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情无限“美丽”
——中学诗词比较鉴赏例谈二
教过了很多的古典诗歌以后,发现古典诗歌中抒发愁情的居多,通过比较、总结又发现,家国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在抒发这种种愁情时,诗人们各出奇招,把原本抽象的“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很有鉴赏价值。
所以,选取典型例子,在对比中见不同,在比较中欣赏借鉴,趣味无穷。举例如下:
李煜《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喻“愁”,写得愁情如春水般多,如春水般深,把“愁”写得有数量,有深度。北宋贺铸《青玉案》中也有“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的诗句,诗人的闲愁就像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的雨一样的多,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处于国破家亡、流落他乡、孤苦无依的境地。词人用舟小、舟轻载不动自己的“许多愁”来表现自己“愁”之多,把“愁”放在船上,写成了有重量的东西。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把“愁”放在了车上,写道:“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写“愁”会“运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唐后主李煜还曾把“愁”写得有了形态。他在《相见欢》中把自己的千头万絮的愁思写成了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更是直接用酒来浇愁,越浇越愁,最贴切地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