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科学教育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我国科学教育逐步得到成熟发展。但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小学科学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尽管在抗战胜利后得到了短暂发展,但随后,科学教育发展的契机再次失去。统观这一时期,因为战争,科学教育在实践中进展不大,但有志之士对科学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科学教育目标以及科学教育课程等方面还是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使得我国的科学教育在迂回中前进。
一、抗日战争时期科学教育概况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普通中小学在科学课程的设置、科学教育目标以及科学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凸显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即最大限度为战争服务,强力突出及推崇科学的实用性。
1.普通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
1936年的《中小学课程修订标准》颁布实施才一年,抗日战争爆发了,我国工业和学校及其他文化设施损失惨重。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也开始服务于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对于科学与科学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得到更多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在科学方面的政策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更加强调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以期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
1937年8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总动员时期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以期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1938年4月,国民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国民党抗战救国纲领》,这份纲领的第二十九条规定:“修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进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及扩充其设备。”(65)
就在这次临时代表大会上,还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提出了九大方针:三育并进;文武合一;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科学方法整理国粹精华,以立民族自信;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急需;对于社会科学,要取长补短,制度上谋创造,以求适合国情;对于各级学校教育,力求目标明显,并谋各地平均发展,对于义务教育,依照原定期限以达普及。(66)
1939年4月,教育部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并在会上再次修订了各科课程标准。在设置的各科中,国文、算学和外国语被列为基本训练学科;公民、历史、地理为公民训练学科;体育、生理卫生和童子军训练为体格训练学科;博物、物理、化学为科学训练学科;劳作为技能训练学科;图画、音乐为陶冶训练学科。通过这两个代表性文件,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和中学科学教育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1944年7月7日,通过的《教育部订定之著作发明及美术品奖励规则》中第二条提到的奖励范围明确规定:包括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及工艺制造等发明。在社会教育方面,“应充分扩展科学馆、图书馆等”,“每省应设立图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科学馆一所”。其中“科学馆之任务有四:一、普及民众科学知识;二、补助学校科学教育;三、解答社会上关于科学之疑问;四、致力于自然科学上之研究”。(67)
国民政府所推行的这一系列政策,是应战争需要而作出的,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对待科学与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思想,即科学与科学教育要服务战争的需要。这种特点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的主要体现如下。
(1)小学科学教育。
就在1937年修订小学课程标准后,经过五年试验,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有:①理想太高,非一般小学能普遍实施,即优良小学亦未必能切实做到;②内容太深,非一般儿童所能完全领受;③分量太重,非在规定时间内所能教学完毕;④各科课程内容,间有重复之处,学习颇不经济;⑤标准中只规定作业要项,而无具体的教材科目,虽富有弹性,各地方可斟酌情形编选教材,但因伸缩性不大,教材往往陷于太艰深太繁琐之弊病。
正是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认为1937年的课程标准有修订之必要,于是在1942年,公布了《小学课程修订标准》。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中,初级小学所学科目为:团体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图画和劳作8科。高级小学科目为:团体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社会(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劳作和图画9科。其中对于自然科的设置没有太大的变化,初小自然科仍然划入常识课,高小自然科仍分科教学。唯一变化的就是,初小常识课、高小社会、自然等科附列的各学年教材要目排列顺序,使以论理排列的教材要目改为以心理排列的单元组织。还确定了初小国语教材必须与常识教材相配合,高小国语教材,也应该与社会、自然科目取得联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与此相适应的,即增加了科学课程的总分量。《小学课程修订标准》中规定小学一年级常识科每周教学时间为150分钟,占周总教学时数的13.89%,二年级常识科每周教学时间也为150分钟,占12.82%。三年级常识科每周教学时间为180分钟,占周总教学时数的13.95%,四年级常识科每周教学时间也为180分钟,占13. 33%。五、六年级自然科的每周教学时间为120分钟,占每周总教学时数的8%。
