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效应
刘永康,张 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作者简介:刘永康,四川资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张 伟,四川南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摘 要: “偏才”是社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社会对“偏才”价值的认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对“偏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文章从“偏才”的社会意义、生态价值、现代教育伦理等视角出发,论述了“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培养思路,对社会上热议的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偏才;社会发展;生态效应
高校自主招生为“偏才”、“怪才”和“奇才”开辟绿色通道的举措,让许多有识之士欢欣鼓舞。尽管社会上质疑和否定之声不断,但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四川大学对“偏才怪才”的录取办法和山东潍坊2010年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人才“直荐高中”的招生政策等,还是为“偏才怪才”的顺利发展与大展宏图带来了一线希望。事实情况又如何呢? 2009年获得北京大学推荐资格的绝大多数中学校长,却不得不将“偏才怪才”拒之门外,这39位校长在向北京大学推荐的90名学生中,几乎都是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楷模,他们无需推荐与保送,也能“过关斩将”,考上名牌大学。这种推荐结果除了让北大在2010年提前获取优质生源外,对我国的招生制度改革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这一方面是北大的推荐政策让许多“偏才怪才”乃至“奇才”望而却步,因为被推荐的学生只能降低30分录取,而“偏才怪才”在总体学业成绩上难以企及这一总分上的高要求;二是中学校长社会压力太大,“必须有一套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硬性指标,才能量化出学生优劣的先后顺序来,根据排出的名次公示和推荐,才能减少社会质疑,才能使推荐工作平稳着陆”,破格推荐被异化为“全面考核,量化排名”;三是社会和教育系统缺乏对“偏才怪才”的宽容之心和育人之道,总是以“圣人”、“全人”的标准衡量和培养学生,“偏才怪才”失去了茁壮成长的土壤和“正规化”的发展路径;四是社会诚信缺失,一些人担心“偏才怪才”的绿色通道被弄虚作假者占有,选拔不出真正的“偏才怪才”。如此种种,造成了“偏才怪才”乃至“奇才”的“中国之痛”,如何才能消解这种“中国之痛”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了许多人热议的话题。本文仅从“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效应这一角度,谈谈“偏才”的社会价值和培育“偏才”的应有思路。
一、偏才也是才:失去了偏才就失去了健全完整的社会生态
“生态”一词源自古希腊,最初的意思是家或生存的环境,它既指各种生物个体的生存状态,也包括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对生态一词有着自己的理解,南朝梁简文帝在«筝赋»中说:“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此处的“生态”意为显露美好的姿态。唐代杜甫在«晓发公安»诗中说:“隣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此处的“生态”意为生动的意态。
社会生态,是指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及其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西方政治学家提出了社会生态环境这一概念,认为社会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社会的各个单元或组成部分就是子系统,如政治与政府子系统、居民与社区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观念形态子系统等,要保持社会生态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发展状态,就要注意这些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只有优化了各系统所处的环境,才能优化整个社会生态。而人是社会环境的建设者、维护者、优化者和调控者,没有人,就无法构建出诸如政治和政府子系统、居民和社区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社会生态系统;没有人,就难以优化、调整和发展相关子系统的社会环境,就不能构建出“意态生动”的社会生态,更难以使整个社会生态“显露美好的姿态”。所以人是社会生态的核心,人的个体发展和人群结构的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社会生态的发展水平。
