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通过对“曹操墓”事件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探讨公众考古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在疑史、补史和证史上的理论意义。将现今社会中的公众考古成果与历史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探索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从考古学本身及其分支公众考古学来说,在理论层面上,因它们本身与历史学的天然联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传播功能,都存在着与高中历史教学成功整合的依据。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马 晶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上海201318)

作者简介:马 晶,辽宁营口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二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摘 要: 考古学的成果是历史研究最可靠的证据之一,公众考古对高中历史教学是重要的补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公众考古成果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求真求实,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这样的事件,对历史教育承担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公民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曹操墓”事件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探讨公众考古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在疑史、补史和证史上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公众考古成果;高中历史教学;“曹操墓”事件

随着现今社会“文史热”升温,“曹操墓”事件、“女娲遗骨”事件等公众考古事件引发全民关注和质疑。身心蓬勃发展的学生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来自各方的信息,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和世界观。将现今社会中的公众考古成果与历史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探索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众考古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制约因素

基于历史学科重证据的特点,考古成果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历史教学早有尝试。但是笔者对上海地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多年观察,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首先是忽视。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带给学生明晰洞察社会、深刻领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棒指挥之下,中学历史教学以应试为导向,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与考纲,缺乏社会观照,忽视将课堂教育与公众考古等社会事件结合起来,或仅仅是略带而过,使学生深感枯燥乏味,挫伤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是片面。以往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中在时事热点、考古成果等课程资源与历史教学结合方面,囿于时代局限,引入的政治、军事、民族事件多,社会、文化事件少;重视引入事件所阐发的爱国精神、道德意义,忽视其对于培养学生认识历史本身、提高史学素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仅了解偏于重大叙事的碎片化知识,难以形成对社会的宏观认识。

再次是外界因素带来的扭曲。在当今媒体信息浩繁的时代,考古成果往往被广泛报道,先入为主地渗透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充满着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他们或多或少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被商业包装与炒作后的历史热点与文化产品,如历史穿越剧、宫廷剧、历史旅游景点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将历史文化功利化、歪曲化、低俗化的倾向。在缺乏正确唯物史观引领和较高历史鉴别能力的情况下,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误将戏说看成历史,将文化等同GDP,形成偏颇的人文价值观,亦不利于历史教学本身。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利用历史学的认知辨析历史、洞察历史问题的真伪和本质,以提高其史学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如何将青年学生所关注且具有实证性的考古学热点正确引入课堂教学,并突破各类制约因素而进行成功整合,以更有效地补益于中学历史教育,是基层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依据

无论从考古学本身及其分支公众考古学来说,在理论层面上,因它们本身与历史学的天然联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传播功能,都存在着与高中历史教学成功整合的依据。

1.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依据

在中国一直以来普遍认为考古学与历史学均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广义上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夏鼐、王仲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谈到:“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犹如车的两轮,不可偏废。”[1](P2)葛剑雄等在著作«历史学是什么»中讲到,尽管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留存下来的实物相对非常少,特别是能够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得更少,但是遗迹遗物对历史研究的作用非常大,它能够使我们直接面对过去曾经存在的实物,通过这些实物认识和发现历史。[2](P40)在狭义上,考古学与历史学互相补充,考古学为历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可靠的证据。西拉姆说过:“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是让干涸的泉眼恢复喷涌,让被人忘却的东西为人记起,让死去的转世还魂,让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可见考古与历史关系紧密。”[3](P44)他的观点中包含了考古学可以为历史研究服务,对历史研究的延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论在广义或者狭义上,考古学与历史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世纪初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研究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认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固得据以补证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某部分全为实录,”[4](P9)把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结合考证古史的方法,是治史观念和方法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地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材料互为证据,相互佐证,有更为直接、可靠的证据,才能够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2.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依据

“公众考古学”概念起源于西方,又被称为公共考古学。它是考古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5](P224~22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教育考古,强调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考古知识传递。近年来在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建立考古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中国公众考古网[6]通过发现探索、发掘现场、考古博览及论坛等栏目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说明公共考古已经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历史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涉及政治学、哲学、文学、地理、天文、考古等各门科学的知识。但是由于历史教材篇幅和课时学分的限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有效性,可以适当删减与实际情况差距过大的学习内容,必要时开发、补充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写到:“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7](P32)回溯历史关照现实,将公众考古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以曹操墓的研究为例,丧葬习俗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丧葬文化可以为断代和研究该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及文化提供一定的证据。通过研究丧葬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存与死亡的正确认识,增强善待生命的情感。

