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家寨子乡陈庄小学

刘家寨子乡陈庄小学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庄小学坐落在雄伟的十三盘山麓脚下,位于刘寨乡西北侧。教育教学质量居于全县农村小学中上水平。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相对较穷,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很大,学校教育经费没有保障,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994年学校被评为“县级标准化学校”。并有一名同志获得了“白银市优秀教师”、“会宁县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刘家寨子乡陈庄小学

陈庄小学坐落在雄伟的十三盘山麓脚下,位于刘寨乡西北侧。创建于1952年,校址选在陈庄村,由本村人王兴邦任首任校长。创建伊始,学校办学规模小,条件艰苦,正值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如此,在当时各级政府及老百姓的共同艰苦奋斗之下,学校还是得以生存且发展壮大。其时有学生78人,教师5名。

1974年春季,学校校址变迁,由原来的村落迁至距陈庄二里远的平旷之处。学校占地面积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人数最多时为348人,教师有12名,办学规模居于全县村级小学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居于全县农村小学中上水平。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1974年)

办学初创时期,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不高。这一时期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老百姓生活困难,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长的时期内,学校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况。

第二阶段(1974年—1998年)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学校地址变迁,规模扩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相对较穷,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很大,学校教育经费没有保障,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教室、课桌凳、师资等硬件建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学生人数增多,班额大,教学效益差,在1974年—1976年期间学校设七年制初中,后撤销。

第三阶段(1998年—2008年)

2003年,学校被列入国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学校,上级政府筹资30多万元,改扩建了教室、宿舍888平方米,学校规模扩大,共有9个教学班,学生348人,教师12名,此后一直到2007年学校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使得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学校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四率”为:学前适龄儿童入学率98.14%,在校学生辍学率0,应届学生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14%。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以“向师德要干劲,向管理要质量,创一流学校”为奋斗目标,抓改革、抓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素质教育。以“严谨求实、文明守纪、勤学苦练、创新进取”的校训为准则,形成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校风,“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教风;“勤学苦练、提高素质”的学风。1994年学校被评为“县级标准化学校”。2002年六年级在全乡统考中名列第二,六年级数学在全乡统考中三年名列第一。并有一名同志获得了“白银市优秀教师”、“会宁县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2003年本校四年级班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

多年来,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勤”、“实”的原则,努力创设“和谐教育”的氛围,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校情,创设了“求真、求善、崇善、尚美”的德育主题和以“备、说、授、评”为指导的教学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近年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量化管理。

二、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抓好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五、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书育人的新理念。

学校在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学校工作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实践中做出了一定成绩。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全体师生决心在现任校长的带领下,继续奋进,再创佳绩。

刘寨乡陈庄小学历任校长名单:王兴邦、樊树润、赵俊义、王炳雄、樊峰、颉应全、刘志勇

(供稿人:刘志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