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人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核心,而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没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就没有生动丰富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作为社会生态重要支撑的社会人群更是如此。“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的古语告诉我们,社会人群具有类别丰富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征,没有这种丰富和差异,就没有生动活泼的社会人群,就难以形成优良的社会生态。“偏才怪才”和“奇才”是社会人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群结构”中的独特类别,是社会生态中的“稀有物种”,是支撑社会生态不可或缺的“另类基因”,是构成社会人群丰富性和人群结构差异性的重要资源。如果“偏才”成了“通才”,“怪才”成了“常才”,“奇才”成了“庸才”,人才发展与培养就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社会生态就会因为缺失“多物种”的繁荣局面而降低“边际创生”效应,并进而失去发展的活力,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社会生态日益衰败。因此,没有“偏才怪才”,就难有“百花齐放”的人群发展,就难以构建出健全的社会生态和营造出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偏才”是人才,更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什么是“偏才”?至今无现成的定义,古今辞书均无出处。要论偏才,得先从人才说起,所谓人才,在现代辞书里解释有二:一指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二指美丽端正的相貌。从工作事业上谈人才,显然指的是前者。在学生中谈人才,一般应指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学生而言,常有全才、偏才之说,而无区分之语。我们首先要承认:全才偏才都是才。全才也并非全能,无所不能的只有神话中的上帝。所谓学生中的全才,是指一般意义上均衡发展的优等生。除品优外,各门功课均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将来很可能在多方面有所作为的学生,一般可被称为全才了。而偏才则是相对于全才而言的,偏才的通常表现是:一些功课差,甚至很差;可另一些功课好,甚至很好,他们在某些方面显得智商“低下”,好像是一个低能儿,可在另一些方面却是雄飞高举、无人能及,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
“全才”方面如我国后汉科学家张衡,少年时就擅长作文,他游学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可谓饱学全优。后来,他在天文、阴阳、历算等方面有杰出贡献,他写的«灵宪论»、«算罔论»以及他发明的浑天仪、候风地动仪集中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成果。他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开律诗先河的«四愁诗»,又展现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杰出才能。他担任河间相,“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擒,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这又说明他执政有方。又如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在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以及后来的彼得堡科学院和德国学习时,各科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后来,他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在物理、化学、天文、地质、仪器制造、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第一个记录了水银凝结现象,第一个发现金星上有大气存在。由于他在俄国科学史上的诸多贡献,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对俄罗斯语法的系统整理,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苏步青等在读书时都是这样的“全才”。
至于“偏才”,也不乏其人。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专业课经常考不及格,但并未妨碍鲁迅后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郭沫若在成都读中学时,人文学科才华超群,数学一塌糊涂,经常得零分,但他后来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方面成就辉煌。据报道复旦中学高二学生杨成兴,要论学习成绩,他在学校普通班里都只能算是中下游水平,但他是一个“发明狂人”,目前已经有了100多项发明,其中10多项发明申请了专利,他在学校里有一间工作室,带领爱好小发明的同伴一起搞发明创造。复旦中学副校长金凤说,杨成兴绝对算得上是“偏才”、“怪才”。
以上事例无不说明:“全才”固然理想,但“偏才”亦不可小视。他们都是“人中之龙”,是社会生态中的“一份子”,理应受到重视。清人龚自珍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是360行所出之“状元”,他们可能是全才,亦可能是“偏才”。尊重“偏才”实际上是尊重学生个体智能差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力归为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在不同的人身上,甚至在同一人身上的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智能倾向,呈现出不同的智力优势。“偏才”所偏向的正是他与众不同的智力组合方式所形成的智力优势,重视“偏才”的这种智力优势,就是保护和重视“偏才怪才”和“奇才”的发展,就是对健全社会生态的建构与维护。如果社会失去了“偏才”,也就失去了健全而完整的社会生态。
二、偏才也有用:偏才的社会成就与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效应
