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与档案信息中心(简称“中心”)是江苏省综合性科技文献收藏中心、国家二级科技文献收藏单位、地区Ⅰ级专利文献收藏与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成果档案以及计划项目档案全文收藏与服务单位。“中心”收藏内容丰富,且传统、电子、网络资源种类形式俱全,涉及面广,跨多种行业和学科,设有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书库、档案馆等对外服务窗口和培训基地,免费为社会提供查阅服务,是公益性对社会服务的机构。
近年来“中心”加强了中外科技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集成了包括“维普数据库系统”“万方数据系统”、清华“中国知网”“国研网”“方正APABI电子图书”“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的中外资源、NSTL等信息资源系统,并提供中外期刊、引文、标准、药典等检索咨询,提供专利信息分析、引文检索影响因子统计分析、行业专题咨询等深层次服务。
●提供数据库远程检索服务。国内外科技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引文、科技报告、中外专利等资源单库检索和整合后的一站式远程检索服务。
● 提供全文传递服务、网上和网下传递服务。
● 提供代查、代检、代译服务。代查科技成果与档案、国内外专题查询、中外文翻译。
● 提供深层次咨询服务。行业文献跟踪分析、专利信息分析、引文检索与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 提供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竞争对手信息及行业动态信息,如新兴行业发展报告、定制智能化的信息推送服务系统,提供知识加工的定制服务,提供即时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 科技信息网络资源系统及专题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服务;企业门户网站建设和专题知识库开发。
联系电话: 025-85407862
唐宝莲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是2004年江苏省启动建设的四大科技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之一,也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平台。平台从建立至今,已在全国率先建成省一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共享共建工程技术文献体系,在资源总量上基本满足了江苏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文献资源满足率高、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质快捷、共享共建机制完善的国内一流的区域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成为江苏科技文献开发基地、专业信息数据集成基地、信息情报研究服务基地、信息管理与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很好地服务了江苏的科技创新事业。
整合资源 共建省级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
文献信息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一项科研工作,从选题查新、攻关研究、验收、鉴定报奖、应用推广,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文献信息。文献信息可以让科研人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掌握最新技术进展和最高能达到的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专利战略和市场动态,知道哪些工作前人已经做过,哪些工作正在做,由谁在做,进展如何,避免因信息落后、信息缺乏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滞后研究和研究起点低等问题,更好地把握研发方向,使自己的科学研究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产业实用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表明,科技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多可节省60%的研发时间和40%的研发经费。
科技文献资源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基础条件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吸引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科技条件平台的打造和运行往往能够带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科技人才的积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缺乏科技条件,创新则难以保障。加强文献资源为科技创新支撑,是广大科技人员的心声,江苏省曾有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提出“文献信息是自主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是提高科研效率、节省科研时间和经费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要多方支持和共建文献平台,加强文献资源保障和共享开放服务”。
基于江苏科技创新的需求,江苏省工程文献信息中心以“共知、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由江苏省科技情报所牵头,组织在资源上具有互补性的全省科、教、文三大系统十家单位于2004年正式立项建设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2006年4月12日平台开通,2011年又对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元数据方式,整合集成了共建单位的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并与国图NSTL相连,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献资源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服务效果,形成江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例如: 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使用了平台后,不但节约了文献订购费用,而且提高了文献保障率。尤其是平台有十家共建单位的支撑,解决了以往缺乏交叉学科文献支撑的难题。
建立地市分支机构 服务地方科技创新
为扩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江苏省工程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与服务向地市延伸,建立地市分支机构,先后在常州、无锡、镇江、苏州、徐州、泰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等地级市建立了省工程文献中心分中心。另外,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科技资源匮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县级市和特色产业园区都向省文献中心提出了建站设点的要求。基于这一需求,为方便基层科技人员,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在姜堰、泰兴、高邮、如东、如皋、金坛、东海等县级市也先后建立了文献工作站,对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园区,建立了特色文献服务站,像泰州中国药城建立了药城文献服务站,在如皋软件园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文献服务系统。通过建立分中心或工作站,省平台实现了向市、县、园区提供全覆盖服务。
为了更好地扩大平台共享效果,省工程文献中心不但为分支机构挂牌,而且每到一地,都为地市开展应用培训。例如在常州的孵化器文献站成立仪式后,就开始对如何使用资源卡、如何开通和使用账户进行免费培训。另外,省工程文献中心还开展常态化的讲座,详细介绍工程文献平台的资源情况、使用方法以及企业利用平台资源创新实际案例;介绍国家图书文献中心NSTL检索利用知识等,尽量将文献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于地方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在地市建立分支机构,补充和保障了地市的科技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一起为当地的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常州分中心建立后,开户700多家,年服务量达3万条,为当地的科技创新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地的创新载体深受启发。继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常州分中心建立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联合常州分中心进一步在当地建立了常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教城、钟楼高创、武进高创、天宁高创、戚墅堰等六家孵化器文献工作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受到了科技人员的欢迎。常州市某光学仪器公司的用户反馈: 文献平台几乎贯穿了产品研发、设计的整个创新活动,除了通过该平台先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技术状况和水平外,一些关键的原材料(例如清洗剂、消泡剂)、电子器件,关键的工艺技术(例如等离子清洗、封装、镀镜)等都是通过平台检索获得相关研究成果后再进行对比、选择和论证,少走了很多弯路。
再如姜堰生产力促进中心、金坛金笔科技等,通过共享平台资源,为企业开展特色服务,充分发挥了资源的共享效益。姜堰生产力中心还专门设立了电子阅览室,为当地提供工程文献中心的资源使用服务,进一步扩大了资源受益面和提高了资源服务效益;金坛利用工程文献中心的资源为当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项目申报服务,受到了当地企业的由衷欢迎。
【案例评析】 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江苏的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总结其发展历程,除了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之外,有三点经验非常重要: 一是始终坚持服务于创新活动的需求。近年江苏积极开展创新省份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随着创新活动的增加,科研人员的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增长;区域人才软环境的打造,客观上拉动了文献平台的建设,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带动了省工程文献中心分支机构的建设。二是机制保障。由江苏科、教、文三大系统高层领导成员组成了平台管理中心理事会,从而保障了三大系统的协调统一步伐。省、市、县则通过建立合作多赢的机制整体推动平台建设。三是坚持宣传推广。开通以来,每年举办的宣传、培训、讲座活动不少于20场,有深受用户欢迎的具有广博知识面的培训老师,能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免费培训,并做好后续一站式服务。
胡正强
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常常荆棘密布,一项项科技创新研发,可能会面临低水平重复、落入他人专利保护圈、前沿研究无据可考的维谷,进退两难。走出这坎坷的道路固然需要科技人员的刻苦钻研,但在这困难的时刻,科技文献往往是指引前进方向的明灯,点燃智慧的火花。科技文献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知识宝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支撑。科技创新第一线人员如何才能方便、快速获得科技文献?如何才能为科技人才做好信息资源保障?这是摆在科技人员和信息服务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用“文献资源服务卡”(简称“文献卡”),破解了这一难题。
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早在2007年,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文献支撑,启动了“文献服务计划”: 面向全省重点科技人才,开展“服务到家”活动。其中主要内容是为重点科技人才,包括院士、领军人才、“333”人才以及承担重大项目的科技人员等免费发放“文献资源服务卡”,持卡人可凭卡登录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线使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网、APABI电子图书和数字化年鉴等五大数据库资源,进而享受直通检索、定题检索、标准专利引文查证、代查代检等服务,并开展科技查新咨询、科技项目咨询、专利竞争情报、企业战略研究等增值服务。一张小小的“文献资源服务卡”,成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广大科技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地检索中外科技期刊、中外会议论文、中国学位论文、中外专利、中外标准等文献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科技文献一站式免费服务,解决了科技人员信息需求的难题。
这一服务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省各地分中心也纷纷做出了为本地科技人才服务的计划,以提供“文献资源卡”的服务方式,书写了“小卡片大作用”的传奇。
服务区域创新 撑起文献保障的天空
2010年6月18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与常州分中心联袂举办了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文献保障服务的文献资源推介和免费服务会议,向常州市246名创新创业人才免费发放“文献资源服务卡”。同年12月10日,常州孵化器文献工作站揭牌,所辖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和高创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的代表16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及现场培训,会议再次向与会代表发放了“文献资源服务卡”。
常州市某光学器件公司使用“文献卡”访问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仅检索到了一些关键原材料(如清洗剂、消泡剂)、工艺技术(如等离子清洗、封装、镀镜)及电子器件等相关信息,还通过文献增值服务了解到国内外类似产品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了企业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撞车”,有效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截至2011年11月,常州市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拥有用户单位272家,其中80%以上为企业用户,累计访问次数突破7000次,累计下载文献8150余篇,文字总量达5000万字。一位公司研发人员曾深有感触地说:“小小的一张文献卡,帮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撑起了文献资源保障的天空。”
服务科技人才 点亮创新途中明灯
2010年7月30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宿迁分中心揭牌仪式暨宿迁市高层次人才“文献资源服务卡”发放活动在市科技局举行。本次活动是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窗口延伸到市,高端人才服务到人,中外科技文献一站完整解决”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进一步扩大省级公共文献平台的服务半径,发挥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的效能,提升宿迁市科技创新,特别是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信息保障水平。首批获赠文献资源服务卡的人才包括国家和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列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培育计划的人才,引进的海归创新创业人才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等110余人。
赠卡活动中,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专业人员作了“如何利用工程文献平台资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撑服务”的报告,结合案例就文献在企业产品创新、知识产权规避、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介绍和阐述,得到了与会科技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过为持卡人才提供优质的科技文献服务,使得宿迁市的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快地获取本行业、本学科、本领域的有用信息,更好地掌握国内外科研信息和动态,及时追踪前沿的学术技术成果,更多地学习借鉴其他人才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层次与水平。赠卡活动有效满足了宿迁市创新创业对科技信息的紧迫需求,体现了宿迁市对高端人才的重视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创新创业软环境的建设力度,为科技人才点亮了创新途中的方向灯。
【案例评析】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是2004年江苏省启动建设的重大科技公共基础服务平台,自2006年开通以来,已在全省范围内多次开展赠卡活动,面向全省两院院士代表、“333”工程专家代表、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省百强企业、知名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园区、省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等赠卡6200余张,进一步拓展了中心的服务范围,扩大了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是一种知识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第一要素。一张小小的文献卡为科研人员打开了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将文献资源服务深入到科技创新一线,让持卡者随时随地即可坐拥多达1亿条的数据资源,并享受多样化、高层次的文献增值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成效和经济社会效益。
蒋 岚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决策、预测、评价、反馈等多方面作用,是反映社会各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趋向的重要情报信息源。它主要包括预印本、政府报告与文件、技术档案(技术规范、标准和工具手册等)、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调查报告、会议论文、内部刊物、市场信息、产品样本等。与传统文献相比,网络灰色文献具有类型多样、范围广博、时效性强、获取便利等优势,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价值和功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中心在长期的信息检索服务中,形成了一支具有超强胜任力的信息服务团队,他们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分布与现代检索技术的运用,将传统的文献服务方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尤其在灰色文献的提供与获取方面,突破馆藏资源匮乏的障碍,充分发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等各种信息资源平台的作用,围绕江苏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的配套信息资源服务,得到社会用户的广泛称赞。2003年参与完成的“江苏省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预测”软科学课题获省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在社会认可和领导肯定的鼓舞下,文献中心致力于江苏科技创新第一线,在深度挖掘灰色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创出了品牌。
疑问当头如何解题 分析之刀辨清方向
2011年的一天,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中心接待了这样一位用户,他为了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需要查找近十年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库、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奥尔多中心“投资者行为调查数据”、商业环境和企业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香烟消费税的税率等八个方面的参考资料。对于委托人来说,这是个较复杂的难题,他在自己学校无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文献中心工作人员接受检索请求后,认真分析了用户需求的内容,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用户委托的内容可归纳整理为专业监测数据、专业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数据、企业调查数据等数据文献,分别属于市场行情、商业经济情报的范畴;初步判断这些信息一般出自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或企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出版灵活,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属于灰色文献;载体形式可能有电子版与印刷版两种,大多为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类文献。
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受文献经费紧缺的困扰,始终探求着走信息资源共享之路,力争以小经费作出大贡献。文献中心与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机关、公共图书馆、企业等单位多方联系,建立馆际互借、代查代检等合作业务,重点购买了一些有需求且无收藏的稀有文献资料。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近年来数据文献的关注度在日益提高,因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现象、特点和变化的信息往往通过统计数字表现出来,掌握统计信息,有利于评价市场机会和可能的风险、制定投资策略、估计成本、分析竞争对手。我中心重点收藏了一些科技统计资料、经济年鉴、行业发展报告等工具书,为本课题完成奠定了基础。
众多工具记脑海 合适方法觅心中
统计资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较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检索时需具备一定的统计学和有关专业知识,要清楚各种指标的含义、各种概念的区别。常用的国内统计工具书有: 统计年鉴和经济年鉴,各省的经济年鉴和统计年鉴,以及行业年鉴和专科年鉴等。此外,还有汇编性统计资料,这种手册型的统计资料历史数据较多,对于研究和纵向比较很有帮助。除了利用以上工具书,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和各有关部门的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中国统计信息网(www.stats.gov.cn)、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等。
文献中心工作人员在长期的文献咨询服务过程中,熟悉了各种信息资源的分布与使用,迅速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检索方案,拟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是国家统计局纸本发行的统计资料;
● 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库可以试着从现有企业数据库或统计年鉴中找;
● 奥尔多中心“投资者行为调查数据”、商业环境和企业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香烟消费税的税率可以先试着从百度上查找线索。
找准切入点,然后顺藤摸瓜,再利用馆际互借等协作关系,获取原文与数据。
策略制定细研究 步骤确定精准稳
检索目标和方案确立后,文献检索工作就进入了研究策略、制定步骤的实施阶段。
首先是购买资料。随着文献资料载体的变化,文献的采购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实体书店门市,转向网上书店,尤其是购买往年资料的时候。检索人员克服了资料分布零散、书价不统一等问题,最终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淘宝网、孔夫子旧书网等多家网店购买了所需的印刷版资料,又在超星读秀网、百度上搜索到电子版的资料,这样就补齐了10年的专业监测数据、专业统计资料。
在馆藏库里有一些印刷型的企业数据库资料,因为印刷型资料出版周期长的原因,资料的时效性较差,难以满足课题的检索要求。由万方数据联合国内近百家信息机构共同开发的《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简称CECDB)收录有50余个主要行业的超过18万家企业的详尽信息及科技研发信息,是国内外工商界了解中国企业市场的一条捷径。从万方企业库以及百度上搜索到各类咨询公司制作的最新企业数据库中,检索人员检索到了用户所需要的企业数据库。
专业调查数据比较难找,但这也难不倒检索的工作人员。考虑到有时专业调查数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检索人员首先查阅了各类专业与综合统计年鉴,再结合相关专业网站,以及对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中行业报告、发展报告、分析报告等数据库进行访问,此外检索人员还了解到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发行该专业调查数据,在网上有时也能找到电子版数据。最终检索人员以最低的成本,集齐了近十年的专业调查数据,其中有印刷型的小册,也有电子版数据报告。
对于无法直接找到原数据文献的部分数据,只能尝试从相关的论文中去查找线索。CNKI数据库平台除了给用户提供种类齐全的信息资源外,还能提供“知网节”特色服务,通过概念相关、事实相关等方法提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达到知识扩展的目的。借助CNKI平台,检索人员在两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中查到了相关数据。
艰辛付出成绩斐然 用户满意无以言表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大约花费了10天的时间,检索人员全面地完成了该用户请求,共检索出印刷版数据资料20本、电子版数据资料12套,为用户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用户对此十分满意。
【案例评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的日益膨胀,灰色文献在企业创新与社会创新的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服务主体多样化的需求,文献中心不断调整服务方式,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向计算机自动化检索转移;从单纯文献提供服务,逐步向知识服务转变;从单纯的坐等读者上门,发展到主动深入基层第一线,为他们开展文献知识讲座,提供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市场调研等服务。文献中心在深度挖掘灰色文献的同时,还注重对灰色文献的开发与应用,如实现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加强省级学会会议资料搜集与加工,做好产品标准信息的跟踪,拟建研究报告特色数据库等,坚持为江苏科技进步提供配套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徐春晖
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高速发展,2011年汽车销量突破了1800万辆,但高销量的背后存在着售后维护等问题,这就体现出了配件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与西方发达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业相比,中国的再制造产业则刚刚兴起,尚处于萌芽期。但可以肯定地讲,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前景。以汽车保有量约2.85亿辆的美国为例,在其全国汽车零配件售后产品中,有超过50%的销售额来自于再制造件的销售。
未来一段时间是汽配行业的高速震荡期,将发生以下几点变革: 渠道间竞争将日益激烈,目前国内最重要的汽配流通业态是大量中小配件经销商集中于大中型汽配城的模式,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配城模式将面临在线超市化营销的变革;市场竞争将由以价格为主转向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企业需要掌握最新最快的技术和专利信息;国内外融合将进一步加快,企业需要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
