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惩戒教育的运用规范与技巧

惩戒教育的运用规范与技巧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惩戒教育是把“双刃剑”,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实践智慧。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应对其采取合理的惩戒教育。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却并非易事,其中教师的良好心态是影响惩戒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些行为均超出了教师职业活动的范围和目的。对于第三类错误,教师应该依据已有纪律规范严厉惩戒,坚决杜绝学生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第三节 惩戒教育的运用规范与技巧

惩戒教育是把“双刃剑”,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实践智慧。教师作为使用者,必须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凭着对学生的爱护之心,把握惩戒的基本原则,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进行合法、合理、合情、合人性的惩戒,恰如其分地运用此手段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惩戒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意使用的策略和技巧。

一、教师首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应对其采取合理的惩戒教育。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却并非易事,其中教师的良好心态是影响惩戒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老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错误观。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求知是孩子的天性,犯错也是孩子的权利。好的表现是孩子的需要,探索也是孩子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学生时,应该理解和宽容孩子的错误言行,切不可一味苛求学生不犯错,师生间的交往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而非对立和冲突。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老师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有些老师害怕学生犯错,认为学生犯错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学生一旦犯错就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备受挫折;尤其是面对屡教不改或有损自己尊严的犯错学生,就会认为学生不可理喻甚至不可救药,因而表现出生气、责备、自责,甚至失去理智和冷静而恼羞成怒。学生在处理过程中表面服从但内心不甘,甚至和老师产生对抗,老师情绪发泄之后内心也备受挫折,丧失教育的效能感。激情和冲动进行惩戒的背后,往往会导致两败俱伤。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对学生的错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犯错学生的态度是宽容和理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心平气和地处理善后工作,让犯错学生明理、知错、改错,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敬畏自己。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多些理解和信任。现代师生关系强调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那种居高临下的简单惩戒只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面对犯错的学生,老师有必要以朋友的身份、朋友的心态、朋友的口气、朋友的感触去面对,去教育和说服学生,才能使他们心服口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错误有公正客观的了解。行为失范学生有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是行为习惯问题,有的可能还有心理问题,只有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缘由,才有可能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建立在客观公正基础上的惩戒,才能避免惩戒的简单和粗暴,才有可能促进失范学生进行反思和自省。

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师德水平。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特别是一些行为反复失范的问题学生,教师往往会以个人好恶、价值判断、情绪等强加到问题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个人情绪的宣泄、报复等心理,或者表现为强烈的压制和控制学生,或者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性格、人际关系、平常表现、行为性质等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必要的引导与矫正等。这些行为均超出了教师职业活动的范围和目的。善于做学生工作的教师不会采用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的简单方法,而是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触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错误,乐意与老师合作,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和意志,采取果断的改正行为。所以,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更应该加强职业的修养,宽容、冷静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可爱之处,你就会发现教育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和魅力。

二、帮助学生找准犯错的动机

学生犯了错就一定要实施惩戒教育么?如果教条地回答“是”,那么就是在坚持一种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道德是非观了。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观属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低层次阶段。作为专业教师,当遇到行为失范的学生,我们至少应该考虑学生的犯错动机,惩戒规定也可以在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之后灵活执行,这样才能让惩戒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专栏3-2

四块糖感化了“犯错误”的孩子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地接过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讶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专栏3-2的故事中,陶行知为什么没有简单地惩戒王友同学呢?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却能触及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交融,让人感受到陶行知先生赏识教育之中隐含的艺术。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陶行知先生善于洞察学生犯错背后的积极动机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心生惭愧,最终发自内心地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当老师发现学生犯错的背后隐藏着美丽的动机时,一定要想办法积极加以利用,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老师应该认识到,行为失范学生的错误是有差别的。可根据学生是否有意犯错和犯错的动机将错误分为三类:一是无心之错,原因是学生缺乏经验,对后果不能预见犯下的无意之错;二是有意之错,学生是出于美丽的动机,但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好心办坏事而导致的错误;三是无理之错,学生明知故犯,因为管不住自己,或是故意发泄报复、攻击他人做出的损人不利己的错事。

其次,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老师应该分清错误类型,区别对待。对于第一类错误,老师应教会他如何避免下一次再犯同类型错误,不能对他采取严厉的惩戒,因为学生不是故意而为的。对于第三类错误,教师应该依据已有纪律规范严厉惩戒,坚决杜绝学生不良事件再次发生。而对于第二类错误,老师则应谨慎处理,因为学生行为本身动机是好的,但又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或危害。处理时要对学生犯错的积极动机加以引导,满足其心理需要,不宜任意进行严厉惩戒。

