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国内心理学期刊有关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杨巧芳 侯玉桃[1]
[摘要]通过对2006—2011年发表在我国心理学权威期刊上的有关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总体数量较少,核心期刊最多的占五年文章总量的1%。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认知发展、民族认同等领域,研究对象和方法较单一,多采用常用的问卷对在校民族学生进行调查。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建构仍属于起步阶段,今后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空间很大。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心理;心理学期刊
1.引言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些学者就认识到研究民族心理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特殊意义,但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3年国内权威心理学期刊首次介绍了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取向,之后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开始把中华民族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研究,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大陆心理学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少数民族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关注除汉族外我国各少数民族进行跨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心理研究,对2006—2011年,五年间我国学者公开发表于心理学权威期刊上关于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总结,试图揭示近年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这些心理学专业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与行为研究》《应用心理学》。从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人格特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认知发展、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2.文献的计量分析
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得到近五年符合民族心理研究的相关文章68篇。筛选办法参考万明钢(2006)的方法,首先在检索条件下,选择来源,即前文所述的心理学期刊名,模式:模糊匹配;时间:2006—2011年;范围:全部。然后选择检索词:族。结果检索项命中:102篇。以是否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心理为标准,从中筛选出68篇文章作为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7种心理学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CSSCI)。
2.1 研究对象
所得的文献有20篇的研究对象笼统地称为少数民族,其余都明确阐明了所研究的具体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9篇,藏族7篇,彝族5篇,纳西族5篇,仫佬族4篇,白族3篇。而以研究方式来分,有三种即单一民族研究、多个少数民族间的比较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比较。其中,符合要求的文献中研究单一民族的有14篇,汉族与少数民族比较的有22篇,多个少数民族间比较的有10篇。
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体中最受研究者关注的群体,还有少数是研究医护人员、老年人群。另外研究对象地区分布广泛,不再仅局限于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朝鲜族的研究也日渐增多,而且在内地就学的少数民族中学生也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
2.2 发表文章篇数
从数量上讲,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逐年上升,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近乎空白到现在的方兴未艾。但是,发表在专业心理学期刊上的文章并不是很多,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在心理学期刊发表的比例仍然很小。其中《心理学报》4篇(其间查阅到的所有发表文章共计794篇,仅占0.5%),《心理科学》4篇(占0.09%),《心理学探新》6篇(占1.09%),《心理科学进展》6篇(占0.58%),《中国心理卫生杂志》7篇(占0.45%),《心理发展与教育》1篇(占0.19%),《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篇(占0.21%),《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41篇(占1.24%),《心理与行为研究》和《应用心理学》没有一篇(见表一)。
表一 2006—2011年国内心理学期刊关于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章
2.3 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其中,理论研究多采用文献分析、国外理论介绍等方法;实证研究又可以分为实验、量表测量。而测量是大多数研究者多采用的方法,其中根据测量工具的不同,又可分为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经国内修订),国内学者编制的量表,以及自编问卷。近年来调查研究相对较多,以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居多,对少数民族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比例逐年增加。
3.主要内容及结论
3.1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有学者对近三十年的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以在校学生为主,主要采用SCL- 90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或无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稳定,总体趋势更接近于大学生常模,而且略优于大学生常模,比青年常模偏低[1]。
对新疆维、汉、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汉族;北疆民族男女中学生及南疆维吾尔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中学生好;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吾尔族好[2]。维吾尔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哈萨克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而维、哈两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 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吾尔族组。
还有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来测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民族因子上,心理健康状况最好的是藏族新生,最差的是东乡族和回族[3]。可能是被调查地区是安多藏区,藏族新生有较熟悉的生活和语言环境,而东乡族和回族新生往往对藏区的饮食、文化、风俗和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有关。
使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广西少数民族高中生的调查显示[4],壮、瑶族男生个性基本相似,侗、壮族男生较汉族男生具有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自卑、多疑等个性倾向,侗族较壮族更为突出。壮、侗族较瑶、汉族女生个性倾向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缺乏信心、多疑、好冲动、在压力下易伴随躯体不适感等。
3.2 人格特质
用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式)对汉族和纳西族被试进行测量[5],结果显示:汉族的人格结构模型符合七大人格结构模型,而纳西族则不符合。纳西族在外向活跃、严谨自制、温顺随和、淡泊诚信等四个人格结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
关于青少年身体负面自我,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在总体负面身体自我和相貌、瘦维度上,彝族青少年得分分别高于汉族、藏族青少年[6];在胖维度上,藏族、彝族青少年得分均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
研究证实,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实际性、男子气-女子气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个性因素[7]。调查分析表明,彝族和壮族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幻想性,但壮族学生的幻想性特征较之彝族学生更突出;哈尼族和傣族学生的人格特征处于“现实性-幻想性”的平均线位置。这可推测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是其人格特征不同维度的表现程度不同造成的。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量表》,对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责任因素上女生非常显著高于男生[8],冒险、独立两个因素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内外倾、乐观—悲观、责任、耐挫折、独立5个因素上,城市和城镇来源的青少年显著高于农牧区来源的青少年。
3.3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另外,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学生[9]。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社会文化适应较好的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反之则较差[10]。处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幸福感水平不同,自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也受到影响。
在探讨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发现[11],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而且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对民族院校新生调查发现,心理控制源与SCL-90各因子相关显著,说明心理控制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12]。特别是与外控得分相关更明显,证明民族院校学生的外控性越强,越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症状。越是相信机遇、运气等外在环境能够控制或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所做事情的结果,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差。
个体的应对方式是个体的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应激出现时,不同人的应付结果是不一样的。研究证实,藏族、维吾尔族中学生更多的是采用消极防御性的应付方式(如自责、退避、幻想等)。总体上,他们自责的比较多,比较普遍,藏族学生都表现出混合型、矛盾型的应对方式。
对内地藏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探究发现[13],问题解决因子对总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以及具体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了主观幸福感。自信心和应对方式也有密切联系,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水平越高,就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14]。有调查表明,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某些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正相关,且某些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在成就动机方面,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和投射测验研究了12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女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弱于女生[15]。他们的成功恐惧主要与人际关系、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负相关。
