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很重要

反思很重要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因此,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极为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总结我近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紧紧结合当前的阅读教学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是怀特森老师想教会我们的思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借题发挥,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范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是主角 反思很重要

广东省南雄市黎灿学校 梁春花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并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能力。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形成往往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当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因此,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极为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总结我近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紧紧结合当前的阅读教学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一、引人入胜,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一书中写道:“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学习必然是一种快乐;当学习是一种快乐时,学习必然是一种享受,教育的理想就是使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

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应适当领读和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培养阅读兴趣更侧重于学生的悟读,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如:我在指导《山海关》中“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我播放投影,让学生在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风景之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用又惊又喜的感情赞叹出来。接着,让学生一边听《四面埋伏》的音乐,一边用高昂的语气把这句话赞叹出来:“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以人为本,给予学生自主的阅读空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阅读内容必须以学生为本。它意味着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阅读中体现自主性。研究性阅读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的重要体现,就在于把阅读内容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研读中。例如:我在执教《一个这样的老师》时,首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再引导学生确立了研读目标:怀特森老师在他的科学课上是想教会我们什么。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是怀特森老师想教会我们的思想。现在就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个自然段。把你从中悟出的道理跟同学交流交流。学生投入了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然后积极参与了交流反馈,尽情地释放了自己的生命活力!在反复的研读与交流中,学生明白了怀特森老师是想告诉同学们——应树立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新怀疑主义。在教师的开放引导下,学生真正揣摩到了语言在表达思想内涵上所体现的情感之真、精神之善、形象之美。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人公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内心热爱语文,热爱语文学习,做一位有个性的教师,为学生创设个性学习的天地,培养有个性的学生。课堂教学应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练习”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 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贯穿教学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学生玩游戏、骑自行车、捉蜻蜓……一切他们喜欢的活动,哪怕其难度再大,甚至有风险,他们都总能不待别人教授而自会,且进步很快。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个性得以张扬。阅读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组织学习,让学生读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所长,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生活世界,让学生找回童趣,找到幸福感。如教学《鸟的天堂》,在学习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时,我让学生戴上画眉鸟等鸟的头饰,表演情景,多形象呀;教学《将相和》 时,学生仿佛又成了古代故事中的廉颇、蔺相如,在上演着一出“负荆请罪”,多生动呀!在教学《最佳路径》一课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互相赏一赏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是多么的以人为本。这样的阅读教学多惬意呀!这一个个活跃的课堂,闪烁着孩子创新的火花,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显示了课堂的生命活力,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借题发挥,通过范例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借题发挥,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范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范文的过程中要善于体现学法,如教师清晰的思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思考的方法等。其次是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学习引导方法。再次是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也就可以明确地给学生点明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过程,如方法的特点,运用的范围等。让学生明确用此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全过程。最后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达到对某一方法的规律性的把握,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凡卡》这篇课文中表现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思想情感和现实意义时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受课文,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本文的感情基调进行了解和体会,再从凡卡在皮鞋匠家的悲惨遭遇与凡卡跟着爷爷在乡下的生活着手,引导学生对比,看看从中揭示了什么?结果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接下来我就给学生介绍这种对比方法的特点、用法、和使用的范围,学生对此也比较容易理解。并让学生用此方法理解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幻想”这种写作方法。教师提示:从现实与幻想两方面进行对比,从这种强烈的反差中体会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也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进而理解“幻想”的本质意义,达到对幻想这种表现手法的掌握。同时也使学生对对比这种分析课文的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范例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这样才能真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达到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应积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让生活世界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知识拓展到生活世界。学生才能调动起真切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将自我融入课文之中,进而悟得文本的真义,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国雄,崔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蒯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马正平.写作教学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刘清涌.教学改革控索.韶关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编,199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