最后,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失范行为的成因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动机,行为动机是好的就可以表扬他,以减轻学生的焦虑;然后分析做事的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也要先肯定他,让他知道自己的部分行为是被大家认同的;最后分析错误的结果是怎样形成的,进而通过分析探寻正确处事的规则和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犯错的问题所在,惩戒教育所倡导的行事规则才能被学生内化。

三、惩戒应直接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

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本质上是为了对失范行为本身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表明惩戒是针对失范的行为而非针对学生个人,这对于惩戒教育而言十分重要。

惩戒教育直面学生的失范行为,意味着教师的惩戒应该主要针对学生的越轨行为。由于惩戒的本质内涵是确证纪律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所以惩戒必须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学生在道德上犯了错误时,教师才能对其实施惩戒;而对于学生在非道德方面所出现的过失,教师不得进行惩戒。在现实中应该避免走入惩戒的误区,如将一些诸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做作业不认真、上课走神等纳入惩戒的范围。这些情况通常较少影响他人,仅对学生个人产生影响,有些也非学生故意而为,而是与学生的个人习惯和个性特点有关。学习是依赖兴趣的一种活动,老师过分依赖惩戒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使学生失去求知欲,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不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避免惩戒扩大化,将学生过往的与本次所犯错误无关的错误累加起来,翻老皇历,算旧账,放弃学生或是从重处罚学生,这只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丧失改过的信心和勇气。

惩戒教育直面学生失范行为,意味着违规学生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涉及无辜他人。在现实中,惩戒教育应该禁止株连他人的做法。一些学校和班级为了管理的方便,采取“一人犯错,大家受罚”的株连方式,这样的惩戒教育是有悖现代法治精神的,同时对于行为合范未犯错的学生也是不公正的,是有违惩戒教育的目的的错误做法。

惩戒教育直面学生失范行为,意味着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两根弦,一根是善的,一根是恶的。我们应该学会拨动善的那根弦,让它奏出最美的乐章。从行为失范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把惩戒教育变成一次促进学生发展的机遇,惩戒教育因此也会变得美丽。

专栏3-3

罚得巧:两张圈画促成“家”[19]

麦克劳德读小学时,有一天,他出于好奇忽然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了,并把内脏一件件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是校长家的。校长知道后很生气,认为这真是无法无天了,不加惩罚绝对不行。很快校长处罚决定出来了: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自知理亏,甘愿受罚。于是,他非常认真地画了两幅“受罚图”交了上去,并做好了准备再接受别的处罚。哪知,校长和老师看后都觉得画得很好,于是没有再给他其他处罚。这件事情之后,麦克劳德兴趣很高,更加发愤致力于解剖学的研究,终于成了著名的解剖学专家,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专栏3-3中这位深谙惩戒教育之道的校长正是发现了麦克劳德具有喜欢观察动物解剖结构的好奇心而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惩戒方式,没有严厉地惩戒,而是宽容学生过错,以伯乐的眼光发现了这匹“千里马”。这位校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才有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麦克劳德。

惩戒教育直面学生失范行为本身,意味着惩戒教育要提供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魏书生老师善于观察学生犯错后的悔过心理,他利用学生犯错加以惩戒的机会让学生做一些平时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他让缺乏亲情的学生,犯了错误就罚他写一封家书;对于不爱体育活动的学生,犯了错就罚他跑步;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犯了错就罚他在讲台上给大家朗读一篇课文,等等。他没有使用批评、罚款一类的消极措施,而是将惩戒转化为积极的补偿行为,不失为一种惩戒的艺术。

四、惩戒实施应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场合

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后是立即进行惩戒,还是适当延长一点时间后再进行惩戒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失范行为开始到实施惩戒,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教师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时批评教育。如有一位教师将一学生叫到办公室问:“好好想一想,你上周做了一件什么错事?”这样处理问题显然是没有时效性的。因此,主张行为主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失范行为发生后,如果必须进行惩戒教育,就应及时进行。

我们认为,在实际教育活动中,适当延长一段时间后再实施惩戒的方式也有优点。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将有时间来深入分析自己出现过错的原因,以便引起内心的反省。有些教师在学生出现失范行为后立即进行惩戒,结果学生并没有想通,只是不知其所以然地接受惩戒,效果是有限的。从教师方面来看,适当延长一点时间,有利于避免教师因情绪失控而出现滥用惩戒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违纪学生的行为性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可以防止予以惩戒时的草率决定。当然,延长时间并不意味着拖延太久,拖延太久会使学生忘记了过失行为,惩戒效果就会降低。教师不应随心所欲选择惩戒的时间,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产生需要时再进行惩戒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惩戒教育实施的时机很重要,实施的场所也很重要。一般而言,惩戒教育不宜在公共场合进行。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对于行为失范的学生,特别是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在私下进行批评教育要比公开进行好。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学生,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才可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场所实施惩戒教育,会减少受罚学生的敌对情绪,有利于失范行为的后期矫正。

