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国初期科学教学计划

建国初期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所用各种课本须采用中央教育部审定或指定者。建国初期我国当时所设定的小学是“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学规程(草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如表17-3所示。建国初期,我国的学校向工农开放,特别是工农速成学校的建立和迅速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新阵地,极大地提高了工农干部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时之间,中学科学教科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内容更趋于精简,更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

第三节 建国初期科学教学计划

随着工农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班、晚中学的创办,原有的学制系统已难以满足这一趋势。由于我国原有的学制是从日本、美国借鉴而来的,建国后新创办的各类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而且初等学校的修业年限为6年,并分初、高两级,这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于是在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我国各类教育的学制及有关事项作出了规定。

一、《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的颁布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所设定的教学计划如表17-2所示,部分内容如下。(20)

任务与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学到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的世界观;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教导原则与教学方法:中学教师应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结合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力求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采用试验、实习、参观等实物教学法,使学生理解一般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与简单生产工具的使用方法。中学以课堂教学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须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掌握教材内容,运用正确的教学法,按照一定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中学教学方法应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分析、批判、独立思考的能力,务使学生对所学各科知识能深切体会,具体运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验证和发展。中学所用各种课本须采用中央教育部审定或指定者。

由表17-2可知,理化生等课程的具体课时安排为:物理从初二开始一直到高三都开设课程,中学阶段共有468课时。化学课时分配与物理课程设置接近,也为468课时。生物课分为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和达尔文理论基础四科目,初一开设植物课;初二开设动物课;初三开设生理卫生;高一开设达尔文理论基础;高二、高三不开设生物课。中学阶段共开设生物课360课时。

表17-2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img89

所设定的教学计划

建国初期我国当时所设定的小学是“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学规程(草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如表17-3所示。

表17-3 《小学教学规程(草案)》

img90

所设定的教学计划

由表17-3可知,教学计划设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自然课,每周3课时,共228课时。当时还准备从1952年秋到1957年逐步把全国小学一律改为“五年一贯制”。但这一设置,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诸多不符,于是就在1953年秋天,停止了“五年一贯制”的推行,改为“4+2”(初级4年,高级2年)制,因此又有了新的教学计划表(如表17-4所示)。自然课只在高级小学中开设,每周2课时,两年共152课时。

表17-4 “4+2”制教学计划

img91

续 表

img92

统一、规范的中学和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为科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课时保证,使广大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当然,这一时期接受科学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工农干部和群众。建国初期,我国的学校向工农开放,特别是工农速成学校的建立和迅速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新阵地,极大地提高了工农干部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1954年,工农速成中学招生6.47万人,毕业生多数还升入了高等学校;1952年,参加业余小学学习的有66.29万人;1953年,参加初等技术学校学习的职工有47.7万人。基础性科学教育在新中国真正成为群众性的活动!(21)

二、科学教科书内容的删定

表17-2至表17-4所列的是建国初的我国现代教学计划。这些教学计划的制定对当时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教学计划相比,科学教育没有良好的教科书,教材内容繁复,学生负担过重。当时全国中小学教科书还都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不仅用书不同,版本不一,价格也十分混乱,供应情况较差。

1949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闭幕词中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必须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的政策,而且技术上可能印刷得好些,价格也便宜些,发行也免得浪费……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大,所以非国营不可。”(22)根据这次讲话精神,1950年9月,出版总署召开了出版工作会议,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实行全国统一的方针。于是,与教育部共同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49年12月1日成立。1950年7月,教育部和出版社总署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了用书和价格,解决了各地中小学教科用书版本不一、供应紊乱的现状,并就降低和划一教科书售价及供应方法作了规定。1950年,小学语文、政治、史地,中学语文、历史使用老解放区教材;中学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生物学科大多选用旧课本。

旧的教科书内容繁杂,学生学不完、教师教不完。为此,1950年2月,中央教育部召开了普通中学数理化教材精简座谈会,研究了旧数理化教材编排的不合理,以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不能获益,而且损害健康的问题。提出了重新编写教材和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讨论了理化教材的精简意见。同年7月,公布了《中学化学精简纲要(草案)》和《中学物理精简纲要(草案)》,作为全国各地普通中学物理、化学教学参考的基本文件。这些纲要主要是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以应当时急需精简纲要,删除重叠陈腐的内容,充实物理、化学科学新成就以及与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间联系的现状。虽然,教育部为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中小学教育仍未能完全摆脱旧教材内容庞杂的不良影响。

从1950年10月开始,我国参考苏联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拟订了《中学物理科课程标准草案》,于1952年3月印行,供物理教师参考,并请各地提出意见,以便修订。从1951年秋季起,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和修订的12年制中小学教科书。从1952年秋季起,中学数学大部分采用东北编译的苏联数学课本。一时之间,中学科学教科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内容更趋于精简,更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