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在自主体悟中学习发展

让学生在自主体悟中学习发展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叔远以此来表现泛舟的地点是赤壁。作为雕刻艺人,王叔远捕捉并刻画了瞬间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组合在默默无声中说话。生: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让学生在自主体悟中学习发展

——《核舟记》教学实录

南丰职业中学 李晓宁(执教)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介绍事物,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过程:

1.体验导入、情境设缺

师: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画好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三个人,船尾画两个人,船头三人中,中间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左边一个人和中间的人在共同阅读一幅手卷……

生:地方太小,画不上。

师: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个人物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学习以后,你自己会找到答案。

2.研读课文、补缺体悟

师:课文介绍的内容我们已经大概知道了,现在我们用刚才的纸把船的头部、中部、尾部标出,同时标出苏东坡、黄鲁直以及佛印三人所处的示意图,然后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

活动一:读一读,品数词运用之巧。

师:请男生找写舟的数词,女生找写舟上所刻之物的数词,男女生对读。

男生读:一舟,长八分有奇,高二黍许。

女生读: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之共三十有四。

师:这些数词体现了什么?

生:舟何其小,所刻之物何其多,王叔远的技艺何其巧!

活动二:点一点,品构思之巧。

师:核舟雕刻的主题是?

生:“大苏泛赤壁”。

老师在主题中的“大苏”、“泛”、“赤壁”三个词中任点一词。学生读二、三、四段中体现该词内容的语句。

师:你们读的文句是怎样表现主题中的内容的?

生:主题中的“赤壁”通过船舱旁小窗上的刻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表现出来,因为这些刻字都出自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王叔远以此来表现泛舟的地点是赤壁。

生:主题中的“泛”可通过舟尾横卧的楫及两舟子轻松愉悦的情态表现出来。

师:楫横卧表明此时舟正“放乎中流”而非正用之“搏击中流”,舟子轻松愉悦的神情正好与“泛舟”的悠闲意境相吻合等。

活动三:换一换,品结构之巧

师:二、三两段的位置能否换换?

生:不能。因为第二段是先写风景的,有了风景,人物才能出场。

师:说得好。三、四段呢?

生:更不能换,因为苏黄是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是大苏泛赤壁。

师:那写两个舟子有什么作用呢?

生:陪衬主要人物。

师:怎么陪衬?

生:这些仆人都这样闲散,主人就更加悠闲了。

师:刚才同学们讲的是人物上的搭配,那么结构上又是如何讲究的呢?

生: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师:具体点。

生:前面总起,后面总结。

师:从哪些方面总起?

生:两个方面,一是雕刻特点——“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是主要内容——“大苏泛赤壁”。

师:很好。总结呢?

生:也是两方面,一是总结通计一舟雕了多少东西,一是赞叹其技艺高超,收结全文。

师:分的呢?

生:背面是题名和篆章,表明创作者是谁,肯定只能放在后面。

3.拓展延伸,发现“奇巧”

师:对,以上我们讨论的是文章内容的搭配和结构的安排,我们只能在小纸上画出示意图,可见王叔远在那么小的核舟上能雕刻那么多的人和物实属不易,而且还雕刻的那么形神兼备,在搭配上还有那么多的讲究,这是非一般技艺难以为之的。作为雕刻艺人,王叔远捕捉并刻画了瞬间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组合在默默无声中说话。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使用过放大工具还是全仗目力?

生: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那个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放大镜?

师: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生(齐):啊,太神奇了!

【教学小结】

1.在这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摒弃说文解字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轻松愉快、有序和谐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并有所发现。

2.根据学生好奇、好动手的天性,让学生在自主动手的体悟中发展与创新。

3.以“奇巧”一线串珠,力求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紧凑,学生活动充分。

(江西省新课标新教材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