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作是高风险职业,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患者就医或入院后即把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希望托付给了医务人员,患者的心理期待常常给医护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限于目前医学科学的技术水平对许多疾病还缺乏根本的治疗方法,这与患者的心理期待构成了巨大反差。患者认为自己花钱治病理应获得上乘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把自己的病治好。这种期待与反差的矛盾常常聚焦在医务人员身上,迫使医务人员必须用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艺术才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如有不慎即易构成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医务人员的工作目标是病人痛苦而来(入院),满意而归(出院),要实现这一目标,医务人员除了需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日常医疗工作质量的好坏,即使一个技术水平很高的医生但其心理健康水平很低,常常带着不良的情绪去工作,如把这些负性情绪自觉不自觉地发泄到病人的身上,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现代医院管理的模式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医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技术潮流而不被淘汰。我国的医疗卫生法规尚待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条款与实际医疗工作尚需配套,少数患者脱离实际的非理性要求致使“医闹”时有发生等,这些均使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空前增大。“医闹”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是究其原因,有些“医闹”的源头往往起源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造成医患之间的情感对立和信任危机。医生的职能是医疗技术和服务艺术的结合体,两者之间结合得越紧密,其职能水平越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越高。而这些均与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因此在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中开展心理卫生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医务人员的个体身心健康问题,而是涉及整个医疗工作乃至医院工作的有序进行。近年来时有医务人员、中青年医疗骨干、甚至博士生导师等医学专家自杀的报道。这些可能仅仅是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心理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故在综合性医院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心身健康水平实属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