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无疑都要求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多彩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情境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因此,教师既不能把这种情境作为一个工具性问题,更不能奢望应用自己头脑里已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只有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研究现实存在和可预见的问题,才能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 为什么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不断的研究。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第一,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由于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教材,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学生的智慧潜能。这些无疑都要求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第二,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都离不开研究。需要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胆尝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业内的行家高手。

二 如何成为研究者

第一,学校应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要以“科研兴校”为切入点,建立激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硬件条件如研究经费、研究的必要设备等,定期组织各方面的交流、学习,把教师的教学研究落到实处。

img43

第二,教师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勤于思考,不断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发展。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要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自觉地将研究成果融入课堂;要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和先行者,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总之,教师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既要组织培养更要自我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积极思考,勇于开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