“偏才”作为社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远的不说,仅在近100年的历史进程中,就涌现了一批这样的“偏才”。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胡适在其作文试卷上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罗家伦,可查看罗家伦的全部成绩单后才发现,他的数学成绩竟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非常一般,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了“五四”风云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令人沸腾的«“五·四”宣言»,便是他之杰作。如果蔡元培校长因为罗家伦是“偏才”,在他人的质疑和反对声中放弃了罗家伦,罗家伦的名字就永远无法出现在中国的文化史、革命史和教育史上,这对中国的文化、革命和教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罗家伦对社会及其社会生态的贡献,昭示了“偏才也有用”这一社会生态理念的正确性。国学大师季羡林从小就文理偏科严重,在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得了4分,但鉴于他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潜力,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破格录取了他。1937年,张允和报考北京大学,数学得了零分,作文却相当好,时任中文系主任的胡适看到张允和的作文,立刻大喊“这个学生我要了”,但当时北大的招生规则是“任何一科如果是零分,都不能被录取”。胡适找到数学教师,请他在张允和的卷子上找出几分,可坚持原则的数学教师依然给张允和判了零分,由于胡适执意坚持,并对校务委员会拍桌子骂人,张允和才被北大破格录取,胡适对张允和这一“偏才”的欣赏和北大对这一“偏才”的破格录取,才成就了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和汉语拼音缔造者之一的张允和女士。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报考北大时,文史、英语都是满分,数学却得了零分,按北大“一门得了零分不录取”的规定,吴晗无缘北大,转报清华大学史学系,结果还是文史、英语得满分,数学得零分。当时,清华大学录取新生的规定和北大相同,但清华大学因为他突出的文科成绩,首开特例,破格录取了他。胡适曾对此一再叹息:“北大的考试制度太不合理,像吴晗这样有才华的学生,竟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太可惜了。”胡适的叹息是对“偏才”的珍视和关爱,北大和清华对这些偏才的破格录取,有利于改善人才结构,优化社会生态。如果罗家伦、季羡林、张允和与吴晗出生在当下,北大和清华会有如此气魄录取他们吗?他们还有机会为社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吗?享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美誉的袁隆平,为中国的“人人吃饱”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他在就读西南大学时,他的“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却并不是全面优秀,他的英文成绩高达93分,其他成绩却极其平常:国文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气象学84分,农场实习67分。如果以“全才”的标准判断,袁隆平充其量只是一个三流学生,但他在农业方面表现出的潜力,使他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我们忽视了“偏才”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没有树立起“偏才也有用”的理念,就容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和扼杀“偏才”。倘如此,“百花齐放”的社会生态之林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一朵朵奇葩,这些“稀有物种”的消失,将会给社会生态带来巨大的损失。
“偏才”的社会贡献,必然为社会发展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生态效应的原意是指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就“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效应而言,主要是指“偏才”的生存状态、发展情况和在某些方面的突出表现与成绩,对自身发展、社会人群结构和社会系统功能带来的变化等。社会对“偏才”的重视和发展,具有改变社会人群结构,促进社会某一子系统不断发展的功能,这就是“偏才”的社会生态效应。罗家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杰出表现,在清华大学任校长期间的重要贡献,为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带来了变化,发挥了积极的社会生态效应,并且为“偏才”打开了方便之门。他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遇到了“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的钱钟书,罗家伦毫不犹豫地破格录取了钱钟书。钱钟书学贯古今、兼修中外,曾领衔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创作了很有影响的«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被称为“国学泰斗”,这位破格录取的“偏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发挥了巨大而积极的生态效应。闻一多报考清华大学时,虽然英文考了零分,但因一篇效仿梁启超风格的«多闻阙疑»,被列为备取第一名,他后来创作的«死水»和«最后一次演讲»选进了语文教科书,对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后来,他在担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时,破格录取了数学得零分的臧克家,于是,后来才有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经典名句。如果忽视了这些以专科专业见长的“偏才怪杰”的社会价值,忽略了他们对社会生态效应的积极影响,这些大师怎能脱颖而出,影响一代又一代世人?