公共考古成果作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进入中学历史课堂,第一是因为其可以作为历史研究可靠的证据;第二是因为公共考古成果由于社会的广泛宣传,已经从社会学习的角度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利用学生已经接受社会资源的基础,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符合建构主义从学生的已知构建未知的理论主张;第三,考古过程本身是充满未知和期待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为这样的神秘征服,研究出一定的结果会获得成就感,建立学习、研究的自信心,在探究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习知识,又会长时段地影响学习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公共考古成果作为研究的证据,建立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形成学会理性学习历史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实践——“曹操墓”事件与高中历史教学

2009年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村考古发现“曹操墓”的消息一经公布,引发一场空前的学术大辩论和大讨论。“曹操墓”事件可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因为考古发现的“曹操墓”已严重被盗,所有的证据都显得“扑朔迷离”,引发大家对未知探究的欲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青少年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知名度非常高,«三国志»中说曹操“魏文慕通达,天下贱守节”;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东汉末年自公元190年起30年军阀的混战,自公元220年起60年的三国时代,产生了中国文学、戏剧近1/10的材料,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时代。从小孩到老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曹操”,对于熟知的“一个人”,似乎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心理学上看,提供可吸引注意力的生动信息并设疑,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可直接从“曹操墓”事件入手。

从“曹操墓”事件设计导入,开放性话题容易打开学生思路,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迅速地进入历史思维的状态中。同时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曹操墓”事件及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符合建构主义理论。

课堂讨论:“曹操墓”发现与真伪之争

学生对曹操墓真伪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曹操墓”中女性遗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围绕“曹操墓”的真伪,展开热烈讨论。

1.赞成此墓即为曹操墓者的证据

“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上,“曹操墓”发掘主持人潘伟斌公布了认定此墓葬为曹操墓的证据。

从墓的发掘现场看到:结构上,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的多墓室砖室大墓;规模上,此墓葬与同期墓葬相比宏大,是王侯级墓葬。从墓葬所在位置看,比3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米,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立碑迹象。发掘过程中出土刻有“魏武王”铭牌7块,包括出土于墓前室最为完整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石牌。出土的陶器都是素面陶,器型偏小、做工粗糙。发现年龄为60岁左右的男性遗骨。加之1998年4月,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西的小方池地里起土地时,挖出的鲁潜墓志。鲁潜墓与魏武帝陵的距离与方位:“(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1400步,南下去陌170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43步,北回至墓明堂250步。”

从以往对曹操安葬的史书记载上可以看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的祠西原上为寿陵。”«水经注»中“浊漳水”条记载及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相州邺县”条中明确记载,西门豹祠地属河南省安阳县。曹植在书中说“鸣器无饰、陶素是嘉”。

为什么根据这些证据和记载资料就可以断定发现的是“曹操墓”?学生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及学习过的曹操及其生活的时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学习的关键是初步学习建立考古发现和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方法,考古发现的呈现可以选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等更为直观的材料,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更为直观的资料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空间。

通过这样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之间逻辑关系的探究,一部分学生肯定“曹操墓”的真实性。因为从学习过的内容看是符合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要求,有地下的挖掘考古文物,还有«三国志»等纸上之材料。

2.反对此墓为曹操墓者的证据

有一部分学生也发现了在论证过程中有不足的地方:第一,60多岁去世的人不一定就是曹操,还有很多曹操同时期的人也是60多岁去世。DNA技术也具有局限性,无法直接证明就是曹操,需要进一步找到曹操后人进行比对;第二曹操墓在正式的发掘之前,很多证据显示已经数次被盗,例如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另外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不能通过这些在“曹操墓”中的证据直接得出结论;第三,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为什么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的学术成果,会招来众多质疑?学生回答在电视上看到鉴定文物的节目中有很多的假文物,一些“文物”是现在仿制后做旧;另有学生回答,新闻报道中,部分专家利欲熏心作伪证,将赝品当成真品。学术界的造假现象,影响了人们对学术成果的信任。所以引导学生思考,史家如何写出信史?史学理论家刘之几和章学诚提出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与史德,才能写出信史。通过健全法制法规、建立道德档案,避免各类造假的现象。

3.结论

从课堂教学过程可知,历史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得出史论必须有史实作证据支撑,因此不论学生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只要是讲证据、有逻辑的,都应该受到鼓励。历史研究和学习都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证据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和符合逻辑的严谨论证,这样教学才是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

四、公众考古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意义

公众考古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补益作用。历史不同于文学,也不同于艺术,它重逻辑、讲证据、见理性。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多元思维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成功之处。

