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概述
2002年10月,在全国第11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并将在柳州举办的第12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究会的主题定为“现代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2003年3月24日,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成为经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授予的全国第一所“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2003年10月,柳州市教育局将研究成果收编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柳江县教育局率先开展了“柳江县班主任专业化资格等级评审”研究工作,实现了对班主任专业的资格等级评审,政府认可等级待遇。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到目前,青岛、上海、天津等地对班主任工作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标准、目标要求、发展途径及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但整体上尚处在探索尝试阶段,理论和实践工作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一个学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一是履行这一专业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二是这些知识、技能不是在完全常规化的情境中实施的,而是不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实施的;三是从事专业的人员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四是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境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五是长期的训练,高度的职责等。
班华教授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学会精神关怀,学会班级建设和遵守教育信条是当前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而我们认为“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或者说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方面。班主任专业的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二是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班主任专业化的三大素养中,专业道德是核心,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这三者构成班主任专业化不可缺一的整体,也是新型班主任素质的根本内涵。
(一)专业道德
专业道德建设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专业道德包括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
1.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下的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包括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关怀他们当下的精神状况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
2.职业道德。班主任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他需要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使之身心健康的发展。班主任自身的思想、道德、感情、意志等品质对学生发挥的教育效能是巨大的。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些影响甚至会在学生心底留下终生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具备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严谨自律、民主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全面地表现出教师劳动的典范性,因而,班主任职业精神的修炼就显得更有必要性。
3.人格魅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人。”班主任应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塑造完善、高尚的人格,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专业知识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是指班主任的专业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学科知识。班主任不仅只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担任着这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上对班主任比对一般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扎实、学识渊博,讲课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教学效果良好,这样的班主任内在威信就会高,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同时还应了解本学科现代发展水平,不断吸收新知识,并融合到教学中去,以丰富教学内容。
2.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班主任只有对教育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教育学知识作了深入地研究与了解之后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自觉遵循、运用这些规律,在日常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帮助成长中的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
3.管理学知识。班主任必须了解和学习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很多是在班级管理上,这虽然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有区别,但是管理毕竟是一门学问,掌握管理学知识,有助于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4.班级建设理论。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重要的阵地。而班级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操作的角度讲,班级建设是个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过程;从理论的角度讲,班级建设理论是跨学科、多理论的综合。除了以上所述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以外,班主任还要对群体动力学、个性心理学等知识有所涉足。这些知识无论对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还是对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专业能力
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是班主任在工作中所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外在表现。班主任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班级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完成育人的工作任务。
1.了解学生的能力。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了解学生必须做到内容的全面性、方法的多样性、情况的真实性。了解学生离不开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相关人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2.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应当具备的素质,面对突发事件,班主任应具有当怒不怒的自控力、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审时度势的变通力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决断力。
3.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班主任善于组织多种多样的班级教育活动,发现学生各方面的亮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展现自我。班主任组织班级的能力包括策划与创意能力,班集体活动从方案的制订到准备到实施再到总结评价,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宣传鼓动能力,班主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协调能力,班主任要善于根据活动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交往能力,在活动的全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取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4.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思想变化很大,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校资源,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座谈会,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及网络沟通,使班级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因此,交往与沟通能力是班主任协调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较强的接收信息和运用语言传导信息的能力也是班主任协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心理辅导的能力。我国当代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班主任改变以往以权力因素为主的工作方法,克服定势因素,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与能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良师益友关系,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直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此外,班主任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意见》充分认识了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要求认真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可以说,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班主任工作的对象——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他们对时代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和适应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第一时间反映到青少年的身上,使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儿童生理成熟时间的提前和心理成熟时间的滞后所带来的学生生理、心理教育及两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迅速提高所带来的自立意识和合作精神的教育问题,网络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信息素养培养和网络德育问题,学生独立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等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做出积极的调整和改善,否则难以应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对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冲击。
其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班主任要适应时代要求,班主任要提升、要发展,走专业化道路是它的必由之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纵观以上目标,大多涉及如何“做人”的问题,主要得靠班主任去实施。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对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新课程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新课程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班主任队伍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一)对班主任工作要有坚定的信念与热情
作为专业化的班主任,要有为班级工作献身的“春蚕精神”和“红烛风范”,对班级要满腔热情,乐当勤务兵;对工作要甘守清贫,勇做带头人。班主任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和奉献热情,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要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奉献的志向。
(二)对学生要有真诚的情感与爱心
专业化的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炽热的情感与真诚的爱心。班主任的爱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细节上的关心,学习进步时的肯定,学习退步时的激励,冲动时的理解,犯错误时的宽容。班主任比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更具爱心、更富情感,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要学会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通过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互通和信赖。
(三)要有丰富的班级建设的专业知识与理论
专业化的班主任要有班集体建设特有的丰富知识和正确理念。班主任树立了正确的育人理念,也能将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解决班级的一般问题,能科学管理班级的特殊事务。为此,班主任要善于学习,掌握丰富的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努力使自己成为智慧型的班主任。
(四)与学生建立共生与共进的关系
专业化班主任能够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人际方面说,师生是平等的、共生的、朋友式的;从教育角度看,师生是互动的、共进的、发展式的。作为学生,能从班主任身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经验、做学问的方法;作为班主任,也能感受到学生身上独有的天真、纯朴,享受到珍贵的欢乐、温馨。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欲望,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能行。具体而言,就是做到偏爱后进生,厚爱特殊生,博爱中等生,严爱高才生。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共同奋进,才能使全班学生获得主动的、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要有开拓创新精神
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要树立创新目标,努力使班务工作突破常规,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富有成效,富有特色。比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如何确立新的评价体制?如何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等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多动脑筋,树立创新意识,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求索,不断求新,开创班务工作新局面。
(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级,必须享有充分的专业决定权。在决定班级事务过程中,只要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可以不受学校及邻班的左右与干扰,自主决策本班事务。同时,班主任也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敢于面对。班主任在完成学校统一布置的各项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完成责任目标。
四、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做了大量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上,在一些教师中确实存在着“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的“三不”现象。
“不愿做”是态度问题,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难管理,班主任工作很辛苦,风险大,吃力不讨好,弄不好两头受气,不值得。当自己高级职称评上后,想轻轻松松教书,不愿再做班主任。
“不会做”是能力问题,由于许多班主任所受专业训练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加之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没有能够表现出必要的专业精神、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上好课的教师,却不一定当得好班主任。有些班主任付出了体力、脑力和精力,最后仍得不到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才能当好班主任。
“不宜做”是自身素养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来,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传统的说教、灌输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优秀班主任的法宝面对今天的学生收效不大。“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一个科任教师不合格,影响的是一门学科;一个班主任不合格会影响一个班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不论是年长或年轻的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质。
班主任是一种责任心强、要求高的专业性岗位。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他认为,要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为“主业”的必由之路,那就是班主任专业化。为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必须使之具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系统知识,必须通过培训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改变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