(2)中学科学教育。
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一样,在抗战初期颇有损失,但由于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日意志,广大师生的艰苦努力,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学科学教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40年2月,教育部颁行了《重行修正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课程标准如表13-17和13-18所示。
表13-17 《重行修正课程标准》初级中学自然学科教学科目和每周教学时数表
表13-18 《重行修正课程标准》高级中学自然学科教学科目和每周教学时数表
注:括号内为文科组,括号外为理科组
根据《重行修正课程标准》,初级中学自然科学采用混合教学,减少教学时数,如植物和动物关系至今密切,教学时间有伸缩余地,就将其合并为“博物”一科,并规定略授地质与矿物大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还改定了一些科目的名称,如将生理及卫生合并改为生理卫生科。高中部分自第二学年起,分甲乙两组,甲组也就是实科,偏重自然科学,乙组就是文科,偏重人文科学。
此外,1939年,教育部为改进中学教学,除了大多数学校仍实施原来的“三三制”,还实行了专为升学做准备的“六年一贯制”。其宗旨是初高中课程不再作“圆周式”编排,而是采用连续一贯的教学,避免教材的重复,以为高校培养优质学生。“六年一贯制”中学在1940年开始试行,到1941年正式推出了“六年一贯制”中学课程标准。其中自然学科课目和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如表13-19所示。
表13-19 “六年一贯制”中学自然学科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表
但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六年一贯制”试行几年后就进行不下去了,中学教育又再次回到了原来的“三三制”上。
2.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教育的目标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指向战争的需要,但其目标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1)初等教育。
制定科学教育目标在整个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校来实施科学教育,如果不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功用和它在小学校的教育价值,再斟酌时代潮流和国家环境的需要,首先定出正确的目标来,以作实施努力的方针,那么,就好似没有舵的海船一般,难免不走错路线。这样就很不容易达到我们的任务,可说是徒劳无力”(68)。为此,每一时期的科学教育目标都指引着这一时期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1942年1月颁布的《小学课程修订标准》,对小学教育的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注重发展儿童身心,培养国民道德、民族意识及生活所必需之基本知识技能,以期养成修己、善群、爱国之公民为目的。”其中在第四条关于培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明确规定:①增进运用书数及科学的基本知能;②训练劳动生产及有关职业的基本知能。
正是在这样的总目标下,这一时期我国制定了如下的科学目标:①培养儿童爱好科学的兴趣;②指导儿童探索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③养成儿童应用科学以理解生活环境的习惯;④培养儿童利用自然和改进生活的知能;⑤鼓励儿童以科学征服自然、改造生活环境的志趣;⑥培养儿童正常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2)中等教育。
这一时期的中学科学教育为分科教学,其目标也是分科设立,生理、博物、物理与化学等科都有详细的教学目标。(69)例如生理科的教学目标为:
①使学生获得生理及卫生之科学知识;
②使学生明了人体结构生理之作用及保健防病之方法;
③使学生养成卫生习惯,以增进其身心之健康;
④使学生对于卫生增进其兴趣及信心,以期由个人之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卫生;
⑤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态度,具有改进个人及社会生活之志愿,以期造成更健康之次代国民;
⑥使学生略知看护与急救之简易方法。
同一时期还公布了《中学博物课程标准》,具体为:
①使学生了解动植物之种类、形态、构造及生活现象;
②使学生认识应用动植物,借以了解其与国计民生之关系;
③使学生明了矿物地质之大意及其与国防工业之关系;
④培养学生有采集、观察、实验与研究博物之兴趣与能力。
1941年4月,公布了《修正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其规定的教学目标为:
①引起学生对于自然现象有浓厚之兴趣,养成随时随地注意自然现象之良好习惯;
②训练学生观察、考察、思想,尤其实际应用之能力,使受科学陶冶,能领会精勤、诚实、敏捷、组织等美德;
③使知化学与衣、食、住、行及国防关系。
同时公布的《修正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为:
①使学生了解常见之简单物理现象;
②养成学生观察自然界事物之习惯,并引起其对于自然现象加以思考之兴趣;
③注重练习学生运用官能及手技,以增进其日常生活上利用自然之技能。
1941年5月还公布了《修正初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其规定教学目标为:
①使学生了解形与数之性质及关系,并知运算之理由与方法;
②供给学生日常生活中数学之知识,及研究自然环境中数量问题之工具;
③训练学生关于计算及作图之技能,养成计算准确迅速,作图精密整洁之习惯;
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函数观念及探讨精神;
⑤使学生明了数字之功用,并欣赏其立法之精、应用之博,以启发向上搜讨之兴趣。
