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教育美育化

礼仪教育美育化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辟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礼仪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礼仪的形成因素中,家庭教育是主要的一环。为形成系统、综合、一致的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为此,学校在礼仪教育中密切联系家庭,召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调查等,使两者形成同步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优良礼仪的形成。

二、美育承转之篇:礼仪教育美育化

礼仪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学习、交往、生活等人际交往的举止行为的规范,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因此,我们认识到礼仪教育中的美育,不仅要求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且要以道德美、心灵美统帅渗透礼仪教育,要在礼仪的举止行为中体现美的情操。

(一)礼仪美育的解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小学生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礼貌谦让少了,尊老爱幼意识淡薄,缺乏起码的待人接物的文明意识。小学生礼仪是学校校风和学生精神面貌的缩影,礼仪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中加强礼仪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摇篮的学校,需要营造一个“重礼仪,讲文明,道德美,心灵美”的良好氛围。

礼仪,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礼节和仪式,是一种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待人接物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礼仪给人一种友善的感受,提高人们的道德愿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学校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习惯。因此,拟着重研究:

制定小学礼仪教育的目标。包括学生的仪表、仪态、美丑辨别等在校一日的礼仪行为规范,及学生在家庭、社会的礼仪规范。

开辟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整个实验过程以“美的形态的体现、传统美德的感染、美的情操的熏陶、美的品格的形成”为主线,具体操作按两条规律、三个结合的方法实施。

探索礼仪教育的一般规律。重点探索学校教育如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礼仪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施教,注重榜样示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礼仪美育的实施

学校实施礼仪中的美育,目的是促进校容、校貌的有效改善,提高小学生在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等诸多方面的进展,使学校能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一切需要学校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教师、学生在校内外的各方面行为举止,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1.制定小学生礼仪行为条例

为使礼仪美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验初就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校园礼仪规范”,由“学校礼仪理论基础”和“礼仪常规细则”两部分组成,并以“礼仪常规细则”为重点,全面开展礼仪教育。

“学校礼仪理论”主要研究学校礼仪的概念,明确学校礼仪教育的意义、特点、作用等,作为研究的基础。“礼仪常规细则”是从细微处着手,全面而又不失具体地制定小学生在校内、家庭、社会的各种礼仪常规。

“学校礼仪”方面囊括了学生进校、上课、师生谈话、学生进办公室、对待校内来宾、集会、竞赛活动、升降国旗,以及学生交往等各项礼仪细则,并包括每项活动从开始、进行到结束的全过程的礼仪常规。譬如,在学生进校前,要求穿着佩戴整齐,进校遇到老师和值日生要行礼问好,进校后要自觉保持校园清洁;师生谈话时,要求学生主动让座,恭敬谦虚,仪态大方,有礼貌;遇见来宾时要热情主动地行礼问好;同学之间诚恳相待,热心帮助,不做有失礼的行为;参加各类集会时,做到按时到场,集会中要做一个文明听众,遵守会场纪律,集会结束后按次序出场。这十多项礼仪细则规范了学生自进入校门后,在各种活动场合以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礼仪。

“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是“学校礼仪”的延伸。“家庭礼仪”是礼仪在家庭和亲友交往范围内的运用。因此,在家庭礼仪方面以对待长辈、待人接物的礼仪,要求学生听从父母长辈的教诲,充分理解父母,体贴关心,谦恭有礼;对待来宾热情友善;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

“社会礼仪”是在社会公德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涉及面显得更为广泛。我们要求学生在各种社会场合中学会谦让,遵守各项社会规章制度。行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道路卫生;乘车时注意上下车要排队,上车后自动购票;遇到老人、小孩、孕妇和残疾人主动让座。在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为便于学生熟记各项礼仪常规,朗朗上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参照《小学生行为守则》,汇编了一套《白鹤小学学生日常学习、交往、生活礼仪规范条例》。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篇,共计32条,其中学校篇10条,家庭篇8条,社会篇14条。每一篇都撷取了《礼仪规范细则》中的重点和精华部分,叙述以简洁流畅、富节奏感和韵味的语言,将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礼仪规范细则化为学生易于诵读的儿歌、快板的形式,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2.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