五、惩戒方式的选用要合理有度

国内外惩戒教育方式大同小异。从教育实践看,我国的惩戒教育类型可分为纪律处分和实施惩戒措施两类。较轻的事实惩戒措施一般由老师把握惩戒的尺度,较重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停学及开除等纪律处分往往由学校以书面形式做出。

我国现有教育法律法规并未对中小学教育的惩戒方式尤其是由教师自由裁量的事实性惩戒手段加以明确。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的特点、不同错误类型合理进行选用,并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使用的分寸。教师在惩戒学生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式实施。

1.批评

直接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指出错误行为,根据情况可当众批评或个别批评,是惩戒行为中最轻的一种。这种方式实施时教师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不能使用有伤学生尊严或侮辱人格的语言。在批评教育时,教师要控制情绪,以免情绪失控产生过激行为。

专栏3-4

2003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教师向全市广大教师发出倡议:要规范教师用语,使教师用语文明、人性和艺术化。同时,推出教师不能使用的十条禁语。这十条禁语具体如下所述。

(1)你为什么这么没用。

(2)你简直无可救药。

(3)你再这样调皮,我就要请家长。

(4)你怎么这么笨。

(5)你再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好中学(大学),将来就没有什么出息。

(6)你这样总是全班最后一名(或者倒数几名),对得起你的父母吗?

(7)全班同学不要像他(她)那样。

(8)某某同学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

(9)某某品德不好,是全班最差的。

(10)你不认真学习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2.书面检查

根据失范行为的情节轻重,书面检查可分为写检查交给老师,或者在班级当众检查。

3.没收

没收与失范行为有特定关系的物品,没收是暂时的,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对该物品加以使用,并且,应在短期内归还学生或家长,但危害性物品除外,危害性物品要报由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

4.隔离措施

将学生从其扰乱的背景中分离出来,以控制学生的行为,如让学生坐到教室离教师较近的一个固定位置、固定的角落或窗口听课。隔离不能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且时间应有限制。

5.带离教室

这种做法适合于影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上课的老师制止不了的情况下,由班主任或学校管理人员带离教室进行批评教育。带离教室要由学校备案,要及时通知家长,教育之后要让学生回到教室,所欠下的课程,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补上。

6.罚晚离校

罚学生晚一些离开学校,教师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在学校备案。在晚一些离开学校的时间内,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功课补习,以弥补在课堂教学中因失范行为而掉下的功课;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谈话,进行思想教育,纠正其失范行为。罚晚离校的时间不能超过1h。

7.适当增加作业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作业的量和质的适当,题目是学生能完成的,并且完成的时间不能太长。

8.剥夺某些权利

被剥夺的权利应该是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之外的,与学生受教育权无直接联系的权利,如当班干部、评先进、申请困难补助、春游等。

对于那些严重的失范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并上报学校。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戒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惩戒的分寸。其一,一定要注意惩戒教育在数量上要有度。对多数学生而言,惩戒教育是通过让学生对自己错误的行为产生厌恶和羞耻的心理,而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刺激。其二,要在程度上把握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承受性,要做到学生的利益所受到的侵害与其所受到的教育、个人的进步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惩戒。比如学生因贪恋打篮球而耽误了晚自习,老师一气之下割破了学生自己花钱购买的篮球,这样的惩戒无疑是过度了。老师完全可以采用暂时将篮球没收的措施,既可达到管理的目的,又避免了学生的财产损失。其三,惩戒教育度的底线是法律的底线。我国教育法律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惩罚措施,这是老师在具体实施惩戒时要严格把握的。尽管惩戒教育的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我国教育法律对于惩戒教育又没有像有些国家那样规定的十分具体明确,这也为教师灵活实施留下了适度的空间。教师只要在惩戒教育过程中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不违背基本要求,就足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六、惩戒后的帮扶转化不可或缺

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而言,惩戒教育无疑是一剂“良药”,但这是一副有副作用的治标不治本的“良药”。只有在合理的惩戒之后辅以帮扶转化才能有力促进学生的行为矫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帮扶转化是惩戒教育诸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惩戒教育借助心理刺激作用让学生消除自身错误的行为,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惩戒对于学生心理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人而异,比如: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心理感受不同;屡次犯错与首次犯错的学生心理感受不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受不同;平时和老师关系好的学生与平时和老师关系关系疏远的学生的感受也不同,等等。对于好学上进的犯错学生,在惩戒之后要和他们进行沟通,关键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改正即可,帮助他们分析犯错的原因,今后如何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告诉他们没有必要陷入深深的自责,今后老师仍然会把他们当做优秀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不好但又有是非感的犯错学生则要防止其自卑心理的产生,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鼓励他们逐步改正,充分调动他们的是非感、道德感的优势,激发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