汽配企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咨询平台的支撑。为此,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了科技信息咨询互动平台,为汽配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基于网络 互动设计
科技信息咨询互动平台(见图1)利用网络技术,以科技信息为主,配以包含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知识等其他信息,形成可查询、下载的数据库资源及提供互动咨询服务。
图1 互动平台模块
服务方式包括: 在线检索、本地下载、原文传递、代查代检、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等。通过引进、共享、集成、自建等手段,可汇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中国专利文摘和说明文全文,中国科技成果文摘、中国学术会议论文、中国学位论文、中外标准文献、外文科技期刊文摘等科技文献数据及行业专家人才库。依托国际联机科技文献资料检索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区域科技系统、科技系统网络、数字资源的优势,可形成覆盖区域的科技信息资源系统,为中小汽配企业提供良性发展的科技平台。
服务范围主要包括: 汽配行业政策咨询——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科技查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科研立题、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项目引进以及各项奖励前的国内或国内外查新服务,定期为企业进行本领域的跟踪检索服务,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原文提供——为企业用户提供中外期刊、会议、专利、标准等各类文献的原文,用户在线提交申请,服务平台将在国内外查找,提供一站式服务;用户信息反馈与分析——收集汽配中小企业用户评论、用户意见、用户推荐信息,并支持作出合理的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定题服务(又称 SDI 服务)——主要是根据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对特定学科或专题领域的有关内容进行筛选、编译和报道,实现资源体系内信息内容的有针对性挖掘和深度开发服务;翻译及报道服务——开展面向区域内重点企业用户的科技文献翻译、推送服务,特别是面向区域企业用户的有关国外专利和技术标准文献等方面翻译、推介和报道服务,使企业对国外重要科技进展及时了解和应用;情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针对区域内的一些重点企业用户的科学决策需求,有组织地筛选和编辑针对性的专题资料,或者及时凝练成分析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向重点用户和团体提供推送或下载服务;在线专家答疑服务——利用网络互动平台,采用BBS形式,企业用户填报其真实信息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发布技术问题,由平台组织行业研究人员利用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内容在线答疑,对于比较深入的问题协调相关汽车行业专家进行答疑;自动专题定制与推送服务——强化以企业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机制,提供基于专题的个性化动态内容聚集、报道、推送服务。
平台充分挖掘国家平台、部门或系统平台的资源和服务潜力,在加强基本科技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为中小企业拓展增值服务,打造新型的区域综合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科技用户提供通用、无缝和持久稳定运行的信息检索窗口;使中小企业科技用户通过快速、创新的信息交流来获取和利用知识;探索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包括市场化运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开放共享机制等),保证服务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宣传科技政策,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
平台建设人员通过对仪征当地汽配企业调研,采用JSP、SQL数据库等网络技术,建设仪征汽车及零部件网、仪征科技网、仪征汽配交流平台,并投入了使用。
精心实施 服务企业
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征双环”)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生产各类活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活塞新产品研发方面,建有发动机台架实验室、磨损实验室、各类检测实验室,在活塞研发生产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活塞最新技术发展,并对企业技术难点进行解答。
仪征双环在互动交流平台留言,希望了解活塞环疲劳强度测试技术,以便准确测量出活塞环材料的抗疲劳冲击性能。平台专业人员通过关键字检索到文献“三维活塞环热弹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文章论述了以机车柴油机为对象,建立活塞环-气缸接触模型,对活塞环在最大气体爆发压力工况下进行三维热弹性接触有限元计算,分析活塞环的接触应力、疲劳强度以及变形情况,为改进活塞环的结构设计和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专业人员了解了活塞在极限情况下的疲劳强度情况,建立活塞环几何模型,得到实验结果——活塞环最大主应力产生在开口对面的外端面,由受力分析可知活塞环外端面受拉应力,比较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主应力为150MPa,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专业人员将分析结果在互动平台上做了解答,令仪征双环觉得专业又仔细,不久后他们又给专业人员留言,希望了解球墨铸铁活塞环气孔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案。平台专业人员根据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关键字,检索到文献“球墨铸铁活塞环皮下气孔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条件分析”,文章论述通过整理分析生产原始记录和采用对比试验验证的方法,探讨球墨铸铁活塞环皮下气孔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 球墨铸铁活塞环皮下气孔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型砂特性、球化处理,以及原材料品质等。从活塞环产生皮下气孔的气体来源及形成条件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防止球墨铸铁活塞环皮下气孔: 铸型方面,控制型砂的发气性和发气速度,降低型砂发气量和推迟型砂发气速度,都可有效地预防气体及水汽迁移到铁液界面,从而能防止气体侵入及反应气体产生;铁液方面,减轻铁液氧化吸气和降低Mg、Al等元素含量,在熔炼过程及时造渣,使用碳化硅脱氧,严格控制球化温度等措施能减少铁液氧化吸气,达到防止球墨铸铁皮下气孔的目的。专业人员的分析结果通过互动平台再次对仪征双环的生产和研发工作提供了帮助。
【案例评析】 活塞研发专题信息服务是一个典型的根据需求而开展的专题信息互动服务的案例。采用的检索策略是“由点到面”回溯检索,先检索核心文献,再检索相关文献,检索到的文献层次分明,时间脉络清晰,并利用网络平台做互动问答。做这项服务工作的是才进入情报所的年轻人,对文献深层次服务并无很多的工作经验,接到任务之后,首先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结合用户的需求,从有限的信息中分析和提取对获取专题信息有用的信息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实现网络互动平台,完成了令用户满意的服务方式和信息产品。通过此次实践,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大大增加了信息服务的附加值。
王佳莹
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由最初的资本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现在已经演变为国际上的标准竞争,尤其是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种流行的说法彰显了标准的重要性。标准之争,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可以形象地说: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标准使强者更强。凝聚着科技成果的标准在当今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在新形势下对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发展标准文献咨询,进一步提升标准文献服务质量,成为文献服务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标准文献和标准文献服务
标准文献是标准化工作的成果之一,是标准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从事科研、设计、生产、检验、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狭义的标准文献主要是指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文献体系。广义的标准文献,除了各类标准外,还包括标准分类资料、标准检索工具、标准化期刊、标准化专著、标准化管理文件、会议文件、标准化手册、定型图册等。标准文献对于企业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取得国内国际的质量认证,方便进出口贸易,更新及引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准文献服务是联系标准文献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或纽带,是将标准信息资源传递、提供给用户的过程。传统的标准文献信息服务是围绕标准馆藏来进行的,这是一种封闭式的被动的等客上门的服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且服务水平较低,与现实的社会状况已大不相符。近年来,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中心致力于满足社会对标准化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拓展标准服务的对象、内容、方式,提升标准文献服务能级,以满足企业等社会主体全方位的标准需求。
丰富文献资源 提高标准服务满足率
客观来说,江苏所在标准馆藏方面不是国内最权威的,但是却十分注重与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国家级行业标准化归口单位以及省标准化信息部门的联系,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上海标准化研究院以及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在电子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了相当规模的虚拟资源,通过USBKEY的方式实现了标准在线下载和打印,第一时间解决了最新标准的馆藏问题。
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时效性”,无论是国内标准还是国外标准,有效的标准才是可用的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标准文献服务,省情报所专门拿出一部分经费订购了《中国标准化》《标准生活》等专业期刊以及《国家标准、专业标准、行业标准、部标准作废代替对照目录》,使标准服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标准降级、升级、更改、代替、废止等变更信息动态,加强标准文献服务的时效性。
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标准服务效率
传统的标准介质是纸质,服务方式一般是用户上门进行标准咨询。新形势下,标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使标准存储介质由纸质向电子化转变,标准信息咨询服务的方式也由上门咨询的时代走向了网络时代。网络标准文献传递服务以数字化标准资源为主要信息源,以网络信息交互方式(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Web论坛等)为主要服务手段,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全方位的标准信息咨询服务,加快了标准原文的传递速度,降低了客户获取标准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标准服务的效率。
南京维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检测工作的单位,位于江宁区,往来情报所很不方便。因此,服务人员通过邮件发送以及办理标准跟踪服务委托单的方式,及时为其提供所需的国家标准和ASTM标准的原文传递,并通过网上银行和快递发票的形式完成付费,省去了客户往来市区的烦恼,节省了客户的时间,赢得了客户的赞许。
挖掘服务深度 提升标准服务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企业等社会主体的标准意识越来越强,对标准文献的需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标准原文的借阅和传递,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需求不断涌现,逐步开展起来的标准文献定题跟踪、标准译文及代替翻译、标准的时效性确认、特色标准数据库建设等正推进着省情报所标准文献服务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的冻精实验室常年研究动物冷冻精子,除了研发工作,该单位还对外提供检测。为此,南京农业大学冻精实验室委托情报所为其所采用的检测标准提供有效性确认报告,并对相关领域内的检测标准进行长期的跟踪,以保证他们的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特色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是对标准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的一种模式,根据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文献信息资源特色化建设,以充分体现合作效率和扩大整个标准资源的信息保障能力。前段时间,南京工业大学的一位老师找到情报所,提出获取关于“汽车”的国内外标准并建立一个内部使用的标准数据库的需求。相关人员通过检索数字化标准资源,得到“汽车”相关的国内标准为1300条、国外标准为980条。目前,该项建库工作仍在进行当中,第一步将整合所有国内外关于“汽车”的标准,形成标准题录,随后完成标准下载工作,最后建设专题数据库以供内部使用。
再接再厉创优 标准服务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发展,省情报所标准文献服务已积累了一大批固定客户,覆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主体,南化研究院、苏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江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中科院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警犬研究所、江苏省建筑质检中心、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山制药、金陵帝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扬子石化研究院、国网环境研究所、苏州卫美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亚东国际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车辆有限公司、南京市林产化工研究所、亚东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都与情报所建立起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用户登记跟踪服务,与其建立了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了标准文献的定期推送和主动传递。此外,越来越多的新客户也不断地被吸纳进来。目前,每年为标准用户提供标准原文达4万页之多,标准有效性确认报告50余份,标准跟踪服务1000余条,极大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标准化水平,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满足了社会创新需求。
完善和深化标准文献服务是摆在每位标准信息服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未来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变被动咨询为主动服务,不断改进工作模式,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逐步实现标准文献管理的现代化,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案例评析】 尽管标准这一特种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但是它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通过整合国内外标准资源,加快标准化信息网络建设,全方位为社会提供及时而深层次的标准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标准信息服务功能,一方面为企业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改进生产促进贸易,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全面、高效、优质的标准文献信息支撑,对提升社会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海燕
论文写作是一种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创新活动,而引文就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方法,引文是学术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文索引是通过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去揭示科学文献之间(包括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种引证关系上,不但可以看出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而且可以看出这一学科或领域的核心作者群、高影响力作者和论文,还可以根据某一学术概念、某一方法、某一理论的出现时间、出现频次、衰减情况等,分析出学科或领域研究的走向和规律。因此,引文检索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科研产出能力评价、学术论文评价、学术期刊评价的数据支撑。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文献收藏服务中心利用本所的文献网络数据库平台及馆藏,依靠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多家共建单位的支持,开展国内外引文检索服务工作,为省内的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了数百项论文收录及引文检索服务,为个人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申报项目课题、机构评估、成果或奖项评比等提供重要的量化指标参考。
掌握引文检索数据库特点
运用引文索引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或手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情报信息专家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现在的最新版本是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基于WEB开发的产品Web of Science4.0,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为检索平台,包括五个引文数据库: 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科技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PCI-S)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PCI-SSH);2个化学数据库: 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CCR)和Index Chemicus(IC)。SCI数据库覆盖数、理、化、工、农、林、医及生物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被公认为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技文献索引工具。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国内的引文数据库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可以进行引文检索的中文数据库或网络数据库平台主要有: ① 中科院创办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② 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引文检索;③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的文献引证追踪;④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的引文检索;⑤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这些引文检索数据库所收文献学科范围、时间跨度、检索路径各有不同,但大多能从被引作者、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刊名书名、被引机构等入口进行引文检索查证。此外还可以利用GOOGLE学术搜索的引文检索功能进行国内外文献的引文检索。
EI收录、SCI收录及引文检索 促进科研机构研发能力提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是我国专业天文仪器研制及天文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基地,成立50多年来,共为我国天文观测研制了50多种门类齐全的天文仪器,其中典型代表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2.16m光学天文望远镜;“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磨制技术”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我国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已胜利落成并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南京天光所现有院士3名,研究员20余名,研究生导师20余名,在学研究生5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名。南京天光所十分重视科研人员的学术创新能力,2006年的一天,南京天光所与文献中心联系,希望了解单位发表论文的EI收录、SCI收录及引文检索情况,并以此作为科研人员科研产出能力的评价及奖励依据。
根据南京天光所的实际情况,检索人员选定了EI Village及Web of Science检索数据库,对论文收录采用了以下检索策略: 以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或Nanjing Institute of Astronomical Optics &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作为检索机构进行检索;以论文的作者进行检索(作者姓名需转换成英文形式,并注意姓和名的全称或缩写格式);以委托方所给的文章题名进行检索;以发表论文的期刊名(全称或缩写形式均可)或期刊的ISSN号(EI有此检索入口)进行检索;限定检索年代。引文检索主要以文章题名作为被引题名检索,这样检索的准确率高,引证关系清晰,数据统计简便。
检索结果表明,南京天光所从2006年以来,每年都有论文被EI收录,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5年收录15篇,到2010年已收录35篇。但是该机构的论文在SCI中收录较少,有的年份没有,有的年份只有几篇,最多的2010年度有33篇论文被SCI收录,这33篇被收录的论文中绝大多数为会议论文,且被他人引用的次数也较少,只有2篇被引用。
对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南京天光所发表的论文在EI中收录较多,而SCI中收录及引文较少,一是可能跟数据库收录的学科范围有关,二是该单位作者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较低,因此SCI收录及引文较少。
此次合作使南京天光所了解到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自2006年起,南京天光所每年都委托文献中心进行引文检索,并将结果与科研产出能力挂钩,建立了评价及奖励标准,促使科研人员将研究向更深更精更广发展,提升了个人及南京天光所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科学引文检索 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大学,是在生物化学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于1995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疾病等为主攻方向,以疾病动物模型等研究平台为基础,从分子、细胞尤其是整体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以发现新的药物靶标为基础,研制具有原创性、性能优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疾病治疗方法及生物制药新技术。该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承担了数百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了通过每五年一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委托文献中心进行该实验室作者发表的论文SCI收录及引文检索。
根据委托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检索人员主要选择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了确保查询的准确率和查全率,检索人员以被引作者、被引机构和被引文献题名等三个方面作为检索入口进行SCI收录和引文检索,最后将数据汇总、整理、统计。检索结果为该机构作者发表的论文有822篇被SCI收录;论文有567篇被引用,共计引用4186篇次,其中他引3610篇次,自引576篇次。从数据上看,该实验室的引文量是巨大的。检索人员把这些检索出来的资料汇总成一本500多页的报告,交给了委托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2011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引文检索提供学术价值参考 海归教授找到国内新“婆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作为知识经济的推动者,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许多海外人才将目光转向了具有良好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中国,这对我国人才引进来讲是个重大课题。一个机构引进人才,主要考虑其在本研究领域内的影响和发展潜力,而一个学者的影响和潜力,很大部分要体现在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上。因此,利用欲引进人才的姓名或其发表的论著进行文献收录和引文查询,就可以得到该学者的论著收录和其成果被引用的情况。利用引文数据库检索出的作者发文统计,可以得知某学者在该研究领域是否处在核心学者区域内,根据分学科的学者被引用统计,可了解该学者的成果在其学科领域的影响、是否有较高影响力的成果等。综合上述两方面,可以了解到该学者在相关学科领域里的准确定位,从而为决策部门是否引进该学者提供参考。
吴YY现为某师范学院的教授,主攻物理化学、仿生材料化学、纳米材料方向。她是一位“海归派”,90年代初期到日本留学,并在名古屋大学工作生活多年,2007年准备回国发展,她选择了南方的某师范学院,该学院对教授的引进要求严格,需要对待引进教授的论文作一个客观评价,因此委托文献中心对吴YY发表的论文进行收录情况及引文检索。
由于吴YY发表的文章年代跨度较大,作者本人又没有提供详尽的文章清单,给检索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检索过程中,检索人员通过与吴YY教授和某师范学院不断沟通,选定了Web of Science及EI Village数据库,以作者、作者曾经工作的机构和文献题名等三个方面作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最后进行数据查重、汇总。检索结果表明,吴YY的论文有20篇被SCI收录,有21篇被EI收录。有15篇被引用,共计被引用219篇次,其中他人引用189篇次。2008年该学院引进了吴YY,并任命她为化学系副主任。吴YY教授结束了多年的海外漂泊生涯,在国内开辟了事业的新天地。
【案例评析】 所谓学术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术机构或人员的学术目的、学术过程、学术成果、学术媒体而展开的价值判断活动。学术成果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的评价。开展引文检索服务,是学术评价的一个重要数据支撑,也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手段。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文献收藏服务中心利用本所的文献网络数据库平台及馆藏资源,依靠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多家共建单位的支持,充分掌握各类引文检索数据库的特点,面对社会开展国内外引文检索服务工作,为科研人员学术水平考察、人才选拔和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指标参考。