(1)礼仪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浙江省编义务教材在一、二、三年级实行语文与思想品德结合,融思想教育、礼仪教育于语言文字教育之中。如低年级集体交往礼仪、学校常规礼仪等。我们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加以渗透深化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注重礼仪训练。一要开发“礼”——人与人之间的互教;二要训练“仪”——知道“怎么做”,做到“怎么样”。正如言的目的在于行,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礼仪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又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在礼仪训练时,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正面引导,学文明理,辨析是非,从而导其行,再联系实际,自我教育。

(2)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礼仪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教育,它具有多渠道、多方面施教的特点。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礼仪的形成因素中,家庭教育是主要的一环。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学生除在学校受到教育外,家庭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如果两方面的要求不一致,学校礼仪教育的作用就会被抵消,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为形成系统、综合、一致的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为此,学校在礼仪教育中密切联系家庭,召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调查等,使两者形成同步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优良礼仪的形成。

(3)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当前学校的班队活动主要是以全国少工委发起的、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雏鹰行动”为主题。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该项活动,有机地把礼仪教育与之相结合,加强礼仪训练。在“雏鹰行动”中设立了“礼仪章”活动,根据学校的训练要求,制定细则,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争“校园礼仪章”、“家庭礼仪章”、“社会礼仪章”等活动。同时,注重榜样示范,学校在礼仪教育训练中,召集各班部分学生进行系统礼仪教育,并配以礼仪示范训练,要求各班组织开展中队“礼仪”活动,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巩固,规范学生的礼仪。

3.采取七条操作措施

(1)调查学生礼仪现状,有针对地开展教育。制定学生礼仪规范民意测试答卷,对学生礼仪现状做深入调查,找到礼仪教育的着重点,使教育有针对性;同时,让学生浅知礼仪的内容,并作为实验后的比较对照,以此体现出该研究的成效。

(2)制定校园礼仪规范细则。通过制定校园礼仪规范细则,师生人手一册,让师生了解学校礼仪规范的具体内容,具有规范性、操作性、评估导向的作用。为学校进行礼仪规范评估带来一定方便,形成本校所特有的较完善的礼仪规范细则。

(3)加强礼仪基础知识的教育。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年龄小,自律能力、理解能力较弱,在教师的经常督促下方能习惯成自然。由于学生缺乏礼仪的基础知识,故学校特设礼仪专题教育课,安排周一、周二、周三下午课前十分钟为礼仪专题教育时间。学校通过各种资料,自编礼仪教材,内容为仪表和仪态两个方面,增强礼仪基础知识传授。代表方面如:形体、容貌、衣着、装饰等;仪态方面如:姿态、礼仪形态等。此外,制定了《白鹤小学学生日常学习、交往、生活礼仪规范条例》,语言简洁,朗朗上口,适合学生记忆背诵,从而加深其对礼仪规范的认识和举止行为的要求。

(4)注重仪态训练。礼仪规范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操作训练,才能习惯成自然,而不能只靠“纸上谈兵”的灌输。因此,加强礼仪形体训练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利用课余或班队活动广泛开展学生礼仪形态训练及竞赛,形式多样。具体内容包括站姿训练、走姿训练、坐姿训练、表情训练、待人接物训练、行礼问好训练、行注目礼训练、称呼训练、礼貌用语训练、手势训练、与人交谈训练,等等。

(5)广泛开展礼仪示范表演活动。学校定期开展礼仪示范表演,结合各种活动反馈学校礼仪教育的成果,每学期一次,形式由各班自定。

(6)开展礼仪教育的评估激励。将学生的礼仪行为作为学校规范评比之一,设有《白鹤小学学生一日礼仪规范考评表》、《白鹤小学课时礼仪评分表》,并增设礼仪流动红旗,由学校礼仪监督岗同学及老师每周评比,学校广泛开展“面向未来,争当礼仪标兵”活动,每学期评比礼仪标兵、礼仪规范班级。

(7)强化礼仪教育中的美育因素。礼仪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过程,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就是要把道德美、心灵美贯穿在礼仪行为之中。学校礼仪教育中的美育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精神丰富、道德高尚、体格完美、创造自我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礼仪活动中得到审美的教育。如:学校创编礼仪歌、礼仪舞,使学生在唱唱跳跳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积极配合学校礼仪教育,经常开展礼仪知识问答及礼仪歌曲的播放,使校园呈现出美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