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内部保障机制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内部保障机制创新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技能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属于学校未来的顶层设计,作为大学内部最高管理层的大学校长,很自然就要在学校发展战略管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九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

经验告诉我们,基于“如何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制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如要其发挥实效并能可持续发展,那么,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本书前面几章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问题,它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问题涉及的层次较多,面也很广。本章试图分别从发展战略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内部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如大家所了解的,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从地方性、行业性的专科大学合并而来。由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形势变化大,这些因素导致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发展战略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多学校没有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那么对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问题就无从谈起。即使部分学校制订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大多数战略的保障机制也是流于形势,谈不上科学和实效。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保障机制的现状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技能型大学。由于其历史渊源的关系,对发展战略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关于其运行保障机制也缺乏应有的关心。

(一)学校定位模糊,导致发展战略管理阻力重重

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越来越大,在科研成果上数量上越来越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服务于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人才。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本科院校走出精英教育时代的“象牙塔”,主动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批评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为我国从传统走入现代作出很大的贡献。在我国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同时,由于我国“士、农、工、商”传统级别观念的严重影响,在办学过程中“重学轻术”“重理论(清谈)轻应用”的倾向依然严重,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教育层次和差异的等级区别,存在着严重忽视教育类型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的倾向。在本科院校类型定位上,存在着重视普通重点本科院校轻视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偏见,重学术型轻应用型;在层次定位上,不顾学校传统和基础,不尊重学术积淀,“大跃进”式的层层高攀现象严重,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努力办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努力办研究生教育,重点本科院校争创“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多校区本科院校、万人本科院校越来越多;而在学科定位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倾向,单科本科院校变多科本科院校,多科本科院校升综合性本科院校。办学浮夸,模式趋同,造成本科院校全面平庸而不是全面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特色。这种种错误倾向和办学行为导致了本科院校的趋同和特色的缺失,不但造成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浮夸风严重,办学质量下降;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这种单一趋同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于日益增长的高素质、多类型、面向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由于对大学定位的模糊,导致大学的战略管理阻力很大,笔者所在的大学,就曾经碰到类似的情况。部分教职工对学校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不理解,认为现在的大学与以前的专科时代变化不大,以前的学生三年就能毕业,现在的学生要四年毕业,教师的教学没有啥变化等。因此,学校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了大量的改革措施,比如,加重教师科研考核、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设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监控体系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一些教职工的抵制。

(二)战略管理的实施不力难以保障发展目标的实现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问题上模糊,不顾自身学术实力和学术传统,盲目跟风,浮夸现象严重,在办学理念上“高、大、全”,造成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模糊,在专业设置上求全,在课程建设上门类齐,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陈旧繁多,在教学方法上填鸭灌输式单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文凭决定一切的现象。

由于浮夸攀比现象严重,办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单一,本科院校自身内部系统各个环节薄弱,势必造成高等大学在管理上混乱,过分夸大的计划和力量薄弱的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所谓计划年年落空,成为一纸空文。刘献君在《论本科院校战略管理》一文中指出,在本科院校战略管理中,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核心;在专业设置上,立足本校实际和传统,认清自身的强弱,懂得舍弃是战略管理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脚踏实地,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把本科院校内部系统的各个环节从现代管理艺术的高度落到实处,也就是说,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和关键。在现实中,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也制订了发展战略,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但规划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未认真落实,如此下去,那么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就难有保证。[1]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保障机制存在的具体问题

由于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不满,尤其教育界负有责任心人士的反思和研究,在本科院校办学理念、本科院校类型划分、定位问题上取得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近十几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向健康、秩序迈进,社会、经济、科技领域对人才的提出走向多类型、高素质、重实践的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观念被提出并有了清楚的认识和明显的进步。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应用型本科院校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认识比较模糊,相应的发展战略也认识不清,同时本科院校在保障运行机制上措施不到位,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学校领导层对发展战略重视不够;相关职能部门对发展战略执行力不够;缺乏保障发展战略实施的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调适机制。