熊 鹰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占国民生产总值60%的产值,表明中小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主体;占国家税收总额50%以上的纳税,表明中小企业已占据国家税收的半壁江山。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落后、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受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对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政府性招标信息等不了解,90%以上中小企业不会利用政府的各类公示、办事程序指南等。中小企业迫切希望了解政策信息、财税金融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等,但寻找信息的能力较弱,非常需要有公信力的信息服务。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文献中心依托自身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了一个及时快捷、互动性强的地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向地方中小企业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勇于担当 舍我其谁
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拥有巨大的信息资源,包括专利、标准、人才、专家、文献以及成果,有能力也有义务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资源的服务。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这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具备像专门的检索人员一样的水平。如果将全部资源不加分类地放在企业面前,他们很难在大量资料中准确找到自己所需的那一部分: 要么所取信息不够全面,信息服务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要么胡子眉毛一把抓,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效果却不尽理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献中心反复研究调研,多次联合地市科技局深入企业,充分收集用户的想法,综合考虑各方意见,以地市科技局为点,为当地中小型企业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包括专利分析、技术咨询、信息收集以及知识服务。以“广泛覆盖、免费服务”为宗旨,文献中心不仅提供已有的资源成果,而且根据地方的经济、资源和产业特点收集整理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按照企业所处行业及相应关注点进行分类和分析,然后以推送的方式送达各企业。此外,文献中心还开展了文献在线与窗口检索阅览、项目受理和科技查新、知识产权和软件著作权申报代理服务,建立了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工作站,针对地方企业需求,提供文献信息、产学研合作和行业竞争情报服务,并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交流信息。
依托服务方集聚的专家人才和产业知识资源,文献中心建立了更广范围的产业专家咨询网络,针对企业在研发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项目管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或人才对接。依托情报所在知识产权、竞争情报领域的知识优势,指导企业开展相关知识产权的申请、代理并提供咨询服务,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接受企业委托,开展企业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分析,及时把握其研发动态。
精心谋划 科学部署
在平台的栏目设置上,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到地方中小企业的行为习惯,将这些栏目的名称去学术化,采用类似于“找成果”“找专家”等通俗易懂的名称。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对接的窗口,用户只需要登录网站就能快速找到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难题,平台具备直接与专家对接联系的功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平台还及时跟踪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及其他信息发布渠道,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政府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加工分类,及时推送给用户,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不仅如此,平台工作人员密切关注企业所在的领域,跟踪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技术方法,根据企业所处的研发阶段,将这些信息整理之后推送给用户,并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和技术预警,使企业在产品研发时少走弯路。对于出口型企业,平台在充分了解他们的目标市场后,针对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技术壁垒、专利壁垒、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知识服务。
此外,为使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获取竞争情报,平台还提供知识服务系统。所谓竞争情报就是有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企业竞争情报是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搜集与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相关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系统化过程。目前,人们把竞争情报看成继技术、资金、人才之后的第四大管理要素,竞争情报能够起到预警、决策支持和标杆的作用,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竞争的切入点,是企业进行各项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文献中心建立中小企业知识服务系统后,通过归纳、整理、研究、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与智力资源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技术成果发布、技术查询、专利申报、项目申报和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指南等服务,并不定期举办科技信息发布会、技术转让洽谈会和各行业新技术研讨会,促进技术服务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促进了中小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和应用研究部门之间的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
【案例评析】 知识服务的核心工作,就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已有知识资源转化为组织自身发展的动力,通过促进知识资源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在知识应用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不断创造出新成果,再将新成果投入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知识价值最大化。中小企业知识服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中小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大量的数据和知识为基础,以研究者的智慧、经验和技巧等为支撑,借助于先进方法和技术,开展项目申报咨询、专利技术分析、科技文献检索、引文查证等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文献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知识服务,为优化配置科技综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高 璇
科技文献是一种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它反映了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展和水平,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因而成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特别是在企业的科技和经济活动中,更是有赖于科技文献信息的支撑。当今时代,面对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海量的文献信息,深度加工的文献成为企业商业情报和技术情报的重要来源。通过文献深度服务,一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现有技术的发展现状,追踪技术的演变趋势;二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向,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的途径,便于企业找到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科技文献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已经成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
文献加工层次知多少
文献按加工层次通常可划分为: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是以创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通常称原始文献。一次文献是情报的基础,也是科技工作者检索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用于揭示和报道一次文献的文献,其对于在较深层次开发文献情报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次文献是指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进行分析、综合、评论而编写出来的文献,比如大多数科技专著、专题述评、综述、年度总结、手册、大全、年鉴等。三次文献是经专家或情报学家深层次加工后产生的文献,能系统地反映当前有关科技的发展水平动态,继承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为用户和情报人员提供重要情报信息。它既是情报研究的对象,又是情报研究的成果。本文所说的文献深度服务即三次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文献深度服务任重道远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献资源在企业科技创新及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于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 一方面由于意识、经费、人员等限制,企业接触到的文献资源少,不能及时快捷地获取国内外特别是国外权威的科技前沿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从海量的文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急需经过深加工的三次文献的指引,正如含量丰富的铁矿,只有通过冶炼才能提炼出钢铁,否则仅仅是一堆矿石而已。可见,文献的深加工是充分利用文献资源的前提、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
针对这一需求,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中心把文献深度服务作为开展咨询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为企业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的服务宗旨,依托丰富的馆藏实体资源和省工程文献信息中心平台的电子资源,根据企业研发需求,做好信息调研和三次文献的开发工作,以网络为纽带,使信息服务从简单的收发型向深层次的智能型转变,为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提供深度的文献信息支撑。多年来,已面向几十家企业提供文献深度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成效,获得了企业用户的肯定。
文献深度服务之我行
下面结合笔者为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服务的典型案例来介绍文献深度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是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美国塞拉尼斯公司合资经营,集化工、化纤、热电为一体的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为可再生资源的新型醋酸纤维丝束及其配套原料二醋酸纤维素片。公司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7年在全国烟草行业工业企业中处于前列,丝束产品质量连续7年保持稳中有升。公司作为醋酸纤维领域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突出技术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用创新来推动企业发展。对创新的重视逐渐激发了企业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高度需求,在获悉江苏省情报所文献中心能够提供文献深度服务之际,企业主动联系,希望文献中心能围绕“卷烟微量重金属控制技术研究”的课题展开文献深度服务。
在接到用户文献深度咨询申请后,一是明确企业咨询需求,通过多次与用户电话沟通,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洞悉用户掌握课题文献的实际用途,从整体上把握用户对课题文献的需求层次与深度。课题要求针对当前颇受关注的卷烟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在卷烟重金属控制,尤其是烟用材料(主要是滤嘴)重金属控制方面的技术进展,并追踪国内外关于卷烟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制定情况,以便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政策形势,为下一步的技术研发提供方向和借鉴。二是根据课题的特征要求确定检索范围,目标检索库主要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外专利数据库、国内外标准检索库、美国化学文摘、互联网系统等。三是制定检索策略。参考用户提供的关键词,从有限的信息中分析和提取对课题有用的信息点,确定检索词,包括“重金属、烟草、卷烟、滤嘴、醋酸纤维、控制……”结合多种检索方法制定高效率的检索策略。四是借助江苏省工程文献信息中心平台的数据库资源、CA光盘资源以及网络搜索引擎展开文献检索,并根据反馈的检索结果,随时调整或转换检索策略,以便获取满足相应查准率和查全率的文献资源。五是注重全文浏览,对检索结果的取舍,不能只看文献的摘要,还要注重全文的快速浏览,以做到查全查准。经过全文阅读,最终确定了26篇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涵盖期刊、专利、标准、论文等数据资源。六是根据用户要求,完成文献综述报告的撰写,以书面的形式将经过归纳和总结的咨询结果报告给用户,以增加文献深度服务的附加值。咨询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语、附录等。报告分析了卷烟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并详细综述了卷烟重金属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卷烟重金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文献深度服务得双赢
通过课题的综述报告,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了解到当前卷烟重金属控制技术大致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采用土壤重金属控制技术,改善烟草的生长环境,从源头上减少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二是通过品种改良,开发出对重金属具有抗性的烟草品种;三是改进卷烟生产工艺,通过研制特殊滤嘴等卷烟材料,降低烟气中重金属的含量。由于企业主要产品之一是烟用醋酸纤维丝束,也就是制作卷烟滤嘴的原材料,因此企业对于特殊滤嘴研制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和专利信息最为关注,报告中的相关技术综述为企业日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此外,通过分析国内外针对卷烟重金属含量的现行标准,企业也认识到当前我国在烟用辅助材料,如烟用香精香料和卷烟接装纸方面有重金属的最高限量标准,但在整烟重金属市场准入标准方面还存在缺失。
课题的综述报告使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的技术研究人员受益匪浅,因此公司又先后针对“锅炉烟气除硝”“纺丝油剂回收”“中水回用技术”“抑菌型乳化剂”等课题提出了文献深度咨询申请,同样得到了满意的成效。之后,企业与情报所建立起了文献深度服务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了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供需方的双赢。
【案例评析】 文献深度服务是围绕某个专题或课题,在大量占有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提炼形成三次文献,以系统全面地揭示某学科或技术研究的历史、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导引的服务过程。知识经济时代,文献深度服务在企业科技创新及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通过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展文献深度咨询,在新产品开发和科技立项之前,及时了解相关技术的现有状况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路径,有利于企业选准课题,明确主攻方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合理的领域当中,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实现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殷 铭
长期以来,市县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近年来,虽然事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由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制约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是全省科技网络建设与服务的龙头单位,拥有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和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但因地理和领域的关系,对一线企业的服务需求往往缺乏直接和深入的了解。省级科技信息机构具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优势,而地方科技信息机构又最了解当地科技、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企业需求,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必将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求得联合发展。
高邮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高邮市科技局下属的唯一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中心受政府委托,承担着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重要任务,具有多年的科技服务经验和成熟的服务群体,是全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心地处苏北,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高校和科研院所偏少,各种信息资源紧缺,服务渠道不够通畅,已无法满足当地企业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需求。为提高中心的服务能力,提升企业信息服务水平,2009年以来,中心与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全面业务合作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探索出一条省市信息服务合作共成长的成功发展之路。
联合申报项目 夯实信息服务基础
受资金条件制约,中心原先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有限的几台PC机和服务器,难以为国内外信息资源服务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扭转中心软硬件不足的劣势,中心与江苏省科技情报所协商决定首先从项目申报领域展开合作。2009年5月,双方联合向江苏省科技厅申报了“高邮市科技成果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改善中心基础设施,加强服务能力建设。2009年7月,项目正式立项,获科技厅100万元经费支持。
通过该项目,建成了江苏省高邮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拥有470m2的成果转化服务大厅,形成了集科技成果采集发布、项目受理、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2010年中心实现现场企业咨询3800人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科技项目申报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进一步锻炼了中心的信息服务能力,培养了一批水平高、业务精的服务人才。此外,中心还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新增固定资产40多万元,更新和增配了服务器、硬件防火墙、智能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以确保网络设施的先进、安全、可靠,保障服务网络的7×24h畅通无阻。
2010年,双方又合报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并再次获得项目立项,得到了科技部70万元的经费补助,为中心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
共建网络平台 完善信息服务载体
网络信息平台是开展各项科技信息服务的基础,通过双方几年的合作,已建成高邮市科技成果转化网,开发了网络专业技术咨询交流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网站及时发布广大中小企业所需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家人才信息;另一方面,用户也可通过网站发布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实现与行业专家的网上互动式交流。2010年,高邮市各类企业共发布技术需求1700多条,网上专家咨询解答1650多条,平台得到了高邮市企业的一致好评。
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成高邮分中心,为服务全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信息载体,以保障高邮市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和科技发展动态。分中心平台除涵盖国内外专利、标准、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等数千万条海量文献外,还针对高邮市“二新三主”(二新指“新能源”“新光源”,三主指“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纺织化工”)的地方特色产业,建立了高邮市“二新三主”特色产业库。
依托多样化的网络服务平台,中心为高邮市企业提供了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以及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搭建了人才、技术、企业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2010年,中心建设的各类服务平台总计访问量达22万人次,实现文献下载12万篇,在线检索5万人次。
携手专业技术服务 扩大信息服务成效
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直以来双方都将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信息服务作为合作的重点,依托省所在信息咨询、战略研究、统计分析、评估评价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技术服务,主要包括:
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 联合双方服务人员和外聘专家,面向每家服务企业,展开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每年为每家企业至少提供一次专利检索和分析,一次产业发展跟踪报告,一次技术难题专家诊断服务,一次投融资服务,一次产学研对接,一次科技政策培训活动。
走进企业服务: 在事先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共同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诊断与技术咨询活动。
专利分析服务: 利用高邮分中心的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专利分析工具,借力省所的知识产权人才优势,联合为中小企业完成专利分析服务,并提供专利竞争情报和预警。
企业战略研究服务: 联合各类行业专家,研究企业发展策略和方法,积极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
科技政策解读和帮扶: 合作印制了“江苏省中小企业政策解读”,并组织专门人员针对高邮市“二新三主”特色产业中小企业现状对国家及江苏相关扶持政策重新梳理和分析,建立了扶持政策数据库,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科技政策,明确发展方向。
高邮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江苏省科技情报所的精诚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度,中心共服务企业317家,服务项次1073项,实现科技服务收入91.8万元。其中,文献共享服务企业150家、专利资助企业85家、专业技术咨询和协助企业项目申报180项、组织成果发布会2次;全年产学研服务企业120多家,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45项;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培训1024人次。通过联合信息服务,增加企业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4.7亿元,增加就业1650人。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了为地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力。
【案例评析】 网络信息时代,仅靠一个科技信息机构的资源是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的,要想发展,必须要借助外部的海量虚拟资源来增强科技信息机构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是国家二级文献收藏单位,是全省科技网络建设与服务的龙头单位,拥有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和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在信息资源搜集与加工、专业信息服务、网络数据库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有着很强的技术力量和实战经验。高邮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高邮市唯一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单位,作为政府职能延伸的服务机构,承担着面向企业开展专业信息服务、推进全市信息化技术和企业科技培训工作。通过双方联手,一方面弥补了市县科技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服务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市县科技服务机构更为接近企业、熟悉企业创新服务需求的优势。双方的联合做到了优势互补,充分整合了各自优质资源,探索出一条省市合作开展信息服务的成功之路。省和国家级科技项目的合作申报成功,也是对这种服务模式的充分肯定。
