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京教案的影响
关于南京教案的情况,曾德昭教士还作过一些记载:“有数人且欣然受拷讯,惟愿为信仰而受苦刑,惟恐不能殉教而死……中有二人被瘐死。一名Pierre Hia,南京人,年二十二岁,入教已五年,德行素道,是为宗教而死于狱中之第一人。次名Guillaume Vem,已婚,服役于神甫所,死时较后。又有一教徒名姚如望,好学深思,曾制四旗,上书其姓名籍贯职业,以一旗插头上,被捕后,口称愿为天主死。尚有军官二人:一名Jgnace Tsen,一名Luc Tchang。铁工一人,名Anere Hiang。教授诸神甫华语者一人,名philippe Sin,其人因此被夺功名”(10)。这里所记载的几个人,除姚如望外,其余都没有中文姓名。虽然关于“南京教案”的材料不是太充分,但还是可见当时传教士在这次教案发生时的惨烈情况。
张维华曾认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教案发生,西士奉命去国,译订历法一事,因之中废。天启元年春(1621),云露复详述古今日月交食数事,以明授时之疏,证新法之密。章下礼部。崇祯二年五月朔日食(1629),台监推算,前后刻数俱不合,而徐光启以西法预推,验之俱合。于是礼部奏请开局修改,以徐光启督其事。光启请令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其新法相参较。”(11)显然,南京教案的发生,对历法修订起了阻碍作用。
天启五年(1625),南京教案终结。但其影响,却远及于后。自王丰肃等被押解广州后,西士仍隐居中土,暗中传播天主教,而在朝大臣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并未与西士断绝交游。沈等也仍以反教为志,直至党解职,天主教无日不在患难之中。而沈等人的影响,也是颇为深广的。自万历三十八年(1610)至崇祯二年,二十年间,之藻之言,弃而不纳,西士之法,屏而不用。历法谬乱,而不知修者,何也!当必从哲与 ,先后当国,排斥西士,仇视天主,故摈之而不纳也。昔上疏痛诋西士历法之谬,不当与之开局翻译,并斥之为妄干天道,当可证此说之非妄谈矣。(12)
南京教案的发生,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冲突,在以后的年代里,更是愈演愈烈。因此,南京教案与后来的“礼仪之争”、“历讼冤案”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与“西学中源”、“中体西用”说的兴起,也有着类似的原因和目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相同罢了。
“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以相互的理解作为基础。而理解又必须建立在对对方民族的不同习惯、态度、理想和自我表达方式了解并欣赏的基础之上。相隔遥远,要做到这些实非易事。文化上的隔阂是巨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审美传统以及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13)。在时隔几个世纪以后,西方的智者认识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基础,而在当年,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冲突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反观中国,除了徐光启等少数先觉者以外,大多对西方文化抱仇视或轻视态度,包括对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而其结果,当愚昧与权势相结合,倒霉的自然是文化,外来的要遭排斥,创新的要被扼杀。南京教案作为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一次正面冲突,为这一现实提供了一个佐证。近代西方科学在我国刚刚荡起了的几波涟漪也随即恢复了沉寂。
【注释】
(1)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碰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44.
(2)张力,刘鉴唐著.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42.
(3)张廷玉等撰.明史(卷218)[M].北京:中华书局,1974.5766.
(4)周志斌.晚明“南京教案”探因[J].学海,2004,(2):101-105.
(5)李天纲编著.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文笺注[M].香港:道风书社,2007.62-63.
(6)张力,刘鉴唐著.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44.
(7)张维华.晚学斋论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6.494-495.
(8)张维华.晚学斋论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6.495.
(9)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
(10)张力,刘鉴唐著.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47-48.
(11)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128.
(12)张维华.晚学斋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86.517-519.
(13)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