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注重理论素养培养还是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标准,高等本科教育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一定的培养模式服务于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此适应,为实体经济的复兴和发展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呼唤着应用科技大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七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背景分析

一、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

以注重理论素养培养还是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标准,高等本科教育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以下区别。

1.培养目标定位不同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本科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探究学术前沿的高等理论研究型人才。

2.知识体系不同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研究问题来自于实践,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它具有实践性强、基础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面对问题的狭隘性,理论要求相对要窄和浅一些。而学术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探究学术前沿的高等理论研究型人才,其研究问题可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社会实践,也可能来自于实验室。其目的不仅在于解决局部的现象问题,更重要的是提炼出实践的理论本质。因此,它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和国际化等特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没有前者紧密。

3.培养模式不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显著区别。它通过一定的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一定的培养模式服务于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它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与现实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必须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最新信息,才能了解到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也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及时调整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的需求。

二、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的宏观背景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下的一项重要改革,有着深刻的宏观背景。

1.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发展中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达国家走“再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和实施,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创新资源配置新机制,加速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以加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一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稳健、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与此适应,为实体经济的复兴和发展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呼唤着应用科技大学的诞生与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与此同时,也面临通过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资源与环境压力过大、传统产能过剩、世界级高水平产业与产品品牌偏少等不少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新外贸保护主义、经济回升不确定性等也加剧了经济发展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配套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来实现。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建立较完整和较高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必由之路。培养所需的大量人才,为之提供坚实的发展要素保障,便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应用科技大学试点的重要使命。

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最高学历仅达到大专。这部分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沿着职业型应用人才发展的方向进行后续职业技能与学历的提升,通道比较缺乏。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体系,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体系,培养基础性与学术性人才的办学经验比较成熟,办学效应比较明显。它们虽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从专业设置看,虽然各学校通过对基本专业的特色凝练和新增特设专业的申办,较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应用特色发展,可直接针对就业和职业导向的专业群在整个大学的专业群中所占比例还不十分合理。在专业办学和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迫于学校竞争、社会舆论、家长期待、学生自尊、学校声誉等外在压力,以及学校师资、实习实训场地、合作机制等多重压力,在办学实施过程中很难摆脱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习惯性思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应用科技大学试点改革推进,促使一部分高等学校通过转型与发展,在原有职业技术教育与学术学历学位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和完善一条以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学历学位体系之路,不仅可形成以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为主的应用科技大学与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互相补充、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从不同侧面为发挥高校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功能;还可以为我国原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提升能力、社会职业技能人员拓展技能提供渠道和阵地。

4.我国部分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为开展应用科技大学试点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培养应用本科人才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适应改革开放进程中,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进入我国企业生产领域后对现代化生产人才的需求,一些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被放在大专层次上,成为一些地方大学和广大高等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渴求的不断升级,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开始提升至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教育。这种办学是兼顾普通本科的学科导向和高职高专的就业导向的,一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本科教育形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承载主体来看,我国除了研究型高校外,其他几种类型的高校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特色的凝练方向。这与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不过,已有的本科高校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所形成的经验,还是为后序开展应用科技大学的试点战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及其简要评述

在我国,培养应用本科人才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适应改革开放进程中,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进入我国企业生产领域后对现代化生产人才的需求,一些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被放在大专层次上,成为一些地方大学和广大高等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渴求的不断升级,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开始提升至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教育,我们称为“应用本科教育”。应用本科是兼顾普通本科的学科导向和高职高专的就业导向的,一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本科教育形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我国经济发展而产生。

与此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学校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也进行了适度调整。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承载主体看,除了研究型高校外,其他几种类型的高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只不过其应用的复杂程度、技术与知识含量和应用的岗位类型有所不同。由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学校多以地方为投资主体兴办,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我们将这几类高校统称为“地方高校”。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主要集中在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两类,就是我们所通常说的“二本”和“三本”学校。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承载体,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和培养途径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关乎适应社会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关乎我国能否最终落实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

目前,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已为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广泛接受。可从实施的效果看,基于一元化价值趋向,特别是迫于学校竞争、社会舆论、家长期待、学生自尊和学校声誉等多重压力,一些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仍存在严重的“贪大、图全、追高”趋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关键概念存在的认识误区也导致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支撑平台、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如何把“应用型本科人才”从概念层面转向操作层面,系统地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念与落实途径,其现实意义重大。