(一)学校领导层对发展战略重视不够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属于学校未来的顶层设计,作为大学内部最高管理层的大学校长,很自然就要在学校发展战略管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领导的战略眼光、坚定果断的决策能力,以及激励和感召教职工投身于大学事业的领导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大学的发展战略的质量和实施效果。根据我的了解,在我国一些大学里,部分大学领导层对学校的发展战略问题不太重视,认为只要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完成“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就可以了,远期的规划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自己的任期有限,即使现在规划了,后任校领导执不执行都是问题,因此,他们对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保障问题不太热心。

(二)相关职能部门对发展战略执行力不够

在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里,一般都设置规划中心(处),专门负责学校的各种规划的制订、执行、监督工作。笔者通过一些大学的规划部门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执行得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因此职能部门难以执行;有的是规划部门的协调能力有限,难以去协调教务、科研、财务、学工、人事等部门及二级院系的工作,导致监督保障工作流于形式。

(三)缺乏保障发展战略实施的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调适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实施的发展战略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多方合作机制,保障规划及其目标的实现。在我国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里,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既缺乏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的支持,又得不到学校内部的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这种保障发展战略实施的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调适机制的缺失问题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很突出。

第二节 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动力机制创新

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复杂、综合、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重实践、多类型的实用型人才;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阶段,走入多元化的“大众教育”阶段,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机遇和挑战。立足于本校特色学科与专业,面向社会市场,密切加强行业企业的合作,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基本动力。具体分析,可以从这两个途径建立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动力机制。其一,从外部环境看,基于五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强大外部动力;其二,从内部环境看,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持久的内部动力。

一、“五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外在动力

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机制,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战略意义巨大,它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死生存亡。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仅仅依靠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优秀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政府营造适合应用型专门人才成长的环境,需要社会和企业给予应用型本科人才成长的平台和机会,需要社会、家庭转变传统守旧的人才观念。在社会、政府、企业家庭和学校五个方面的联动运营下,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坚决实施好该发展战略。那么,我国就将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学校做好社会与家庭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观念转变的媒介

转变传统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念,需要有一个社会、学校和家庭互动波及的渐进过程。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就业压力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的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视。但是,在社会和家庭中,还存在一种无奈的选择心态,特别是在中国高考制度下,进入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是未被研究型的重点本科院校录取的无奈心态仍有广泛的影响。

在网络、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信息传媒发达的今天,国家、政府对转变人才观念的宣传非常有力;同时,本科院校自身要基于本校重点学科专业的实力,与家庭进行合理地沟通,特别是利用新生入学的契机。在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下,靠自身的实力说话,重视以往毕业生的校友效应,提高社会知名度。

(二)创造有效的产、学、研一体的运行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自身,面向市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首先,要从学校的政策上加以导向,营造氛围,理顺管理。完善本科院校科研资源布局、校内科技资助体系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平衡组合全校的科技资源,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研究开发队伍与外围研究开发队伍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启动创新团队,建立队伍培养与资助机制。在现有的校院科技资助体系的基础上,设立开放基金,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来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工作,按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稳定发展的经费资助体系及互利与风险承担机制。改革目前单一的科学研究模式,建立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集应用基础科研、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立体式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体系,重视各项技术服务建设,确保产、学、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实践主体地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最终能实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企业。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传承者,而企业是知识的应用者和转化者。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各方合作形成后,通过企业最终走向市场。因此,在产、学、研合作中,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本科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广大科技人员要主动倾听企业的需求,充分重视产学研合作总体计划中企业的需求和建议。

(三)协调政府职能,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逐步向“服务型”职能转变,在这一职能过程中为企业和本科院校、科研机构牵线搭桥,起到协调的作用。构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扶持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对本科院校与企业建立的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如研究院、技术中心、科研基地等,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优惠和补贴;推动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投入财政力度,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技术交易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政策资源,协调扮演好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

与此同时,逐步探索和运用政策、法规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约束。产、学、研合作是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单位之间,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目标而开展的互惠互利的多赢合作。同时,在具体运行中也存在者利益分歧、冲突和操作上的困难。因此,需要认识、探索、运用政策法规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参与健全与完善各类经济、科技法规的建议和协商,推动科技与经济合作,使产、学、研合作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障。

二、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当前,全国本科院校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窘境。走出僵化的困境,抓住自身的传统优势和资源,准确定位,明确办学理念,承续优良的传统,培育质朴、典雅的校风,营造健康的管理制度,集中资源力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构建可持续教师队伍建设,是本科院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立身本校学科优势,办好学校特色