张 青 韩 文
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可为领导决策和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编研科技档案,激活科技含量,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申请、立项评审、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以及后续管理等整个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完整、真实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将有助于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作为江苏省科技厅指定收藏单位,开展历年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科学管理与监督体系
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与科技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形成合理、配套、有机的系统。在《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细则》中,率先提出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四同步的建议: 下达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供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课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具体执行中做到: 明确管理职责,严格管理要求,实现项目负责人制度。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按国家档案标准,忠实记录研发过程、状况和数据,使其成为反映研发过程的客观依据。项目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向监管方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项目档案,以利于监管方判断、掌握项目执行情况。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收集工作实行分阶段归档管理。立项组织阶段之后,科技档案馆建立预归档目录;过程管理阶段之后,各业务处室按照归档范围将文件收集齐全;验收管理阶段,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验收科技计划项目时,须填写相关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验收确认书,作为项目验收时的必备文件。项目验收后,相关业务处室将文件收集齐全移交科技档案馆,尽量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符合归档要求。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成果档案网站作用,使科技成果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科技成果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及时发布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目录和可公开的各类成果档案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网上查询服务,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
加强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根据电子文件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功能要求,配备和开发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数字档案信息发布利用系统等;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接收、重要数字信息采集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
基于用户需求 开展深层次科研档案编研服务
目前,国内档案部门的编研成果基本是原始档案的翻版和集合,深层次编研成果少。可成立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编研小组,开展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层次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编研工作。把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分体系、分门类、分专业领域,为特殊的利用团体提供系统的资源信息,包括建立各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同时,对这些资源信息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和研究后编写综述性材料。根据新时期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做好基于用户需求的科技档案服务工作。
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保存了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苏北科技发展计划、科技人才支撑计划、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材料。
江苏省科技厅相关管理部门经常到档案馆查询、调阅往年的科技项目合同、验收情况等资料,为下一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工作安排做准备。
此外,档案馆还是科技年鉴的归档部门,收藏历年的科技年鉴,在江苏科技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 江苏省科技厅办公室在编撰科技兴省以来的发展状况图集时就利用了馆藏的年鉴图片。
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还保存了历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材料。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奖项,用于奖励在本省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是衡量科技成果水平和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科技工作者研究能力、创造素质的一种客观认可。其中,科技成果申报材料的整理准备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专家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每年在申报阶段,有些单位因原件遗失,无法为申报书提供附件等相关材料,都会到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查询已归档科技计划项目材料。比如2011年度江苏科技奖申报期间,东南大学科研处来复制了往年计划项目的验收证书,作为科技成果申报材料的附件,避免因为原始材料的丢失而影响申报工作的正常进行。
【案例评析】 随着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已经成为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全国的科技经济大省,财政每年投入数百亿元经费,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数据、科技信息,这些都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在生产力。
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文献信息与档案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档案馆)的工作经验说明,必须要满足两类需求,一是政府科技管理工作需求,另一个是社会需求。而要满足这两类需求,就要构建新型科研档案管理规范,整合科技信息资源,依托统一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与平台,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将档案信息作为分析、比较和评价的依据,从而实现为社会组织管理和经济建设决策提供服务。
今后,可适当考虑通过建立档案资源系统的开放接口,支持第三方授权系统、用户对其进行开放调用,与其他相关数据库信息服务系统有效集成,使计划项目档案成为数字知识资源集成服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档案信息的利用途径。
蔡忆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参政议政也是参政党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党派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不仅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资源保障,同样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提案调研、筛选和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支持。
利用文献资源 为建言献策提供依据
台盟是由台湾省籍人士组成,盟员数量较少,专业人才更少,因而参政议政的工作多数由机关相关工作人员承担。游磊是一名在台盟机关主要从事参政议政工作的年轻干部,面对越来越多的调研课题、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不仅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游磊曾经在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过,深知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以及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资源十分丰富。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台盟南京市委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益匪浅。
例如,农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往来发展较早的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面对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兴起的新形势,农业科技合作逐步成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新亮点,展现出美好前景。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根据党中央这一决策部署,台盟南京市委决定结合自身实际,将推进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作为次年全国“两会”的重点选题。在调研中他们发现,江苏省对台交流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农业科技合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纵观全国的情况,仅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与台湾地区农业交流与合作开展得较为广泛。由于台盟中央的提案征集时间是当年1月底,从确定选题到完成报告,只有1个月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掌握全国范围内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非常棘手。但通过检索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和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的各类数据库,获得了“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机制的创新与构建”“深化榕台农业科技合作对策”等十余篇文献,使台盟南京市委在第一时间掌握了有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台盟南京市委走访了省台办、市农林局、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部门和单位,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在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建议》。这篇报告全面总结了开展对台农业合作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重点领域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合作效益较低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因而获得台盟中央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党派集体提案上报全国政协后,列入重要提案摘报,受到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台办主要领导的批示,采纳了该提案建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提案提出的部分建议正在逐步变为现实,通过海峡两岸良种和先进农业生产及加工技术的合作交流,带动了海峡两岸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不断深入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台湾的资金、良种、技术设备,加以消化吸收,推动了产业更新换代,提高了科技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加速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增加了两地农民的收入。鉴于提案在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产生的积极、广泛的影响,这篇调研报告被台盟中央评为“优秀党派提案特别奖”。
六年多来,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为台盟南京市委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帮助。台盟南京市委办公室游磊同志完成的多篇调研报告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市科学发展”得到时任市委书记罗志军同志的批示;“加快推进台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被评为南京市优秀调研三等奖,并入选南京市统一战线参政议政十大优秀调研成果。2007年至今,游磊同志连续4年被评为台盟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09年还荣记个人三等功,2011年又被评为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个人。
利用文献资源为参政议政提供支持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组织的中心工作。所谓“参政”,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所谓“议政”,即针对与国家“政权”“政治”和“政府”等方面的相关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中央、省级和省级以下组织,虽然在参政议政内容的针对性上有所区别,但在参政议政的基本性质和工作方式上基本相同。无论哪一级组织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都必须以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都必须以掌握真实情况和反映客观实际为前提条件,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在服务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工作中,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整合10家单位的信息资源的优势尽显。
例如,200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参与了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的参政议政课题招标,“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我省外贸出口与我省经济保持平衡增长”选题被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一眼相中,并入选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的政议政选题。在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和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在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调研的平台支持下,该提案的调研得以顺利完成。2009年11月,第二届“江苏九三论坛”在宁举行。该研究报告作为大会主题发言,被收录在《江苏九三论坛——科技创新与促进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论文集。在此基础上,由省情报所工作人员撰写的《关于推动与完善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与建议》一文被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产业》杂志录用,并作为重要论文全文刊载在网站上。
【案例评析】 我国有9个合法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另外8个民主党派统称为参政党。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积极建言献策,为执政党排忧解难,是参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上述两个案例,一个从民主党派利用江苏省科技文献资源网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信息资源,认真开展参政议政的调研与分析,最终形成的提案获得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角度,展示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现有文献资源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另一个则体现了文献资源是调研与分析的基础支撑,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言献策提案才会有特色,才能抓住关键,最终获得良好的效果,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提案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集成了各种文献的信息平台获取各类信息,开展分析与调研,发现问题所在,找准切入点,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显得渠道更通畅,分析更严谨。随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深入,信息平台将会为各民主党派开展参政议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省级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作为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馆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体系。截至2010年年底,南京图书馆藏书总量达910万余册,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
作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十家服务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始终致力于直接面向广大读者开展服务,挖掘其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终生学习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总体来说,南京图书馆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系统平台,主要为读者提供以下方面的技术文献信息服务。
发挥馆藏优势 为经济生产领域提供咨询服务
在经济生产领域,南京本地企业对机械化工领域的信息需求比较旺盛。例如: ① 帮助熊猫电子技术人员搜索花键、螺纹等高精度轴类零件的各国标准信息和最新研究资料,如“花键滚刀及花键插刀”等。② 南京机床厂退休老专家为帮助企业进口一台高速机床,需要高速机床的安全性能、功能性等方面的测评标准,还希望通过论文信息联系到本地专家。南京图书馆为其传递了《高速机床系统安全性能评价及优化方法的研究》《高速机床与高速切削在现代机械加工中的应用》等论文,并通过文献内容提供了联系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相关教授的建议和方法。
此外,在经济生产领域的咨询工作还包括为在宁销售企业服务,他们往往需要一些基于统计信息的研究成果。南京图书馆长期为一些企业提供重型机械工业零件年鉴中的某些零部件的概述和统计信息,各省市统计年鉴中的投入产出表以及基于这些内容的行业分析和趋势分析资料;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平台,为他们寻找相关资料,如“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等。
加强针对检索 为文教领域师生提供文献跟踪服务
每年的暑假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的时节。南京图书馆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需要,为他们搜索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如为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老师跟踪提供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的教学最新论文,为院校师范生提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最新论文和经典文献资源,做学习研究之用。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这些方面历史资料的需求都有明显增长。南京图书馆通过工程文献信息中心为读者搜集了尽可能全面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其他相关信息。除了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献之外,还为一些有专门需求的读者搜集近现代有关个人与地方研究的资料文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发挥了图书馆保存和发挥社会记忆的作用。
精心挖掘资源 为各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保障
基于工程技术文献中心的资源共享,南京图书馆也致力于为专家学者提供专业外文文献,并提供引证服务。如为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林科院的研究人员提供生物、物理、化学方面的论文;为海事学院等单位搜索其研究人员在外国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等。
对于民间研究者,南京图书馆也尽量通过馆藏资源和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资源支持,为他们提供相关领域的重要论文,通过论文的参考文献资源,进一步充实他们的研究素材,鼓励他们通过自学的方式坚持终生学习,深化研究成果,或者帮助他们通过文献资源进一步改进技术,指导日常的生产实践。如南京图书馆曾为一位古文字研究者提供针对某一偏僻古文字资料的所有研究论文,从中找寻到最初的古文字拓片,为其研究提供服务;为一批退休的老技术工人提供专利和标准检索,支持他们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
新时期,政策与民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为了宣传公示政府政策,同时也为了维护人民的权益,南京图书馆会为读者提供政策信息和政策分析文献。如为南京市某厂职工提供政策文件原文及《经济师》期刊上的论文《南京市“三联动”改革的实践和分析》;为不少市民提供住房改革历程与政策走向以及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文献。
勇于担当责任 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文献服务
南京图书馆一大服务特色就是依托包括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资源在内的信息资源,为江苏省“两会”提供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加强,每年一次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和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南京图书馆作为全省文化信息中心,充分利用本馆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为广大代表、委员免费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在此过程中,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为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10年,南京图书馆首次进驻“两会”,分别在人大和政协两个会场设立了服务点,现场免费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供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人员现场帮助代表和委员们办理南图借阅证,让他们可以即时查询利用南图馆藏数据库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资源。另外,现场工作人员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搜索解答与建议提案有关的文献,同时馆部设有后援小组,随时做好后台答疑和援助工作。据统计,“两会”期间,共接待代表委员500余人,发放参考咨询材料1500多册,解答咨询课题11个,提供咨询资料87篇,约37万字,办理图书借阅证74个,受到代表委员们的欢迎。
孙志亮委员就国内外动漫产业对比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等问题提出咨询,工作人员利用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数据库搜索到大量信息,归纳、整理后,现场为他提供了准确的资讯,他连声称赞服务周到迅速。江苏省文化厅马宁代表要求搜集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相关的资料,工作人员除利用南京图书馆馆藏文献外,还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搜集到相关资料36篇共18万字,马宁代表称这项服务真是“优质、高效”。
南京某高校某政协委员对现场工作人员提出了江苏省企业节能减排数据及评价、全国和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及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等专项咨询。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些专项咨询内容通过网络发送给后台服务人员,后台服务人员将获取的咨询内容按专业分类后,及时分配给相应的查询小组。查询小组提取出关键字信息,从海量的数据中检索到相应的文献资料,短短几分钟内,查询小组便从南京图书馆的馆藏纸质文献及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维普、万方、清华同方等数据库资源中搜索到618篇相应的文献资源,再根据咨询者的专业方向、会议的议题以及文献资料的可信度等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二次筛选。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的数据库资源都有强大的二次检索功能,可以顺利提炼出更为精确的数据资源。查询小组某成员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该委员主要从事经济建模、经济预测、经济统计等数量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便着重提供最新最全的经济数据信息,很快便从几百篇原始文献中提炼出17篇最具代表、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源。查询小组将查询结果通过网络传送给后台服务人员,后台服务人员根据咨询者的需求复制了纸质文献,并与数字资源派专人送至现场。从该政协委员提出参考咨询到工作人员将咨询结果送至该委员手中,前后总共不过两个小时。该委员会后对如此快捷、高效的服务赞不绝口。
虽然这是南京图书馆首次为省“两会”提供服务,但馆领导班子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咨询组优秀的服务赢得了委员们的赞许。江苏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晓布留言:“存储精神财富,传递智慧成果,为江苏科学发展站在巨人肩上,发挥了公共平台的积极作用。”镇江市副市长王萍留言:“感谢周到细致的服务。”郑清、刘小纯委员联名留言:“热心服务、为民、便民、利民。”
