践行者。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设备和传播手段正在让知识传授变得轻而易举,很多人怀疑电脑将来可以取代教师工作。然而,完整的育人,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重在道德影响。任何兼备知识与德行的教师,都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良心”。言传身教,以德教化,这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最佳路径。

智慧施教。教师不是机械的重复者,而是智慧的行动者。今天的教育环境是如此复杂,教育对象是如此多样,教育理念是如此多元,要做好今天的教师,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更需要行动的智慧。因为你的智慧,任何难度的教育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所有类型的孩子都能学有所成;因为你的智慧,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师魂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行为示范。教师既是社会普通一员,又是富有影响力的“特殊公民”。教师除了要像普通公民那样遵守社会伦理规范,还承载了为人师表的社会期待。这既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因为即便是在校园之外、工作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同样散发着对他人的影响。任何履行人师角色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特殊公民”。

我们这个时代,幸运地拥有一大批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英雄教师,更幸运地拥有无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普通教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师魂如花,寻常之时悄然含朵,危急时刻灿然绽放。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坚守,师魂才如此鲜亮,如此绚丽!

师者永恒!师魂不朽!

(资料来源:钟曜平,《中国教育报》2012-09-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