“社会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变化的有机体,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1]“偏才”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倡的“蝴蝶效应”向全世界阐明: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只海鸥和蝴蝶尚且如此,何况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因此,重视“偏才”的教育和培养所产生的巨大的连锁生态效应,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被更多的人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
三、偏才要善待:认识偏才的社会价值和善待偏才的教育伦理意义
“偏才”的上述社会生态效应,需要全社会善待“偏才”,因为“偏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善待“偏才”有利于彰显现代教育伦理意义。
1.偏才的社会价值
偏才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建设社会生态文明和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善待“偏才”有利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指向和最大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某些生态问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初就是互相依存、无法分离的。”“就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而言,任何个人的出现总是在社会之后,个人总是出生和成长于社会之中,人总是社会人。”[2]基于个人和社会的这种关系,要建设社会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善待每一个生命个体,珍视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也要重视社会对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巨大影响。只有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良性互动,才能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偏才”作为社会中“一个个具体的人”,必须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既要尊重和培育每一个“偏才”,使“偏才”在自己的轨道上顺利前进;“偏才”也要在社会生态中“自主、平等、竞争和共生”,[3]在活出自我风采的基础上,为社会的生态建设作出贡献。但要处理好“偏才”和社会的上述关系,必须以善待“偏才”为前提,如果“偏才”被扼杀和淹没于社会之中,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就破坏了社会和“偏才”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生态文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善待“偏才”,有利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
二是善待“偏才”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6年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4]但是我国目前的创新能力却令人堪忧。根据欧盟“全球综合创新指标”的评价,我国被确定为“创新落后型国家”,和“创新领先型国家”芬兰相比,创新综合指数相差0.49(芬兰0.76,中国0.27)。正如欧洲创新记分牌(EIS)2006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4]影响我国实质性建设创新体系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不拘一格降人才”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现行的教育和招生考试制度中,对“偏才怪才”和“奇才”的忽视与诸多限制,导致了“天生我才”未“必有用”的弊端。事实上,“偏才”往往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由于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使得他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丧失了创新的活力和条件,这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在某方面有超长潜力的学生,要么在中小学阶段“胎死腹中”,要么在大学的门槛前屡跌跟头,没有正规培育的渠道和茁壮成长的土壤,难以沐浴到创新的“阳光雨露”,特殊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本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却失去了创新的机会,这又怎能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善待“偏才”,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偏才”的社会生态效应,才可能较为圆满地回答钱学森先生的关于创新的“世纪之问”。
三是善待“偏才”有利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相关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并据此提出了“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和“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这些精神和要求,无疑是“偏才怪才”和“奇才”的福音。要落实«纲要»的上述精神,必须善待“偏才”。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2010年年度工作会上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适应人民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5]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理所当然地包含了“偏才怪才”和“奇才”的需要。因此,善待“偏才”,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多项改革,落实«纲要»精神。
2.善待偏才的教育伦理意义