2011年,南京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在保留2010年查询馆藏文献、利用馆藏数据库、搜索解答与建议提案相关问题、现场办理借阅证、发放参考资料等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了触摸屏报刊阅览系统,继续采取现场咨询服务与网络联合参考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使代表委员在“两会”驻地就能享受到图书馆优质、全面、快捷的信息咨询和舆情监测等方面的服务。为做好“两会”信息服务,南京图书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积极筹备,在“两会”期间成立现场服务小组,分别在双楼门宾馆和省会议中心两个主驻地设立现场服务区,从早八点到晚九点,每天工作13个小时,竭尽全力地为代表委员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据统计,在“两会”期间的5天时间内,共有近2000人次前来使用触摸屏报刊阅览系统,发放各类参考资料2200多份,赠送南京图书馆十大珍藏古籍书签1000套,提供馆藏资料12种、22册,办理借阅证123张,为83人次开通远程访问馆藏数字资源权限。南京图书馆高新、优质、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再次赢得领导及代表委员们的欢迎和好评。
来自南京某宗教协会的一名政协委员在“两会”服务现场咨询“宗教、民族、政策”相关内容。现场工作人员在受理信息咨询单后,迅速将情况反映到后台。查询小组在得知相关咨询内容后,在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网站提供的数据库资源平台上检索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相关文献867篇,经二次加工、筛选,最终挑选出28篇涵盖我国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相关联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工作人员使用U盘拷贝了这些资料及时交到了该委员手中,前后仅用了不到1小时,赢得了该委员的赞赏。
“感谢南图的优质服务!”“南京图书馆是传播信息的基地!”“感谢南图的真诚服务!”“上会服务为委员提供政治经济信息,非常好!”刘永忠、高云、刘忠连、陶泽如、张晓霞、范学恕、季允丰、季金虎、郑清、魏无际、李南、周伟、张薇丽、王小林、何林池、汪云甲、孙志安、熊宁、鲍莉萍、潘春雷、脱建明、刘邦彦、李晓布、赵彭城、徐守铭、卢章平、蒋来清、杨德才、能修等60多名代表委员先后留言称赞南京图书馆的服务。
能够为代表委员们提供如此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除了馆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工作人员的细心周到外,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提供的数据库资源平台也是不可缺少的支撑和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案例评析】 南京图书馆面对广大的读者群体,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既有科研教学机构专家对外文文献、最新科研成果的学术需求,也有各行业普通劳动者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发展个人兴趣的知识需求,还有一些服务于民生,为两会代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社会需求。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海量信息资源成为南京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多样性需求的强大支撑,充分发挥了共知、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南京大学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获取文献和各类资源的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的各类信息每天在以指数级别飞速增长,各类数据库厂商也在收集各类文献,形成了庞大的资源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们又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统一揭示、共存共享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其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科研单位、高校、企业越来越需要依托高品质信息资源,加快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应运而生。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参建的十家单位之一。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藏书量达到500多万册(含院系资料室),馆藏古籍线装书近40万册,其中善本古籍有3000余种、3万余册;共收藏有4000余种古代地方志,近4万册。此外购买了多种网络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可提供利用的电子全文包括: 中文期刊16529种、外文期刊 17000种、中文图书540000种、外文图书260000多种,外国硕、博士学位论文100000余篇。南京大学图书馆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北地区管理中心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管理中心,承担着为华东北地区(江苏、山东、安徽三省)的高等院校提供信息服务、协作、资源共享、管理的重任。作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参建单位,南京大学图书馆在文献保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利用平台资源 为高校科研提供服务
南京大学的阮老师在2010年开展了“平原河网水系不同C/N条件下微生物与氮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① 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平原河网自然环境水体及底泥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原位鉴定氨氧化古生菌、厌氧氨氧化菌在自然环境水体中的存在及丰度;分析功能微生物与氮的赋存形态相关性。② 系统开展微生物与氮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室内模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编码氮转化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特点,识别作用于氮转化的关键功能微生物。③ 利用同位素示踪手段分析上述试验过程中水体及沉积物样品中氮的形态转化特征及反应动力学机制。阮老师希望能帮她查出这个项目的创新点是否确实没有其他人研究过,值得去研究。
接到这个任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分析,精心提取关键词,利用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平台检索了18个国内数据库及网络信息,得出了14篇文献,通过分析,得出了阮老师的研究确实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结论。
同样,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的陈老师要开展“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荧光光子晶体微珠及光学性能调控的研究”项目。这是个属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项目,首先采取催化链转移聚合制备多种末端有双键的功能大分子单体,以此单体为功能性基元合成壳层为环境敏感的水凝胶单分散核壳聚合物微球;再利用聚合物微球壳层与量子点纳米晶表面配体间的氢键或静电等作用力对量子点实施诱捕,同时利用不同环境下壳层水凝胶微孔的胀缩性质对量子点实施嵌合,达到量子点与聚合物微球杂化之目的;最后通过微流控技术实现以量子点-聚合物杂化微球为结构单元的荧光光子晶体微珠构筑。
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接到项目查证任务后,利用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检索了36个中外数据库,检索到相关文献17篇。对这些文献分析后,得出了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成立的结论,对这个项目的立项起到了关键性的证明作用。
此外,2010年1月受中国药科大学委托,帮助该校检索2009年全年发表的研究论文被SCI和EI收录情况。代检结果得出中国药科大学2009年的论文被SCI收录有486篇,被EI Compendex收录有83篇,对中国药科大学落实科研政策和奖励政策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利用平台资源 为地方科技发展提供服务
泰州市卫生监督所的科研项目“成功实践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与公示制度的有机结合”打算申报泰州市科技进步奖,项目单位孙先生委托南京大学图书馆帮助他们查找相关资料,以证实项目的可行性和新颖性。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2007年8月,卫生部在泰州市等10个城市开展餐饮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试点工作,该制度系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结合我国餐饮监管现状而推出的一项新的餐饮监管制度。研究项目就餐饮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作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提出“量化评分文书化,量化工作常规化,量化结果公示化,量化结果卡通化”的改革思路,从两项制度产生的背景、内涵特点、结合方式展开论证,并认为以自主创新推动两项制度的有机结合对卫生监督水平和行业卫生质量的整体推动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实物成果有“日常监管量化文书”“许可审查量化文书”和“卡通化脸谱”。
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从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公示制度、量化评分文书化、量化工作常规化、量化结果公示化、量化结果卡通化等检索路径检索了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所提供的17个国内外数据库,命中文献20余篇。对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除了项目委托人的论文外,还有齐齐哈尔市、烟台市等多个城市实施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同时定期公示量化评价结果,但仅为行政行为的报道,未见对这两项制度产生的背景、内涵特点、结合方式及其有机结合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文献;检索范围内,仅见河南省洛阳市卫生监督中心刘大良等反思了餐饮业量化分级公示的法律困惑等深层问题。这一结论对该项目申报泰州市科技进步奖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0年苏州华瑞能泰公司的施先生委托南京大学图书馆查证项目“一种实用新颖的火电厂在线汽轮机热耗率监测方法和装置”的新颖性和创新性。项目的主要内容: ① 汽轮机热耗率是发电厂的重要性能指标,准确实时在线监测汽轮机热耗率对发电厂运行煤耗统计和电网负荷实时分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汽轮机热耗率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均采用汽轮机热耗率性能试验标准的方法(也称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正平衡法),如ASME PTC 6标准、GB/T 8117.1—2008标准等,由于在实际运行时现场条件不能满足试验标准的测量和计算要求,如参数波动大、热力系统泄漏,主蒸汽流量和再热蒸汽流量均需要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计算得到,其结果往往很不准确,而且监测仪表多、测量系统复杂、增加测量准确性需要费用很大。② 项目增加的测量点安装在发电厂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管上,选用高精度温差变送器和流量测量装置,大大减少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数据可通过电厂现有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现场DCS界面上,汽轮机热耗率计算结果不确定度在±1%以内。③ 项目开发出的在线监测装置可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热耗率实时监测,其结果为发电厂的性能统计、电网负荷调度和性能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南京大学图书馆在接到这个任务后,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检索了17个数据库、2个网站,从汽轮机热耗率、反平衡法、温差变送器、流量测量装置、功率测量装置等路径检索出相关文献11篇,经分析这些文献内容,未见到有同类项目和课题的报道,证明了项目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为公司进行项目实际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建共享 扩大服务范围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的普及,各行各业对信息的需求和有效利用更加迫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成了当今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科技管理工作对情报信息及文献平台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也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前移服务窗口,拓展服务区域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参加建设单位,在共建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提供服务,包括举办90分钟讲座、请数据库厂商代表进校、进企业做培训讲座等。图书馆对企业、校园师生读者、文化共建单位给予信息资源速递和信息资源利用的免费培训,详细地讲解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信息资源和共建单位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得这些单位较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服务创新和科研创新,获得良好效果。图书馆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系统,也在代查代检服务、科技查新和原文传递方面为社会和高校的各个机构、单位提供了全面的文献支撑和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案例评析】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各行业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等机构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2004年江苏省启动建设的四大科技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之一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平台。中心以非独立法人虚拟式集成江苏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并建立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长三角区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作,以共知共享共建的方式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联合向全省开放服务。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共建单位之一,在中心和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提高科技文献信息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依托中心平台和图书馆自身的传统资源和特色电子资源,为科技服务、为教育服务,并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获得了良好服务效果。
南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东南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6.69万m2,馆藏纸质文献357.75万册,中文现刊3200多种,外文现刊906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29.48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6万余种,各类数据库145个。馆藏文献以理工科、生物医学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学科等,形成了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等学科的馆藏特色。馆内设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科技查新工作站面向校内外用户提供科技成果鉴定、评奖及科技项目的查新服务,外国教材中心以土木建筑和力学等学科的外国教材收藏为主。作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和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东南大学图书馆还担负馆际合作共建的重任。JALIS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江苏省高校工学文献中心”和“江苏省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工学文献中心承担工程技术文献资源的建设,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承担为江苏高校采集外文图书资源的任务。设于馆内的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着图书馆学硕士点教学和各类型资源培训的工作。目前东南大学图书馆正在向着建设“有特色的,开放式、数字化、研究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十二五”目标稳步迈进。
2010年开始,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有了全新的变化:“优化信息资源,创新服务空间;嵌入课程教学,提高信息素养;深化信息服务,融入学科建设;促进交流共享,共建知识殿堂。”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服务形式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服务阵地从图书馆转向学院、科技园、社会,呈现积极、互动的服务态势。
立足资源建设与资源保障 提供特色化服务
东南大学图书馆提倡由学科服务馆员主动规划学科资源,通过沟通交流、需求征询、表单荐购等方式主动了解并满足用户的资源需求,进而针对各种需求,评估和选择正确的资源向用户推荐,对已经布局的资源则动态监控学科资源的服务状况,从而第一时间保证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利用CALIS、CASHL、工程文献中心、NSTL、江宁联合体等文献传递平台以及与海内外高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并对传递过的文献进行分析,如高申请期刊分析、本校作者引文分析、数据库全文链接请求分析等,动态监测资源服务情况,协调资源配置,测试与评价拟引进的数据库资源;结合特色资源,做好对口服务;大力宣传推广原文传递,并加强文献传递补贴,协助师生做好馆际互借及原文传递服务。
东南大学图书馆是以土木建筑、电子通信、能源环境、生物医学为特色的资源体系,结合省内各高校资源的互补,针对科技园区(江苏金智、东大集成电路)、科研基地创新团队的横向项目合作单位、江宁区的对口企业[摩托罗拉、华瑞、艾法斯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南京东大宽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自、南京南瑞继保、南京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中卫实业(南京)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等]、周边企业(南京富岛、熊猫电子、泰州春兰集团等),突破校园围墙的阻隔,开展学科矩阵式信息咨询和情报服务。即依托若干个学科服务组(包括电子信息学科组、生物医学学科组、土木建筑交通学科组等),通过用户建模和信息推送,展开主动、灵活、智能、高效的服务模式。为了进一步扩大服务影响,通过测试和评估,引进专业化信息揭示与推送工具(LibGuide),构建统一的学科知识服务门户和技术平台。
在服务内容方面,按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建设服务规范和协议要求制定本单位与项目相关的制度,如《东南大学图书馆参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联合目录加工标准》、《东南大学图书馆参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建设服务规程》、《东南大学图书馆参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文献服务收费标准》等,同时,将项目参与和服务人员的考核纳入图书馆业务考核之中,从管理制度上保障项目建设的“质”和“量”。按照协议要求,持续订购相关文献资源(Elsevier Science外文期刊、国外学位论文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全文数据库、AIP/APS美国物理联合会/美国物理学会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继续引进EI Village、Web of Science、DII、Springer-Link、IEL、ACS、ACM、ASME、ASCE、Wiley、AIP、APS等数据库以及外文印刷型期刊900余种,并及时提交了馆藏数据库和外刊预订目录。东南大学图书馆参与2005—2011年度联合目录数据加工,按中心规范要求加工联合目录数据,合计加工外文期刊、国外学位论文数据15.7万条,其中国外学位论文数据12.7万条,SDOS数据库数据1万余条,APS数据库数据1万余条,ACM数据库数据1万余条,及时提交本馆外文期刊馆藏目录数据库,供服务平台向全省免费开放使用。
作为十家共建单位之一,按协议文献资源服务分工提供国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期刊全文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全文数据库、AIP/APS美国物理联合会/美国物理学会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原文提供服务,及其他数据库的代查代检服务;委派工作人员专门承担原文提供服务,每日登录中心后台管理系统两次(并保证寒暑假期间不中断),查询并及时处理用户提交的代查代检请求和原文申请,做到在文献请求当日送出文献原文,保证服务的时效;同时,配合中心进行文献资源服务情况与效果评估和考核,按统一要求做好服务统计工作,定期报送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东南大学图书馆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推广工程文献中心服务平台,将中心网站链接至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以使省内外各界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动员南通、常州等非中心十家承担单位的图书馆积极注册,享受服务;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加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内容介绍,使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了解中心资源及相关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采用讲座方式组织人员培训,积极宣传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各项服务及公共平台的使用方法,培训人次达18260人次;在校内BBS上宣传中心资源,日常咨询中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专家答疑等方式随时随地答复读者的咨询和查检要求。
通过颁发授权许可的多种通用借书证,让馆外用户获得资源使用的身份通行证以利用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与馆员面对面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撑和帮助;通过建立虚拟网站和学科博客,对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和导航,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专题资源;通过制作、编写各种专题指南、数据库指南,进入院系、研究所、园区及周边企业进行宣传、分发,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达到主动推荐与导读的目的;针对各个学科、各种目的的研究课题,从开题立项、研究中期,直到成果验收,开展全程的文献检索服务,提供文献的文摘及部分电子全文(免费对利用工程文献中心服务平台的用户服务)。
以服务大学科技园区为基础 逐步辐射周边企业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15家首批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经过8年多的建设,目前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形成孵化场地近5万m2,首要任务是实现东南大学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规范运营的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国家“863”重大专项研究项目“高清晰度、大屏幕彩色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为代表的48项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等重大科技成果,吸引各类社会资金组建了26家高科技企业。
东南大学图书馆以本校大学科技园的各企业为中心,依托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NSTL、CALIS等平台,不断深化服务,并将服务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市、省的服务,如江宁区、马鞍山、合肥、河南等。
东南大学图书馆作为江宁联合体的牵头馆之一,努力构建江宁联合体十家图书馆真正的联合服务,通过宣传和推广,打通了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服务平台与江宁联合体平台的服务联合,让联合体十家单位,甚至联合体外的高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工学院等)可通过工程文献中心服务平台、联合体平台开展互助及其他各式服务,把触角从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外部形式上的联合延伸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联合,依托各大学图书馆的特色学科信息资源,提供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咨询和情报服务,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真正响应南京市政府提出的“强化服务支持”,走与“江宁高校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的方案。到目前为止,文献传递方面提供网络全文页数达14392页,网络下提供文献全文页数达199351页(含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其中,2009年一次性为省工程文献中心用户提供PQDT学位论文30篇,计6000余页,更好地满足了政府、企业、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开拓了省内用户的国际视野。
近年来参与中心文献传递服务的同时,积极为省内各单位课题研究提供多项深层次的文献服务,如南京市电力公司心理学的数学方法、网瘾治疗方法、网络依赖症课题;鼓楼医院小鼠勃起障碍研究;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数控中孔座面磨床方面研究;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RCS-9001电力智能告警系统、电网动态过程估计课题研究;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有关超大型船舶板(型)材成套制造数控装备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有关造纸工业废水二英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苏州东南药物研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高品质原料药研究开发外包服务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方面相关研究;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有关驾驶行为研究仿真实验平台构建技术研究、驾驶行为分析技术研究等。上述被服务的单位也对本馆的服务有良好的评价。
