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德是受欢迎的教师之本

师德是受欢迎的教师之本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而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无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眼花缭乱,怎样纷扰、浮躁,你都要保证教室这片净土的神圣,讲台这方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必须保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歌曲里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反之,如果“你”是个学识和道德不合格的人,那你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

师德是受欢迎的教师之本

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一要义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厚德才能载物,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道德厚重,心胸宽广的教师是天堂的使者,他们会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他们会尽一切努力让孩子们在这个乐园里得到人生的洗礼,在天堂里得到智慧的浇灌。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更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而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img23

若是当每天的第一缕晨光沐浴在孩子们身上时,他们最先渴望的就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他们意念中的乐园和天堂,那厚德所载,就为世人所称道了。

一 师德不可或缺

我们一直强调“师德”建设,因为它是成就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人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会被学生所认可。当然“师德”的内涵很丰富,我们不能用完美的道德标尺去衡量每个教师的日常行为,也不必将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和“伟大”强加于教师头上。我们要求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而不是苛求他们成为道德完人。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高品质教育的必备条件,这种高品质教育当然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不要简单地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教师要有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态度粗暴和恶劣地当面训斥学生,尽量避免对学生极端的批评;教师对学生谈话的语调、语速、措辞尽量充满温情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待人接物要真诚、宽容、有分寸;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肯定应出于真诚而不是敷衍;当学生表现优秀或者失误时,能够帮助学生从因果关系上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和应该怎么做;课堂上能做到与学生之间自然真诚的交往,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热爱、信任与宽容;当学生犯错时,不光只有说教更应该有理解与宽容……这些都是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素养,而这些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自省、自修与自律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决不能作为导致“问题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发生的遁词。先圣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告诫过,做教师要“诲人不倦”,要不辞辛苦,不惮疲劳。自古以来,中国教育就有沉稳笃实、以德为本、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优良传统。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无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眼花缭乱,怎样纷扰、浮躁,你都要保证教室这片净土的神圣,讲台这方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

教师怎样“把握自己”?就是自省、自修、自律。自省,就是常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离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还有多远,还有哪些缺陷及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修,就是不仅要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去改正,去学习,去提高,还要不断地关心时事,随时关注外部世界的发展,以及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给自己的职业素质保鲜。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人格作风,在任何情况下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驱,同时要遵守国家法律、学校纪律以及职业道德。

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必须保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歌曲里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果“你”是个好人,那你的学生长大后就可能是个好人。反之,如果“你”是个学识和道德不合格的人,那你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