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优化学习与传播理论

技术优化学习与传播理论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学的产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趋于整体化的反映。拉斯韦尔的这个经典模式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简明的五分法,几乎主宰了过去的传播学研究。开始,由于香农的工作背景,他只对传播的技术感兴趣。同时,在施拉姆提出的传播的循环模式中,不仅设置有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双向性。

第一节 技术优化学习与传播理论

传播学的产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趋于整体化的反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意识的活动。如把教育的内容加以抽象视作信息,那么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教育传播是如何进行的?如何提高教育传播的效果?传播理论之所以对教学领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它能比较全面地回答这些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拓宽了视听教学的研究领域。

一、基本的教育传播模式

人们试图用信息交流模式来揭示教育信息交流过程、结构或功能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任何模式都很难避免地带有不够完整、简单化以及含有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因此,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去选择正确的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ich effect)?”此后,这句话就被称为“拉斯韦尔五W公式”而被人们广为引用。如果将其变为图解模式,它就成为图2-1中的模式。

img10

图2-1 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的这个经典模式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简明的五分法,几乎主宰了过去的传播学研究。它基本上概括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谁”代表控制研究,“说什么”属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是媒介研究,“对谁”属受众分析,“产生什么效果”则是研究传播者、内容及媒介对接收者产生什么影响的效果分析。该模式的缺陷是,它只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作用。时至今日,拉斯韦尔模式仍然是引导人们研究信息交流过程的一种简便的综合性方法。

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由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香农(Claude Shannon)提出的。开始,由于香农的工作背景,他只对传播的技术感兴趣。后来,他与韦弗(Warren Weaver)合作研究,使得这个模式在其他传播问题上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它也可用于分析教育教学传播过程,如图2-2所示。尽管以后人们又开发了许多传播模式,但是香农—韦弗模式让我们能确定并分析传播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传播要素,因而非常有用。

img11

图2-2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收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这里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和解码的功能。在信号被传递时,还有一些噪声来源对它起作用。例如,在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时,天线接收功能不好,电视信号过弱或过强,造成图像不清晰;教室里光线过强,影响了显示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清晰度;教室外过道上的谈话声过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授课及学生听讲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噪声的影响。

3.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施拉姆(Wilbur schramm)对香农的传播模式作了研究改进,加入反馈环节。如图2-3所示。

香农—施拉姆模式强调只有信息发出者(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信宿)的经验领域有重叠的部分,传播才能完成。同时,在施拉姆提出的传播的循环模式中,不仅设置有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双向性。

另外还有贝罗SMCR模式,这是香农—韦弗模式在社会学方面的一个发展。关于贝罗SMCR模式,参见前面图1-2。

img12

图2-3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

img13

图2-4 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

4.维克利模式

英国学者布鲁克斯(B.C.Brookes)认为,信息是使人原有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知识,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科学方程:

K(S)+ΔI=K(S+ΔS)

公式表明,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为K(S),从所接触的新信息中吸收了数量为ΔI(增量)的信息后,形成新的知识结构K(S+ΔS)。信息学者维克利(B.C.Vickery)提出了相似的模式过程。如图2-5所示。

img14

图2-5 维克利模式1

在该模式中,信息源S发出信息M(S),并在通道中传输。在传输过程中M(S)可能被修正为M(R)。信息到达接收者并从中吸收信息I,结果接收者的知识状态从K(1)转变成为K(2)。这一过程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反馈回路:

由K(1)起始的短回路a,意味着从M(R)中可能获取的信息与原来的知识结构K(1)有关,受其制约。所以I不能简单地看作是M(R)的函数。

由K(2)起始的上方回路b,意味着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后,从接收信息结果的角度,可能需要修正M(S)与M(R)之间的关系等。例如,调整接受信息更为集中,去除某些内容,或是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因素进行新的控制等。

由K(2)起始的最长回路c,意味着接收者可能试图对信息源及其发出的信息进行修正。例如,增加或减少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

该模式表明:人类信息源一般都是有意识地发出传播信息,人类信息接收者总是积极寻求需要的信息和相应的信息源;传输通道应该存在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控制联系环路;具体接收者从信息源中实际提取的信息,依赖于他的知识结构和他希望而又可能改变的知识状态类型;被提取的信息可能只占信息源打算要在M(S)中传输的信息的一部分。如果源信息在(S)中没有表达清楚,或者源信息被通道歪曲,而没有在M(R)中得到全部反映,以及因为接收者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所致信息内容的偏差,都可以通过反馈的动态过程得到纠正和调整。

维克利模式揭示了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的相互寻求关系,指明了传输通道和反馈的重要作用,并特别强调了信息吸收的影响因素,从而把简单的“信息源(S)—通道(C)—接收者(R)”基本交流模式纳入更广泛的社会信息环境来考察,使人们有可能由此出发去深入了解人类的信息交流行为机制和知识创新原理。在十分广泛的信息环境中,维克利还探讨了人、文献、机器和自然界的信息交流关系,提出了广义的信息交流模式,进一步说明了S—C—R模式中通道的意义,如图2-6所示。

img15

图2-6 维克利模式2

在这一广义模式中,人、文献、机器和自然界是相互作用着的四个信源(兼信宿)。这种相互作用着的信息交流关系包括九条路径:A.人际交流;B.人与文献的相互作用,如著述、阅读等;C.文献之间的转换,如复制、翻译、重组、标引、摘要、述评等,在这个过程中人或机器(或两者)必须起作用;D.文献与机器的相互作用,如输入、输出、显示、印刷等,这一过程也需要人类的指导和帮助;E.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一过程大多需要人类的指令;F.人机交互;G.机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如环境监视等;H.自然界内部的信息交流,如动植物之间的交流;I.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这一路径与对人类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有关,这种形式的相互作用是人类产生新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

二、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发展的贡献

第一,传播理论使视听教学研究人员认识到教学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改进。

第二,传播过程明确了教学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揭示了它们之间动态的相互联系。

第三,提出了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关系的模式,见图2-7。

img16

图2-7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关系模式

这个模式首次强调了学习者是教育技术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并增加了学习者的反应以及对反应的评价,这样又引入了学习理论的一些概念。这个模式形象地展现了传播的双向性,以及视听传播过程的动态、连续和相互作用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