从以上各科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晰看出,当时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依然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特别是《中学博物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目标,将所学科学的目的完全与国计民生紧密结合,过分强调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功利性,这对学生培养单纯地“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精神,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不利的。“几千年来我们的研究都着重在所谓有用的东西上,缺少科学的思维,缺少一种完完全全求知的精神,即没有最初的动机。科学的原动力在于求知。科学,代表着一种探索,它的动机是求知、求真,应该说是追求真理。”(70)而且在这种过分的实用主义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科学理论的不重视,特别是对基本理论的忽视。
以上是初级中学科学科目所制定的目标,而高级中学的科学各科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1941年1月,公布的《修正高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规定:
①使学生了解生物之基本组织及其生活作用;
②使学生了解生命现象与疾病的基本原理;
③使学生了解生物与民生、民族之关系及演进之现象;
④使学生获得采集、观察、实验、比较及推理事物之能力与兴趣。
同时公布的《高级中学矿物暂行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的课程目标:
①使学生获得矿物学之基本知识;
②使学生认识普通及重要之矿物,暨我国矿藏丰富及其分布情形;
③使学生明了矿物与国防工业之关系;
④培养学生研究矿物之兴趣,为进求深造之准备。
1941年4月公布的《修正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为:
①使学生得有化学之根本知识,对化学有明确之观念;
②养成学生敏锐之观察力与精确之思考力;
③阐明化学与国防、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家庭之关系,以及利用自然之方法,并注重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之养成。
《修订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目标为:
①使学生明了物理学中简单原理,并能应用以解决日常问题及说明常见现象;
②注重训练学生运用官能及手技,以培养观察与实验才能;
③使学生略知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及国防生产之关系。
1941年5月公布的《修正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为:
①充分介绍形数之基本概念,使学生认识二者之关系,明了代数、几何、三角等科呼应一贯之原理,而确立普通数学教学之基础;
②切实灌输说理推证之方式,使学生认识数学方法之性质;
③供给学生研究各学科所必需之数学知识,以充实其考验自然及社会现象之能力;
④继续训练学生计算及作图之技能,使其益为丰富敏捷;
⑤注意启发学生之科学精神,养成学生函数观念;
⑥数理之深入与其应用之广阔,务使成相应之发展,俾学生愈能认识数学本身之价值,及其与日常生活之关系,油然而生不断努力之志向。
综合以上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科学课程各科教学目标的规定,与之前相比还是存在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以科目而言,初、高中的目标分两部分开列,初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侧重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而高中则强调提高科学素养,保证大学理科生源的要求和质量。
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采集、观察、实验、比较及推理等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③注重科学的实用性,特别关注其与国计民生之间的联系。
3.科学教育内容
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1939年6月,任鸿隽发表《科学教育与抗战建国》一文,他认为科学教育内容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是普通理科教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之类,这些是基本科学知识。每个学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学、美术、史地、哲学,都应该学习的。尤其是中小学的理科教程,必须认真教授。”“第二种是技术科目。这里包括农、工、医、水产、水利、蚕桑、交通、无线电等专门学校,以及医院所设之护士学校等言……其他如工、矿、农、水产等,和医学一般,皆为科学教育之主要内容,非但不可片断中断,并得要随时尽可能加以扩充。”第三种是“社会教育中之科学宣传”。(71)当时我国学校的科学教育内容,更多地还是偏向技术科目。
关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教育部在1936年修正的《小学自然科课程标准》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分自然现象、生活需要和卫生知能三方面。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更切合当时“抗战建国”的需要,经过探讨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如下补充。(72)
(1)我国战时国防设备的研究;
(2)我国战时交通(注意军事运输,国际路线及运输组织等)的认识和改造;
(3)我国战时生产建设(如兴水利、筑道路、建仓库、举办农工合作、农业改造、造林、垦荒及工厂内部轻重工业的设立等)的研究;
(4)现代战术(如机动战、游击战、炮战、空战等)的研究和练习;
(5)各种新兵器(如枪炮、火药、炸弹、装甲汽车、坦克车、毒瓦斯等)的制造;
(6)防空防毒方法的研究和演习;
(7)各种军舰(如主力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舰、航空母舰等)的研究;
(8)各种军用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落下伞等)的研究;
(9)急救和看护方法(如止血、消毒、伤口包扎、担架使用等)的研习和联系;
(10)战时常用的医药品(如绷带、药棉、来苏溶液、过锰酸钾、硼酸溶液、酒精、碘酒、硼酸油膏等)的认识和研究;
(11)战时最易发生的传染病及其防御法的研究。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进行战争常识教育,这是与之前的小学自然教学最不同的一个地方。但这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在普及战争常识教育的同时,却极易忽视对科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学习。
