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之下的店口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从2010年11月算起,浙江省诸暨市店口教办推行“教科研区域联动”已两年有余,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数量上有较大提升,课题立项和获奖数量也相应增加,区域内科研薄弱学校也有了明显起色,从中反映了我们的区域联动是很有成效的。这次开展“店口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是一次回头看,旨在获取教师对教科研的认同度、参与度和主要困难及需要的外部支持等信息,为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教科研指导和服务奠定现实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性。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修改、调整、完善教科研区域联动机制,放大区域内优质教科研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更多的本土科研骨干,提升教科研的整体质量,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以研促学校特色内涵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教科研的均衡发展。
处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诸暨市店口镇是个经济强镇,排名全国第十八、浙江第四、绍兴第一,对这个社会转型期的店口镇教师的教科研现状进行调研,就赋予了其特殊的意义。
(二)调研方法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之以访谈、座谈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店口镇教办所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对学校领导、科研室主任、骨干教师进行了访谈和座谈,针对教师对教科研的认知及行动、困难与困惑、帮助与支持进行了深入调查,基本上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整体状态。
(三)调研实施
2012年9月开始启动调研,制订实施计划,选定样本,编制问卷、访谈和座谈提纲;2012年10月中旬组织实施调研;2012年11月中旬进入信息整理总结阶段,撰写调研报告。
(四)调研信息回收与处理
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27份。对象为:店口一中、二中教师;店口一小、二小、文裔完小教师;店口一幼、二幼及中心村幼儿园教师。其中,幼儿园的教师占26%,小学教师占40%,初中教师占33%,基本上兼顾了各个学段。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
图1问卷调查对象所在学段(总调查人数427人)
对访谈和座谈反馈的信息,根据教师对教科研的认知及行动、困难与困惑、帮助与支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和归纳。
二、调研结果与结论
综合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访谈和座谈信息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教科研的认知与行动
图2你认为教师参加课题的必要性(总调查人数427人)
图3近五年你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研究(总调查人数427人)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课题研究;79%的教师在近五年参加过课题研究。这表明,教师在认知与行动上有偏差,认知高于行动3个百分点,符合思想先行的认知规律。
图4店口教办各级立项课题统计图(截止2012年9月底)
座谈和个别访谈反馈的信息也表明,当前大多数教师都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有过课题研究经历的教师越来越多。开展区域联动以来,店口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在大幅上升。数据显示,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图4反映立项课题数量上升是一致的。
可见,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同度比较高,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比较高,参与率高。但也有3%的教师有思想而无实质行动。
(二)教科研带来的发展与成长
图5对你来说课题意味着什么(多项选择)
问卷数据统计调查显示,对自身专业发展帮助最大的两个方面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62.8%)、解决教育教学问题(49.9%)。少数教师为了“评职称”和“应付考核”而做课题的功利、消极心态需要我们不断引导。
图6店口教办各级教科研骨干数量发展趋势
实施教科研区域联动工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一批教科研骨干且上升趋势明显,图6就印证了“科研兴师”这条教育真理,教科研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走进教科研的方法与途径
从调查问卷中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情况看,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比如:43.1%了解“开题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45%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89.2%不清楚“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步骤”;38.6%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论文种类”。而调查对象对自身掌握教育科研知识的自我评价是:83.1%的人认为自己“比较全面”,只有14.3%的人认为自己“完全不懂”。两个结果之所以会相去甚远,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设计的问题的代表性、覆盖面有限,所问的问题非调查对象所长;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对有关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一知半解、含糊其辞的情况比较普遍。概念上混乱不清,势必导致实践中的偏颇,甚至似是而非。所以我们的区域联动必须要关注教科研基础知识的辅导和培训。
图7你认为提高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提升教科研能力方面,教师认为最有帮助的两个方法是本土科研骨干带教(199人,46.6%),其次是参加教科研专题培训(89人,20.8%),说明区域联动中本土教科研骨干的引领和指导是得到多数教师认同的。
在座谈中,教师普遍反映教科研区域联动中课题研究“现场点评互动”形式对基层学校作用大,指导到位,非常有效。骨干指导老师参与学校的各项实践活动,能帮助老师理清思路,学校及教师都得到提高。
教师还反映:区域联动中的科研骨干班培训非常有效,本土名优教师基本上一对一地进行指导,从课题选题到课题方案设计到课题结题,非常认真负责。