第二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它是学校根据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

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途径,不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一项难题。理工类专业因其对象较明确、标准易界定,又因其行业针对性强、应用范围较易确定,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但文科专业由于口径宽、适应面大、标准不易界定、行业针对性不强、就业比较分散等原因,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到现在还较薄弱。有些人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是高职高专的主要任务,存在着地方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出路等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地方高校办应用型本科的积极性。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长效机制不易建立,单靠学校难以独立、有效地完成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畏难情绪,也使一些地方高校缺乏积极办应用型本科的热情。还有人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弱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和技能课程;弱化通识课程和人文课程,加强专业课程等。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效率。纵观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急需改善的突出问题。

1.对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旨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地方高校系由原来的工科类专科学校升级、合并而成,也有些是近年来民间投资新办的独立院校和先前的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这类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受办学经费的限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的提升与优化、新专业申报、实验室建设、科技创新等内容在短时期还难以达到应用型教育的要求。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通才与专才之间摇摆不定

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一般由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来培养,这些学校一般为地方性院校,层次不高,名气不大,生源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于是,人们在潜意识中将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低层次人才。迫于学校竞争、社会舆论、家长期待、学生自尊和学校声誉等多重压力,一些地方高校尽管在理念上认可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定位,但在实际执行时往往有意无意将“应用型”与“研究型”“学术性”对立,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朝着过去“精英教育”的模式上靠,有意无意地强调“研究型”“学术性”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的“贪大、图全、追高”趋向,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基于上述顾虑和争论,地方高校往往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通才与专才之间摇摆不定,从而影响人才模式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与体系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

3.一些关键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不能满足高效率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受地方高校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力和专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应用型本科专业在合作开放办学的道路上走得举步维艰。迫于过度竞争压力,受师资力量匮乏、追求热点专业的冲动、短期利益刺激等方面的影响,其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特色凝练不够,专业品牌打造不力。人才培养方案对文科学生的通用素质和技能突出不够,综合素质平台用得不充分。课程设计的总学时偏多,尤其是低年级时,学期课程门数多达9门以上,周学时达20多学时,使学生疲于应付,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均得不到保证。课程内容的设计,一是在坚持学科导向的同时,与社会需求和就业岗位联系不太紧密,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反映不及时。二是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专业性课程过专,专题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交叉课程过少,不利于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时存在两种极端化的倾向。一种是通识教育比例过大,专业课程过小,导致学生学而不专、专而不精;另一种是专业比例过大,通识课程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对实践操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变通能力、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差,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支撑不强。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之间关系的处理上,一是理论性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跨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比例偏少,制约了学生的视野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内容脱节,时间安排上衔接不紧密。

在实验教学方面,无论是在实验课题的设计,还是在实验教学手段,或者是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不能完全有效地满足培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

(1)在实验教学的目的方面。传统实验教学过分地依赖理论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没有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学生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分别培养学生做、教和学的能力。

(2)在实验教学的进程和计划方面。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脱节,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课题少、开出率低。相当数量的专业课课内实验学时安排少,比较零散而且随意性较大,甚至没有安排。

(3)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一是实验课题的验证性与演示性强,而创新性、综合性与设计性的比例偏低;室验课题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但层次性、系统性不强。二是实验教材缺乏。三是部分设置的实验课题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把握相关专业所需要的前沿或最新技能。

(4)在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参与方式不科学或参与力度不够,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对现代教育手段的把握程度不好或运用不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5)在实验教学管理方式方面。一是实验教学观念落后,任意选修实验课题少,实验室的开放度和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关键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尚未建立。三是实验教学内容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评价方法片面,如有的实验课程既无实验大纲也无实验指导书,对有的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结果而非对教学过程的全面考查。

(6)在实验教学的硬件和环境方面。尽管近几年加大了实验设备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和招生形势相比,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缺乏代表先进技术的实验设备,而且仪器设备维修不及时。

(7)在实验教学的师资方面。一是实验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双师”型教师缺少。二是实验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初、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三是较多理论课教师不愿参与实验,实验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8)在实习与实训教学方面,受稳定的实习实训场地不易建立,实践教学过程不易管理,产、学、研平台建设滞后,教师缺乏职业经历和实务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文科专业实习与实训教学内容滞后于经济社会生活现实;实习与实训教学目标不明晰,导致实践教学内容设置随意化;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环节欠缺;鉴于地方高校办学实力的影响,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文科实践课程设置不足;实践实习与实训教学环境不好和资源配置不优;一套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建立或者较为粗糙,对实践教学环节较少进行监控或监控不力;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则缺乏有效的考核。