在1942年1月颁布的《小学课程修订标准》总目标的指导下,关于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内容为:“与人生相关的常见动物;与人生相关的常见植物;与人生相关的常见矿物;与人生相关的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常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常识。”(73)
同时,与小学科学教育“进行战争常识”这一突出特点非常相似,中学科学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同样有这样的特点。
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科学教育依然在课程标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比于战前还是作了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实用性知识的过分重视。如当时为了将战时中学教育各学程纲要和各科作业要项的设计都做到为抗战服务,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主张:①删除与学生生活无关的问题,而以国防上的实用为主。②尽量采用国防上的数字以及军事上的计算为习题资料。③训练理解能力,养成准确的观念。
虽然这是在特殊的时期所采取的教育改革举措,但这种过分关注实用主义的主张,对我国科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特别是对后来的我国科学教育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科学教学方法
在抗战期间,虽然我国科学教育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在一定层面还是有所突破,在科学教学方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当时提出合理的科学教学法应依据三方面的原则:①适合学生的心理;②适合科学的方法;③适合生活的环境。根据这三大原则,在小学自然科教学中提出了具体、易实行的方法。(74)
(1)活用教本及教学时间,取材务求适合时令、地域和实际生活。
(2)根据时代、环境和实际生活之需要,选编自然补充教材。
(3)应用问题教学法。
(4)利用实物教学,注重观察、实验。
(5)举行野外教学。
(6)征集自然研究题材。
(7)参观博物馆、科学馆、工厂、农场、电灯厂、火车站以及商店等。
(8)观察自然现象,如潮汐、日月食、星象等。
(9)指导学生作长期的观察、实验与记载,如温度或气压的变迁、动植物生长程序等。
(10)联络劳作科注重实地操作,如制造教具、布置环境、园艺饲养等。
(11)联络其他各科,以自然科为中心教学的出发点。
(12)举行校内自然教学演示。
(13)举行自然科成绩展览会。
(14)举行采集物品展览会。
(15)举行科学中心训练。
(16)拟定科学儿童的训练信念,
(17)周会表演,多加入科学讲演及科学游戏表演。
(18)其他。
除了以上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内容以及科学教学方法之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另一极具影响的事件就是,科学普及被日益提上日程。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科学化运动的一个响亮口号就是“科学大众化”,认为“只有科学真正渗透到中国人民的生活里去,科学才能在中国文化里生根,才能呼吸那随以俱来的健康成分。而这些绝不仅是学校教育型的教育或学院式的研究所能成功,这有待于科学大众化”(75)。1941年8月,《科学青年》创刊,其中朱元懋在发刊献辞中提到:“提倡科学之道有二:一为培植科学之专家;一为普及科学之教育。此二方法,且有相助相生之功能。惟有科学教育普及之社会,始能培育大量科学人才,而科学家众多之国家科学教育始能渐趋于普及,是以科学运动之专门化与社会化,当兼程并进也。”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小学科学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各项教育事业得到了一时的发展机会。1945年8月15日,教育部电颁《战区各省市教育复员紧急办理事项》14条,其中第11条规定:“应对收复的各级学校及社教机关原有房屋加以修葺应用,或利用一切公共场所,对于必要之设备,应即筹划补充。”第12条规定:“各级学校教科书应与各大书店、印刷所接洽印行国定本,并可采用战前审定本。”(76)
这些条例的颁布,为各项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了贯彻落实《战区各省市教育复员紧急办理事项》,教育部又颁发了《教育复员及接收敌伪教育文化机关紧急处理办法要项》13条。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对于战后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接收、复员各项教育事业井然有序地开展。
随着各项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一部分笃信“科教兴国”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日本的投降,是实现“科教兴国”之梦的大好时机,于是潜心于科学、教育的推展工作。为保障科学事业能在战后起到应有的作用,国民政府还在科学教育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最主要的就是提出了《小学课程标准总纲》。
1948年学制改革,再次提出了新的《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这一总纲根据国民教育要求的“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条款规定了小学课程方案,其学习科目主要有: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社会(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美术和劳作。在该课程标准总纲中,自然科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儿童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培养他们研究自然的兴趣;指导儿童明了人生跟自然界的关系,增进他们利用自然改进生活的技能;指导儿童获得生理卫生、公共卫生以及医药等常识,养成他们的卫生习惯;指导儿童探求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77)