另一方面,对待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要分清类型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例如,王晓春老师就将问题学生分为厌学型、纪律型、品德型、心理障碍型和“好学生”型等几种常见的类型。针对问题学生的正确帮扶思路是:首先通过各种手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分析判断确定问题学生的类型,再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确定责任。学生屡教不改的问题根源往往都在家庭,但具体到每一件事上,可能家庭没有责任,是老师本身缺乏问题意识或是老师本身在处理问题上言行有问题。只有找到突破口,寻找问题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制订具体可行的转化方案并不断反馈评估才可能收到效果。在转化过程中,一是切忌采取孤立、威胁等手段使自己处于学生的对立面,要营造一个实现问题转化的外部环境,包括同学、玩伴,尽可能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老师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问题学生的问题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其转化必然有反复,老师要懂得“抓反复”、“反复抓”;三是要寻找教育帮扶的突破口,让学生树立改正问题的信心,转变消极被动的角色。

专栏3-5

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20]

事情虽然过去四年了,我却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学生“叉叉”了事了。

四年前,陈小伟是我带的班里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连模样儿瞧着也不顺眼,是那号“鬼见愁”的人物。我坚信,在学校师生中,他远要比我们有的老师闻名。接手他以后,我奚落他的次数比正眼瞧他的次数多。我恨医学还不够发达,要不给他“修修脑”就好了。

一天,他又迟到了,我毫不客气地把他“拎”到办公室里,几个月来的辛苦和怨气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等我骂得差不多了,陈小伟竟然对我说:“老师,在你眼里我终究是个坏孩子,您就当我是道错题,给‘叉叉’得了!”说完,他拿起我办公桌上的红色粉笔在黑板上狠狠地划出一个“×”来,使我深受震惊。我放陈小伟走了,陷入了沉思。

过后,我诚恳地找陈小伟谈了一次话,陈小伟对我说:“老师,我从小都是被人骂大的呀!”说着,陈小伟大哭起来。这话再次让我震惊。是呀,一个常年受到歧视和冷遇的小孩,别人都不给他申诉和快乐的空间,他能不作践自己吗?通过这次谈话,我还了解到他这回是送母亲去医院才迟到的。从此以后,我没有再训斥陈小伟,而是好好地待他。我一有机会就表扬陈小伟,有“出头露脸”的事也尽可能让陈小伟去做。陈小伟开始变了,我瞧着他也顺眼了。原来,陈小伟也是有闪光点的。

不过事情并未一直往好的方向发展,陈小伟又在校外跟同学打架了,把人家打得头破血流的,闹得挺凶。我再也受不了了,教训他:“你真是道没救的错题,你本来就该被‘叉叉’掉,没人会给你‘勾勾’的!”“是的,我本来就是道错题,没有人会瞧得起我,你把我‘叉叉’得了!”说完,陈小伟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学校。校方也没有叫我去找回陈小伟,说陈小伟是个坏学生。

半年过去了,就在我要淡忘陈小伟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外校的信。陈小伟谈到了离校出走之后的经历,父母恨他不争气,只得央求外地的姑姑帮忙转学借读。陈小伟在信中写道:“老师,真对不起,一个不争气的学生给您写信。我离校那次打架,是因为同学说我给您送了礼,您才对我那么好的,我就打了他。现在想想真不应该,您对我那么好。本来想向您解释一下,见您发那么大的火,就算了。我不怪您,我知道,您也挺辛苦的,由于我的存在,班级荣誉损失不小,您的荣誉也损失不小……”

看了信,我思潮翻滚。我知道,自己错在心太急,太功名利益了。假如自己当时再耐心一点,再细心一点,不太看重自己的工作成绩,陈小伟也许就不至于转学借读。都说儿童是茁壮成长的树苗,如今树苗尚未长成,为何就断定它不能成材?即使是歪脖子树,为人师者岂能抡起板斧一砍,“叉叉”了事?我们应当对它加以修正,加以扶植,多年以后,歪脖子树也是会成材的。