在本科院校大面积不顾自身实际,追求“高、大、全”,相互攀比“升级”的狂热余波未定之际,立足于自身学校的传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冷静取舍,平衡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加强传统重点学科建设,办出特色,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出千篇一律、泛泛无味的困境。集中资源优势,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办出具有核心优势竞争力的特色专业,除了硬件投入之外,还依赖软件的配套。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校风,没有一批专业过硬、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再多的投入对于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讲也无济于事。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现代制度、企业具有冷冰冰的特性,特殊时期的政治运动、宗教运动具有狂热的一面,而教育事业必须具有一颗颗温存的心,她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投入。这种要求,仅仅靠“科层制”追求的高效无能为力。这就需要高效管理运行中尊重教育规律,追求效率,富有一定的弹性,“以人为本”,逐步营造健康、公正和谐的管理制度。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慢慢孵化出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了一批高素质、敬业的教师队伍,办学质量才能提高。而真正能够体现和代表办学质量的是我们的“产品”——学生。走向社会的我们的学生,是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声誉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靠的就是我们的品牌!

(二)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决定性条件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有应用型特色教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特色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所谓特色,指的是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而且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到人才激励的完善用人制度。

首先是人才引进方面,在学校引进的新教师队伍中,重视扩大在社会、企业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人才比例,把具备这种经历的人才与引进教授、工程师、博士、硕士同等重要。创造条件,从实际部门聘请一批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到相应的社会、企业实践岗位锻炼,将此作为补充教师长于理论、短于“实战”的重要内容。在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的同时,酝酿、探索出台具有同样力度的措施、政策,引导青年教师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让教师定期下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了解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状况。在人才激励方面,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师激励机制,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应该给予同等重要的政策导向,从政策层面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科研能力,并积极投身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于教师从事与应用型项目教学、研讨教学,应该制定针对有效的激励措施。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内部保障机制创新

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管理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人才的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大学战略管理内部调试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要完成这一使命,培养、引进和汇聚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是内部战略管理的根本。同时,潜心培育、呵护具有灵魂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永恒主题。

一、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传统“精英教育”培养对象是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研究生教育作准备,学生毕业后大多流向学术研究或政府高层管理领域。与此不同,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大众化”群体,培育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多类型、能力强、重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也不同于实用高级职业人才,而又兼备两者的优势。

但是,在培养过程的实际实施上,应用型本科人才绝做不到把研究型本科人才的“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目标与高职高专的“会施工、强技能、重应用”目标理想叠加。受教育体制中四年制学时的限制,在具体操作中只会造成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显然是行不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不同于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和高职实用型人才的特点,即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2]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1)基础知识适度。基于培养目标、学时期限和学生志趣等多方面因素的状况,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不必也不应一味强调“厚基础”。大量的社会追踪调查和现实经验表明,一个人职业成长的潜力更多地取决于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而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宽厚。因此,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厚基础”,要兼顾“厚基础”“强应用”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有所为;要学会取舍,“取舍是战略管理的精髓”[3]。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作出调整:改革“精英教育”面对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过于强调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传统,精选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构建专业基础,为专业教学服务。同时,有助于学生在相关的专业中转换;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保持适度,传统教学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比例过大,应用型专业课程偏少,不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2)专业口径适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面向行业来设置专业,因此,专业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链条的延长,行业发展越来越出现两种态势: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出现高度专业化趋势;另一方面是技术符合程度越来越高,出现高度综合化趋势。因此,在专业口径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点。首先,在实际工作中,不同行业的复杂程度以及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复杂程度很不同,这决定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口径也必然是宽窄不一。片面地提倡专业“宽口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并不合适,也做不到。有些工作领域比较复杂,内部分工非常专业化,专业口径不宜过宽。其次,要高度重视复合型专业的设置。比如,某校冶金专业的机械原理、高炉自动化、冶金仪表、安全工程就是面对复合型专业而设置的课程。