(9)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学模式单一,以讲授为主,较少运用其他教学模式;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使一些逻辑性强的理论课程与技能操作课程在培养文科学生应用能力时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化的水平不高,高水平的优质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第三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制订原则与程序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学制学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课程体系又包含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首先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的知识技能要求,而且要关注将来择业、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学习、边创业,或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就业竞争力,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还要考虑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所谓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实际上就是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复合知识、关联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最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需考虑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行业的岗位规模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的双重趋势。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体现各类企业的综合性与专门化等多重需要。

(二)理论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在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平台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化,增加一定的应用型新课程,也要重视课程的人文化,加强通识课程。大致可分为三个课程平台:学科课程平台,是依据应用学科的发展来设置课程,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科理论知识和用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平台,包括根据学科要求和行业的用人需求,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并设置的实践课程,以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和科技训练,引导学生能较早、系统地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平台,以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为主,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终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个平台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增长与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相互促进,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刚性特征。所谓课程模块,就是将各类课程按一定的比例搭配,组成不同模块,供学生选修。它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选择,体现出柔性特征。层次上,按照应用型人才为主、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为辅,分为三大块。一般的课程模块主要按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安排,供大部分学生选择;部分课程模块提供给少数愿意向研究型或技能型方向发展的学生。三者的主要区别除了课程搭配的比例不同之外,还在于理论课的深浅程度不同。研究型的理论课程难度较深,技能型的理论课程难度偏浅,应用型人才的理论课程难度适中。三者的共同点是都加入了应用型课程,实践课程与选修课占有较大的比重,且选修课中有较多的通识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置问题

应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三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来调整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三个结合”指的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实训和实习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三个层次”指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是指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将创新教育体系纳入培养方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高校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体现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科研、各种大赛及社团活动等方式获得学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素质拓展的内涵包括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包括综合能力的扩充、身心品质的提升等。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德育为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原则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二)坚持强化基础教育,增强人才适应性的原则

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等教育内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设置学科基础课程,进一步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人才。

(三)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和学生全面发展原则

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和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要求,发挥各校的多学科优势,构建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德、智、体、美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以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坚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形成以实验和工艺操作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建设以独立设置实验课程为主的模式,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坚持教育创新,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压缩课内学时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课外指导等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分分配设计中,综合素质选修课、学生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10%以上。

(六)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

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必须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规定,开设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多样性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上,反映出学校的学科和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应尽量为学生开设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专业方向课程。不断增加综合素质选修课的开设种类和数量,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三、制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程序

(1)调研,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应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企业工作中得到检验。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对产品的使用,对其质量掌握发言权。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在其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所求是非常必要的,将企业纳入制订参与者的行列也是合理选择。

(2)确定各课程知识点和课程开设,优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根据各课程知识点的分布,优选、精选课程设置,既要保证本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均涵盖在所选课程之内,又要避免各课程知识点过多重复。

(3)做好课程的学分、学时的分布工作。根据大学生培养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置,既要做好课程学分、学时科学、合理的分布,又要保证课程在不同学年的时序分布。

课程的学时、学分分布,原则上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中的主干课程所占学时、学分比例要高一些,一般以3~4学分、48~64学时为宜。各课程的在各学年的时序分布,应该不同学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以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为主,大学二年级应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大学三年级应以专业技能课为主,大学四年级应以毕业设计和实习为主。

(4)专家论证。引入专家论证制度,对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保证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可行。

第四节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的原则

(1)市场导向性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即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2)专业性原则和行业原则。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要考虑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体现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质。所谓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实际上就是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复合知识、关联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3)可持续性原则。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要同时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的知识技能要求,而且要关注将来择业、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学习、边创业,或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就业竞争力,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4)现实性原则。要考虑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生源素质等实际情况,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现有条件能否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培养后,能否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

此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还应考虑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的双重趋势。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体现各类企业的综合性与专门化等多重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的主要内容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明确培养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型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特点。对于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从培养人才类型和专业特点上进行分析。

1.知识结构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2)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

(3)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和语言等知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人才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

(2)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这是进入21世纪和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3.素质

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一般将人才培养的素质分为基本素质、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三种。

