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关怀需要你的孩子
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生涯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我们的目光总是不经意地落在一些特别的面孔上,这些孩子们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够优秀或不够快乐,年少的眉宇间特别的表情牵引出我们深深的思索。高尔基曾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是爱的教育,只有教师心中充满爱,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残障学生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例:在七年级新学期开始,一位双腿瘫痪的孩子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她上学是母亲送来的,放学时母亲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孩子说,她只有在晚上才喝一点水。这就是一个残障儿童的校园生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不幸的孩子,他们或许永远生活在黑暗当中,或许永远享受不到奔跑的快乐,或许他们的世界永远寂寂无声……
而身体健康的我们,怎能漠视他们的痛苦?他们是我们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教师,关怀他们、给予他们快乐是我们的责任。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更多学生能伸出援助之手,既是对同学的帮助,也是对多数学生爱的教育,只有懂得爱,懂得付出的人,才能体会到别样的快乐。而只有生活在爱中的残障孩子,才会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和纯洁的内心。
二、智障学生
智障儿童是另一类型的群体,这类孩子的父母同样为孩子的未来担心,许多智障儿童被冠以“傻”这个名词,其实他们的内心比任何人都纯洁,他们没有功利没有阴险没有刁蛮没有邪恶,他们的心最纯洁无私最干净明澈。然而,他们也没有防范之心,甚至在社会的洪流中不能保护自己。如果能有幸坐进教室,却又是学习最吃力的一个。身边的人难免有嘲笑和鄙视。更令人心酸的是有时他们并不知晓这种不友好,却报以澄明的笑。这类孩子怎能不触动善良人的心弦,作为教师,我们能力所及的是给他们一个团结的班级,让他们在友爱的集体氛围里感受到真挚的友爱,为他们的单纯的人生增添美好和快乐。
三、单亲孩子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近年来离婚率迅速增加,据统计,全国已有上千万的单亲儿童,并且数量还在迅速增加。这些单亲孩子成为社会上又一弱势群体。他们本该享受父母亲的照料,本该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可是换来的却是对幼小心灵的伤害。对父母持续冲突的烦恼,对父母离异的不解,对重组家庭的不接纳,对父母一方爱的缺失……凡此家庭变故,构成了青少年主要的情感和心理的困惑,从而形成了不良的性格,如孤僻、自闭、暴躁、多疑、敏感、自卑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影响着他们整个成长过程,据统计,单亲孩子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品质、行为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多。并且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他们很难接纳,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也会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导师或朋友的身份亲近他们、关怀他们,因为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就是缺少长辈的关爱,老师更应该耐心的、持久的给予他们温暖,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只要心结解开了,他们依旧可以性格开朗、独立自强。
四、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而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他们成长的这个阶段却缺少父母亲情,父母角色的缺失必定给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和疏导,造成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他们沉默寡言保守自闭,对许多事情都没有兴趣,甚至打不起精神,学习成绩不是落后就是毫无起色,性格普遍不够开朗乐观。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斥责,他们问题的根源在于缺少交流和关爱,性格里面的自卑和没有安全感需要教师一点点的转变,虽然教师代替不了父母,但是教师同样是长辈,可以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细节,多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及时有力的扶持,弥补心灵上的空白,他们自然会修补创伤,逐步融入集体,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学习。
五、贫困生
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经济上的贫困孩子无能为力,自卑心理在幼小的心里悄悄形成。贫困生往往在学习上更用功,或许这种用功是为了在另一方面张扬。如果班里形成攀比风气,这类孩子会更苦闷。有些家长也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开导,反而给孩子增加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他们这个年龄不该背负的。如果贫困影响了孩子升学,更会给他们的心中留下永久的阴影。即使顺利升学,在他们参加工作之初也会比别的孩子对工作给予更高的期望,希望这个工作能改变自己及家庭的生存状况,而万一实际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孩子就会在悲观失望后,冲破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出现极端的行为。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这类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进行自立自强教育的同时,多给予他们一些乐观主义的影响。
六、学困生
学困生的苦闷显而易见,就许多中途辍学的学生情况看,多是因为成绩不佳,学习没有一点乐趣。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有应试教育的弊端,看看每晚孩子们的作业量,就知道孩子们升学的压力有多大。这里面有制度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及教师教育的问题。教师应该先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方法,既要让课堂生动有趣,又要关注他们的特长,尽量多为学生的学习制造一些快乐。同时给予学困生有效的帮助和真诚的鼓励,他们收获成功的体验之后才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不管是哪一类学生,他们处在青春期,是成长中的祖国的未来,关注个体、关注差异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收获学生一个微笑,就值得我们由衷的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