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语的特点
评语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它作为对学生分数评价的再评价,比单纯的分数更能说明问题,因此也更被学生和家长看重。
评语不仅是对客观分数的一种解释,而且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期望水平和要求的总汇。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评语是一个教育过程的相对完整的收尾工作。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这份收尾工作是素质教育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中学时期——“青春发育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中的最佳时期,故称为人生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教师评语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学教师如何写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语,意义尤为重大。
一份好的评语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为了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接收到评语所包含的信息,教师在撰写评语时应该遵循以下五个特点:
(一)语言要亲切质朴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飞跃发展和个性逐步形成两大特征。这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都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是大人了。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写评语不要拐弯抹角,要力求亲切、自然、直白,少用修饰语太多的句子,尽量做到简洁、明快。评语中的要求要具体、明确,不能含混或太过于文学化。比如:“我们共同努力把你的成绩提高到B级水平”比“你想成为一个展翅飞翔的鸿鹄吗?那就从现在做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转变。
经验表明,用第二人称写成的评语比用第三人称如“该生如何如何”写成的评语更能引起学生的好感。评语不仅仅是写给家长看的,更主要的是写给学生看的,是让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希望等。因此评语只有适合中学生的口味,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
(二)态度要褒贬分明
现在写评语主张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这种做法固然比一味批评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也有弊端。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批评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时期,学生的缺点依然存在,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力,但与成人相比较差,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如果一味表扬,难免会滋生学生的骄傲心理,造成学生对自身缺点的认识不足,改正不力。写评语不在于要不要提缺点而在于如何提缺点。批评并不一定以训话的方式命令其不准如何、应该如何,最好的方式是以谈心的方式谆谆教导,及时指出改正缺点后的前景和改正的途径。很多老师的评语是前面一大堆赞扬的话,后面一两句不关痛痒的批评指正,这种做法未必就好。我们主张对于一些重大行为缺陷,有必要写在评语的最前面,以引起学生的警惕。教师写评语也要敢于挖疮口。
(三)风格要因人而异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写评语也是如此。一般的中学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比较多,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很了解,这为教师写评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评语要因人而异,因性格而异。
教师写评语的语气要时而温和,时而严肃,具体情况视评价的内容和学生行为的性质而定。
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内容。教师不能贪图省事,套用一种格式,这必将削弱教师评语的作用。
(四)宗旨要鼓励发展
现行的评语手册一般是连续的,教师写评语可用以往的评语作参照,不仅使评语的风格不断变换,而且要指出学生在这一段时期的发展状况。
对高年级的学生用尊重的口吻写评语,把他们当成“大人”,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写评语最好不要“几年一贯”,而要逐年升级,常写常新。
用发展的眼光给学生写评语还要求教师在评语中指明学生的发展状况。单纯的分数并不能说明学生这一段时期比上一段时期有什么变化,老师评语则要指明这一点。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与不足,还要让家长明白孩子进步的一面,帮助家长对孩子树立信心,这对后进生尤为重要。
(五)立场要全面公正
评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全部行为尤其是生活表现进行一个总体评价。因此,评语中除了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价外,还要对其他比较突出的行为做评价,包括饮食、着装、个人卫生等。如一位教师在评语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吃早饭,否则会损害肠胃,影响健康成长。学生不明白教师是如何知道这个问题的,但对于教师的细心和关爱却非常感动。其实,教师写这个评语是因为这位学生不爱吃早饭,家长劝也不听,只好向老师求援,希望老师能在评语中向学生提出这个要求,让学生把吃早饭当成家庭作业来完成,结果果然有效。可见,教师评语的确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
全面评价是全面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教育评价也应全面展开。为了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评语最好一改以往只由班主任填写的方式,而由每位任课教师分别填写,或在“教育会诊”的基础上进行。
“全面”并不是要求写评语时面面俱到,而是要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评语可以涉及学生的各种行为,但并不要求一定要包括所有的行为表现。因此,评语的另外一个要求是抓重点,突出主要方面。而且根据变换的思想每次突出一个方面,逐渐改造。
要写一份好的评语,即能产生良好效果的评语,这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评语是浓缩的信息。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语句中包含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为此,教师不仅要从总体上了解中学时期,甚至是各个年级时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思维、阅读特点及心理承受能力等,还要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考虑评语的风格。这是需要教师花一番工夫、动一番脑筋的。
国外的一首《育儿歌》
在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在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在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义;
在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在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怀。
这首《育儿歌》告诉我们,成人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心理环境,不同的评价思想和评价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造就迥然不同的孩子。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规矩中形成方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在心灵和人格上强大起来,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正直、自信、坚毅和充满活力。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写评语这种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及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一个阶段发展情况的总体评价。评语既要全面准确地写出学生的思想表现,更要写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应该明确而具体地强化学生的优点,指明学生的缺点。
但在我们当今的教育活动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评语的本质特性及其教育功能,总把写评语当做是一种精神负担,不肯去深切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把评语写成标准公文,常常是千篇一律,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加以简单而机械的评价。而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此类评语则往往视而不见,瞟一眼就过去,家长也很少关注这样的评语,从而使评语成为可有可无的空壳,失去了评语本应该有的教育功能及现实意义。而且,不恰当的评语还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阻碍师生间的交流,最终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