所谓教育伦理,是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及其处理。善待“偏才”所体现的教育伦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善待“偏才”有利于彰显“关爱全体”的现代教育伦理观。“偏才”在教育中是否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关现代教育的伦理问题。现代教育伦理观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关爱和发展每一位学生。“现代是一个人性解放和人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的时代。”“打破同一,尊重差异,拒绝共识,激活分歧”是后现代主义的追求;“什么是现代教育?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于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现代教育存在的依据。”“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全民化、国际化和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6]“偏才怪才”和“奇才”是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要以人为根本,就不能忽略“偏才怪才”和“奇才”这些活生生的“人”,只有站在“社会公平”的高度,“打破同一,尊重差异,激活分歧”,尊重、关爱和发展每一位“偏才”,构建每一位“偏才”的主体素质,发展每一位“偏才”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偏才”有机地融入教育这一大系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于所处的教育环境之中,才能体现“人本化、全民化、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的现代教育特点,才能彰显现代教育伦理观,才能使每一位“偏才”在现代教育伦理观的关照下,积蓄贡献社会的力量,进而发挥积极的生态效应。
二是善待“偏才”有利于弘扬“敬畏生命”的教育伦理观。承认“偏才”的社会生态效应,是对“敬畏生命”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贝特·施韦泽于1915年提出了“敬畏生命”的观念,他说:“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7]“偏才”是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生命,尊重“偏才”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开发“偏才”,就是对不同生命的开发和敬畏。“生命至高无上性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要求人们在对待生命这一重大伦理命题时应当坚持生命至上、生命神圣的道德理念,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维护和尊重一切生命体正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凡能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则是善;凡无故毁灭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则是恶。任何人、任何生命体的正当生存权利,都必须得到保障和维护。”[7]“敬畏生命”的伦理观渗透到教育中,需要教育弘扬“维护和尊重一切生命体正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偏才”是一切生命体中极其鲜活的部分,理应得到“维护”和“尊重”,使他们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因此,善待“偏才”,有利于弘扬“敬畏生命”的教育伦理观,在一切教育中彰显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三是善待“偏才”有利于落实“尊重人性”的教育伦理观。真正的教育是彰显学生个性的教育,然而,教育同质化是我国“久医不愈”的顽症。所谓教育同质化,就是忽略个性差异和人的类本性,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生产出差异不大的“标准件”。“人的本性是种本性与类本性的统一,但人的本性主要或根本上是类本性。人的类本性即人的超越性、创造性、生成性、自由性。但是,人不是抽象的,在现实性的意义上,人是具体的个人。人的类本性虽然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中,但人的这种本性却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通过具体的个人以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是说,人的类本性不是抽象的,其现实表现是具体的人的‘个性’。”[8]“人性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人的个性。正是通过个性,人才作为人而成为人,而人之为人,也正是要实现人的自由的个性。”[9](P17)“人总是以个性化的方式成为人的。”[9](P28)“满足人性需求或人性化的教育是以人的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为自觉承担的。”[8]从总体上看,“偏才”往往个性鲜明,在自身的发展中特点明显、“优劣”突出,我们对“偏才”的尊重,其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的个性乃至人性的尊重;只有善待“偏才”,才能真正落实“尊重人性”的现代教育伦理观。
四、偏才要培养:偏才的选拔与培养模式的生态效应
各级各类的“偏才”需要得到社会认同,并在改革选拔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精心培养,才能在促进“偏才”更好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领域的创新性发展,以提升“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生态效应。
1.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与“偏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有人提出,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深入开展建国以来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就新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知情意健全、完善、和谐发展为本,这是新课程的人文起点。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大学为“偏才”大开绿灯,是否符合全面发展的课改理念?我们认为,高校录取“偏才”是符合“全面发展”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和不自由发展提出来的,它包括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等内容。所谓平等发展是指每一个人在发展中都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关怀帮助。可是“偏才”往往遭受冷遇,教师们很在乎偏才在某些方面的差,而忽略他在某些方面的优,这是对偏才的歧视与不公,不符合平等发展的理念。看重“偏才”的长处,理解和原谅他们的不足,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这才是平等发展的理念。所谓完整发展,是指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等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发展是核心。这是人的本质内容上的全面发展。让“偏才”上大学,就能为其与众不同的智能优势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偏才”才有展翅翱翔的广阔天地,这难道不符合“完整发展”的理念吗?