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与民族生活——基于《萨迦格言》的教育价值初探
⊙王 毅 张 怡[1]
[摘要]文化经典在民族文化变迁中终始得以保存和流传,其原因在于它浓缩着族群生存发展有益经验。文化经典渗透在本民族的生活中并对其民族成员濡化产生着积极作用。文化经典背后展现出的强大智慧会为我们揭示教育的真谛。本文就以藏族文化经典《萨迦格言》为例,从其中包含的丰富哲理和对藏族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入手。探讨文化经典在传承过程中如何与其民族的生活互动,进而反思当代教育如何回归民族生活。
[关键词]文化经典;民族生活;萨迦格言;教育价值
关于文化经典,中华民族个成员都有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汉族的《诗经》,维吾尔族的《伊斯坎得尔传》和彝族的《玛牧特依》,还有并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藏族《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和克尔克孜族《玛纳斯》,等等。此外每个时代各民族的神话、诗歌和寓言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文化经典是一种具有原创性、奠基性和典范性的文化,它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它们共同影响着民族成员生存发展。
同时,文化经典的普世价值和启示品质就使其具有了强大的教化力,具有了教育的功能。一部文化经典不仅启迪着一个特定时空下的个体生命,还规范与凝聚着一个特定时空中的族群社会。由此,本文以一部藏民族格言经典为案例,旨在于探索对人类文化经典与民族生活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思考经典的传承价值,反思当代教育。
一、《萨迦格言》的形成及其思想
《萨迦格言》是藏族早期格言体哲理诗集,成书于13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流传700余年,对藏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萨迦格言》的作者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是萨迦教派第4代祖师,出生于后藏萨迦王室,自幼受严格的寺院经学教育,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号称萨迦班智达,意为“萨迦大学者”。《萨迦格言》以七言四句诗为形式,共457首诗,全书共分9章,即论学者、论贤者、论愚者、论辩是非、论恶行、论本性、论悖谬、论处事、论佛法。格言诗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包含了政治理想、道德伦理、人生哲理、治学态度等,其诗歌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韵律,在揭示深刻的哲理的同时,陶冶着品读者的情操。
(一)《萨迦格言》的形成
格言诗作为藏族文学中重要的内容,源自古代印度。相传佛教盛行的古印度,学者与学者交往,学者与君主交往,都以格言诗作为礼物相赠,由此萨迦班智达立誓要为藏民族写出第一部格言诗作,他吸收古印度诗歌的格律,广纳藏族民谚等,他精心研读印度学者龙树的《百智论》《益世格言》等格言名作,结合自己的思考,成就了这部《萨迦格言》。它为后来的几部藏族格言作品奠定了基础,对藏族文学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贡献,正如萨迦班智达阐述格言意义时说:“是否骏马在奔驰时才能知道,是否真金在熔炼时才能知道,是否猛兽在战斗中才能知道,是否学者在著书立说时才能知道。”[1]在他看来格言对学者是一种基本要求,后来形成的《水树格言》《甘丹格言》《国王修身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萨迦格言》的影响,《甘丹格言》中这么评价萨迦班智达的贡献:“智者之王萨班大师,从各方面区分愚智,所著格言诗宝藏一书,赐予世人一双明眸。”[2],随后大量脍炙人口的格言诗作纷纷出现。许多藏族学者在文章中引用格言,人们在生活常用格言,渐渐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格言诗文化,格言诗也随之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
(二)《萨迦格言》的思想素描[3]
《萨迦格言》充分地表现出古代藏民族的杰出智慧,寓理于诗中,寓美于言中。通过格言告诉人们道理,简短的语句,朗朗上口的音韵,极为深邃的哲理,向人们展现了绚丽的思想世界。
1.为政之道
萨迦班智达作为当时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宗教和政治的领袖,对于西藏的历史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萨迦班智达统治时期,与当时的蒙古王室的首领阔端举行了有名的“凉州会谈”,与元朝中央政权密切了联系,结束了西藏持续400多年的混乱局面。尽管当时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下的西藏十分黑暗,但他作为一位得道的高僧,同时也是政治家、思想家,根据西藏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治藏安邦之道。比如:
“国王征收赋税要明智,“英明与福德俱全者,
不要过分地压榨百姓;只身也能战胜一切;
梭罗树的香液虽好,勇猛之狮和转轮王,
取得过多树就枯死。”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出,《萨迦格言》中对于执政者提出了要求,通过一些现象来说明治理国家要施“仁政”、做“明君”,更提出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强调如何看待执政者与民众的关系,以“英明福德”和“仁慈明智”这样的人格修养来要求执政者。
2.伦理道德