(四)产生的困难与困惑
图8对你来说参加教科研有哪些困难(多项选择)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任务重,没时间(61.6%);缺方法,缺指导(54.8%);教科研经验少(45.2%);没有合适的课题(44.7%)四个方面,是教师参加教科研遇到的主要困难。问卷调查也显示出,没有教科研激励机制、缺少同伴交流协作、没有参加教科研的渠道等方面都基本上不是教师参加教科研的障碍和困难。值得一提的是,有27.4%的教师认为“没有机会参加区域联动”,这说明我们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区域联动要深入到更多的教师群体中去。
在座谈和访谈中,针对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主要困难做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具体如下:
1.任务重,缺时间
由于社会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占用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较忙,杂事多,压力大,没有更多时间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性研究。教师经常处于被动研究、被动反思的境地,科研促教效果不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初中教师选这一条的比例较高,从中反映出中考这只无形的手还在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
2.缺高层引领指导
特别是完小更是缺乏专家的引领,有时为了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教师都是在凭自己的一腔热情摸爬滚打,所以难出教科研方面的成绩。这也反映了我们前期区域联动在科研培训方面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努力辐射到完小一级。
3.教师自身科研素养不足
教师自身缺乏科研意识,缺乏对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思考和研究;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弱,有畏难情绪;缺乏系统的教科研理论和科研经验,如研究方法不够科学规范,有关教育科研的工具掌握不够,选题上有困难;阅读量较少,缺乏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教科研时事信息比较少。
4.学校指导思想表面化
对教育科研的错误认识,导致学校教育科研华而不实;教科研团队没有真正形成,教科研活动效率有待提高;对于教科研骨干的奖励力度不够,大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没有兴趣。
(五)希望获得的帮助与支持
图9你参加教科研需要哪些帮助与支持(多项选择)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教科研方法指导(52.9%)、课题实践操作指导(46.4%)、课题方案设计指导(41.2%)和课题成果搜集与整理指导(39.1%),是教师当前在教科研方面比较突出的需求。相对来讲,教科研理论指导(34%)和选题指导(30.9%)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数据也显示,教师对课题中期指导(19.4%)、资料收集方法指导(12.4%)和教科研管理(8.2%)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映了当下店口镇教师做课题“管两头,撇中间”现象的普遍存在,表现出“重立项评奖,轻过程管理”的浮躁、功利的科研心态。
在座谈和访谈中,对教师参加教科研的外部支持与需求做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具体如下:
1.获得本土教科研骨干更加贴心的指导。希望有本土教科研骨干定期到学校指导,能够找准学校发展瓶颈,协同学校分析研究;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特别是科研专题、实践方面的讲座,教授有关科研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类科研实例分析(贴近实际教育教学的为佳);本土教科研骨干能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一起探讨,特别是本土名优教师的结对引领,贴身指导。
2.科研指导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希望指导方式互动性强,如专家一对一、科研沙龙、网络研讨等;希望加强选题指导,帮助教师从本校教育问题、日常教学问题中寻找并转化为课题,从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针对各校实际发展需要提出统领性的总课题。同时,也希望区域科研骨干团队能够沉下来,与学校教师一起做课题,或参加上级部门的课题,帮助教师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了解课题开展的全过程,提高科研能力。
3.提供教科研学习机会。希望我们的区域联动多开办教师教科研研修班,让教师有机会进一步地学习;定期开展基层的科研讲座,能提供教师科研方法的讲座。介绍科研案例和文章,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研思想的学习,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推荐或提供一些理论阅读书籍;提供交流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横向交流。
4.基地指导的力度和方式有待加强。希望能加强科研共同体建设,目前的结对指导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面上,在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指导上不够精细,要努力推行跟踪指导服务,如选派科研骨干蹲点指导半个月,使结对工作更加有实效。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突出因素就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素养,这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将是区域教科研均衡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基地指导的重心必须从输血向造血转化。
5.“店口教育网”的资源应用和研讨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为今天的教学研究增色不少。但我们的研究对网络平台的利用并不充分,更多地沉醉于资料的上传积累,及任务型的网络研讨,缺乏一种自觉的研究氛围,广度和深度都不尽如人意。
