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只鸟蛋课堂教学

两只鸟蛋课堂教学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教材的解读:《两只鸟蛋》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三组课文。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我们通过深入读文,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课题中的“蛋”字是本课要认读的生字之一。孩子会读“蛋”字的读音,可是对字的结构认识并没有进行思考,老师也没有进行提问和指导识记的方法。

参与 收获——《两只鸟蛋》一课磨课经历小记

寮步镇香市小学 魏再兴

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磨课研讨,由我和级部的另一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备课—研讨—试教—再研讨—再试教—循环着。虽然每次都上同一个内容,但却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验,想必正式验证了一句话“参与了就有收获”。

备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各自备课,把握内容

课题选定后,我们各自进行备课。

关于教材的解读:《两只鸟蛋》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三组课文。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为一年级学生年纪小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强,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感情朗读课文等是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们各自从阅读教材入手——找准切入点。

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读着这首儿童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他的一举一动,就在我眼前,他的天真无邪,把我带到了童年。儿童的生活,要用儿童的方法来学习。于是,我首当其冲的事就是朗读,自在入情入境的朗读,带着童心去朗读,直到完全儿童化。

二、最初研讨,确定教学目标

交流,是一次智慧的碰撞,点燃智慧的火焰。

我们通过深入读文,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最后经过不断地钻研,交流,结合本单元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们认为这三点教学目标是合适的,于是教学目标就确定了。

三、根据目标,各自撰写教案

展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最初试教,互相比拼

我们按照自己的设计,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流程。

教学剪影:

(一)关于导入——课题的教学

甲:1.师板书“蛋”,问谁认识这个字?你知道有什么蛋吗?

生:认识,读“dàn”。

生:有鸡蛋、鸭蛋……

生:鸟蛋

2.师随机出示课题:两只鸟蛋。生齐读课题。

3.师过渡进入自由朗读课文。

课题中的“蛋”字是本课要认读的生字之一。在揭题教学中教师能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蛋”字,激发孩子大胆地进行思考,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而且能很好地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引出课题,并让生大声、整齐地进行读课题。孩子会读“蛋”字的读音,可是对字的结构认识并没有进行思考,老师也没有进行提问和指导识记的方法。

乙:1.师板书“蛋”字,问谁认识这个字?谁会用“蛋”字组词?

生:认识,上面是“横沟、竖……”下面是“虫”字。

生:鸡蛋

生:鸟蛋

2.师随机出示课题:两只鸟蛋。生齐读课题。

3.“谁想知道这件有关两只鸟蛋的事?”从过渡进入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能注意到学生对生字的认和读的掌握,并进行教学,而且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但是老师问的语言不够明确,不够清楚,而导致学生回答的话语非常的啰嗦,不完整,不具体,不清楚。本册书的前两个单元的园地中都有让学生去认识、掌握的识字方法,因此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会孩子。

(二)关于难点——中心的揭示

甲:师:鸟妈妈看见了,说“……!”

生:读鸟妈妈的话。

师: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呢?

生:(兴致勃勃地说着)两只鸟蛋孵出两只小鸟……

生:为什么两只鸟蛋里面就有两只小鸟?……

师:播放孵小鸟的录像

乙:师:鸟妈妈看见了,说“……!”

生:读鸟妈妈的话。

师: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呢?

生:(兴致勃勃地说着)

师: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两只鸟蛋呢?三只鸟蛋……九只呢?

生:回答。

师:播放孵小鸟的录像。

二、再次研讨,调整设计

直观教学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明白。老师在教学中也省时,省心,又高效。通过这一次的展示,我们再次进行了交流,我重新设计了教案。

导入——课题的教学

1.播放小鸟欢乐的情景: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在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吧!(出示课题)

3.读课题。

4.识字“蛋”。(注意识字的方法)

5.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6.教师范读这首小诗。

难点——中心的揭示

1.学习第一二小节:

(1)谁喜欢读第一节?

师:点名读。他读得怎样?

生:……

师: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再读读。你们还想评一评吗?

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谁能再有感情地读第一节(一个学生读)还有哪些小朋友喜欢第一节?

师:我们站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齐读)

(2)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这里有一些鸟蛋,谁愿意上来摸一摸?

师:摸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吗?

生说出凉凉的鸟蛋时,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师: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样的鸟蛋?出示鸟蛋课件。

出示课件:小路图 杨树图

师:朋友们真会动脑筋,看,老师这儿有什么?出示实物苹果,学生说。

师:你能用红红的苹果说一句话吗?

师:看看我们的教室,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你们看,国旗?

过渡:凉凉的鸟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

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

反思: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在历时四周的时间里,我承担这个磨课任务,从“课题的选定,反复磨课,展示“成果”这些环节中,不断地打磨自己。同时对低年级的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1.写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有目标、有计划、有侧重点地进行。我发现老师们都是急匆匆地完成,习惯性就是完成范写---观察---描写,落实不到位,不扎实。写字教学也要教会学生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注意哪笔?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等。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朗读,尤其是大声的朗读,是低年级孩子们记忆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如何熏陶学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是最好的方法: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的朗读,至关重要。

正如赞科夫所说的一样:“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是的,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单读通教材、吃透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哪些是学生的弱点?应交会学生些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我的教学中较为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年级的孩子最基本的是指导他能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清楚)、朗读能力。

课堂教学“艺无止境”!——要想上好课,读懂教材、研透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方能熟练驾驭课堂。这是我这一次的磨课经历的切身的体会。

虽然我在这次磨课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随着困难的解决,也让我的课堂越来越规范,同时也让我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有了更深的理解。是的,参与了就有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