这时,解放区的中学不仅有了新的发展,而且还提出并实施了正规化的方针。1948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9月又在东北召开第三次教育会议,集中研究中学的改革和正规化问题。就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中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人民民主共和国培养具有中等文化水平及基本科学知识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即能参加工作,或继续升学深造”。此外,还确定了坚持“三三制”的学制等。同时,针对抗日战争期间,政治课比例过高的现象,还确定了文化课、政治课的比例,中学课程中文化课需占90%,政治课占10%,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时间,一般每周不超过6~8小时。
最后,还确定了各地区的课程设置。东北解放区中学课程设置为:政治课包括政治常识和时事政策,文化课包括国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植物、动物、矿物、化学、物理、生理卫生、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俄文。华北地区的课程设置为,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理卫生、自然、理化、政治常识、体育、音乐、美术工艺,初中一般不设外语课,高中设英语或俄语。苏皖边区初中主要课程包括:国语、数学、自然(包括农业知识和卫生、化学常识、物理常识)、民主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时事研究、青年问题。还规定了苏皖边区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中关于科学等科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为:(78)
数学科:在使学生能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运用基本的正确的计算和测绘能力,并准备继续深造以从事解放区的建设。养成学生基本的计算和测绘能力,并能用于实际,如会计和简单测量等;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打下继续深造从事专科学习的基础。
农业知识和卫生:初级中学的自然知识的教学任务,在使学生确立劳动观点,获得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保健卫生知识,以从事解放区的建设。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兴趣与劳动习惯,以加强其劳动创造世界的认识;除使学生获得农业生产知识外,还配合校内生产活动,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逐步确立唯物主义观点,并打破其迷信思想;使学生具有保健常识,维持公共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化学常识:化学常识的教学任务,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化学知识,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化学变化及化学制造品等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逐渐消灭其迷信观念,初步确立唯物主义观点,并为继续深造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物理常识:物理常识的教学任务,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物理知识,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和变化,有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从而消灭其迷信观念,初步确立唯物主义观点,并为进一步研究物理学的理论及应用,打下初步的基础。
地理科:使学生明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以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全国解放区的形势和民主建设的情形,并与国民党统治地区相比较,从而培养其爱护解放区并进一步建设解放区成为全国模范的信念;使学生了解世界的简单地理形势,并从地理上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民主力量的强大、资本主义没落崩溃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对民主世界必胜的信念。
从以上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中可以看出,东北、华北和苏皖解放区所制定的课程标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各自的课程标准中,科学教育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还确定了科学各学科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但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各地都纷纷投入到师资培养及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如1946年11月,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还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用一年多的时间编出了小学教科书14种14册,中学教科书9种9册。这些教科书发行后,就取代了各地原先自行编订的临时性课本,改变了过去教科书参差不齐的状况,对我国教科书的规范和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还成立了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聘请叶圣陶等人担任委员会成员,编辑出版了4种师范学校的教材:《教育学参考资料》、《小学教育理论与实际参考资料》、《小学各科教材及教学法参考资料》和《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这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对所颁布的各种学制回顾可知,我国的科学教育体系经由萌芽、建立、发展,在曲折的过程中终得以正式生存,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门别类的科学教育各学科也开始得以建立,连同科学社团,成为我国科学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杨宏雨著.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45.
