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衡量心理健康及其水平,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恢复和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家从多种不同行为表现的角度进行观察,得出一些不同的标准。事实上,企求绝对客观地划分标准是困难的,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心理活动的正常标准,应该根据心理学原则,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心理是否健康。本着这个原则,以下三个标准可供参考。
(一)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和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前面一些看法中所说的“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平均值”或“普通的行为模式”都包括在这种同一性标准之中,而同一性标准要比这两种概念更为广泛。例如,按照人的行为“均值”,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吵大闹,但假若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受到不能容忍的污辱,怒不可遏而大吵一番,虽然背离了“均值”水平,但仍然是十分正常的行为,因为它在量与质的方面都与外部刺激保持着一致关系。又如,信教的人做祷告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宗教仪式过程中,有人可能过度想象而出现了似乎与天使对话的幻觉。这种心理行为按行为均值水平也不能说是异常,但他却实实在在产生了幻觉,已经出现了心理异常。
(二)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性。例如,当一个人用低沉悲伤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作出欢快的反应,那么他的心理过程便失去了协调一致性,出现了异常心理。
(三)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
个体在自己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化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特征的相对性出现,就应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比如一个平时热情爽朗的人,突然变得冷淡沉默,而且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就要考虑他出现了异常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目前,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众多,仍缺乏公认统一的标准。现综合各心理学家的观点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下述八条。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即将面临的心理危机。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置于集体之外,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三)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同时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四)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储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六)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七)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低下。
(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的判断时,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心理不健康。但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要持续多久才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2.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但心理健康与病态之间很难找到确切的界限,因而在有些情况下主要是程度上的差异。
3.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判断都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将来,但与过去和将来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判断心理健康状况应有发展的眼光。
4.上述心理健康标准仅仅反映了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境界。每一个人都应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上述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从人的行为表现是否正常来分析心理是否健康,但这些标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够的,因为即使心理健康的人也还有健康水平高低的问题。个体的心理活动超越正常界限而进入异常状态,也总是以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的。比如,同样的外界环境的变化,在某些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而对另外一些人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一致。这样,可以在心理正常的人们中区分出不同的健康水平来,既便于更具体地对人们的心理行为加以指导,又便于在心理咨询中给人们提供更科学的帮助。心理健康水平的划分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类除了能被动消极地适应环境外,还能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并不能左右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在人的生活中,这些环境条件总是在变化着,有时甚至变化很大,但人们对环境的变化往往无力控制,必须采取主动的适应和被动的适应。因此,对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对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的良好适应,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活动的强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当面临着强烈的精神刺激时,有人马上休克,有的人痛苦悲恸,而有的人虽然经受着强烈的情感打击但不失理智,这就可以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强度水平有高有低。强度低的人在面临着一次精神刺激或心理创伤应激后,可能长期遗留着某种心理疾患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强度高的人可以有反应,但一般不会致病。心理活动的强度水平,也是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3.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突然来临的强大精神刺激外,还有一类在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慢性精神刺激。对慢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称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毫无疑问,耐受力水平比强度水平更重要,有的人虽然能抵抗一时的强烈刺激,但对于慢性刺激却无法抗衡。这种耐受力水平的提高,虽然依靠着个体的先天素质,但更重要的是人在其生活经历中所形成的坚强意志和积极的人生观,而且更依赖于在生活道路上自觉确立的人生奋斗目标。
4.心理活动的自控力 这是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控制的,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动机的趋向和取舍,都可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谓不能控制的情绪、情感和思维,都是相对的,严格地说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而难以察觉而已。心理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与自控能力有关,自控力的水平是衡量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5.心理活动内部的协调性 尽管心理活动的协调性是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但在正常心理活动的范围内,这种协调性的水平也是有差别的。如果一个人叙述一件小事时情绪特别激动,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但又不像精神症状那么严重。这种情况可以说此人心理活动的内部协调性不好。协调性不好的人往往有某些情感性精神创伤史,但又没有形成精神病,只是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6.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就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自身的内在节律,一个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周期节律性。一般而言,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指标去观察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比如,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到了晚上却很有精神,有的人则相反。根据这种周期节律,可以把人分为昼间型和夜间型。但是人们常因外部事件的突发性、特殊性而导致心理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故易发生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在常态环境下经常处于紊乱状态,就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下降了。
7.意识水平的高低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在临床上则多以意识的清晰度来衡量。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某种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但这种注意涣散往往没有固定指向性。在遇到某种问题时思想难以摆脱也可形成注意力涣散,总想着某事时而对眼前的工作有所忽略。这两种情况虽然不同,但都表示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因为都降低了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
8.社会交往能力 人类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而有效的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也标志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往来,或变得十分冷漠时,就要考虑他是否形成了社会接触不良;而当一个人无选择地进行过分热情的广泛交往,也要考虑是否属于躁狂状态。一般人在社会交往中,应当是适度而有选择性的。过分的自我隔离和过分的热情泛化,其心理健康水平都不高。
9.对暗示的接受力 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是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很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由于一些无关因素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其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而转移,这样,心理活动就不太稳定。不易受暗示的人,情绪状态和思维活动都比较稳定。所以,暗示性很强的人,心理健康水平总是低下的,如癔症和其他神经症病人即是这样。
10.心理康复能力 指在蒙受精神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不能避免蒙受精神刺激,只是程度不同和频度不同而已,但心理创伤却有轻有重。当个体蒙受精神刺激后,可能呈现出情绪的极大波动,心境的急剧变化,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出现某些躯体症状。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个人经验不同,气质与性格不同,因此需要复原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心理康复能力较好的人,很快能够恢复,并且不留什么痕迹,以后回忆这次创伤时,表现得比较平静,这次创伤对以后的心理及行为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心理康复能力较低的人,却截然相反。所以,心理康复能力也是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