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有特色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大力推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以课堂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专题为形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早在2004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就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全日制普通班各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学校在课程构建过程中以适应和发展两个基本目标为主线,重点放在发展性问题上,把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对学生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予以指导。
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材。按照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规律,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根据教材章节,重点设计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新生心理适应”、“自我意识与成长”、“学习与创造性”、“健康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心理”、“情绪发展与挫折应对”、“恋爱和性心理”、“网络与心理健康”、“职业心理与生涯规划”等10个专题辅导活动。根据任课教师的研究方向,每学期安排两个专题,采用知识讲授、材料阅读、案例分析、心理训练、心理测量、作品欣赏等板块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校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通过指导传授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将课堂讲授与心理拓展训练相结合,心理知识普及与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构建起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素质拓展,课堂讲授和心理实训相结合,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既有理论又符合学生实际,既体现学科特点又突出实际应用的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过拓展体验、行为训练、团体辅导和理论教学,将有关规则要求内化为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使学生知、情、意、行健康发展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着重培养他们适应职业特点的心理素质,强化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学校采取心理知识讲解、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上活动课、讨论课,播放视频,做游戏,团体训练等形式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寓教于活动之中。如“我是谁”、“牵手”、“找朋友”、“学会欣赏”、“生命·价值·成长”、“我的偶像我的梦想”、“我的精彩大学生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放飞的心情”、“天涯何处无芳草”等活动形式,活泼生动,自主性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情境中体验、领悟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与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理论课不同,它更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心理品质的内化,强调自助助人。因此我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不仅注重体系是否完整,更立足于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出现“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进行了教学环节和方法的改革:将灌输式教学方式改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和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大学生的多种需求,调动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在每一章都设互动环节,如组织心理小测试、心理游戏、小组讨论,演讲会,激励学生自编自演心理情景剧等,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增强体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学会助人与自助,走出心理障碍的误区,进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注重平时考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学习评价采取形成性过程考核和终结性结果评价相结合方式。形成性考核的重点考察学生到课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记录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情况,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主要采取课程小结或心得体会的方式,考核内容是在几个专题中任选一个由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学习效果,占总成绩的40%。由于学生摆脱了为了分数而学习的心理压力,所以,他们对学习内容有了自主性的选择,学习兴趣和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学生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靠点点滴滴的思想和行为积累,必须积极投入到心理拓展体验、行为训练中去,心理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由于课程构建科学、合理,教学效果明显,2008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被推为学校首批6门校级精品课程之一。
案例点评
课堂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坚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铸就了鲜明的特色,创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