(3)重视实践应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特别重视两种能力:一是综合应用能力。与学术研究对于科学原理的发现不同,对于知识的应用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学术研究侧重的是分析,力图精确地掌握事物的每个细节,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是对事物的理解和探索;应用型强调的是综合能力,面对实际问题迅速合理地提出全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对事物的改造,为人所用。比如,很多工科,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领域里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减少,除了开发设计外,更多的工程师走向服务、销售、管理领域。即便是生产领域里的工程师,其工作方式和任务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他们必须与消费者、采购员、生产者、市场营销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因此,综合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校应该打破知识体系的界限,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和实际工作项目。二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另一个重要能力,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现的能力。树立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在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以及改革教学环节上来完成。

(4)强化个性综合素质。个性综合素质是相对于专业素质而言的,指的是个体所具备的、与其从事的专业无直接关联的、专业知识结构之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力、人格、情感、行为方式等心灵结构;在社会能力方面主要包括自觉性、条理性、独立性、坦率、批判性、反应能力、评价能力等个性化能力。1996年至1998年,在德国联邦教育部主持的专家调查中,德国500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将社会范畴和人格范畴内的社会能力、个性素质列为对未来最重要的通用知识。[4]因此,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社会性和综合性,需要极强的社会能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才能展现其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个性这素质的培育非常复杂,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层制(bureaucracy)管理的对象。一方面,它与每个人的个体经历和实际社会生活体验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只有具有浓郁丰厚的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才能浸润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培养过程中遵照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等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培养实际应用综合素质为主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理论、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始终。

(1)优化教学体系,推行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经济、有效”的教学改革。逐步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中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以各自学科为背景,相对游离的状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建立应用型本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逐渐在探索中实现课程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对传统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对强调自身学科在学理和知识系统上的完整性、系统性进行改革,实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构建基础学科教学板块,为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较强的服务性,又能具有综合性的基础板块建构,有助于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转换。传统教学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占的比例普遍过大,即便最近几年许多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实践课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实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应该高于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而一定数量的专业方向的实践板块课程是保证专业实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前提,因此应该加大应用型专业实践板块的比例。

(2)改革传统重理论教学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传统大学在教学体系上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在量上占的比例过大。即便实践教学,与现实中企业直接面临的新问题也存在着脱节现象,实验课假设命题偏多,应用型不强。因此,应统筹安排生产实践、技术实践、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时数。同时,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调动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在组织上创建专门机构,建立鼓励和激励机制,与用人单位的企业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合适的专业中,应该积极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培养模式,即学校和用人单位利用共同的育人环境、共同实施完成教学任务,将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践知识技能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技术实习环节方面,与企业合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检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通过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形式,产、学、研一体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

谨慎探索切实可行的校内管理措施,积极协调与企业的合作,逐步构建完善、配套的技术实践、课程实践、生产实践以及科研实践课程体系。在生产实践环节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增长实践知识,积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感性认识。在技术实践环节上,学生以准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第一线参加技术和管理工作等,把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拓宽、深化专业知识,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在课程实践环节上,包含了各类实验、课程设计等,它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首先,为了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力提高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其次,优化课程设计环节,要特别强调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设计的开展,如在专业教学阶段引入产、学、研结合紧密的、跨学科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科研实践方面,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申请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参加科技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尽早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在学习阶段同时受到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毕业设计环节上,作为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一次大检查,应该引起教育者和学生的充分重视,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和考核工作。毕业设计应主要来自实践领域,并且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这对于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将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本科院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重视和鼓励、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究,更新本科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密切实践、关注和思考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最新的知识信息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丰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理论性、基础性强,应用型、现时性不足的缺陷,并将开展应用型科研开发项目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完善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讲座和学术报告、各种文化节和主题教育活动等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改革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形式,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假期、周末,开展生动、有效的社会实践环节;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以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作为主要内容,使社会实践成为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生产实践和技术实践的预备和延伸。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理解学校与现实社会的区别,提前从心理上减轻学校的“理论性”“理想性”与现实社会的“艺术性”“综合性”的落差,凝练现实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高职高专,说到底不是培养高级技工,尽管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仍需要大批的高级技工人才。这是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决定的,既然名为“大学——University”,就应该除了“应用性”,还应该具有“综合性”,英文“versatile”意为“多种才艺”,“uni”意为“综合,合一”。当然,这里的“综合”,不是指“学术研究型”的“综合”,是指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有的一种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引入跨学科课程板块、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为“大学”的应有之义。很多应用型专业,应该引入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课程板块,引导学生树立大工程的概念,树立市场意识、社会意识。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一种学术、学习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这种培养综合能力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的孕育,不是靠一天、一年乃至三年五年就能培养、孕育出的。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需要现代大学管理的宽容与弹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强烈现代性的“科层制”管理方式是它的“敌人”。这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有赖于不同风格、不同学术背景,甚至性格各异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高素质大学教师浸润其中,学生在其中感受其言传身教。这种能力不能靠“说教”,只能更多地依赖“身教”。但是,这种理想的假设的确对现代大学管理者提出大胆、严峻的考验,是对战略管理的挑战。

