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乡通安小学
通安小学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几经发展,现坐落在通安行政村高山合作社。学校以高山合作社为中心,外延新堡、王河、南张等12个合作社。服务半径4千米左右的乡村学龄儿童,另外有韩集乡周湾村的部分学生就读。
学校现为六年制小学。占地面积为6003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现有课桌60双人套。学校现有教师7人,其中公办教师6人,代课教师1人,均取得了教师资格证。科任教师中拥有专科学历者1人,中师学历者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小学一级教师6人。现设有教学班6个。
在艰苦的条件下创业的通安小学,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发展,为家乡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历届领导陈好武、刘刚、郑新民、宋克仁、郑思雄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综合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宗旨,努力办社会各界、家乡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学生以后再学习、再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恢复高考以来,通安小学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曾在通安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达118人,刘炎(现定西市委党校副校长兼行政学院院长)、安锡奎(省园丁)、李宗俊、陈首荣(优秀企业家)、宋汉琦(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副主任)、刘栓(某大学教授)、刘琦(县实验中学校长)、陈虎(全国劳动模范王家山煤矿矿长)、李健(美国伊利诺宜州从事科研工作)、刘进(广东五邑大学副教授)、刘继刚(西安华天通信公司)、苟进等很多曾在通安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佼佼。虽然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是他们在各行各业都不辞勤劳,各自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华,为社会、母校、家乡谱写着辉煌的历史,体现了会宁人踏实勤奋的一贯优良作风。
由于办学条件困难,长期以来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得不到保证,影响到学校进一步的发展。2002年,学校被列为会宁县教育局“危改”项目工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下,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学校新建了砖木结构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7间,配备了远程电教设备,使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能满足为教学服务的要求。这次改建扩建,使校容、校貌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到了硬件上的保证。学校硬件设施的改进,使师资力量的培训显得更为迫切。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从校内资源的挖掘,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积极交流到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学校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教师的学习进修创造条件。使得我校师资力量在面临不利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还能得到加强。近年来,我校教师曾多次获得市级、县级、乡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嘉奖。这些成绩是与学校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密不可分的。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体现教育成果的主要载体。学校结合自身地处农村的实际情况,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挖掘农村学生踏实勤奋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积极引导,在学生中间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和发达地区有不可避免的差距的情况下,从学生身上抓住经济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任校长陈作荣等一班老师团结奋进、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满怀信心、乐学创新,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着、耕耘着。我们相信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还会有更多的人才将源源不断地涌现。
近几年来,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团结进取、奋发向上”为校训;“竞争创新、协作奉献”为校风;“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为教风,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积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办学之路。
现任校长:陈作荣
教导主任:刘仰仁
集体获奖:乡级2次
个人获奖:市级1人、县级4人次、乡级20人次。
教研成果:优质课:县级1人次
(供稿人:陈作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