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寨子乡寨柯小学
寨柯小学位于刘家寨子乡东北部寨柯村中心的三黄社,始建于1954年。学校距乡政府有12公里,由寨柯社人郭吉祥担任首任校长。创建之初,学校办学规模小,有学生60人—70人左右,是寨柯村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的五年制完全小学。下设南庄(四年制)、田上(三年制)、中岔(三年制)、寨柯(三年制)四个教学点。
1977年春季,学校的学制变更,由一所全日制的完全小学变为一所七年制初级中学,由靖远县公派教师张生英担任校长。1980年撤销了七年制初级中学,保留了五年制完全小学。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年—1978年)
为学校初创发展时期,学校规模小,校园面积约有4000多平方米,教室简陋,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不高。这一时期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使教育质量受到大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1978年—1995年)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高度重视,办学热情空前高涨。校园面积由原来的4000多平方米扩大为现在的6489平方米,由起初的土窑换成土木结构的房屋,教学条件日益改善。1980年撤销了七年制学校保留了五年制学校,同一时期,寨柯教学点合并到村中心小学,田上教学点和南庄教学点合并为寨柯村南庄五年制小学,校址在南庄社。1993年学校获得了由会宁县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会宁县标准化学校”的称号。
第三阶段(1995年—2001年)
1995年,由乡政府筹资1000多元对教室进行翻修,使200多名学生有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办学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名列全乡前列。
第四阶段(2001年—2008年)
这一阶段是学校的快速发展期,学校的各项硬件以及校园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2002年学校被列入国家二期“义教工程”远教项目学校,配备“模式二”远教装备一套,使师生能够接收到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为“新课改”打下良好地基础。
2003年学校争取到二期“危改项目”12万元,修建了6间砖木教室和6间教师砖木办公室。2005年学校争取到了“整村推进”项目8万元,修建了3间砖木结构教室,一栋厕所及一座校门。同年学校又进行了电路改造,使裸露的照明线路变为地埋线路。2006年拆除3间木制结构旧教室,重新规划布局校园,平整、绿化校园,建造国旗台,使学校校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7年春,在原有绿化基础上继续绿化校园,栽培名贵树木,购置大批体育器材,争取美国科教学会捐赠图书项目,大大解决了图书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活跃了校园的学习气氛。同年秋,中岔教学点自行淘汰。至时,寨柯村有寨柯中心小学(简称寨柯小学)和南庄海联小学两所学校。
截至2007年,学校的新建筑面积为543.4平方米,其中教室369平方米,教师办公室96.4平方米,厕所7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56人,教师7人,其中大专学历4人,中师学历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平均年龄33周岁。
校设教导处一个,教研组两个,德育、安全工作组一个,少先队大队部一个,内设机构完善,职责明确。
学校坚持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宗旨,以“严谨求实、革新奉献、文明守纪、勤学苦练”为校训,全面奉行“教书育人,培养四有新人”的办学目标。现已形成“发奋进取、团结向上”的校风,“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刻苦钻研、学而不厌”的学风。
学校狠抓常规管理,强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2003年起,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学校自创办至今,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田学斌(寨柯村南庄社人,现在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和田学工(寨柯村南庄社人,现在在甘肃省武威市办公室工作)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多年来,寨柯小学为刘寨乡的基础教育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校将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当地的基础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附寨柯小学历任校长名单:郭吉祥、李荣、郑满仓、胡瑞、张生英、朱福、王荣、张全家、段永福、刘珍义、李宝山、南翔天
(供稿人:南翔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