(1)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是指作为一个自然人应该具备的起码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基本素质要求的专业差异很小,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懂礼仪、讲道德、讲诚信,遵纪守法,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综合素质。比如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判断,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有创新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全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还应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处理财务问题等。

(3)专业素质。学生在掌握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工作。

第五节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确定各课程知识点和课程开设,优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两个方面。要根据各课程知识点的分布,优选、精选课程,既要保证本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均涵盖在所选课程之内,又要避免各课程知识点过多重复。

一、课程设置结构的特点

课程结构是指通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的层次上,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强调各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

注重各门课程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满足对学生进行各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基本素质训练的要求。

2.强调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性

各门课程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必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结构中,并注重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避免重复和脱节现象。应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安排各教学环节,根据培养目标综合考虑、整体构建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3.强调人才知识结构的独特性

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培养,一方面积极做好调研工作,学习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精华;另一方面,更要注重联系实际,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争取形成有自己风格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形成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独特风格。通过压缩总学时,增加课外时间,扩大选修课程门类,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强调人才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和发展性

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充分重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努力体现人才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方向。同时,当代社会学科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才知识结构还应是动态的、发展的。

二、课程结构优化的原则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应整体优化。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原则。

1.通用性原则

专业课程设置以基础型、通用型为主,同时加强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体现基本知识结构的内容,也就是“两平台”: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知识结构应避免专业口径偏窄和过专现象,做到既夯实基础、又拓宽口径。

2.精简性原则

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和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向生产现场,去思考、动手、创新。

3.特色性原则

人才知识结构不仅要体现国家对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更需立足地方学校和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既要体现本专业特色,还要设置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任选课程。

4.实践性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认定学分。同时,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课程设置是衡量专业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依据,它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次序排列,决定着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和未来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因此,在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本科院校的情况和专业自身的特点,设置出既符合专业发展需要,又能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课程。“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的特点。因此,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基础较扎实”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使学生具有较为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根据“知识面较宽”的要求,设置专业基础平台,拓宽专业面,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1.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平台)

公共必修课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包括“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军训等。

2.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必修课程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专业基本规格。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专业主干课程等。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根据专业特点、社会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建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这是体现“平台+模块”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设置专业方向模块,每一模块课程包括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这些课程体现了专业的特色与创新。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兴趣及社会需求等,选择其中某一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体现人才的分流培养。

4.任选课程模块

任选课程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任选课模块。专业任选课模块是为拓宽或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开设的,往往会设置多门专业任选课供学生选择。

5.实践性课程

实践性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扩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是确保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第六节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包含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由教学实验、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组成。

1.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项目分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1)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验证性实验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了解一个发现和如何把这个发现的结果应用到一个确定的问题上比直接学习如何发现要重要得多。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设计性实验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实训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从时空上分,有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包括教学见习、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

(2)从形式上分,有技能鉴定达标实训和岗位素质达标实训,包括通用技能实训和专项技能实训。

(3)从内容上分,有动手操作技能实训和心智技能实训,包括综合素质要求(创业和就业能力统称“跨岗位能力”)实训。

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合理的实训教育本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却成为了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内训的责任。

3.实习

顾名思义,实习即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又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实习是学生了解生产过程、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又可分为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可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为走向社会奠定初步基础。

(2)生产实习。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生产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好办法。学生以实际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既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又可学习实际生产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掌握生产技能或培养管理能力,巩固、丰富与提高理论知识。生产实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生产实习中,可以具体、生动地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爱护公共财物、组织性纪律性、职业道德等教育。生产实习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专业思想,社会主义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思想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社会检验。

(3)毕业实习。在大学四年级,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同时,通过毕业实习,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4.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课程教学的深化和延伸,也是进行基本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有效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设计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相关课程范围,能满足相关课程大纲及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学生的素质。二是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能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训练的能力、工程(案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工作量饱满,又能经过努力完成任务。课程设计选题的形式及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

(1)设计型。学生应按要求编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指出所用公式、系数来源及理由,分析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成一定的图纸量。图纸的数量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专业设计要求。

(2)实验型(此类课程归入实验类课程模块)。要求实验科学、合理、难度适中,其实验方法正确并可重复,能独立制订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要求与训练目的。

(3)计算型。具有设计方案和逻辑框图,其计算内容有一定的专题性,参数合理,计算方法正确,完成一定数量的上机及编写出一定数量的程序。

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其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其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还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机会。

