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媒体和学习资源
一、媒体的定义和分类
(一)媒体和学习资源
媒体这个术语源于拉丁语中的“media”一词,本意是“两者之间”。在现代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是承载、传输和控制信息的材料与工具的总称。教育媒体或教学媒体是媒体的衍生概念,当媒体被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介入学与教的过程之中时,就被称为教育媒体或教学媒体。
教育媒体与教学媒体大致相同,都具有承载、传输与控制学习的材料和工具的性质,但是教育媒体包括教学媒体,而且它的外延从宏观到微观更为广阔,而教学媒体一般为微观的情况。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被称为教育媒体,亦可以被称为教学媒体;但是,我们可以称远程教育传播系统为教育媒体,如果称其为教学媒体,显然有些夸大了教学媒体的内容范围。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它是在教与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教育领域的扩展,逐渐形成了与教育教学媒体发展有关的概念——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统称。学习资源的出现,使得人们已经不必像过去那样,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年龄和特定的部门(传统的学校)接受教育,向教师和书本学习。众多的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教育电视、计算机和计算机课件、网络等)与传统教育教学媒体(教师、书本等)的有机组合,已经构成或正在构成许多新的媒体环境,这些环境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给学习者使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进行选择和利用,开展学习活动。
(二)媒体和学习资源的分类
1.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同媒体运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是不同的。符号代表事物,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以及人们的约定俗成。随着人类各种传播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的符号越来越多,有人把它分为下列三类:
●数序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书写与印刷的文字符号。因为语言与文字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打乱,如同数序一样,所以称数序符号。
●形状符号:包括图画、图表、地图等。它是一种实际事物的抽象符号。
●模拟符号:包括音乐或动作的符号。模拟符号又可分为视觉模拟符号(如动作和事物的活动图像)和听觉模拟符号(如音乐和音响)。
数序符号被称为语言符号,形状符号和模拟符号被称为非语言符号。表1-2中列出了几种媒体所使用的符号类型和刺激的感觉器官。
表1-2 媒体使用的符号
2.媒体的分类
教育教学媒体分类的意义大致有三点:显示媒体的实用特征,对媒体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可以分门别类地登记造册,方便统一调配和管理;便于选择和有效地使用媒体。分类的方式很多,常见的分类有:
●按人体的感官分类:视觉媒体(投影仪)、听觉媒体(广播、录音)、视听两者结合的媒体(电视、电影)、相互作用的媒体(计算机)。
●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印刷材料类(教科书、图片等)、光学投影类(投影仪、PowerPoint等)、实物模型类(动物或植物标本和演示实验等)、电声类(激光唱机、扩音机、录音机、广播、语言实验室等)、电视类(电视机、教育电视系统、影碟机、录像带、视盘等)、计算机和网络类(计算机及其各种软件和各种大小计算机网络)。
●按信息传递流向分类:单向媒体(广播、教科书、电视等)和双向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按媒体产生的年代分类: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3.学习资源的分类
任何领域都涉及资源问题。例如,自然的资源、人文的资源等。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是能被用来优化学习的资源。学习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为学习目的而设计、制作的资源,“天然”能够优化人的学习,通常称为教材或教学媒体等;另一种是社会和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可以借用于学习的资源,被称为现实世界的资源。这两种资源组成的学习资源具有五种形态: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
●人:专门为学习目的而设计、制作资源的人,指那些组成学校教育系统的教职工,例如,任课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他们都受过一定的、专门的培训。借用于学习的人也是资源,指从事其他专业的、具有一定特长的人。根据学习的需要,发挥专家或顾问的作用。例如,科学家、技术工程师、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等。他们原本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仅在受聘后,才来做优化学习的教育工作。
●材料:材料是载有信息的学习资源。作为设计的学习资源的材料叫作教材或教学软件。材料适合哪一种感官,以及材料的符号形态,与材料的内容一样,都很重要。教科书、挂图和模型、教学电影和电视,以及它们互相配合所构成的东西,都属于这一类。作为可被借用的学习资源的材料,尽管采用同样的形态,如书本、影片、磁带等,但通常不为学校教育所专用。例如,人物传奇影片、专题画展、文艺小说,本来都是些为娱乐或宣传目的所用的材料,根据学习需要,也能充当学习资源。
●工具:工具是指那些借以产生、传递和呈现教学信息的学习资源。专门设计作为学习资源的工具包括黑板、直观教具、视听器材等,它们一般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操纵。可被借用作为学习资源的工具包括复印机、仪器、仪表、实验用品等,甚至包括一些看上去与教育并不相干的东西。
●设施:设施是学生与其他学习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场所或环境。设计出来作为学习资源的设施主要有教学楼、视听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在公共场所,能作为学习资源借用的设施很多,如历史遗迹、博物馆、工厂、农田、剧院等。
●活动:活动是发挥其他学习资源的作用的一些专门方法,包括讲授、演示、提问、讨论、程序教学等。教学活动通常有一套特殊目的、特殊材料、特殊人员组合和特殊行为方式。虽然按其性质,大多数教学活动都是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但也不排斥把非专门为教学目标设计的游乐、旅行、观剧等借用为学习资源。
二、媒体的理论
(一)媒体理论的心理生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生物体的“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所感受的外部世界与其内部图式之间存在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生长”过程,其中包括同化与顺应两种不同的心理内容的螺旋上升的建构活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受器、有条件地选择信息、短时记忆、长期记忆、存储和对外反应等心理活动。尽管上述学习理论间对于学习的认识存在巨大的分歧,但是,在首先要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这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用人体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是人开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