三、意见与建议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参与率高,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比较充分认识,也切身体会到了教科研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表明我们店口教科研区域联动成效是显著的。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如区域内校际教科研厚度不一、指导面与点的窄与浅、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自身科研意识薄弱等影响,以及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导致教师对教科研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且差异巨大,学校整体教科研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另外,店口教办所属学校包含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十所学校,又有镇校、完小、中心村幼儿园之分,及公办、民办性质不同,单纯依靠区域联动及本土名师团队,很难将优质教科研资源直接惠及至每所学校的每位老师,必须依靠本土名师经区域联动培养的科研骨干团队通过校本培训将触角延伸。
鉴于此,为更有品质地开展教科研区域联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我镇整体教科研品质,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在区域联动中开展“参与式培训”,提高教科研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反映缺乏专家专业的指导和引领,希望获得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跟踪的、贴身的、有效的指导。“参与式培训”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倡导的一类进行培训、教学和研究的方法,注重互动、实践和生成,氛围民主、轻松,教师在互动中激发,在实践中成长,在生成中发展。培训形式可以是科研骨干团队互动、个别跟踪蹲点互动、主题教研网络研讨、名师工作室论坛、QQ群主题研讨、头脑风暴式的观点报告论坛,重点可以就老师们关心的选题策略研讨、开题论证、中期交流、课题实践研讨、科研信息交流、教科研方法解读、区域科研项目组建设等方面开展。必须注意的是,这样的培训活动需要有本土名师的支撑,否则会影响到活动的层次、活力、有效、顺畅和提升。
其中,区域科研项目组建设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参与式培训”。这个团队的组建完全打破校际界限,甚至于学段界限,合并同质、同类课题形成区域性研究课题,强调团队成员的自主参与意识,当中凸显本土名优教师在其中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提升项目组人员的教科研能力。我们提倡关注自身课堂的“学科教改项目”在区域内进行“同质归并”并成立研究项目组,结合课堂实践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发展。
(二)在区域中开展结对帮扶,整体提升薄弱学校的科研水平
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店口镇,各校的教科研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在理念认识、行动实践、研究成果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区域联动这个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放大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研究,促进区域间教科研的协调发展。
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基地是我们店口镇教科研的辐射源,拥有先进的教科研管理经验和优秀的教科研人才,通过名师、科研基地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因地制宜地开展教科研指导工作,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店口教育神经末梢”——文裔完小和育蕾民工子弟学校,实现区域内各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共同提升。
(三)优化区域教科研网络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大众
“店口教育网”(http://www.zjjydk.cn/)2010年7月开始设计制作,2011年11月投入使用,目前的网络科研资源已经十分丰富,内容包括:教科研信息、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科研计划、教科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读书活动、特色学校建设等栏目。
对于基层学校,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老师们不可能有太多机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但借助于网络技术,使交流研讨变成现实。以“店口教育网”科研论坛、教师个人博客和QQ科研群为依托,构筑低成本、跨时空、互动共享的区域教科研网络,将教学科研信息辐射至全镇教师,助推教师广泛开展区域网络教科研。教科研区域联动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个别辅导和团队指导得以在开放的网络中快捷、平等地实现。
(四)借力本土名师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团队,以此加长名师的活动触角,延伸至全镇各校,以点及面带动整体发展
统计表明,店口镇拥有省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名师、绍兴市教坛新秀等多名科研素养深厚的名优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支本土名师队伍,指导培养镇级、校级科研骨干团队,在区域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成长,再以点带面辐射到全镇,共同推进店口镇教科研工作的均衡快速发展。我们重点打造三支团队:
首先是教科室主任团队。教科室主任是维系学校和区域教科研的桥梁,是推动区域教科研联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将教科室主任推到前台,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科研管理和指导能力:开设教科室主任论坛,在思维交锋中实现提升;举行“学科教改项目”科室主任现场点评,在研讨中提升指导能力;设立区域教科室主任主题报告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第二支团队是“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这是一个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教科研联合体,由校级名优教师引领,基于校本,又活动于区域间,研修活动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与样板,开展个性鲜明的培训活动。第三支队伍是“本土名师工作室”。目前,店口教办开设了“铁勇工作室”和“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市招收研修员,开展面对面的教学、课题研究指导,提升研修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店口教育网”开设“网络名师工作室”,放大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共享,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学研讨,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