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归真——浅谈反思性教学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尝试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钟秀珠
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会进步的教学。当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热闹,偏离语文学科的本质的现象,而利用反思性教学,能够令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并提出了矫正措施,抛弃浮华,回归常态。
一、反思现状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反洗的过程。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巩固,生成的盲目追求、感悟的泛滥等,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与反思,促使人们呼吁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提倡常态教学。
二、反思性教学,尽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平共处
课改以后,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做法进行了有力矫正。但有些教师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下面的案例会带给我们一些反思。
师:同学们,学了《狮子和鹿》这则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1:我懂得了美丽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
生2:我知道了每样东西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师:是啊!物有所长,也有所短,要学会正确地看待人和事。那么,你都知道什么东西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课堂上,教师花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交流)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过度强调寓言的寓意,把语文课上成了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殊不知,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实现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改进,教师可以为学生建构精神、发展语言提供平台。
师: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鹿痛定思痛,毅然锯掉了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鹿该不该这样做呢?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自然形成正反两方:
正:我觉得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东西就应该锯掉。
反:我觉得不应该因一时冲动就锯掉鹿角,万一有一天,鹿被追得精疲力竭跑不动的时候,不是连跟狮子搏斗的武器都没有了吗?危险不是更大吗?
正:我觉得鹿会锯掉鹿角,因为生活在森林里,到处是枝枝杈杈,有鹿角的确不方便,而且还要多一分危险,锯掉不是更好吗?
反:我反对,不能因为鹿角这次挂住了树枝就锯掉鹿角,那下次腿跑不够快了,是不是就应该锯掉四条腿呢?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就像“陶罐和铁罐”一样,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应正确看待角和腿的长处和不足。
(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阐述观点,语言和精神得以相互交融。)
师:小鹿听了劝告后,留下了美丽的鹿角。第二天,他看见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他会怎么说?写下来。
(因为有了一定的精神支撑,学生的语言便不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生命的宣泄)
反思后的教学,让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两者的统一,便能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教师要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天平,使两者和平共处,共同建构完美的课堂。
三、反思性教学,尽显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鸣
课改后,课堂教学倡导动态生成,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但有些教师在学生产生错误时不但没有帮他矫正、引导,还让学生牵着鼻子走,以致越错越远。如一位教师在教“虫、鱼、鸟、类、犬”等字时,学生说鸟是这样飞的,他就叫学生一起学鸟飞,其余学生见状,纷纷跟着说“鱼是这样游的”、“虫是这样爬的”……于是,课堂上大家一会儿学鱼游,一会儿学虫爬。结果一节课只学了8个字。
课后反思发现,对待课堂的“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而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化。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善于点拨、拓展,这将是非常好的生成资源。如“鸟”字,可以根据学生的动作当堂板书鸟的象形字,讲述“鸟”字的演变过程,形意结合,更有利于学生记忆。
反思后的教学,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出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倡导生成的课堂。但倡导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更多地为学生的“学”预设,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预设,使精心“预设”与及时“生成”和谐共鸣,共同演奏课堂的灵性之歌。
四、反思性教学,尽显感悟与训练的和衷共济
课改后,语文阅读教学淡化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惟“朗读”是尊,不少教师误以为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于是 “动笔”被封杀了,“深思”被挤掉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热闹有余,语言训练明显不足。一位教师在教《船过三峡》时,让学生抓住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的句子,自由练读、小组读、比赛读、指名读、全体读……可谓书声朗朗,热闹非凡。但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语言的感悟,还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技能的训练。教者在反思后进行改进,在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用潜心涵咏、诵读体味、激活想像等多种感悟策略,感受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及课文谴词造句之真义、表情达意之魅力后,挖掘它们的内蕴,安排了下面的思维训练和迁移运用训练。
师: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三方面,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写作顺序换一换吗?
生:不行!因为三峡的山奇,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才会使它的水急,也正因为三峡的“山奇”、“水急”,船在上面行驶才会险。
师:看来,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呢?我们写作时,如果写某种事物的几个方面或某个地方的几种景物时,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现在,同学们就模仿这种结构,以“花园真热闹”为开头写一段话。
(经过上面的指导,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课文的谋篇布局技巧,就不会把“花香”、“蜜蜂闹”、“人多”的顺序随便安排了。)
反思后的教学,反映出课标重感悟轻训练的一个重要意图,在于扭转以前的语文学习“题海战术”的弊端。感悟作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培养和巩固。语文教学不应在形式上玩花样,而应在内容上做文章,让“训练”和“感悟”比翼双飞,和衷共济。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作为教师语文要除去“浮华”,真心“沉淀”,生发“语”味,应为学生的语文生命成长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