(三)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战略定位是核心,战略实施是关键、是主体。再好的计划、图纸乃至计划,如果得不到稳定、健康的实施,也是空想、废纸一堆。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管理创新,关键在于战略实施。

第一,稳健、谨慎地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现时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试探打破传统“知识本位”教学特点,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把某些内容重复或交叉的理论课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使课程结构优化,使课程内容更“经济”、更适用。在课程设置方面,更新内容。专业方向的板块课程应保持相对灵活,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缩短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的距离,体现教育的现时性、针对性、实践性。摸索出一条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路子。在应用型本科教材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自主研发应用型本科教材、参考和引进国外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材来解决困扰应用型本科教材的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高质量教材,突出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二,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凸显应用型推进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学生能力培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多媒体课程建设,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录像等媒介,丰富课堂传递信息和内容,活跃课程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探索、鼓励、激励打破课内课外界限的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推动师生讨论、相互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第三,改善实践教学环节条件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平衡资源配置,完善、改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专业实验室资源配置中,减少演示性实验设备的引进,增加与行业工作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实用型实验设备的更新、引进,培养、提高综合性、自主性实验建设。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强学校与企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建设,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上的节约。重视项目教学、毕业设计方面与企业做到有效合作。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积极展开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应用型科技项目以及应用型设计大赛,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激励教师直接参与实验的开发和指导工作。

第四,积极、稳健地推进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鉴于现阶段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比例过高的现状,探索和实施在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方面配套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有鼓励、激励机制的措施,实施靠操作性的教学管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在专业教学上控制课堂讲授时数,减少灌输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验、实践的学分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建立弹性学制,积极稳步推进切实有效的学分制管理,完善学分计算方法。结合板块化教学改革,建立板块负责任制度,以课程板块为单位加强教研活动和教学管理。建立鼓励、激励机制,板块化教学改革需要对若干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和改革,需要一组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板块的教学目标,并建立详细、完善的可检查的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能否有效地落实、实施,就要看是否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积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去保障。大学乃一具有独立精神的领域,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无论是它的主体——教师,还是其“产品”——学生,都是在本质上具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个体群体。在现代大学管理过程中,兼顾现代“科层制”的效率和“以人为本”理念,需要本科院校管理层具有大智慧、宽胸襟、长眼光的高超管理艺术。

本科院校面临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新挑战,教育、学校自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现阶段我国本科院校大面积存在教学管理效能低下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复杂。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历史造成了人才断代,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前的德才兼备、学养深厚的老学者大都离世,大学独立精神的学术品质香火不旺,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不容乐观。自1999年本科院校扩招以来,大面积的本科院校在“追、赶、超”攀比升格的几近大学“大跃进”的运动中,在本科院校引进人才只偏重硕士、博士。在“量”的方面取得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学校在定位、管理、要求以及计划宣传上,由于面对政府、社会的压力,往往存在定位高、管理严、要求高、调子大的倾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独有的大学文化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石

大学不是企业,其目的不在于盈利。尽管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面临着现代生活各个方面的机遇、诱惑和挑战,大学,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回到中古时代的“象牙塔”,必须处理、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之中。但是,大学有其独有的内在品质和发展脉动,有其相对独立的功能和目的。

(一)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整全”的人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源于欧洲中世纪。现代性大学,肇始于德国;我国古代有官方的“太学”,民间有“书院”。古今中外,迥然有异,但在其理念上有一可通之处:乃在于培养“整全”的“人”。孔子曰:“君子不器”,其弟子述老先生教导之方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中国传统的官方教科书《大学》开篇提醒:“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德国哲人耶士培认为,大学乃为对知识有热情之人而设,真正的大学必须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5]大学之目的在于模铸整全的人。

