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滩乡姚岔小学
姚岔小学始建于1968年,原名为杨川小学。原校址在杨川,为三年制小学,由郭维俭任校长,在校学生有40多人。
1971年春学校迁址姚岔,1972年转成五年制完全小学,也于同年建成新校址。学校覆盖了附近7个村庄的人口,是姚岔村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776.2平方米,建筑面积373.62平方米,其中教室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办公室建筑面积102平方米;共有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85人。
总的来看,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8年—1971年)
这一阶段为学校的初级阶段,当时的校长为郭维俭,教员为杨廷玺,学生也只有40余人,由于刚创立,学校规模比较小,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显得极其滞后,同时也不能适应本村的教育发展形势。经过村民们商议,决定迁址姚岔,以解决各村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第二阶段(1971年—1976年)
这一阶段也是学校自杨川迁到姚岔后的一个重要时期,但同时又是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在此期间,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波三折。1972年末新校落成,1973年春,迁入新校址教学,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猛增至120余人,教师也增至4人。1975年学校正式向上一级学校输送第一届合格毕业生12人。同年“四人帮”疯狂鼓吹反动谬论,大肆宣扬所谓的“反潮流”典型,扰乱了教育战线,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个别教师出现了立场不坚定,不认真工作的现象,学生中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等也频繁发生。见此形势,学校全体教师在校长郭维俭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和关于政治思想工作的论述,广开言论,开展辩论。使教师们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目的,同时认真总结前段工作的得失,修订了工作计划。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学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各级学生的合格率均有所提升,校风也明显好转,至1976年末,学生人数达140多人。
第三阶段(1976年—2003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过去了,全国教育形势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春天,也迈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此时,学校也从自身实际条件和所面临的环境出发,开展各项切合学校实际的工作。特别是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更是为学校师生增添了努力奋斗的信心。在实际工作计划中提出了三个阶段,一是拨乱反正、立轨上道阶段;二是调整充实,建立制度阶段;三是探求改革、提高质量阶段。
由于所定计划符合学校实际,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热情。使学校的教育工作真正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巩固率100%,普及率达90%。1978年,学生人数增至180多人。5个教学班,平均每班30多人。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的形势观念、新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想致富,要读书”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要求。学校不失时机抓住这一良机,着力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在学生中形成了以“互助、互爱、团结、拼搏、奋斗”的校风,整个学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阶段(2003年—2008年)
由于学校年代已久,虽经多次修复,但至1998年除办公室以外,全为D级危房,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危改、迁址迫在眉睫。为此,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多方筹资,于2002年学校正式被列入危改学校,于2003年4月11日正式破土动工,经过130多天紧张的施工,于同年8月26日完成各种项目建设。新校址占地面积2776.2平方米,建筑面积373.62平方米,其中教室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办公室建筑面积102平方米,厕所37.62平方米,围墙212米。共投入资金20.21万元,其中县投资10.21万元,乡筹措10万元。
2003年秋,搬到新校址。开始了新的教学工作。2004年国家第二期义务工程为学校配备了电脑、电视机等教学仪器,也接通了远程教育网。2006年秋,上级主管部门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撤销黄李小学,归并姚岔小学。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学校从创建以来已接近40个年头。尽管40年是一个曲折崎曲的创业史,但40年的收获也是令人欣慰的。回首过去,40年征途漫漫,展望未来,学校的明天越来越美好。40年的历史画卷在涓涓历史中只是一个小点,但这40年对于农村小学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创业史。正是这40年的努力奋斗,自建校以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了600多名优秀的小学毕业生。迄今为止,村里已有研究生2名,大学毕业生25名,大专生28名,中专及中师、高职毕业生57名。
姚岔小学历任校长:郭维俭、李生祥、李玉印、徐守俭、赵启宗、任发礼、宫俊武、杨廷权
(供稿人:杨廷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