所谓和谐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发展。不能公正地对待“偏才”,这本身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所谓自由发展,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结果。这是人在个性上的全面发展。招生给“偏才”开绿灯,就能让偏才从高考总分束缚的困扰中解放出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主地发挥自己特有的聪明才智。因此,高校招“偏才”,本身就符合课改“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我们不能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等同于门门学科成绩优秀。平均发展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代价来批量生产样样懂门门平淡的庸才。如果这样,“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消极效应就会进一步加大。
2.加大加快“偏才”选拔的改革力度
有人说,“高考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紧系群众切身利益,应该慎之又慎,稳步推进。高校自主招收‘偏才’,此一举措是否迈步过快?是否超越社会的认可度和承受力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事实上,招收“偏才”并非从现在开始,国内国外早已有之。除前文述及的各位大师外,1916年朱自清报考北京大学时,数学考了0分,因国文优异超群,最终被破格录取。2009年上海市格致中学一位高三女生,共申请19项发明专利,其中有3项发明无偿转让给了世博局,被南加州大学破格录取。这种对“偏才”选拔方式的改革不但没有影响社会,反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偏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些“偏才”在国内升学无望,在国外却成了“抢手货”,导致人才流失。因此,我们要加大加快“偏才”的选拔改革力度,为“偏才”持续不断的发展开辟切实可行的“绿色通道”。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学校为“偏才”的发展打开了一些通道。四川大学大胆推出重量级改革——支持校长推荐“奇才”、“偏才”、“怪才”。四川大学决定:对于分数未上线的考生,如果专业能力经测试出类拔萃,将报教育部批准后破格录取。此举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首次携手合作的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将自主选拔分成通用基础测试、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3个模块。仅在通用基础测试部分,就将打破“原始总分相加排队”的模式,从分数、答题情况分析、学习情况诊断等多个角度报告考生的成绩。上海交通大学表示,选拔过程中,总成绩优秀者可以参加面试,而单科成绩优秀者同样有机会参加面试进入交大。五校合作选拔的都是适合自己学校培养模式的优异生源,中国科技大学更注重对潜力生的挖掘。浙江大学在2010年自主招生、保送生招生工作中,新增的“求是科学班”就是招收有科学志向的“偏才”、“怪才”。高校的这种自主招生,为“偏才”打开了一定的绿色通道,但是,由于对“偏才”的“升学口子”开得不大,很多“偏才”只能望高考之门而兴叹。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说:“因为目前高招制度普遍还是以分数为标准,那些在某一方面极有天赋的学生却容易被高考分数线所‘绊倒’,错失了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其实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很有机会成为大师、领袖级人物的。”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康士凯在一次会上感慨:“就拿同济德语系来说,去年最低分数线要531分,学生数学如果考不到125分,想进这个系就免谈,那么特别有外语天赋又热爱德语的人,就和这个系无缘了。”他还说:“学外语的人,数学成绩要不要这么高?”谢应平、康士凯校长一番话其实说出了不少校长的心声。为此,中学校长们纷纷呼吁:高校应该多为“怪才”、“偏才”开出“绿色通道”,“那些有特长、成绩却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往往具备创新的能力,按照目前‘一刀切’的模式,真正的创新人才很难培养。”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树立整体观念,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等不同学段,建立一以贯之的“偏才”选拔通道,明晰“偏才”的选拔标准和切实可行的选拔制度,完善“偏才”选拔体系,为不同学段的“偏才”建立前行的“康庄大道”。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进一步加大地方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力度,建立适应多种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重在帮助“偏才”们“扬长”,而不只是让他们“补短”。同时加大高考命题改革力度,在试卷上增加“选做”题目,以适应“偏才”们的测试需求,在此基础上改革高考录取制度。只有这样,每一位“偏才”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偏才”的社会效应才能在不同学段的累积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生态效应。
3.加大加快“偏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一位教授曾对“偏才”的培养现状发出如下感慨:“即使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了改观,能招到特殊人才,可他们进入高校后,还是和其他学生放在一个大锅里煮,仍然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确,现有的大学培养模式几乎没有考虑到“偏才”的特殊需求,虽然开设了各式各样的选修课,但选修课的大众化倾向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以本专业的“全才”发展目标设定的,这种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可能导致一些“偏才”虽然走进了大学校门,最终却难以通过“大而全”的标准的衡量,“毕不了业”而走不出校门。这就提示我们,“偏才”在成功升学以后,现有的大学培养模式能否满足“偏才”的学习需求?现有大学用什么方式和课程内容去培养“偏才”,才能促使“偏才”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下,享受适合他们潜力发展需要的优质教育。为此,破格招收“偏才”的大学,必须改变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偏才”的实际,制订“个别化”的培养方案,积聚学校的优势资源,或者通过高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建立“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制度,为“偏才”配置适合他们身体需求的“营养套餐”,才能为“偏才”们提供特色课程和发展土壤。此外,还要为“偏才”们制订个别化的考核评价方案,以改革和丰富高校现有的评价制度,使评价成为“偏才”成长的助推器。惟其如此,我们的后续教育才能为“偏才”的成长“保驾护航”,才能使“偏才”在高质量的教育中更好地发挥生态效应。