【案例评析】 成立于2004年4月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是江苏省重要的科技基础服务平台之一,东南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心子项目建设十家承担单位之一,遵照“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及共享服务平台共享共建协议”要求,认真履行本单位职责,承担中心项目分工任务,以Internet为主要手段,面向全省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网上在线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完成了项目建设合同要求。参与中心项目建设同时也是东南大学图书馆在原有传统的封闭式服务基础上构建开放型服务体系,为全省社会各界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有益尝试。
一是主动服务,支持学科与科研基地建设。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根本。东南大学图书馆努力通过学科资源规划与建设、学科资源组织与揭示、以科研项目为主体的课题服务等方式支持学科与科研基地建设;利用大学科技园独特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及周边企事业的市场特点,扩大服务效益和影响并初见成效。
二是把握企业旺盛需求与学科服务经验、成熟技术支撑的契合。企业信息优势是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东南大学图书馆推行学科服务后积累的学科服务经验,认真思考如何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与特点,发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资源优势,提供学科化服务。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条件缺乏,对大学图书馆来说,有着较大的信息服务潜在市场。而成熟的技术支撑条件,使得大学图书馆已能突破地区、系统、行业、组织的局限,其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本校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络面向周边、全国的用户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是由原金陵大学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的部分人员和书刊合并而成。图书馆实行总馆分馆制,总建筑面积3.1万m2。设有普通阅览座位3350席,电子阅览座位500席,网络信息点4200个。现有藏书208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电子西文期刊10000种,电子中文期刊10000种;员工81人。每周开放94h,年接待读者200万人次,年流通总量近87.5万册。下设浦口分馆: 图书21万册,工具书1万册,报刊800种;社科分馆、畜牧兽医分馆: 面积76m2,有过刊278种3257册,现刊268种;农业遗产分馆: 其中收藏了明代嘉靖马直卿刻本《齐民要术》等15种珍贵古籍“善本书”,同时,馆内还收藏了一批珍贵的手抄本资料(如从4000多部古籍中辑出《中国农业史资料》613册、420万字)和8000余种明清地方志。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管理中心,是华东地区农林院校信息中心、江苏高校农学文献中心、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查新检索单位、农业部查新检索单位、江苏省查新检索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因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馆藏特色成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共建共享单位。
科学发展 强化咨询馆员信息服务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通过使用“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系统”作为单位外部文献资源的支撑,为学校科研、企业创新和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高品质的读者服务要靠高素质的图书馆员,科学的文献资源建设同样离不开图书馆员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和辛勤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图书馆建立了合理的管理机制。为强化馆员的业务知识、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图书馆设立了参考咨询部,组成了一支以学科馆员为主的信息服务团队,该团队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业覆盖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学、资环、理学等领域。该部门负责农业类院所、高校、政府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查新、数据库培训、文献传递、定题服务、收录引用与咨询服务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能够进一步挖掘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我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业务。
依据地域优势 构建高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在提高文献资源共享、成员高校的文献保障能力方面,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依据地域优势,与城东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本着互惠互利、注重效益的原则共建共享,对成员馆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读者开放文献阅览、电子阅览、打印、复印等除借阅以外的所有服务,以提供三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2005年12月1日,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三校图书馆联合成立的“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正式启动,意味着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纸质文献由原来的200多万册跃升至460余万册;电子图书从260多万册跃升至900余万册;数据库资源从32种跃升至64种。现今,城东高校联合范围日益扩大,至2011年联合中心已有五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在2010年江苏省高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校园网络技术建设与保障工作在全省高校中取得突出成绩,被江苏省高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授予“2010年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图书馆连续第四年在江苏省高校中获得此殊荣。
以读者为本 打造创新型服务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一直以读者为本,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平台,在面向全校师生服务的同时,积极面向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采取主动走访的方式,调研学校师生、企业和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信息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书动人不动”图书馆通借通还模式。这是在不增加任何附加条件和不改变现有环境的前提下,读者凭原借阅证在本馆通过网络查询并办理借阅、归还其他图书馆图书手续的通借通还模式。“书动人不动”馆际通借通还是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创新的馆际通借通还模式,体现了“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已在汇文系统(libsys)得到了实现,并在联合体中正常运行。读者取书仅在本地图书馆,无需到图书所在馆。读者通过网络预约借的图书,将由物流系统运送到读者所在的图书馆,取书信息也将通过E-mail 或手机短信自动通知读者。读者还书也只要到本地馆即可,如同归还本地馆的图书一样方便。“书动人不动”就是“以图书流动替代读者流动”,实现读者馆际、远程借还图书的目标,方便了读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了馆际通借通还服务的本地化。
二是配合学校的“三大战略”,举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月活动。为全面实施中长期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加强与读者的交流,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南京农业大学每年举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月活动。学校十分重视此项活动,每次由图书馆、校团委、生科院举办,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研究生工作部、科技处协办。2011年读书月活动的主题为“阅读·文化·红色”。活动共分七个部分:“阅读是美丽的”摄影大赛,系列人文讲座,“读红书”优秀读者评选,读者培训活动,文献传递活动,“假如我是馆员”征文,赏析红色经典。该活动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宣传馆藏的电子资源,参考咨询部的馆员提出图书馆电子资源检索有奖竞赛活动的营销策略,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包括来自13个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这次大赛是图书馆资源培训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引导读者学会利用搜索技巧,检索和过滤各种电子资源,为学习进步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是专题培训。为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师生充分使用文献传递数据库,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2011年学校第十届读者培训月专题讲座中,为满足大家意愿,重点就NSTL、CASHL平台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的使用,开展了专题培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在培训工作中,培训人员就这两个平台的特点、申请使用流程、注意事项做详细推介和说明。培训刚一结束,就有多名教师致电或发送邮件到图书馆信息咨询部,进行相关咨询和申请新的账号。在四场培训结束后,已经有近二百名教师或研究生强烈表达了明确使用的意向。学校自2007年起开始使用这两个平台,文献传递量逐年递增,每年传递量超过2000篇,目前已传递文献近万篇,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积极为学校科研提供信息咨询与调研服务。例如,成立于1998年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营养调控研究室,依托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学科点,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生长的营养调控、饲料源生物活性物质(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新生动物营养生理及发育生理,致力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牲畜饲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在动物营养调控机理及调控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主要承担了科技攻关、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基金、农业部重点科技攻关、江苏省科技攻关、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等二十多项研究课题。在王恬教授课题组申请课题、报奖、鉴定和申请专利过程中,通过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链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系统”作为单位外部文献资源的支撑,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服务。由于工程文献中心所提供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能检索到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科技报告、专利、成果和标准,这给查新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查新的速度和质量,其为王恬课题组所提供的查新报告深受好评。主要查新报告有: 2011年“利用油脂加工副产品资源开发天然饲料产品的研究”“节粮环保型生长肥育猪饲料应用中试及推广”;2010年“克氏螯虾与河蟹混养高效模式的筛选及配套无公害饲料的研发”“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生物降解及吸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生态保健型水产饲料配制技术研究”“基于油脂加工副产品制取新型天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多功能生态型水产饲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广”;2009年“沸石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排放安全控制及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等。以上查新报告在动物营养调控研究室申报课题、结题、报奖和鉴定过程中提供了证明材料,为其成功地申报项目、结题、鉴定和报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图书馆设有一批专业馆员为学院提供学科信息咨询服务。还以动物营养调控研究室为例,图书馆专门安排一位学科馆员每学期2次为课题组做数据库的培训,包括“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新平台的功能介绍、获取文献的途径(主要是“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NSTL平台的介绍)、如何高效利用图书馆各个数据库资源等。通过这些培训,课题组研究人员能熟练地使用学校数据库平台以及“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一年多来,王恬教授课题组从NSTL平台等系统下载论文244篇。现在,动物营养调控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和博、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新品开发、攻关和新技术应用方面经常利用平台,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另外,图书馆学科馆员还对学科的文献保障情况做实证研究,为学科提供常用的数据库和期刊的导航,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针对性地为课题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业务。
传播信息 服务社会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在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对社会开放的责任和义务。为更好地给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延伸与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参考咨询服务。一是开展全天候网上文献信息服务,通过虚拟参考咨询、表单咨询、E-mail、QQ等方式向社会用户提供学习、就业、工作、创业和生活的相关信息。二是开展远程教育服务,便于社会用户的网络教育和终身学习。三是定期发布学校的科研成果,以寻求企业合作伙伴,建立高校与企业的互利互惠。四是为“三农”服务,开辟文献信息服务的绿色通道。学校作为全国领先的农林院校,有义务送科技资料下乡,帮助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
【案例评析】 传播信息、服务社会是图书馆事业的目标与社会责任,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就是与时俱进,实现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全民共享,赢得更多社会公众,提高图书馆的价值,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学发展、教育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专家和学者研究、制定和颁布的主题为“图书馆服务: 全民共享”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将图书馆的使命和责任延伸到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的层面。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立足为学校科研服务的同时扩大对外服务,其中包括对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的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深信在《宣言》的引领和鼓舞下,高校图书馆正迈向开放服务的崭新时代,广大图书馆人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逐步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价值,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以药学、生物学、化学专业文献为主,兼收药学类特种文献、药学企事业内部资料和国内外相关专业馆际文献,涉及众多学科门类,包括药学、医学、生物学、经济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经过70多年的建设,形成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初步形成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信息体系,业已成为全国药学学科文献的重要资源库。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约144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约84万册,电子图书约60万册。2010年订购纸质中外文期刊近1500种,可提供利用的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近4000种、电子图书50万余种,建立了CNKI学术期刊的镜像站、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站,引进了Ovid高影响因子核心药学电子期刊全集、Elsevier全文期刊数据库、SciFinder Scholar数据库、Drug Information Full Text、ACS等中外文网络数据库40多个,并利用馆藏特色资源自建数据库7个。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因其馆藏特色成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共建共享单位。
创新服务模式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江苏省医药产业规模居国内前列。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将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确定为江苏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谋求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并在《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 年)》中提出,至2015 年,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将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江苏省将成为全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创新及产业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医药产业,积极构建医药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扶持创新药物研发,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药物研究与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药学信息是新药研发立项的依据,也是决策活动的起点和前提,它们包括新药研发立项所需的政策、市场、经济和技术等。对这些信息的全面收集和科学评判可为新药研发立项提供正确参考和决策支持,这关系到新药研发立项的决策正确与否。正确的立项决策是新药研发成功的基础;立项决策的失误,可能导致产品研发失败,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药学信息在新药研发立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共建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共享平台,走出校园,面向医药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为药学领域需求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为企业服务时发现,一些企业的重要需求是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但是这些药物因为常用,是早期开发的药物,当年没有按照现在严格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审批,因此往往文献众多;但新药临床前药理学评价、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新药实验研究评估等文献不易检索到,企业向共享平台提出服务请求,图书馆专业咨询员利用专业知识及平台的帮助顺利完成报批材料的编写工作。例如: 本省曾有一家企业需要报批一个极为常见的化学品“甘油”为新药,但是却为其中的部分报批材料费尽周折。图书馆咨询人员利用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平台,获得了该药物报批需要的16号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基础药理部分)”和21号资料“局部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文献资料”的文献。
图书馆于2009年基于馆藏文献资源优势,组织部分馆员对江苏医药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药品专利培训”,受到好评。
2011年7月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参与了“江苏省科技平台园区行”——常州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通过此次活动,让常州市生物医药企业充分了解“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常州生物医药企业与省科技资源的充分对接与利用,促进常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图书馆目前已承担常州医药企业在科技立项前的前期调研工作。
拓展服务途径 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是高校重要职责。图书馆每年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药学文献检索教学的所有课程,并将工程文献中心平台的相关内容植入文献检索课教学中,通过举办各种宣传、培训、讲座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师生对平台的使用率。2011年培训读者约3000人,其中在中心平台注册的人数达800多人。2011年完成文献传递任务: 网下提供服务4663页;网上原文传递: 老系统文献627页,论文382页,新系统22篇。
图书馆还积极为研究生的开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例如,EGF/VEGFR-2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阻断该信号通路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目前上市的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已出现耐药现象。而HDAC抑制剂能引起组蛋白高度乙酰化,激活某些抑癌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其他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后能产生协同作用。为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有位博士研究生选择VEGFR-2和HDAC为靶标,结合已经报道的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将VEGFR-2抑制剂Cediranib与HDAC抑制剂Vorinostat结构中相应的药效团进行组合,设计并合成作用于VEGFR-2和HDAC的双重抑制剂,期望可以克服肿瘤的耐药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物活性研究,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标是发现结构新颖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为基于VEGFR-2和HADC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该课题准备申请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其设计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1)。
R1=H,CH3,OCH3等;R2=H,F,Cl,CF3等;R3=H,CH3等;
W=O或NH;X,Y为C或各种杂原子,如N,S,O等;n=1,…,5。
图1 设计合成的化合物结构
但是情报咨询馆员经过检索,发现该课题拟合成化合物已经有人合成并申请专利。于是在研究现有文献基础上,协助科研人员将目的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成图2所示的结构。经过SciFinder数据库(摘录了世界范围约98%的化学化工文献)和贝尔斯坦数据库(包括1000万余个化合物、2250万余个反应、96万余篇化学文献)的检索,确认是个全新的结构。该课题已获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资助。
又如,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进行新药研发是目前的热点,现在越来越多的课题采用该技术作为研究手段。但是因为基因序列的特殊记录方法,其检索方法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抗肿瘤一类新药AP25的研究与开发中,由于图书馆积极提供了药学文献信息服务,使该课题获得了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计划50万元的资助(项目编号: BY2010145)。项目获得资助后将开展系统的体内外药效学、质量标准、制剂工艺和毒性研究,加快和推进研发速度,特别是重点对AP25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测建立方法,这为申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R1=H,CH3,OCH3等;R2=H,F,Cl,CF3等;R3=H,CH3等;
W=O或NH;X,Y为C或各种杂原子,如N,S,O等;n=1—5。
图2 改变后的化合物结构
凸显馆藏特色 积极参与平台建设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药学文献资源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一是基础文献资源建设。2011年中国药科大学对科技论文、标准的文献资源进行采集与加工,提供可检索的信息数据14279条。二是按照江苏产业发展特点,建立《世界首次上市新药数据库》《江苏地道中药材》《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等具有江苏特色的3个资源数据库。至今共完成的工作量: 《世界首次上市新药数据库》目前已经将世界首次上市药信息收集至2010年,收集上市药948条,上市药品信息905条,药企152条,国内流通药品6409条,共计8414条;《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收集药品信息2029条,药品标准11844条,药品检测方法91条,药品图谱700条,共计14664条。