(2)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7.
(3)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66.
(4)刘秋华.清末中日数学交流与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5):76-80.
(5)刘秋华.清末中日数学交流与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5):76-80.
(6)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55-256.
(7)陈学恂,田正平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3.
(8)陈学恂,田正平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6.
(9)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0(1):40-47.
(10)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93-598.
(11)张平海著.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1862-1922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5-146.
(1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20.
(13)杨宏雨著.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51.
(1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5-167.
(15)杨宏雨著.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51.
(16)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634-635.
(17)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7-392.
(18)张平海著.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1862-1922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7.
(19)陈学恂,田正平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21.
(20)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31.
(21)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05.
(22)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19
(2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三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68.
(24)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7-392.
(25)张平海著.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1862-1922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36-239.
(26)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12.
(27)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51-852.
(28)孙宏安.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368-369.
(29)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16.
(30)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19.
(31)田正平主编.中国小学常识教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69-170.
(32)梁吉生著.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60-64.
(33)George Ransom Twiss.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M].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1925.26.
(34)张江树.中国科学教育之病源[J].国风半月刊,1933,2(1):21.
(35)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北京:国立编译馆,1923.29-30.
(36)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94.
(37)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4.
(38)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31-132.
(39)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8.
(40)王士平主编.中国物理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7-8.
(41)段治文著.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69-170.
(4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8.
(43)罗桂环,汪子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99.
(44)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22.
(45)胡经甫.国内生物学研究之近况[J].科学,17(7).
(46)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47)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8.
(48)段治文著.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7.
(49)陈侠著.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62.
(50)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7.
(51)虞昊.中国“两弹一星”鼻祖叶企孙院士[J].院士风采,2000,(5):1-3.
(52)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07.
(53)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37.
(5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撰.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自然・社会・常识・卫生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15.
(55)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39.
(56)陈侠著.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52.
(57)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48-149.
(58)承炳锡.常识课程选择的一个实验[J].中华教育界,18(3):3-4.
(59)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52-153.
(60)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北京:国立编译馆,1923.118.
(6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
(62)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54.
(63)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60-163.
(64)石道计.从中学理科设备之过奖说到部颁中学理科设备标准[A].见:科学・教育[C].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1934.20.
(65)陈侠著.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4.
(66)孙宏安.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514.
(67)金忠明,廖军和,张燕,代洪臣.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16-120.
(68)陈润泉.科学教育[M].文化供应出版社社印行,1948.51.
(69)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解亚.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73.
(70)吴大猷.中国科学落后西方之缘由[J].科学,2007,59(6):52-55.
(71)金忠明,廖军和,张燕,代洪臣.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37.
(72)陈润泉.科学教育[M].文化供应社印行,1948.74-75.
(73)陈侠著.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80-81.
(74)陈润泉.科学教育[M].文化供应社印行,1948.102-103.
(75)一个好的开始(刊首语).科学时代,1947,2(3).转引:金忠明,廖军和,张燕,代洪臣.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37.
(76)熊贤君著.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思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8.
(77)孙宏安.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563.
(78)孙宏安.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568-5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