《萨迦格言》的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就是弘扬高尚的伦理道理。身为佛门高僧的萨迦班智达,以佛教的“崇善、慈悲、大舍”等精神与世俗社会相结合来规范社会行为。在看到政教合一制度黑暗的同时,也看到了当时以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执政者们一些有利于良好人格和社会秩序形成的进步观念。
“高尚的人再艰难,“高尚的人像一块宝石,
也决不取违义之财;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面貌;
兽王狮子再饥饿,卑劣的人像一架天平,
也决不吃肮脏食物。”稍遇小事马上就分出高低。”
将“与人为善、正直不阿、慈悲利人”的精神品质作为实现高尚人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提出的人格无不透出一种神性的光辉。
3.崇尚智慧
对于智慧的热爱是《萨迦格言》的又一个重要的闪光点,对智慧的崇尚是全人类每个民族都追求的,在萨迦班智达看来,智慧和拥有智慧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他认为无论是执政者还是平常人都应当以拥有高尚的智慧而荣耀。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用不正当行为致富的人,
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对贫困的学者进行嘲弄;
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就像一群猴子抓住了人,
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讥笑他为什么没有尾巴。”
诗人对于智慧和智者表达出一种崇敬,从生动的比喻中向我们展现了智者的风采,学者的优秀品质,揭示了知识对于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导人们热爱知识,崇尚智慧,尊重学者,这些也正是萨迦班智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以上的格言中庸者的形象活灵活现,对于不尊重知识,不崇尚智慧的人,对轻视智慧,不学无术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作者视人才为珍宝,视愚人为糟粕。
4.人生哲思
追问人生的意义,是许多智者的思想主题,他们对于人生处世做了总结。《萨迦格言》对于人生如何度过,一个人应有的处世态度都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从中透露出的道理具有很大的启发力。
“委派去做官的人们,“肚子里稍有一点知识,
知道该怎么做的能有几个?脸上就露出自满的神色;
观察别人都用眼睛,云层里积聚了一点雨水,
观察自己却要用镜子。”隆隆的雷声就响个不停。”
作者主张“自省”的人生态度,正所谓“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的道理,强调“内外兼修,谦逊虚怀”的人生品质。对于那些浮夸于世和贪图享乐的人生取向提出训诫。
由此,《萨迦格言》的丰富内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思想魅力。生动的格言,犹如滴滴明目的甘泉。品味其中的道理,无不启示读者,这就使得《萨迦格言》作为文学作品的同时,成为一本教育后代的文化经典。
二、《萨迦格言》的教育价值
《萨迦格言》在文学、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事过境迁,在当代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之时,在保存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经典越发显现其独特的价值。
(一)呈现智慧的载体
《萨迦格言》作为哲理格言诗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向人们展示藏民族的无穷智慧,体现着藏民族理性沉思和善于思辩的集体品格。
《萨迦格言》的思想内涵对于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都给予了深刻总结和提升。首先,通过对学者、智者、贤者的歌颂,来呈现这类人的价值,例如“委任贤者作官办事,百姓就能得到安康”“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形成了学者(智者、贤者)执政者的“君王”观,与柏拉图的“哲学王”异曲同工。其次,格言中宣扬“仁慈、崇善、利人”的社会伦理精神,从当时西藏社会的现实出发,他所希望的人格品质是“或有志气或心地善良,或服从命令或勇敢坚强”;倡导将“乐善好施”作为美名传送,他认为“吝啬不可能致富,布施绝不会变穷”。由此搭建起一座崇高的人格宝塔,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颇为相似,可以说是萨迦班智达的佛学思想的积极因素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成果。
格言,藏语称“勒协”,意为“美言”,以美言相劝,以教化众人。《萨迦格言》中对人们学习知识进行了劝导,比如他说:“自己所需要的经典,必须天天逐句铭记,如蚂蚁筑巢蜂酿蜜,久而久之必成学者。”。格言对学习知识的目的、方法和学习者等都作了阐述,作者班智达认为知识是智慧的宝藏,力量的源泉,“要想征服自己的敌人,先要充实自己的学问”,“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用于说明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对己对人都有益的知识,这是聪明人的标志”,他强调学习的正确目的是利人利己。强调“刻苦努力”“点滴积累”“不耻下问”等,他指出,“求学就得历尽艰辛,贪图安逸成不了学者”,“大海不会嫌水多,学者不会嫌知识多”,“为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哪怕是小孩子的也要听”。除了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萨迦格言》中还提出作为学习者应当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二)植根生活的经验