【案例评析】 “十一五”期间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全面推进“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战略,通过文献布局调整和特色资源建设,构建资源文献配置恰当、特色鲜明、能满足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建设和优化网络与计算机环境,构建功能强大、使用便利、高效率的数字化支撑体系;通过深化服务和创新服务,构建面向不同读者群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存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将中国药科图书馆建设成为师生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药学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和信息枢纽,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有特色、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跨越三校区,有四个分馆,馆舍面积5万多m2。馆藏文献总量2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3万种,电子图书280万册,其中化学化工等相关学科文献形成馆藏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专利数据中心,因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馆藏特色成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核心成员单位。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国家、省、市科技、教育、经济等部门的资源优势,依托学校雄厚的科技实力,融合各种科技资源、整合各种服务功能,坚持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综合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南京科技广场是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市科技局、鼓楼区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的位于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的大学科技园科技公共及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流、国际上有影响,极具震撼力的“南京科技第一窗口”和全市最重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研发平台(开放型实验室),科技政务科技服务功能配套的整合区。目前科技创新大楼已引进了70余家科技型企业进驻,形成了与“硅谷”相近的创新模式。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图书馆位于科技创新大楼三楼,依托南京科技广场,在面向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还面向入园企业及社会服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仅局限于本校的师生员工,封闭式的管理隔绝了与社会的联系,服务社会与市场的意识不强。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本着“以学科交叉求发展,以主动服务求支撑”的发展思路,提出在“十二五”建成有特色、创新型、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并积极开拓面向社会与市场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图书馆与市科技局等有关政府管理服务部门、科技研发企业同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利用这一独具特色的平台,图书馆创新构建了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信息服务模式。三方形成动态三螺旋,政府、产业和大学三个要素呈现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螺旋上升结构,三方各自起独特的作用,但和谐地相互促进、协作创新,形成共同发展的势头。
以人才为本 拓展与强化信息服务团队
近年来,校图书馆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文献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共享资源,为学校—企业—政府开展信息服务。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图书馆以人才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与强化一支信息服务团队。一是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情报服务部(增挂“信息管理与技术研究所”的牌子),强化了资源共享、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及拓展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工程文献中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信息服务人员,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覆盖情报、化工、材料、医药等领域,组成了一支由博士领军、专门外聘专家作为顾问指导工作的信息服务团队,专职人员达9名,兼职人员10名;三是整合信息管理与技术研究所、教育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查新站、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的人力资源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检索、专利分析、信息定制与推送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保证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对用户需求 深化服务内涵 创新服务模式
作为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思想,着力打造面向科技园的有特色、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体系。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平台,提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在面向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积极面向入园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采取主动走访和专题座谈会的方式,调研入园企业的信息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提供了系列特色信息服务: 书刊借阅、科技查新、专题情报信息调研、专利和标准检索、特色馆藏资源推介、个性化信息服务等。与此同时,还将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平台与相关文献资源使用的培训与推广工作纳入校内外和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的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网上培训、课程教育等,仅2010年就开展各类培训约30场2700人次。
一是推出“特色馆藏资源推介服务”。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让园区企业及时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共享资源,推出了“特色馆藏资源推介服务”。即根据馆藏期刊种类编制了《中文期刊导航》,其内既有刊物简介、主办单位,又有刊物被收录情况、电子资源,还有图片,可谓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根据企业业务需求,编制了《中文期刊速览——化工大类专辑》,内容包括目录、文摘等。还参考园内企业的主营业务内容,增加了一些企业可能更需求的信息。
二是推出电子版《技术信息资源速递》。在《中文期刊导航》的基础上,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网站定期推出电子版的《技术信息资源速递》,参考园内企业的主营业务内容,从图书馆最新中文期刊中精选而成,包括行业动态、专利文摘、论文摘要和综述四部分,每月出版1~2期,旨在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市场信息,节约浪费在浩瀚的信息流中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投入科研和生产。
三是推出Science和Nature推介和“中文期刊资源速递”服务。自2010年5月起,图书馆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了外文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服务,根据用户对外文期刊的使用率及其受读者关注的调查情况,从众多的馆藏外文期刊中挑选出专业涵盖面广、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具有权威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开展目次翻译推荐工作,标注出原版的出版时间、卷期、页码,定期或不定期刊载在图书馆主页中,以期让校内更多的读者随时关注到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动态、科技成果、权威性的论文。随着服务的深入,通过对校内师生和用户的面对面的调研,图书馆新推出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中文期刊资源速递”服务: 组织专门人员,针对相关专业内容,精心选取一定的核心期刊,编辑“中文期刊资源速递”。其形式为文摘和目录,对基金项目论文以文摘形式做重点推介,其余论文以目录形式推介,并利用纸质期刊较电子期刊到刊速度快的优势,每月推出3~4期,为全校师生和入园企业了解和掌握科研的最新进展和科技发展进程在时间上赢得胜筹。
四是配合学校“工大才俊”计划,推出“学科馆员”VIP服务项目。为配合学校“工大才俊”培养计划,实施“工大才俊”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图书馆面向学校公布的首批13名“工大才俊”,提出了“始于问题,终于服务”的理念,推出一对一的图书信息个性化VIP服务。为“工大才俊”提供VIP图书信息服务的学科馆员都是图书馆一批学历层次较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的业务骨干,针对“工大才俊”的不同需求,给予及时、准确、全面的一站式信息服务。目前图书馆推出的一系列VIP信息服务举措有: 为每位“工大才俊”专家提供部分数据库校外访问账号;定期发送书单供“工大才俊”专家选取,优先购买专家推荐的图书;专家所订图书或期刊到馆,将通过邮件或短信及时通知专家,以便优先使用;根据专家需求开展针对性资源使用、信息分析的业务培训;优先进行科技查新服务;为专家开展专题情报调研服务和知识产权检索服务等。
随着服务的不断深入,图书馆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为“工大才俊”提供图书信息多样化、个性化的VIP服务。例如: 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和江苏省工程文献信息平台的共享资源,为工大才俊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陆春华老师提供一对一的代查代检、专题情报调研服务和知识产权检索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为其主持承担的“转光—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在太阳能制氢、太阳能光转换稀土配合物和吸波材料”等科研项目提供了文献信息服务,为其科研项目的开展以及申报提供了文献佐证,还为其标准文献的获取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对其主导的实验室技术创新工作给予完满的文献信息支持。
五是积极为学校科研提供信息咨询与调研服务。南京工业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14个,省重点实验室8个。“十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4000余项,科研到款达16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这其中,校图书馆积极开展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与调研功不可没。如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立项、科技攻关中多次与校图书馆合作,利用工程文献中心平台的文献资源进行文献调研,帮助项目完成前期系列研究咨询报告。该研究中心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和专家团队在立项调研和攻关时经常委托图书馆做相关深层次信息咨询服务。2009年在对南京工业大学校园巴士改造前,欧阳平凯院士委托图书馆做了调研,形成《天然气汽车现状及可行性调研报告》,为校园巴士的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2010年欧阳平凯院士的课题组在进行研发方向定位时,委托图书馆做了文献调研并形成系列综述,包括《瘦肉精综述》《聚氯乙烯概述》《PVC木塑复合材料研究概况》等,为课题组的研发提供信息导航;2011年黄和教授在其重点课题的国际专利申请上遇到了困难,不仅通过图书馆查阅了相关国际专利,并委托完成了《×××制备技术专利分析报告》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分析报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分析报告》,为其今后的专利PCT申请明确了方向。
适应市场要求 创新服务内容 拓展服务范围
近年来,通过与用户接触,特别是入园企业的接触,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其核心能力不再是拥有的文献资源,而是其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在服务内容上,要将信息服务的重点从原始信息的提供向信息增值服务转移,即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有素的信息挖掘技能,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人员的智力资源加以融合,为用户提供既包含原始信息生产者的价值,又包含信息服务人员所创造新价值的服务产品。
为此,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积极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例如科技查新、信息定制与推送、基于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分析、产业信息专题报告等,极大地保证了本馆与省工程文献平台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以便及时掌握各层次、各领域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将学校图书馆的服务窗口向社会延伸,图书馆积极拓展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工作,已数次到周边地市,主动为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业送信息服务上门,受到地方的热烈欢迎,为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构建的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信息服务体系的实现做出成效。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某高校属于军事院校,受保密工作的限制,物理网络隔断,文献信息资源相对有限,该校图书馆通过与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了解了工程文献中心平台的服务功能,选择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作为该校外部科技文献资源的支撑。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该校提供SCI、EI代查代检服务以及外文文献的原文传递,为该校老师的职称评定、科研能力的认定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在该校师生的科研能力的认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南京工大开元化学公司是直属于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实业集团的技术密集型骨干企业,被原国家科委列为水处理技术推广的重点依托单位,是一家集水处理精细化学品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与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自2008年起进驻南京科技广场,先后接受了校图书馆对进驻企业的信息资源速递和信息资源利用的免费培训,公司的技术创新得到了良好的信息资源支撑。通过校图书馆和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平台,在代查代检服务、科技查新和原文传递方面为该公司的PTA生产线凝结水系统除氧防腐及除垢技术研究、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高效低磷缓蚀阻垢分散剂等科研项目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对该公司的工艺改进、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案例评析】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应当具有怎样的使命——是保持专注教学与研究使命的“象牙塔”形象,还是积极地参与社会创新过程,为区域及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指出,两次大学革命使大学分别增加了研究和社会服务两大重要使命,大学已由社会次要机构上升为社会主要机构,成为与产业(企业)、政府同样重要的社会机构,由此引发了大学—产业(企业)—政府三螺旋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南京工业大学成功学习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这一“三螺旋”发展模式,努力发展为同时具有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使命的创业型大学。近年来,不仅利用自身的教学、研究优势为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科研成果,而且还利用自己的知识生产优势积极为原有产业升级改造服务,从而帮助所在区域创造新公司和新产业,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大学与产业及社会之间的互动互惠关系。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成功地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信息服务中去,锐意进取,开拓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学校、服务科研、服务社会的新局面,为江苏的科技创新做出新贡献。
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
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的医学图书馆之一。作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组成部分,是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医学学科文献中心、江苏省医药卫生中心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成员馆,同时是中国高等医药图书馆协会会员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图书馆坚持“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读者人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规范管理科学化”为指导思想,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方向,调整优化资源结构配置,丰富馆藏资源,强化资源共享,努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交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承专业历史积淀 超前社会信息服务意识
藏书是一个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南医大图书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重视藏书建设工作。采购中文医学图书做到完整收集,采购原版书限购医学,严格控制非专业书的品种,保证医学图书馆的专业特色。鉴于医学期刊是医学资料和信息的主要来源,中文医学期刊不管从品种或卷期都保存得相当完整;有代表性的外文重要医学期刊也是多年不间断连续订购,即使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也未停订,因此南医大图书馆是江苏地区医学专业藏书特色明显的图书馆。
为了充分揭示、报道中文医学期刊、汇编文献信息,自20世纪50年代初南医大图书馆就开始编制医学文献索引,该索引曾纳入国家检索刊物体系,先后出版60期(册),受到全国医药卫生界的赞扬。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三十年医学论文累积索引(1949—1979)》,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南医大图书馆自1959年开始探索通过个人外借、馆际互借、邮借以及制发阅览证,为社会提供文献服务,受到省市医务人员的欢迎与赞扬。1981年通过与江苏省卫生厅合作,对江苏地区卫生系统提供上述服务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医学中心图书馆。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再创资源共享利用新篇章
2000年开始,南医大图书馆就积极探索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用网络服务的方式方法。2004年南医大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论坛——“医林风信”医学信息检索论坛,该论坛运行以来已接待读者3160万人次。通过网络开展用户培训、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不仅提高了服务读者的能力,扩大了图书馆在学校的影响力,同时也锻炼出一支善于借助网络服务读者的队伍。
自2006年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以下简称中心平台)运行后,南医大图书馆组成了有11位成员的课题组,利用长期积累的服务经验和技能,积极为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献计献策;利用可以安排的各种用户培训课程不断宣传,使中心平台早日成为江苏科技强省的保障平台。在吴建国馆长和周晓政主任的有力领导下,课题组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中心平台的发展情况和建设要求,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方案,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蹲点意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统计显示,在元数据加工、原文传递、读者培训、深层次服务、典型案例、用户注册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肯定和好评。
汇集多学科类型文献资源 开拓产学研信息利用新途径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通过集成全省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的十家单位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同时汇聚产学研各自和合作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产生了1+1>2的成效。中心平台的建立与运行不仅提高了信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推动了图书情报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使南医大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在帮助用户借助中心平台对信息从获取到使用的全程服务中,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技师邹元国对中心平台运行后,通过南京医科大学给广大医学科技人员带来的便捷和快速的信息支撑有着非常深切的体会。他介绍了很有代表性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国内输血都是以输全血为主,临床病人患有肝脏、肾脏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要用血浆,血站只能现分现用,血浆分离后剩下的红细胞保存成了难题——那时是用生理盐水保存,保存期只有24h,当时南京血站每个月报废的红细胞大约300人份。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政府对血浆定价就按全血定价,红细胞就没什么价值可言,而且全国各血站都是这样操作,大家都没有认识到信息在这儿的意义。国内的输血专家们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组织攻关,搞了一个“706代浆液”,在全国几个省会城市血站推广试用。
邹元国主任技师知道706代浆液含有羟乙基淀粉,由于羟乙基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均,每个月南京都会碰到几例病人产生类过敏样反应。听到临床反馈的信息,他的心情非常沉重。有一次中科院输血所有两位同行来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交流,他陪同接待,交流中他提到了706代浆液存在着类过敏样反应的问题,中科院输血所的一位同行讲,最近国外学术会议上有人提出使用晶体保存液保存红细胞取得成功,这种保存液能使红细胞在4℃冰箱中保存42天。邹元国主任技师带着这条线索先后跑了南京几家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收获,南医大图书馆参考咨询室周晓政老师听到这一情况后,向他介绍查资料的方法,帮助他把想查的资料编成关键词,在化学文摘中一册册翻找,终于找到了一段简单的文摘,得知新型红细胞保存液的发明人叫Hogman,是瑞典人,在Karolinska医院血库工作。邹元国主任技师当时想得比较简单,给Hogman写了一封信,请教如何配制这种晶体特性的红细胞保存液,Hogman回信表示可以推荐购买他们的产品,但一看报价高得吓人。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自己研制。在周晓政老师帮助下,又花了十多天时间,从大量纸质文献索引中找到了几份国外专家对Hogman科研的评价,了解到该保存液的价值。邹元国主任技师认真阅读了周晓政老师帮助查找的资料,弄清楚红细胞保存液配方的组成,每一个组分的用量,每一个组分在红细胞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献信息中的知识变成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当然,配制红细胞保存液属于药剂专业知识范围,他深情地说:“我知道自己掌握的那一点点知识远远不够用,只能算个‘门外汉’。好在南京大院、大所多,能人多。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殷铭老师向我伸出了援手,他帮我认识了好几位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解决了葡萄糖、甘露醇两个六碳糖的含量区分检测;解决了腺嘌呤紫外吸收最大峰值处存在干扰问题;解决了活性炭吸附热原同时也会吸附腺嘌呤的问题。在科研攻关的两年多时间内,南医大图书馆参考咨询室周晓政老师和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殷铭老师不断提供文献资料,成为我解决困难的坚强后盾。”
邹元国主任技师通过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来的红细胞保存液解决了一血多用中的血液保存难题,缓解了用血紧张,而且临床上再也没有病人因输注红细胞产生类过敏样反应的现象。时任南京市卫生局领导指出这是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典型。南京市科委也很重视,派专家组专门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并委托市财政局核算红细胞保存液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想到的是通过红细胞保存液的应用,南京血站每年相当于节约血液资源2万人次,当年净创收200万元。邹元国主任技师被评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他本人获市政府奖励10万元。表彰会上他向大家说:“我是在许多文献资料工作者和许多高校教师的帮助下获得的成功。”
由于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应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文献资料之间的查找实现了网络化,邹元国主任技师在查找文献资料时也更加得心应手。连续完成了两个在全国很有影响的项目: 一项是白细胞过滤器,一项是脱脂滤器。这两项的前期调研工作就是利用网络查找文献资料并从中得到启发。白细胞过滤器、脱脂滤器的研制每一项都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作完成后不仅每一项都有发明专利授权,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每一项都转化为产品,每一项都得奖,并为血站先后获得技术转让费100多万元。邹元国主任技师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1年邹元国主任通过中心平台查找文献资料得知国外同行以手工法制备多人份浓缩血小板为主,机采血小板为辅。创新点是采用顶底袋配合使用血细胞分离仪,用这种新的生产工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产品质量稳定,血小板的回收率能提高30个百分点。根据这一信息,他们与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密切联系,一起攻关,短短半年时间就生产出顶底袋和血细胞分离仪,并经检测证明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外同型产品的质量标准,而且能够实现产业化。他们已申请专利加以保护。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治疗病人的能力,应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邹元国主任说:“自2006年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启用后,我们借助南医大和省情报所的终端就能够获得多家共建单位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文献资料是科技人员的眼睛。我个人的体会是科技人员要获得成功,很重要的是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带着问题查资料,学以致用。我多年的科研实践还体会到,搞科研要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发展中得到启迪,取长补短,少走弯路。汇聚多学科的中心平台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我相信这一平台将为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发挥更大的作用。”