人的感受器官具有视、听、嗅、味、触觉五种类型和功能,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获取知识信息的功能,但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大不相同,其中视觉和听觉在学校学习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视、听觉并用,协同发挥图像信息和语词信息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单用听觉的词语符号学习,经过3小时的遗忘率约为40%,经过3天的遗忘率达80%;单用视觉借助图像符号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分别是25%和50%;如果视听觉并用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则分别是10%和18%。同一种简单的物品让人识记,因所用方法不同,所需时间也不一样:听言语描述是28秒,看线条图是1.6秒,看黑白照片是1.2秒,看彩色照片是10.9秒,看实物是0.4秒。对知识的记忆也是视觉比听觉好。还有一些研究统计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的集中率,纯听觉只有54.8%,纯视觉可达81.7%。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R.W.Sperry)开创的“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学说认为,人脑的两半部分中,左脑半球是分析活动的中心,主要以语言、逻辑推理、数字符号等为思维材料,擅长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思维;而右脑半球是形象活动的中心,主要以事物形象、音乐形象、空间位置等为思维材料,擅长形象的、综合的、直觉的思维。大脑两半球有着相对明显的分工和独立的功能,同时亦有着内在的相互配合和补偿作用。一个人需要根据语词和形象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个身体系统的机能。鉴于此,在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讲授和文字教材,用多种媒体辅之以形象化材料,动用学生的多种感受器参加活动,使左、右两个半脑同时发挥作用,有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的媒体理论提供了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二)媒体理论观点
1.麦克卢汉的观点
传播学者美国人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n,1964)在《媒体通讯,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到:“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官的延伸,印刷媒体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人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每一项新的媒体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产生变动,使某一感官凌驾于其他感官之上,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这一观点对于认识媒体本质是非常有意义的。
2.克拉克的观点
远程教育学者克拉克(Klark)认为,教学媒体只是信息发送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电视、书本还是面授,传递信息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其教学效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能带来稳定且再三复现高质量教学的,与其说是所使用的媒体,不如说是软件的设计。”
3.贝茨的观点
远程教育学者英国人安东尼・贝茨(Antony Bates)认为:
(1)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和可替换的,焦点是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
(2)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能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各种媒体的特性有待我们去探索,并利用它们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媒体。
(3)并不存在某种“超级媒体”,所有媒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且一种媒体的长处往往正好是另一种媒体的短处。这个事实表明,采用多种媒体方案通常是极有希望成功的。
(4)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
4.布鲁纳的观点
心理学家罗姆・布鲁纳(J.Bruner)认为,媒体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功能是相近的,几乎毫无差别,而在发展技能方面是独特的,各不相同。如讲授事实,用电视、广播、印刷材料、面授都行,都容易达到目标。但如果要发展技能,那么,对于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总会有一种相应的媒体比其他媒体更合适,更有效。
此外,还有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这在本章第一节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关于媒体的观点不仅是早期的视听教育的理论,对于教育技术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媒体的特性和应用
(一)媒体的特性
人类社会中的媒体,正如加拿大著名大众传播研究者麦克卢汉所作的形象比喻:“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话筒是嘴巴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延伸,计算机是人大脑功能的延伸。一般来讲,教学媒体具备的共同特性有:
1.固定性
指教学媒体可以记录和储存信息,在需要时可以再现出来。如印刷品将文字符号固定在书本上,电子媒体将语言、文字、图像经过声、光、电、磁讯号间转换,固定在磁带或磁盘上。
2.扩散性
指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类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出一定距离,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再现信息。如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同时使用三颗同步卫星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并在瞬间将信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偌大的世界范围的联系变成像在一个“村落”中,有人将它比喻为“地球村”。
3.重复性和组合性
指教学媒体可以重复使用,或生成复制品,而且再现信息的质量稳定、可靠、不失真。媒体之间可以组合使用,相互促进、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传播信息的质量。如声画同步幻灯、交互视频系统(计算机与光盘或录像机的结合)等。
4.工具性和从属性
教学媒体是人们获得信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即使是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媒体,也依然是由人所创造、受人操纵的,与人相比,教学媒体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媒体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而且适用的教学媒体还需要教师和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编制和配置。
5.能动性