1.补史——完善通史内容,架构知识体系

在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教材,如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和华东师大版的编撰体例上都存在历史事件前后关联略写或缺省的现象,造成通史不通,学生难以架构完整知识体系的问题。通史体例的教材,限于篇幅和课时限制,每一课的设置均为最能表现时代特征的重点内容,往往造成历史的割裂,对学生形成全局的历史知识架构产生不良影响。而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3个内容编撰的教材更是在前后事件的联系上有欠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整合教材内容,适当添加教学资源,完善通史内容,架构知识体系。而公众考古成果则因其是研究的一手资料,所以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补史作用。

江苏省江阴市考古人员在施工工地内发现了一处商代古井遗迹和泥质红陶罐(商代的盛水器),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已经有先民在此生活,填补了江阴历史研究的空白。类似的事件还有云南抚仙湖水下古迹所见文图符号要比两河流域早;考古专家对浙江省长兴县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人体骨架,在土质潮湿酸度大的浙江乃至江南地区都是罕见的,为研究当时当地的人种和葬俗提供了宝贵资料;海南“华光礁1号遗址”发现宋代船只,远洋考古成果的出现使海上丝路中国段才算完整。新的考古发现不断出现,加之公众考古制度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考古成果可以填补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知识体系的空白。

2.证史——寻找证据,得出科学结论

王国维“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互证的“二重证据法”成为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说:“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教学中,公众考古成果可以作为“地下之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并用史实来得出史论。

历史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更不同于政治、地理教学,它更多地承载着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例如人格意识、求真意识、包容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从而在整体的认知中了解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如何认识的方法,体悟知真、求通的探索精神。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证史一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得出的。在教学中也应像胡适先生强调的一样“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培养学生严谨的证据意识。

教材有滞后性,而研究有即时性。目前历史教材上关于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评价,都是在当时证据条件下的结论。而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是基于现有证据条件下的结论。所以新的证据也许会更巩固结论,也许会颠覆以往的结论,得出新的结论。而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原先相同的证据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学生了解现成的结论,更需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用公众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结合来证明学习中得出的结论,不仅需要历史常识的积累。类似“曹操墓”事件,它还涉及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能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受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英国历史教学界掀起了一股“新历史”的思潮,主张“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取知识”。他们所持的理念和原则,是让学生自己运用史料,着重认识“某物如何能作为某项推论的证据”,从而掌握一些用以评论史实的观念,同时学习“把史实放到它的背景之中来运用”以及“检验史实”等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练就理智的情感,培养重事实、讲客观的基本素质。[8]

3.疑史——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断追求历史的客观本体

复旦大学陈淳教授认为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它的学术定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精髓本来在于超越文献资料,从无言的物质遗存中提炼社会文化信息。”[9](P16~27)所以,有根据的怀疑和独特的思考是历史研究中重要的素质,怀疑并引发思考对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习中有怀疑,才能有多元思维,才能不断发现真理、完善真理,才能创新。目前考古发现的证据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确切、不完全、有偏见的,甚至是因私利而加以歪曲的。因此,所有的证据都要认真地加以处理并把结论视为暂时的。随着新的考古成果的出现,结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新证据的考古发掘成果,可以得出新的历史结论。梁启超说:“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而治史特其一例耳。”[10]

不断得出新结论,总体上越接近历史的真实。叶圣陶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师生质疑释疑互动与史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相结合,成为历史学科普遍的常态教学之时,即为历史有效教学实现之日。

五、结语

“曹操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墓的主人是不是曹操展开了广泛的谈论,考古专家、各类学者、公众、甚至是海外人士都参与其中,各执一词,仁智互见。“曹操墓”和近来的文史争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考古文史知识的缺乏。在学校教育中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曹操墓”类似事件,为今后学生学成走上社会仍能理性认识这样的事件,对历史教育承担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公民有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注重历史的史实性,以史料为载体,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形成历史意识为目的。让毫无生气的过去复活,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并积极引向科学的探索,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认知中的主体地位。不论最终的结论怎样,值得肯定的是公众考古成果的出现为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领域,为未来公民的考古文史知识的普及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C·W·西拉姆.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上)[M].曾晓祥,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

[4]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S].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贺云翱,单卫华.曹操墓事件全纪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6]中国公众考古网[DB/OL].http://www.caagp.com.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刘晓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0.

[9]陈淳.疑古、考古与古史重建[J].文史哲,2006,(6).

[10]梁启超.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A].中国历史研究法[C].北京:中华书局,2009.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Senior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Resources

MA Jin

(Shanghai Zhoupu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evidence of historical research,and public archaeology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e main objective of taking the achievements into the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s to teach students the truch,and understanding these events correctly.It carrie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citizens of the new era.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he tomb of Cao Cao incident and the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and research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doubt, evidence, supplement in the senior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Key words: public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senior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he tomb of Cao Cao incid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