二、实践教学构建的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应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2.实用型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的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

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它要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努力摸索出符合实践教学的方法。

3.产、学、研合作,促实践教学的发展

践行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科研道路。科研基本定位在技术开发、技术配套、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研究辅助的层面。大力引进企业项目,以项目引导和推动科研发展。

第七节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保障与需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个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需具备以下两方面的重要保障。

1.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如前所说,企业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以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间接方式是学校深入企业用人单位调研,将汇总后的意见体现在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直接方式则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制订出来的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提供第一保障。

2.具备教师与现场工程师水平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作为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其自身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则具有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能力培养实施过程中急需的。因此,从教与学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具备教师与现场工程师水平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十分必要,是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构建具备教师与现场工程师水平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可采取两种途径。一是以现有教师为基础,通过助理工程师的方式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强化与生产现场的紧密结合,掌握企业的所需、所求;二是聘请具备高级工程师资格和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教师行列,共同构建教师队伍。

能否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密切联系,建立有深厚的友谊;二是校企之间是否有互赢的平台,即现场具备提供相应人力资源的条件下,学校能给企业一种什么样的回报,这种回报主要是企业选择对口人才的优先权以及学校能否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两个方面。

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并重

要培养较高层次、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一线人才,就既要做到把技能培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又要善于利用理论指导技能实践,使技术与理论相辅相成、促进人才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充分加大现代教学媒体的管理与维护、数字影视开发、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开发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类课程的实践实训力度,体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突出人才的实用性等特点。同时,也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先进、前沿(诸如建构主义)的教育技术理论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技术向科学化发展,充分体现出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2.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学校、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育,实现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包括如下几点。①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②利用社会和社区资源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校外实习(见习)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社会实践。③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建立实践基地。

第八节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途径

一、进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编写好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规范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制订课程目标。教师应认真学习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通识课、能力课、人文课、服务课”等四类课程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2)做好课程内容的组织工作。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部分要进行删减,选择学生发展最需要的基础知识;将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新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教学大纲中来;对学科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也要在大纲中有所反映。要从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上,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考虑新理论、新技术、新观念的取舍,但也不能一味增加新内容,片面求多、求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要以科学体系为基础,保持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注意方案中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衔接,特别是先行课、并进课、后续课之间要避免内容的脱节和重复。

(3)要科学分配讲授课时与实践课时。根据“四类”课程的特点,通识课做到讲授课时占80%,实践(或实验)课时占20%;能力课程做到讲授课时占30%,实践(或实验)课时占70%;人文课做到讲授课时占80%,实践(或实验)课时占20%;服务课做到讲授课时占20%,实践(或实验)课时占80%。

(4)要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倡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教学等方法,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做法。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方式的新模式。

二、进课堂

创设自主课堂、互动课堂、能力课堂、智慧课堂、和谐课堂五型课堂。

①自主课堂。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方向的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方向的系列课程。在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学习能力。自主课堂的构建,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又提高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提高了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②互动课堂。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技术,把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挂在网络上。通过互动型网络课堂,实现网上自学、作业提交、网络答疑,达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即时的交流。

③能力课堂。要积极改进理论教学,倡导讨论式、直观式与案例式教学法,紧扣“学生自学—学生讨论—教师评点”课堂教学的“三环节”。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构建能力型课堂。

④智慧课堂。教师把课堂当作“赛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勤于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建设智慧型课堂。

⑤和谐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倡导师生平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开展讨论。其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能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调动学生情绪,课堂气氛活跃,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具有启发性。

三、进实践

强化实务驱动、实例破题、实验创新、实训生巧、实习锻炼、实岗拓展六个实践环节。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1)实务驱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学生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边思考、边实践。

(2)实例破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难题。

(3)实验创新。选择专业中一些重要内容,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创设可再现的情境,组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开展验证性实验或综合性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和提高思想认识。

(4)实训生巧。根据专业教学内容,设计思维训练或动手操作实训项目,开展心智实训和操作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如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法庭、金工实训等。

(5)实习锻炼。安排半年以上的毕业实习,在双方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整个工作流程,在实习的岗位上加强锻炼,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6)实岗拓展。积极开展顶岗实习,选择一部分学生走上实践岗位,在实际岗位上提升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进考核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落脚点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如何,要通过大学生“四成”来检验。即,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四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四成”;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四成”;评价考核体系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四成”。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实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