指教学媒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独立起作用。如优秀的录像教材或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可以代替教师上课,或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情境。
(二)媒体的教学功能
关于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有这样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结论:
(1)教学媒体一般是可以灵活替换的。如通过阅读印刷品实现的教学目标,通过其他媒体(如电视教学)同样可以实现。
(2)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他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同是电视录像教学片,对于有些信息内容可以表现得非常恰当,教学效果很好;而对于另外一些内容则效果不佳。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的情况,即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
(3)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优化学习。根据媒体特性和学生特点,考虑教学的需要,经过仔细选择、设计、编制的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帮助效果。
(三)利用媒体教与学的策略
1.辅之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大多数仍保留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也许还需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多种教育媒体进入课堂,利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配合教师的讲授,可以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将起重大作用。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
多种媒体进入课堂,有利于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例如,利用多种媒体去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媒体进行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达到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与能力。
3.个别化教学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交互式计算机课件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个别化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能自主去选择适合的媒体,媒体也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提供合适的内容,供学生去进行有效的自学。
4.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
一些媒体特别适合于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例如,在语言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录音带训练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在微格教学验室中,可利用摄录像媒体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5.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通讯卫星与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可以将教学信息传送得很远,这些媒体为实施远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学校教育资源环境的建设
在学校中开发教育媒体,首先要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充满教育教学信息、方便学生与教师去获取与利用信息的环境。建立这种环境有如下要求:
1.多媒体化
各类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与功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在教育媒体环境建设中,要同等重视各类媒体的开发和建设,不能以某种“超级媒体”去取代其他媒体。
2.系统化、网络化
多种媒体应构成有机的教学与学习系统,使之在教学上得到充分利用。要使多种媒体构成网络,使用者在任何终端都可方便地获取信息,共享学习资源。
3.个别学习化
教育媒体不只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更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校教育资源环境应使学生非常方便地利用多种媒体去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
(五)各级学校在现阶段应重视进行的教育资源环境建设
1.多种媒体综合的学习资源中心
过去,学校的教学与学习信息资源,主要是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现在开发了多种现代媒体之后,应将原来的图书馆扩充为包含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各种教育媒体在内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中心。在这里,教师与学生能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或借出所需媒体去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2.多媒体综合教室
班级教学用的教室是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应是一个充满信息的教学环境,应摆设有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这些环境可按学校的条件与教学需求,从传统媒体开始逐步增添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每所学校应创造条件建一个以上的多种媒体齐全的综合教室,以便开展各种试验和示范教学。多媒体综合教室,是一种集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模型等)和多种现代媒体(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于一体的教学系统。它方便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3.学科专业多媒体教室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多媒体教室应补充一些特殊的设备,建设成一种某学科专用的学科专业多媒体教室,如语言实验室,音乐教室,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学科专用的多媒体综合教室。
4.学校闭路教育电视系统
该系统有多种构成方式:单向电视播放系统,其节目源在控制中心,终端电视机设在教室及其他教学场所,节目播放由中心控制室控制;双向控制电视播放系统,在终端可控制节目的播放;电视演播系统,在控制中心可直播现场演出的节目;电视监控系统,在教室等教学环境装配有摄像装置,可实施对教学活动的监测。从当前运用的效果来看,一般学校宜采用第二或第三种方式。
5.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
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化教室、计算机校园网和联接校外各种计算机网。该系统是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它能大大扩展学习信息源,并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