【案例评析】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在南京汇集了江苏省高教系统、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的多家图书馆情报信息组织,构建了资源共建共享的高起点平台,为全省提供主动服务。在图书情报网络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以下几点创新:
第一,中心平台面向全省各类用户,不仅扩大了服务面,而且增强了各个共建单位图书情报人员的服务能力,从文献资源的源头做好促进江苏产学研发展的保障工作。
第二,借助这个平台,各共建单位进一步丰富了各自的馆藏,弥补了馆藏的不足,并在自己的终端就能获取共建单位的馆藏资源及其情报专业人员的业务支持。
第三,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通信技术建立和完善中心服务平台,能将全省各用户的情报需求都实时反映在平台上,工作人员通过竞争性领取任务可以达到快速处理情报需求的效果,而且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实名制,方便与用户和同行的互动,保证服务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
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组建于1983年,直属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江苏省专职从事标准化研究与服务的省级社会公益性技术机构,江苏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江苏分中心与之合署办公。
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长期跟踪、收集、整理、加工、发行国内外各类标准和技术法规,开展标准化科学研究和标准信息资源开发、推广工作,馆藏全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以及英、法、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内设的中国标准出版社江苏发行中心为社会提供国内外原版标准、技术手册以及质量管理、计量、认证认可、国内外市场准入等书籍;依托先进的“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江苏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网”,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类专业的标准信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信息等;结合江苏经济发展实际,以跨越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为目的,开展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各类标准检索、标准制修订、标准有效性查证、企业标准水平评估、采用国际标准确认、标准资料翻译、标准专题咨询等深层次专业服务。
依托江苏省WTO/TBT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各界通报WTO成员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标志标签制度等方面的制修订信息,以及我国出口产品受阻海外市场的信息通报和案例分析报告;组织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TBT)的通报评议,并就其中的重要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进出口政策,主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信息保障;提供各类国外标准,开展国内外标准化专题研究,开发国外技术法规与标准信息库,为企业了解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国的技术性措施,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专题咨询服务。
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 服务各级企、事业单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级企、事业单位标准意识的增加,标准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成为各个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十家共建单位之一,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强大的信息流量,可及时、快速、准确获取相关的标准信息,为各需求单位提供服务。
江苏省宿迁市国家白酒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获得国家检测中心批准建立后,急需获取国内外各酒类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法规,向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帮助请求。省标准化研究院抽调专门人员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及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检索、查询,为其提供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标准,以及美国、欧盟酒类产品的技术法规,为国家级白酒检测中心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国家出口贸易的发展,企业在与国外商家的贸易交往过程中,因不懂或不知道其使用的标准和技术法规而遭受经济损失的现象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签订合同前需要全面了解贸易目标国的标准、技术法规等信息,通过信息中心的信息查询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内容。有一家地板出口企业在出口前提出需要查询其所出口国地板的相关标准及法规要求,经工作人员的检索查询,帮助查找到了所需信息,使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对相关技术要求约定明确,和客户达成共识,合同完成顺利,避免了以往出口中因标准不熟悉产生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对原有的标准信息服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完成标准的实时更新。根据这一需求,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发了软件,使企业标准系统与院的标准信息库对接,依托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及江苏省标准信息平台强大的标准数据量,实现了对所需标准的实时跟踪和更新。如淮安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与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建系统平台,企业标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尽可能地避免了使用作废标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防止使用作废标准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特别是食品、医疗等行业,确保标准现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及江苏省标准信息平台,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快速准确的标准查新服务。如国家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发布后,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在对一些食品企业作标准查新时发现,有的还在使用GB 2760—1996,遂及时提醒企业停用作废标准,使用现行有效标准核对其生产过程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类别及使用量,防止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紧密结合产业特色 构建标准信息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江苏地方经济,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依托自身的馆藏优势,结合“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共享资源,建立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对外提供优质、高效的标准信息服务。立足“全、准、快、多、特”建设国内一流平台,结合江苏经济产业特点,打造江苏特色资源的要求,确立“夯实资源基础、完善平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的总体建设目标。平台已于2010年年底正式开通,并同步向社会提供各类标准信息服务。
为重点做好平台基础建设工作,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设立了标准保障部,确保平台资源建设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组织专人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清理和维护标准题录数据、标准全文数据,对没有加工成全文的标准按用户要求,即时加工上传,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针对国内标准题录数据不全、著录项目不完整等问题,通过与兄弟院所比对数据,交换、购买等方式提高数据质量;对国内标准题录项,采用短期突击方式,组织人员整理加工、补充完善。截至目前,平台标准资源建设已达到: 标准题录数据库230个品种80万条,其中国内标准90个品种22万条,国外标准140个品种58万条;标准电子全文123品种30万份左右,其中国内标准90个品种123622万份,国外标准33个品种171900万份。
为服务江苏“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服务业提速”三大计划,根据江苏支柱产业发展要求及产业振兴规划建设,瞄准企业需求,通过标准文献专题研究途径,采用数据挖掘、深度加工和知识管理等新技术和新理论,开发了专题服务产品,开展了增值型、知识型主动服务,提升了标准化科研机构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如为提高标准信息服务针对性和专业性,紧跟江苏省产业聚集区建设,研究建立了酿酒产业(宿迁市)、电缆产业(宜兴)、不锈钢产业(兴化戴南科技园区)、眼镜产业(丹阳)、医疗器械等专题数据库,收集了相关国内外标准近万条。
一是建立节能减排标准子平台。为充分发挥标准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强国内外各节能法规及标准体系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构建的节能减排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能有效地为广大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各类标准信息,发挥技术标准在江苏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项目是省质监局科技项目《国内外技术法规与标准对江苏省节能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定位符合政府希望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对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的要求,符合政府在“十二五”建设和生态省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在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求全,要能覆盖江苏的主要产业;在标准研究方面求专,要能真正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节能资讯方面求多,充分满足各类企业对节能标准化的需求。
二是建立白酒标准信息子平台。为配合国家白酒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集标准资源、信息资讯、技术服务于一体,构建了国内首个白酒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我国白酒标准体系多为1989年建立,随白酒产业的发展,已无法满足不同白酒生产工艺的需要,许多企业标准很不完善,水平较低,对白酒产业发展已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国内首个白酒专业标准化服务平台,涵盖了国内外白酒标准的最新资讯与标准及政策法规信息,帮助企业和消费者了解白酒标准信息,为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标准战略的支撑。白酒标准信息子平台包含国内外白酒标准查询、新闻资讯、政策法规等若干版块。白酒标准查询版块有白酒产品标准20条、卫生标准5条,国外标准26条、其他相关标准100余条,并按基础标准、卫生标准、试验标准方法和规范、产品标准、原辅材料标准、添加剂、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国外蒸馏酒标准、包装材料标准分类。
三是建立服务业标准信息子平台。服务业标准信息子平台以服务标准信息为基础、以服务标准及标准化研究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技术服务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是集标准资源、信息资讯、学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内容为现代物流业、软件业、金融业、商务和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居民服务业、青奥会等服务标准查询,以及研究成果、重点科研领域标准研制、新闻资讯、知识园地等。
服务标准查询版块涵盖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00余条,以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服务业地方标准和台湾服务业标准在内的国内服务业标准1200余条,标准总数达2000余条。因标准容量大、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持续更新而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成果板块主要展示了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十五”以来先后承担的服务领域科研项目,如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创意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及重要标准研究”、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江苏省服务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等。目前,服务业标准化研究已拓展到政府采购、国税信息采集、应急管理、公益慈善、商品交易市场等新兴领域。
重点科研领域板块主要体现了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服务业标准化研究的最新动态,近期以创意产业、青奥会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标准研制板块展现了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近年来制定的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 基本要求》、DB32/T 1893—2011《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DB32/T 1894—2011《档案数字化转换规程》、DB32/T 1895—2011《电子档案基础元数据数据库结构和封装格式》和《温泉旅游服务规范》(报批稿)等多项服务业国家/地方标准。
服务标准信息子平台作为国内首个服务业专业标准化平台,较好地展示服务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利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大力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以人为本 创新标准服务模式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利用先进手段,提供多种多样的标准信息网上服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与网上客服一对一交流,及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获得技术支持。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自助下单,获得所需的标准资料,提交标准查新目录等,提交这些业务,用户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十分方便、快捷。
利用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定制服务。如南京方天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急需建立完备、准确的标准资料库,在服务平台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的数千条标准做有效性确认并补充了部分新标准,同时为企业建立了一套符合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的标准全文库,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样的,利用平台为南京长江电子集团、博瑞特制动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提供了标准定制服务。
依托平台为广大检测机构研发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为省质检院和省计量院专门定制的实验室标准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并获得好评。系统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检测机构的检测依据的准确度。将标准信息服务应用到食品风险分析工作中,对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依据标准进行验证,凡不符合要求的食品检测机构一律停止下发食品风险分析抽查计划任务。
【案例评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收集、获取、传输、使用等方式,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正是应用网络技术,集成优质文献资源,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是“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共建单位,与此同时,依托自身的馆藏优势,建立了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并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共享资源,对外提供优质、高效的标准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32年,前身是民国中央农业实验所,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院内目前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部级科研平台、15个省级科研平台,下辖13个专业研究所和10个按照农业生态区设置的农区所。近年来为了拓展发展空间,高标准建成了三大基地: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六合动物科学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基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有在职职工10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740多人,高级职称科技人员330名(研究员97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06人(占70.2%),硕士以上研究生373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6名,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有107名科技人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00多名科技人员在国际、国内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务。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十五”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承担部省级以上课题近3000项,到账科研经费6.5亿元,其中国家、部委项目800余项。自主培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296个,获得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省政府一等奖4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9项,授权发明专利55项,获授权保护品种37个。
作为江苏省农业科研文献保障的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藏书30多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资料: 有民国时期的农业政策、法规等,以及许多外文期刊从创刊到80年代的文献,是中国农业信息系统华东分中心;目前拥有12个中外文电子数据库,涵盖了农业专业期刊1万多种,对江苏省农业科研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近年来由于资源数量的激增和新兴学科的出现,加上图书馆图书专项经费、人员结构及人员专业素质的限制,这种保障作用越来越难以为继。特别是随着农区所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江苏省农科院为进一步拓展科研与发展空间建立的两大科学试验基地,不在图书馆资源覆盖范围之内,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农业科研的文献保障作用,促进江苏农业快速持续稳定地发展,同时也为了加快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的自身建设,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在近几年内逐步形成了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一级文献保障: 自身资源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服务,根据科研的需要,在充分挖掘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购置了12种中外文农业电子数据库,涵盖了主要的农业学科和研究领域,加上自建的两个特色数据库,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农业科研工作的文献需求。
为了使读者方便、快捷地查找文献资源,2011年新购买的读秀平台,将馆藏的所有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大大节省了读者获取文献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考虑到全省农业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创新性地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的院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实现了与十个农区所和两大科学试验基地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图书馆远程访问系统,读者可不受时空限制,直接检索下载馆内所有的电子文献资源,更好地为江苏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提供全面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通过举办院数字图书馆用户注册、认证、远程访问系统培训,对全院职工进行现场培训和咨询,并通过电话、E-mail、留言板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听取读者的意见与建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查找问题,逐步实施整改,深化服务研究。
二级文献保障: 平台共享资源
由于专业图书馆规模和经费的限制,加上外文数字资源价格的持续高涨,使图书馆的外文资源保障率严重不足。为了提高外文资源保障率,同时让所有馆藏资源为江苏省科技进步服务,从2004年起参与了由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建设。工程中心集中了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市的重要高校、标准所以及省农科院等十家单位的数字文献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电子文献资源的使用率,特别是为省农科院农业科研提供了更多的数字文献资源和信息,大大提高了省农科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特别是外文资源的覆盖面,使省农科院广大科技人员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科技文献资料,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用户可通过中心平台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外文原文、标准及专利等。2011年,通过工程中心平台,为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水体治理研究项目组提供了大量外文全文资源,用于专业领域的调研、论文参考资料以及研究生的必读文献资料;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稻常规育种研究室需要制定有关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标准,通过中心向标准所请求了大量相关标准,为工作提供了直接参考。另外,自中心成立以来,还先后为园艺所桃资源研究室、粮食所两系杂交稻研究室、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项目组等十多个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所需外文全文、标准等稀缺资源,促进了省农科院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图书馆加强对院领导的文献服务,利用中心平台的文献服务功能,为院党委陆晓曦副书记提供了全面详尽的关于苏绣以及天然染料方面的文献资料。以上服务得到了省农科院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11年工程中心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其海量的文献资源可通过中心平台的用户注册,并以邮箱方式自助免费获取,拓宽了读者获取文献的途径。
此外,省农科院图书馆还搜集和整理了十多种免费的与农业相关的网络数据库,使读者可以多渠道自主获取所需资源。
三级资源保障: 文献传递
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长期与全国农业系统图书馆及江苏省各高校及专业研究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交流,特别是与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十家共建单位的同行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读者遇到以上两种途径都无法获取的资源信息,比如纸质、会议论文以及有关文章的被引情况等,用户可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沟通,通过农业科技院所、农业大学的同行相互协作,完成文献传递。2011年12月5日,农科院畜牧所猪育种研究室方晓敏博士申报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所发表的外文文章的被引信息,当天就得交材料。但省农科院图书馆没有购买相应数据库,最后通过与中心共建单位之一的东南大学图书馆的老师联系,获得了需要的资料,顺利完成了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请材料。
【案例评析】 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的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促进了全省农业科研工作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取得更大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农科院图书馆将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信息系统华东分中心的历史使命,打造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前期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