4.建立社会诚信制度
“偏才”的选拔与培养之所以举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尚待完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74.4%的人认为要提高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透明度,必须全面公示学生信息;69.7%的人认为自主招生首先要保证公平公正,提高公信力;59.1%的人认为应该加大对权力寻租者的打击力度;59.0%的人表示应保障教育资源缺乏地区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大学招生过程中的这些不诚信现象,为“偏才”的顺利成长和社会生态效应的发挥蒙上了阴影。另外,一些所谓的“偏才”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展示自身所谓的特殊才能,实际上却腹中空空,在破格录取后“一无长处”。这种所谓的“偏才”,欺骗了学校,伤害了大众的感情,使得不少民众开始质疑“偏才”的破格录取政策。事实上,破格录取和着力培养“偏才”的举措本没有错,错在一些人钻了“偏才”的空子,有些家长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帮助自己的孩子或交钱的学生搞“科技发明”或撰写“长篇大论”,只要家长愿意甩出大把大把的钞票,就有人为学生“出专著”、“搞科创”,混淆视听、真假难辨,导致一些学校对“偏才”失去了兴趣,或不敢招收“偏才”。因此,在全社会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让真正的“偏才”脱颖而出,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偏才”良好的生态效应。
五、并非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偏才”
“偏才”要培养,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偏才”。如前所言,“全才偏才都是才”,不要忘了“因材施教”的古训,要不拘一格育人才。既要考虑“偏才”的选拔与培养模式的生态效应,也要考虑“全才”的选拔与培养模式的生态效应。“偏才”的某些学科极差,这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对于知识的学习而言,没有一定的广度也就没有一定的深度,就像打井一样,要想深挖下去,开口一定要大。可以说,知识越广博越好,人站在地球上,能站多宽的面积,不就是脚下的两巴掌地吗?可是,假若把脚下的两巴掌地周围的土掏空,还能立得住脚吗?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每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都是不可缺少的。知识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很有可能会拖后天发展的后腿。在学生中,相对于“偏才”的“全才”,他们是均衡发展的优等生。除品优外,他们的各门功课均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将来很可能在多方面更有所作为。还要看到,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现代科学可以说是从“夹缝”里面长出来的。因此它要求现代人才应尽可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的才能。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鼓励“偏才”脱颖而出,但并不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跛腿偏科。即使是“偏才”,在主要为其扬长搭建平台的同时,也尽可能为其补短创造条件,使“偏才”的长越加见长,使“偏才”之短因得以弥补而所长得以更见其长。
参考文献:
[1]童星.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J].江苏大学学报,2009,(6).
[2]黄枏森.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新华文摘,2010,(10).
[3]杨丽娟,刘建军.关于文学生态批评的几个问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9,(4).
[4]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12).
[5]刘延东.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J].人民教育,2010,(5).
[6]罗崇敏.现代教育新论[J].思想战线,2009,(6).
[7]夏东民,陆树程.后敬畏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J].新华文摘,2010,(3).
[8]吴全华.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人性放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9]胡海波,郑弘波,孙璟涛.哲学与人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Discussion on the Eco-effect of Partial Talent in Society Development
LIU Yongkang, ZHANG Wei
(Literary Colleg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Abstract:Partial talen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cial ecology.However, there remains wide gap of acknowledgement among the society towards the value of partial talent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effect generated by the partial talents with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ocial meaning and the eco-value of partial talents,as well as the ethics of moder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co-effect of partial talents with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thoughts of their cultivation, presenting significant insights in such heated debates as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reform, new talent education, etc.
Key words: partial talent, society development, eco-effec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