七、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002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组“关于惩戒认同度”的调查数据。其中,参与调查的家长总数为145人,其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长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82%的家长认为惩戒很难把握;35%的家长认为惩戒就是体罚。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家长对惩戒教育还是比较认同的,只是有部分家长对惩戒教育认识较模糊,家长担心的是教师实施惩戒教育的度的问题,而不是应不应该惩戒的问题。如果能向家长澄清惩戒教育和体罚的关系,相信有更多的家长会支持老师对孩子实施为了孩子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观念的合理的惩戒教育。因此,对学生实施相对较为严格的惩戒教育时,教师应尽量与家长取得联系,就惩戒教育的缘由、目的、方式、需要家长配合之处等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惩戒有个清晰的了解,这样不但不会产生误会,家长还会与学校和老师形成合力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惩戒学生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十分必要。其一,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对自己的错误的认识存在不足或偏颇,学生自己和家长诉说时难免大事化小地推卸责任。如果老师不能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由于偏听偏信,往往对自己孩子受到的惩戒难以接受和理解,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甚至因惩戒感到愤怒,酿成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很多老师忌讳惩戒学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师在惩戒前和家长沟通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家长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及学校或老师打算采取的措施,旨在争取家长的支持,而不是简单地把沟通当成告恶状或数落家长。其二,通过沟通,进一步了解家长对于惩戒的看法或意见,有助于老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其三,通过沟通,争取家长在惩戒教育时与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在实施中给予必要的配合。

惩戒教育在构建家校教育合力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联系家长的目的在于为了共同教育学生,绝不是推卸教师的教育责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较家长有着明显的专业优势,告学生的恶状,把教育学生的责任推给家长,让学生面对不懂教育艺术、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家长时,只会使问题愈加复杂化,惩戒教育在家庭可能演化成家暴,导致学生身心的伤害。

(2)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中,学校教育应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沟通不应是批评、指责家长的不是,而应心平气和地与家长讨论学生的问题,寻找教育的良策。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家长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尊重学生是惩戒教育的前提,只有改善沟通方式,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学生的惩戒教育才能变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家长也应是专业教师的必备的职业修养。

八、反思与建议

(1)惩戒教育是一种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过失的教育方式。它有别于教育的惩罚,也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体罚。

(2)惩戒和赏识都是对学生展开全面教育的有效方法,它们是全面教育方法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

(3)尽管人们对于惩戒教育还有不同的态度,但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惩戒教育的价值取向虽有所不同,但惩戒教育始终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惩戒教育不但符合人的道德需要,是合理的存在,同时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合乎教育发展规律的。

(4)惩戒教育必须在一定的原则下科学行使,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否则就是非法的,这是惩戒教育权行使的界限。

(5)惩戒教育是把“双刃剑”,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教育实践的智慧。教师作为使用者,必须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把握好使用的尺度和分寸。

思 考 题

1.惩戒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它与教育惩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常常将它与体罚混同起来?

2.惩戒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惩戒教育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把握好惩戒教育的尺度与分寸?

5.以下是全国十佳班主任郑立平老师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实施惩戒的创新实践,请你谈谈他的做法给予你的启示,并结合实际提出你的关于惩戒教育实施的新创意。

弹性惩戒单

学年初,我和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细则,详细规定了各种违纪行为和落后表现应该受到的惩罚。和其他班级管理细则不同,这些违纪行为所对应的惩罚措施并不只有一条,而是有相对并列的多条。如果学生违纪,他可以从相应的惩戒措施中进行选择,并认真执行。例如,某学生上晚自习时和同桌吵闹,扰乱课堂纪律。值日班长根据班规,很快就会开出“惩戒通知单”。

惩戒通知单

( 年 月 日)

××同学:

今天晚自习上课时,你和××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班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

(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原谅。

(2)写一份呼吁同学们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

(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班级中宣读。

(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5)到操场锻炼,跑步5圈,强化认识。

资料来源:郑立平,班级管理新点子,《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申素平.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立平,张乐华.教师必须掌握的惩戒教育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钱焕琦.教育伦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注释】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2]杨光富:《美英韩泰四国教育体罚现象透视》,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9期。

[3]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至第234页。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5]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海潮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6]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4页。

[7]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至第31页。

[8]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44页。

[9]暴侠:《美国中小学惩戒教育措施及启示——以Loudoun县公立学校为例》,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0]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涂尔干文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1]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涂尔干文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12]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74页。

[1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99页至第101页。

[14]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15]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16]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全国教育史研究会:《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40页、第132页和第138页。

[17]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13页。

[18]李军,曹莹雯:《中小学惩戒实施状况的中外比较与借鉴》,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5期。

[19]曾长和:《三位校长的巧和爱》,载《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2年,第4期,略有改动。

[20]吴增强:《学生心声细聆听——班主任与每一个学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5页,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