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课内 得益课外——《鲁滨孙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滨孙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阅读指导重点:通过对话交流,阅读赏析,感受人物形象,得到读一本好书的方法及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方法。
阅读指导难点:从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感知人物品质,并且能入情入境。
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创设交流情境,在交流中展示读书收获,领悟读书方法,品味阅读乐趣。达到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效果。
教学班级:四年级三班
一、课前谈话,引出名著
师:孩子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双手交叉放在肩膀上,对自己的心灵说:我爱读书,我真的爱读书,我真真的爱读书!
师:心动不如行动,我的孩子们,咱们带着这种心动去行动吧!上课!在这学期第四周的星期一第二节课,我和你们及在座的一二三年级的老师,一起重温经典,感受安徒生,知道了安徒生不仅是一位童话大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一位激情诗人,一位十九世纪享有盛誉的旅行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剪纸艺术家。我们重温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那一个个亲切的故事,一幅幅熟悉的图画,都已在我们心中……产生温暖的感动。可不是吗?下课了,善良的周正平满含热泪对我说:“我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怜,我很同情她。”乐于表达的保新妤,抱着我的腰说:“这样的阅读课,我感觉心里甜甜的。”许多孩子信心满满,都说自己要和好书交朋友。同学渴望读书的热情多高涨啊!我又是多么感动啊!我就趁热打铁,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读《鲁滨孙漂流记》。读了吗?
生:读了。
师:真可爱,看来你们一天一天在长大。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文学名著更是人类的灵魂,它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寄托着我们的梦想。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鲁滨孙漂流记》,与好书交友。(出示鲁滨孙图片)你们看,这位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的人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著名作家杨红樱阿姨说过这样一段话,谁愿意读一读?(投影出示)指名读:
“《鲁滨孙漂流记》——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一本书,同时我觉得不但值得男孩子读,也值得女孩子读,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也要面对、解决困难。看过这本书,她们同样会受到启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个成功者”。
二、全面了解名著及鲁滨孙
师:据我了解,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本,也都读过很多遍,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有的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有的书名是《鲁滨逊漂流记》,他是不是同一个人?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因为这本书是译文版小说,音译不同,所以名称不同。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好,谁愿意简要地告诉大家,你读了这本书之后有什么收获?
生:鲁滨孙的精神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生:我懂得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热爱劳动的品质就能生存下来!
生: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努力克服,不再依靠老师和父母!
师:皮的略福说过,书是为会读书的人准备的,你真会读书。我们知道读一本书就是要从中受到启迪,懂得道理的。
师:好,当你接触这本书时,你是怎么从整体上了解他的?
生:我先看封面、作者、作品导读、序言、目录,再读正文。
师:你是个做事很有条理的孩子,这对我们理解全书是很有帮助的。老师告诉你,我们在读书之前都应该先看看作者和作品导读。
这是看一本书的捷径。这就是作者和作品导读:(投影出示)谁替老师读一读?一生读,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你从明白了什么?
作品导读: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1660年出生在伦敦,著述500多部作品,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他也成为英国现代文学鼻祖,欧洲“现代小说之父”。
师:你从作品导读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英国的笛福,他很了不起,《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人们最喜爱的文学名著。
生:我知道了笛福写这部书的来历。
师:是啊,任何作品的诞生,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笛福因为《鲁滨孙漂流记》而成为(欧洲小说之父),足以见得这本书不是一本一般的书,谁能说说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
生:文中主要写了鲁滨孙因乘船遇风暴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成功地返回英国的事。
三、品读缩写本,感悟阅读方法
(一)回顾《梗概》,用心体会味
师:刚才我们从整本书中知道了这么多,老师谢谢你们,老师在双休日给大家发了《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本,希望你们能和父母一起亲子共读,你们读完了吗,读完之后告诉大家,你使用什么方法细细品味的,
生:我是我是一边读文字,一边看书上的插图,一边想画面所讲的内容,来感受鲁滨孙的精神的。(板书:读文字——想画面)
生:我是边读边做了批注,还摘录了一些好词佳句。
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们的这些阅读方法非常好,我们大家都要向你们学习。相信你们读了梗概部分,有很多收获。谁来先谈谈你读后的感受?你说。
生:我从故事梗概里知道了鲁滨孙遇到了冷、饿、野人的威胁的困难,并用了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办法解决了。从中体会:鲁滨孙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求生存的精神。(投影出示插图)
师:由此看来,困境是命运赐给勇敢者的一笔财富!
生:我摘抄了一些妙语佳句,我很喜欢。我读给大家听吧!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从中可以看出鲁滨孙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
师:你很会读书,摘妙语佳句是最好的方法。
生:书已经读完了,我觉得鲁滨孙有坚持赢得一切的精神!妈妈说,只要我向鲁滨孙学习一点坚持,那么,我们的面前就会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生:我对鲁滨孙十分佩服。现在,我们每天都过得十分轻松,洗衣服这种家务活基本都是由家长干,我们偶尔才帮助一次。我一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我向父母说,我一天上了几节课,打扫了卫生,做了多少作业,每天还要挤公交车上学,真是累死我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和鲁滨孙一样,到了一个一无所有的荒岛,没有父母的帮助,我们能生存多久?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也要学习他的乐观生活态度,坚持不放弃,克服困难的精神。
师:说得真爽,老师相信,你在未来的成长路上,有鲁滨孙精神的鼓舞,你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
师:刚才听了这几个同学发言,老师心里暖暖的,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读书是幸福的,交流更是快乐的,你们把快乐传递给了我,我也想把我的快乐传递给你们。其实,我读了梗概部分,我非常欣赏的是鲁滨孙说的话,今天拿来和大家共勉(深情地诵读;投影出示):
(1)我的脾气,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绝不放手的。(2)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绝不能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3)我们老是感觉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师:说说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鲁滨孙?
