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
“你写博了吗?”这句话在几年前如同现在的“你织围脖了吗?”一样流行。早在2006年,我也时尚了一把,在新浪上开了博客。但后来一段时间内,由于疏于打理,博客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2009年底,《中小学管理》上一组有关教师知识管理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在阅读这组文章的同时,我还到期刊网上去下载了一些有关教师知识管理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谈到,博客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好工具。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博客之于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于是从2010年1月20日起,我开始重新打理博客。新浪博客的文章分类的上限是15类,也就是说所有的博文可以分到最多15个类别中去,便于管理和阅读。
这样,我就把我的博客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共分成“发表文章”、“奖励荣誉”、“学校新闻”、“读报品刊”、“与书为友”、“资讯管理”、“校园播报”、“参考资料”等15类。比如“发表文章”栏目上是自己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教育随笔、教育言论等;“学校新闻”栏目是在区级以上纸质媒体发表的学校新闻;“与书为友”是买书、读书、品书等书事;“校园播报”收录的是学校在各级教育网站上刊发的信息;“参考资料”是教育研究的索引库。
这样,一篇篇博文,都能对号入座,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当然,我的博客的定位很明确,其首要功能是作为知识管理的工具,因此并不刻意追求点击量。这样,我就把相关的资料及时地放入博客的相关栏目中,及时地保管相关资料。
比如说我负责学校的信息报道工作,以前在镇海教育信息网发布了学校的信息后,也不及时地下载下来。这样,需要的时候,还要到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去查找,有时候因为时间过长,网上的信息过多,查起来并不容易。现在,用博客来管理,就显得方便多了。每当我报送的信息在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发布之后,我就把这个信息作为一篇博文来发布,并且在博文上附上这篇文章在镇海教育信息网上的网址,只要一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找到镇海教育信息网上的原文地址。这样,要查找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发布过的学校信息,只要点开自己的博客就可以了。
再比如自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我也把文章及时地放到自己的博客上,自己想要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点开博客就行了。这样,即便是自己在外地,只要能上网,就能在自己的博客上找到所需的材料。
另外,新浪博客通过超链接能实现统计功能。我把其中的一篇博文作为总的统计页面,并置顶,比如说上面有“2010年发表获奖文章一览表”、“历年发表获奖文章一览表”、“《教育信息报》历年发表新闻一览表”、“《中国教育报》发文一览表”等统计项目。在这个基础上,再用一篇博文作为“2010年发表获奖文章一览表”的统计页面,然后利用这个统计页面把2010年发表获奖的文章目录全部写在上面,并在每一篇目录的下面附上这篇文章所在的博客的网址链接。其他的分项统计也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这样,通过点开两次超链接,我就能顺利地找到相应的内容,大大缩短了查找资料所需要的时间。
新浪博客还具有隐私保护的功能,如果你不想让这篇博文让别人看到,就可以把这篇博文分类到“私密博文”中去,这样,就只有你自己能看到了。
另外,新浪博客还有25项组件可以放置。这些组件,同样是功能很强大的超链接。比如说,在我的博客的页面上,有“工作平台”、“实用论坛及专题”、“友情链接”、“常去的重要网站”、“期刊网络”、“报刊杂志”等组件。比如说在“工作平台”一栏,跟我日常工作有关的镇海区教育局网站、宁波市教育局网站、宁波市教育工会、浙江省教育工会、仁爱中学网站、网易电子邮局、镇海新闻网、宁波新闻网等网站的网址一应俱全。在“实用论坛及专题”一栏,我常去的教师话坊、教书育人、中国教师报读书论坛、成长论坛、人民时评等栏目都在其中。在“友情链接”一栏,很多专家学者的博客让我随时可以“登门拜访”。此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信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网站、各类期刊网以及很多报刊杂志的博客都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找到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浪博客就是我的电子工作平台。
重新打理博客近三年来,我充分享受到了E时代的便利,博客让学习的时空得以延伸,让知识管理变得便捷。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宣称,新浪博客是我知识管理的“金管家”。
如你有兴趣,不妨去访问一下我的新浪博客——海翔一号(http://blog.sina.com.cn/liuboyuanchuang),它或许会使你对新浪博客的知识管理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