汲取民间智慧也是《萨迦格言》得以传承至今的良方。格言中的比喻与说理充分体现出民间谚语的风味,如“猴子如果不舞蹈跳跃,脖颈上怎会拴上绳套?”与藏族民间谚语中的“猴子把戏多,乞丐手中落”相仿。在格言的写作特点方面,短小精炼也是一个优势,易学易传。这些都使得格言成为了人们口中和笔下重要的论据。它体现出格言文化在传承中的优点,这也可以从藏族对格言诗的热爱中得知。
《萨迦格言》所涉及所运用的比喻与藏族社会经验密切相关,体现出“地方性知识”的特点。格言诗里许多象征物和比喻体都来源于藏民族日常生活,如“大鹏、毒蛇、乌鸦、狐狼”等,它们都是在高原长期生长的动物,生活在高原的藏民族深知它们的习性,它们或正义或恶毒,或忠实或狡诈,所以将它们比喻用于告诫人们善恶的道理,“骏马、雪山、檀香、泉水”等事物,它们有的强壮有力,有的纯洁芬芳,被藏民族视为吉祥之物来崇拜和赞扬。此外,在格言中还有大量的典故的引用,主要来源于民间故事和佛教故事。比如,“兽中之王虽凶猛,却被狡兔所谋害。”讲得就是关于一只兔子为了拯救弱小动物,骗狮子落井淹死的民间故事。又如:“聪明智慧的国王达瓦,救了晨桑的今生来世”,这两句格言就源自于一个达瓦王子教诲食人魔王晨桑归信三宝的佛教故事。从中我们看到《萨迦格言》在写作过程中充分汲取了大量民间文学和佛教文学的营养,使之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经典。
(三)文化诗化的传承
《萨迦格言》通过格言陶冶自身,净化社会。《萨迦格言》中透出的诗意的语言,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促进作用。格言诗原文为藏语,运用四句七音节的结构形式,每句节奏停顿是二、二、三,即** ** ***,声韵抑扬顿挫,其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有一种音乐之美。诗意的说理,透出的是一种人文的关照,诗意般教化。让人们在诵读之时,在领悟思想的同时,产生审美情感。
《萨迦格言》的审美精神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是人格之美,萨迦班智达贯于始终的思想就是高尚人格的塑造,如“尽管生得分外美丽,没有学问也不能算漂亮”,“用智慧检查自己的心性”,“智者要善其一生”,“有德操修养的人,能与众和睦相处”,等等。用“仁爱、慈悲、智慧、勤劳、谦逊”来构筑散发着神性光芒的人格庙堂。另一方是自然之美。《萨迦格言》中将社会道理、人伦道理与自然的现象相比,可以说是在以物寓理,比如,用“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的道理来说明人能否明辨是非,用“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来比喻一个人高尚的情操,用“把兰花装在净瓶里,它的香气还是飘往十方”来象征贤者的谦逊。这些都是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向自然学习,发现自然的美德。这些都促使所有学习《萨迦格言》的人深感文化之美,从审美中生发出学习的动力,从而自觉地传承文化。
总之,《萨迦格言》充满了生存的智慧和思想的张力,它之所以对藏民族影响深远,它是一本藏文化的活教材,其中所包含的生存发展的智慧,是民族文化创新进步的基础,值得挖掘吸收。
三、《萨迦格言》研究的启示
通过研究《萨迦格言》,笔者深感一部文化经典对一种民族文化阐释之精辟,一种文化影响一个民族身心发展之深远,经得起时空考验,令人惊叹。这都是因为文化经典传承与本民族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经典表现生命,指导生活。也让我们深思当今社会的文化垃圾为何寿命短暂,反思学校教育为何与生活情境脱节,笔者认为《萨迦格言》给了我们启示。
(一)文化经典对民族生活的“启示”价值
教育过程中,人类理解知识是一种符号与意义的联系,启示就是激发这种联系的通道,启示的开放与创生的品质决定了这种教育过程的普惠性。正如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莱辛在其《论人类的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传授给个人的启示,启示是传授给人类的教育。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4]由此在笔者看来,启示的目的是让人领悟其中智慧,从而优化生存与发展。人们研读文化经典,从中得到启示而从迷惑中走出来。人类宗教信仰便是典型的例子,其教化的过程更多得保留下了此种启示的方式。传统的民族社会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也是如此,一句谚言、一首诗歌、一个神话、一则寓言、一部史诗等,都需要人们通过它们的启示而提炼思想,指导行为。
由此,我们开始反思当代学校教育为儿童准备的知识是否有启示的价值。大量的功利化教育并没有做到为现实的生活而教育。标准化的答案无法实现对生活的自由感悟。背诵的知识没有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指导意义,所谓文化经典的研读也只是用于映景而已。真正的文化经典才能让人们获得发展,真正的文化经典需要用活生生的生活来研习。
(二)文化经典与民族生活“融合”的价值
文化经典本身就是一种被选择的文化,其原有的文化母体则植根于其原生的文化土壤之中。为何经典?以何种标准选择或者说是创造出经典呢?笔者认为其标准有两个:一为源自生活;二为服务生活。经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充分传递本民族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间百态。文化经典的创作源泉,就是生命活动的真实状态,它是教育产生的动力。文化经典诠释对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理解过程,也是展示民族生活的过程。与生活是融合的,文化经典才可能为人所用,为人所传。正如《人类知识起源论》中所讲到的“今天最寻常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曾经是那么难以认识,以致唯有让这些知识尽量与感官相接近,才能为他们的能力所接受。”[5]《萨迦格言》正是有与藏族社会生活相融合的品质,正所谓喜闻乐见,才使得广大的藏民族百姓乐于学习它,并用于生活之中。