生:我好像看到了鲁滨孙像盘古一样,顶天立地,坚忍不拔、性格坚强,很伟大!
生:我觉得鲁滨孙是一个知足的人,会感恩的人。
(二)汇报精彩片段,升华情感
师:读书啊,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多读一遍,就多了一层理解,多了一份感受。
读了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哪个地方最精彩,理由是什么?
生:我认为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这个地方最精彩。因为,鲁滨孙能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师:其实,杨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咱们看到底精彩在哪里?(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一起读读)
师:现在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表格,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生:我想,这个表格给鲁滨孙带来了勇气,他发现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是自己还是幸运的,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
生:我认为,这也使鲁滨孙接受现实,一心想着往前走。
生:对!我觉得他通过对照也得到了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师: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生(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师:鲁滨孙面对困境好坏处分析启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身陷绝境,只要心不死,就一切都还有希望。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现在请大家试着用“鲁滨孙是……的人,因为……”来说一句话。
生: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
生: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安全的问题。
生: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消除寂寞,活得充实。
生: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改变生活中去。
师:真是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读者。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请大家齐读“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师: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鲁滨孙这样的困难,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善于创造生活的聪明才智,我们才会走出困境,变得顶天立地,这也是鲁滨孙为我们写下的一首生命的赞歌!
我们交流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生: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生:泡泡中提到“鲁滨孙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写很细致,让人感到快乐”,不知是怎样的细致。
生: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断却是以鲁滨孙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四、总结延伸
师:问题是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心动不如行动,请大家齐读:
好书推荐:(投影出示)“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这句话。这本书向我展示了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告诉我鲁滨孙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我想我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向他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社会,为了父母,更是为了我们的将来。
师:今天我们走进名著,感受鲁滨孙。以后我们还将继续与经典书籍为伴,汲取精神力量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教后反思:
执教课外阅读指导课,说心里话,是我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但通过这两次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也有一些收获,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1.老师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在二年级,我让学生在暑假读了《安徒生童话》。开学了,在学校上研讨课时,我执教了一节《重温经典感受安徒生》的课。学生们是那么地喜欢,读书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我们觉得小学是一个读书的黄金的年代,也是为孩子们的一生的成长打底色的一个阶段。如果在这一个阶段,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读更多的书,为他打开一个感受经典的大门。那么学生将来感受生活的境界就会不一样了,而且由此形成的对生活的情感、生活价值观也会不一样。那么,今天让学生多读书,就是为他铺垫着明天的幸福生活之路,在课外阅读这一点上,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我在寒假,又给学生布置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2.亲子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条最佳途径。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要感悟其中的一些精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上这节课前,我把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打印装订成缩写本,让学生和家长来个亲子阅读,共同书写读书感悟,使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去读书,这样更好地理解了这个故事,为顺利上好这节读书汇报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到了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3.给学生创造阅读和体会交流的机会。从课堂效果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调动,理解得也比较到位。在教学中,我作为教师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能倾注全身心的情感和语言带领学生去了解书,去走入书中的人物及故事,并理顺读书方法,做到了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我将继续在我班实行我的课外阅读计划,让课外书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氧吧!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编顾振彪寄语:
近百年,一方面语文独立设科,取得骄人的成绩,另一方面语文水平不断下降,社会上时不时发起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责难和批评。有识之士都在严肃思考:这到底怎么回事?原因可以很多,但有两条是基本的:学生读得太少,读得又不得法。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只读几本薄薄的教科书,到多加上一些教辅书,而把其他书尤其是课外书一律视为闲书,废置不读。这样少的阅读量,怎么学得好语文?吕叔湘先生曾经说,国外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像辞典一样厚,在桌子上竖得起来,我们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则是一些小薄本,分量相差太大。国外中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超过我国。吕叔湘先生还说,根据他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他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只有百分之三十得之于课内。他还询问一些语文学得好的同志,跟他都有同感。因此,吕叔湘先生大声疾呼,中小学生要大量阅读,每学期读80万至100万字也不算多。现在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那是底线。但实际情况是,往往还达不到这标准。周作人是汉奸,但学问还是很大的,他就说过:“看初中国文一册里大抵只有十分之一的真国文材料,此外都是垃圾,学生在一学期中只读过这一点儿国文,无论他怎样用功,真心想学写作,怎么能行呢?世间说现今中学生国文程度差,这有如虐待继子的三天给他吃一顿饭,却说他长不肥,岂不是冤哉枉也么。”(周作人:《谈国文》)
课外阅读必须重视。在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你指导,可以告诉他哪些书是值得看的,哪些不值得看,看书应该怎么个看法,注意哪些。有了适当的指导,他就更容易得益。假如放任呢?那就可能收到的效果很差。不值得看的,他在那里看;很好的书,他也草草了事看过去,没把当中的好东西看进去,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有,学生里面是一部分喜欢看书,一部分有时看有时不看,还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不喜欢看书,喜欢踢球,喜欢干别的。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大到多数,这对课内教学有很大帮助。”(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重读吕叔湘·走进新课标》,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杨西英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与吕先生的论述不谋而合。除了这类课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展示课外阅读摘抄本、笔记本等等。
杨老师文章的标题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于这句话的含义,一般理解为:引导学生在课内把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又引导学生把这些策略和方法用之于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在课外的大量阅读中获益。因此,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导课外阅读应该紧密联系课堂阅读教学。不知杨老师和广大老师意下如何?
(此文发表于2011年第7-8期《作文阅读个性化》课题专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