3.4 认知发展研究
通过颜色相似性判断和颜色再认任务[16],考察了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于黑色和白色的认知,旨在探究不同民族的黑、白文化是否影响人们对黑、白颜色的认知。研究发现,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的黑、白文化影响四个民族的大学生对于黑色和白色的认知;语言和文化对于颜色认知的影响包括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
为考察纳西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主题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对Yi-Fu Tuan归纳的17对空间词进行了相似性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分层聚类法进行了分析[17]。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和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认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垂直”维度上,这与汉族和纳西族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相一致。汉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围绕着4个主题:三维方位、边界、空间饱和程度、视觉距离。纳西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围绕着5个主题:垂直方位、水平方位、边界、空间饱和度、视觉距离。汉族大学生空间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方位/状态、以观察者为参照/以物为参照。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词的概念结构也有两个维度:水平/垂直、状态/方位。
习惯的空间术语对人的非语言空间认知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摸箭头任务和动物排列任务等,考察纳西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习惯的空间术语是否不同,及其对空间参考框架的选择[18]。纳西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在判断物体空间位置时更多地使用绝对参考框架,这与他们描述空间关系时习惯使用的术语一致。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词汇判断任务,以母语为维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第三语言为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维吾尔族三语者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储还是独立存储问题。结果发现[19],他们的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是共同存储在一个语义系统中,支持了共同存储理论。除此之外,他们的母语和非熟练的第三语言之间的启动是非对称的,即母语词汇较容易启动第三语言英语词汇,但英语词汇没能启动母语词汇。
3.5 民族认同
在我国,有关民族认同的系统研究数量还是较少,但民族认同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当少数民族人群从自己的母体文化中转移到另一种全新的文化背景中后,他们普遍面临着剧烈的文化冲击和文化摩擦,这就引发了研究者对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注。而且个体对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民族认同理论也只能解释民族认同的一些侧面。尽管我国的民族问题与西方的不一样,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也为研究民族认同提供了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系、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之间的关系、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等,都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心理学者在民族与种族社会化、民族冲突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心理建构[20][21],使民族与种族社会化和青少年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许多研究得以整合到一个研究范畴之下,揭示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也有学者对民族认同和民族间态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展成熟的民族认同与积极的民族间态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22]。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理论层面的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4.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展望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关系甚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分析文献发现,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多数是借鉴国外的,本土化研究的理论建构较少。而且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的文章较多是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研究将常用的量表直接移植到少数民族被试中,只是简单地更换了被试而已,没有深入具体地揭示各类民族学生的特点,更没有深入到少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中去。
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在校高校大学生、中学生,只有少数抽取了各个年龄段的少数民族被试。或者研究对象基本上是某一民族、某一院校或某一民族地区的民族大学生,大多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测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对象和内容较为单一。而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被试的实验或者问卷,也就是还没有将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结合在心理学研究中来,因此对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及实证探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罗鸣春,黄希庭,严进洪,付艳芬,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10,33(4):779-784.
[2]库木斯,党海红,邹韶红,薛爱华.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33-435.
[3]赵庆华.民族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2):238-239.
[4]林东,覃玫,杨青,黄永新,等.广西不同民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95.
[5]许思安,郑雪,和秀梅.“大七”人格结构模型下的汉族、纳西族人格结构比较[J].心理学探新,2010,27(2):73-76.
[6]陈瑞,陈红,刘兰,彭光秀,等.汉、藏、彝族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评价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7):440-446.
[7]胡发稳,李丽菊,李锐,梁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61-263.
[8]杨伊生,刘儒德.蒙古族青少年个性素质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241-1244.
[9]喜超.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收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33-335.
[10]罗平,毕月花,汪念念.藏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2-313.
[11]李凤梅.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710-712.
[12]王洪友,郭庆科.民族院校新生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
[13]张长英,冉苒,许元丽.内地藏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28-730.
[14]赵冬,傅成仕,朱春阳.彝族大学生自信心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988-990.
[15]王洪礼,潘运,胡寒春.12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27(3):66-70.
[16]谢书书,张积家,和秀梅,林娜,等.文化差异影响彝、白、纳西和汉族大学生对黑白的认知[J].心理学报,2008,40(8):890-901.
[17]张积家,谢书书,和秀梅.语言和文化对空间认知的影响——汉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词相似性分类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8,40(7):774-787.
[18]谢书书,张积家.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空间参考框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2):331-333.
[19]热比古丽,白克力,雷志明,闻素霞.维吾尔族三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1,31(2):150-153.
[20]刘力,杨晓莉.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03-808.
[21]尹可丽,尹绍清,黄希庭.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概念、预测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800-1807.
[22]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344-1348.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inority from 2006 to 2011
Yang Qiaofang Hou Yutao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Quantitative analysiswasmade on papers of study on minority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domestic Chinese psychological journals from 2006 to 2011.The amount of papers of study on minorities’psychology was still very small. These subjectsmainly involved mental health,
minority students’personality,social adaptation,ethnic identity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were:method of study was single,research was mostly used scales,object of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a result,there i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minorities’psychology.
Key words:minority;minorities’psychology;mental health
【注释】
[1]杨巧芳,女,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侯玉桃,女,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课程与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