相反,现代学校教育中大量的厌学的事例,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潮流,学生应试能力强大的同时情商的降低,都在说明学校所传承的经典只传形而不传神。当学生的学习与生命和生活不相干时,学习的兴趣便丢失了。学与用不相干了,学习的意义也就丢失了。
(三)文化经典与民族生活的“共生”价值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心灵的镜子、思想的翅膀。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因子,文化经典与个体心灵产生碰撞,使得个体的心灵结构与自身族群的文化结构交互适应,从而完成了人和社会的“共生”。人们理解经典的过程,就是经典陶冶人的过程,社会濡化个体的同时,个体也创生社会,这两者都依靠着对文化经典的解读与创造。文化教育学学派的诺尔曾这样说:“教育人去理解、把握这种种客观文化艺术的内涵,这首先意味着要通过这种种客观文化艺术去教育人。我们通过引导青年人进入超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和塑造他们的精神生活”[6],通过文化经典来促进一个民族精神的提升,这样的文化传递和精神提升正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期望的。
由此,思考当代教育所传承的所谓经典,越来越没有了生命力,文化的垃圾充当着文化的主流,学习者就只会把它们当成一种消遣。学习的知识失去了真正的感悟,学习者的智慧无从开启,文化经典与生活的感悟本是共生相济的,但是快餐式的文化经典所应给予人类的幸福美感被遮蔽了。只有让经典游于生活中,与民族生活形成共生才能实现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 语
对《萨迦格言》的解读与思考,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生动个案,思考文化经典,其实质在思考文化传承中如何优化人类的生存发展。思考选择和创生怎样的文化经典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优质生存。在笔者看来,一切承载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经典都是以人类生活为基础,应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应当与自然人文生态相适应,使之与民族生活形成共生互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M].次旦多吉,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97.
[2]索南扎巴,孔唐•丹白准美.格丹格言\水树格言[M].耿予方,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24.
[3]本部分所引用的格言原文皆引自于次旦多吉等译《萨迦格言》,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4]莱辛.论人类的教育[M].朱雁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02.
[5]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19.
[6]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
Cultural Classics and The Life of Ethnic Groups—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notation of “Sakya Maxims”and its Educational Values
Wang Yi Zhang Yi
(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haanxi XianYang 712082)
Abstract:As it’s value of representing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s and profound truths of ethnic development,cultural classics are preserved and spread with the ethnic culture changes. Cultural classics penetrated in the life of ethnic groups,and produc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group member’s enculturation. It follows that cultural classics showing strong classic wisdom,it can also reveal the truth meaning of education for us.The“Sakya Maxims”is one of the famous classical works of Tibetan culture,which includes some significant political thoughts that have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Tibetan social life. This paper takes“Sakya Maxims”as an example,trying to explore how cultural classics interactioned with ethnic member’s lives,and how to return on the life of ethnic groups.
Key words:cultural classics;life of ethnic groups;Sakya Maxims;educational values
【注释】
[1]王毅,男,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张怡,女,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发展与文化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