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纷争背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值得关注
这篇文章是自己多年来对“传统文化进校园”认识的系统梳理,也是自己阅读了《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追寻中国失落的教育传统》等书后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这篇文章的撰写,让我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和迫切性有了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也对自己学好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篇文章的形成跟自己关注教育热点问题也有密切的关系。2011年元旦前后各大媒体对《三字经》的纷争,让我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年第4期上。
2011年元旦前夕,山东省教育厅发文禁止省内学校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这个“禁令”的评论文章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话题。以这个“禁令”为导火索,原先湖北省推行删节版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读物,也一起被“口诛笔伐”了一番。
媒体的喧嚣早晚会烟消云散,1月份各大媒体都普遍关注的《三字经》问题,不到2月份就偃旗息鼓了。毫无疑问,在媒体的这场有关《三字经》的争论中,有些写手是为了赚些“银子”而“无病呻吟”的。但《三字经》等传统经典如何走进校园,却是教育工作者得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的确,这场争论背后所暴露的“真问题”,即传统文化如何进校园是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的。
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喧嚣的国学虚热中,传统文化进校园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三字经》等传统经典诵读成为很多学校的选择。传统文化进校园本是好事,但仔细审视一下,以下三个问题是非常值得警醒的。
1.机械推行,良莠不分
山东省教育厅为什么会发出禁止学校不加选择向学生全文推荐一些传统经典的规定,这是基于现实中很多学校在推进传统文化诵读中存在的简单化的做法,那就是机械地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全文内容。毫无疑问,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三字经》和《弟子规》的不少内容在今天看来是不合时宜的,的确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被扣上一顶“糟粕”的帽子也是无可厚非的。对于不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学校不加选择地推荐,而且缺乏必要的引导,这样的经典诵读,自然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副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说,山东省教育厅是行使其应有的职权。
2.装点门面,形式至上
在当前的国学虚热中,不少学校也来添把火,以迎合社会的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亮点。但是,有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很大功利心的。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图片,那就是让学生穿上古装摇头晃脑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可是,诵读传统经典跟着古装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行为能持续吗?有些学校为了打造国学特色,推进传统经典诵读是轰轰烈烈,热闹上一阵子,特色是打造出来了,媒体报道也有了,但是传统文本化进校园自然就偃旗息鼓了,因为学校又去寻找新的办学特色去了,传统文化自然就放在一边了。
3.教师乏力,难以给力
坦率地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是很漠视的,对传统经典更加缺乏了解。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与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教授认为,现在在职的人员,差不多都是六十岁以下的,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出生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甚至很多人对经典的了解还停留在“文革”时批林批孔的水平上。可以这么说,在传统文化面前,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蒙童。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对《三字经》做过一些善意的测试,对象都是受过高等教育者,绝大多数人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但是测试的结果让人很吃惊:绝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两句“人之初,性本善”,知道“性相近,习相远”的就少了一大半,再知道“苟不教,性乃迁”的就寥寥无几了,接着还能说出“教之道,贵以专”的就几乎没有了。
同样,教师也不例外,现在在任的教师中,很少有人熟悉传统文化。因此,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中,教师由于自身的因素,很难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理性审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进校园,首先要厘清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知,才可能有效地推进行动。
1.补传统文化课已刻不容缓
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传统文化是漠视的,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了解上先天不足。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宝藏,只有我们了解了,才会有一种民族自信心。这种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应该从青少年开始。
如果我们不注重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话,再过若干年,还有多少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期,我们正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近年来,青少年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因为我们对传统的忽视,才会出现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
作为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可悲的。现在,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开始重视。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
2.传统经典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假如不是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三字经》,估计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三字经》这看似小儿科的蒙学读书里面究竟有多少内涵。作为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三字经》几乎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都囊括了进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两千年来传诵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经典中。阅读传统经典是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朱自清先生曾经编过《经典常谈心裁》一书,这本书是写给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读者看的。这本书介绍了《周易》、《尚书》、《三礼》、《四书》《春秋三传》、《说文解字》等经典。说实话,今天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经典常谈心裁》一书也会“一头雾水”。朱自清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于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的确,有伟大经典而不知拥戴崇仰,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采用虚无主义态度,无异于自毁根基。因此,我们必须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经典的价值,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传统经典中的教育资源值得开发
即便像《三字经》这样的蒙学经典,在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力。1990年,联合国从众多的童蒙教材中选择了《三字经》作为世界儿童道德读书推荐给世界儿童,这充分说明了《三字经》价值的普适性和永久性,明证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历史地位。
其实,诵读《三字经》的相关内容,可以实现一种德育功能,那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三字经》里的内容,就是一种很不错的道德教育的载体。做事先做人,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可强化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同样,我们可以向《弟子规》学习教养,让学生明白以前的学生在礼仪方面有哪些要求,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即便《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读物,都有很多的教育资源可以开发,更不用说《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读物了。
三、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应对策略
传统文化进校园已刻不容缓,要想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以下三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1.教师应成为传统文化学习的“先行者”
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非常有限。对于教师而言,自己应该补好传统文化知识这一课,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好引导作用,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当然,校长要当好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先生”。陶继新先生采访过很多所在推进经典诵读上有作为的学校,其中,多数校长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并有深厚的底蕴。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三字经》、《弟子规》有很多内容已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三字经》、《弟子规》也仅仅是古代的蒙学读物而已,并不是学生的行动指南。学校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认识到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值得传承,哪些属于糟粕,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了,这都需要教师率先“发力”。
2.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引导学生诵读传统经典,这仅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要想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必须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正如王登峰和陶继新的新作《经典教育让人生有根》一书所言,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因此,学校要真正重视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的开发,点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不断成长。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
很多学校在传统文化进课堂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甚至是简单地不加选择地要求学生背诵。事实上,传统文化进课堂,完全可以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
以《三字经》进课堂为例,其完全可以跳出背诵的窠臼。观看视频“鸿门宴”和“王莽篡权”,师生一起走进西汉到两晋的“历史长廊”,并结识“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师生还一起朗诵“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号三国,迄两晋”。以上是我听过的某校《三字经》课上的一幕,这样的《三字经》进课堂,学生喜欢,家长支持,学校自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初衷。
我校从2007年9月起,就开设了以《三字经》为主体内容的传统文化诵读课,并安排了2名专职教师担任传统文化诵读课的老师,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另外,不同的学段,可以学习不同的传统经典的内容。比如高中,可以开展“走进经典”的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和小学,可开展“共品经典”为主题的亲子共读活动。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比赛,不断推进诵读活动。
本次媒体对《三字经》等传统经典的纷争,其实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反思,更好地认清传统经典在学生精神成长中的积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率先补上传统文化缺失的这一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好“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能真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