我们所探讨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管理,的确是面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新发展、新问题而作出的转型研究。但是任何转型、改革都不是横空出世,都必须尊重“在变中保持不变”,在批判中保持继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可以说,“重实践”是我们的“转型”,而“高素质、强能力”,是我们的继承。前有所述,必须依赖模塑“整全”的“人”的传统理念,否则就跌入现代工具理性、技术理性之“器”的轨道,这也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做的提醒和批判。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又不返回“学术研究型”教育,是对我们战略管理实施的考验。在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围绕专业课服务的板块设置的同时,大学校园可以设置公共选修课进行“博雅教育”的尝试和探索。“博雅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针对一般专业教育面对“素质”“能力”“整全”“综合”等问题无能为力的领地。借鉴美国“博雅教育”的经验,以公共选修课的方式,慢慢培育学生对于中国、世界历史和文化,中国传统中的经典原著、欧洲传统中的经典原著的学习和部分阅读,慢慢在大学校园中孕育一种经典的学术、学习氛围。当然,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开始我们不可操之过急,不能以相应专业的要求和态度来期待。我们“博雅教育”的目标在于营造浸润、熏陶“能力”“素质”和“综合”的环境,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艺”,应探索一种“由松到紧”的道路。

在授课教师安排上,根据实际情况,与美国“博雅教育”在运行上不同。我们应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为在相关专业领域有所专长、建树的有志于教育热情的教师提供“廉价”的平台;同时,聘请其他本科院校、社会和企业人士在校园开设专题讲座,哪怕“高酬”聘请,对于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都是“经济”的。这不是空想,在“金钱崇拜”的今天,笔者接触到一部分校内、社会和企业有志于教育的人士。尽管我们的规模不能与美国世界知名大学的“博雅教育”相媲美,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可以作开端性的探索和尝试。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的执着心态,还包含情感、德性、人格、想象力的感染、陶铸和熏陶,而这种能力,笔者认为不是专业性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能为的,也不是一种狭隘或独断的政治上或宗教上的教条洗礼能够完成的。它的培养靠的是人在成长的历程中,心灵与心灵的相遇、对话、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山重水复”才具有的豁然开朗、震撼的感染力,这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机缘”,是一种现实、实现了的“美”。

(二)大学的校园文化与风格

教育界有识之士大都推崇梅贻琦先生的“身教重于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也深知蔡元培先生“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之对美育的良苦用心。梅校长、蔡校长在中国教育史上受到所有清华人、北大人,乃至所有“读书人”的崇敬。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硬件设施上必须全力投入,但是,一个学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氛围、风气、风格、大师、教师和学生性格的熏陶、浸淫,非单单靠资源投入所不能及。

当下本科院校存在众多不良风气,管理上“令不行,禁不止”的废纸空文满天飞,教授、专家学术造假,“曲学阿世”“学术欺骗”比比皆是,大家“齐心协力”地“名正言顺”瓜分资源,金钱崇拜、行政上的钻营、奴性习惯豢养等,与大学之追求真、善、美之宗旨南辕北辙、大相径庭。最可怕的是整体的麻木,“皇帝的新装”变成现实。在这种风气下,摆在大学校长、管理层面前的是非常现实、残酷的挑战,但对于大魄力者也是机遇。当然,我们不做理想主义的牺牲,能否从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实验主义那里、从“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的点滴改良那里得到启示,是考验一个大学校长的胆略、魄力、胸襟和耐力的机遇和挑战。诚如是,一个大学校长开风气之先,上行下效,渐渐培育、呵护一种质朴、典雅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健康、公正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代大学不朽之璀璨。

文化生活常常决定一个大学的风格,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气质、品性。它呵护、孕育着文学气质、诗人和艺术的情怀,激励着我们追求生命意义,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大学品质,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6]缺乏这种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孕育和积淀,我们的大学就会流于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来料加工的集散地,不能称之为“大学”。

【注释】

[1]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2]苏开荣,代丽健.应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6).

[3]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4]姜大源.德国500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论未来知识社会里的知识与教育[J].德国研究,2000(1):37-40.

[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