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向科学大进军”中的科学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关注中国未来工业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建国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建设工业化问题极为明确。1953年9月,周恩来在阐明“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时指出:“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则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在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系统阐述了关于现代科技革命的思想,提出了“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现在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生产过程正在逐步地实现全盘机械化、全盘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各种高温、高压、高速和超高温、超高压、超高速的机器正在设计和生产出来。陆上、水上和空中的运输及其航程和速率日益提高,高速飞机已经超过音速。技术上的这些进步,要求各种具备新的特殊性能的材料,因而各种新的金属和合金材料,以及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材料,正在不断地生产出来,以满足这些新的需要。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规程,正在日新月异地变革,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进一步加速和强化,资源的有用成分的最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最大节约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改善。因此,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市场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比方说,我们要找矿,就得有一批地质专家……我们要建设矿山、工厂、铁路和水利工程,就得有一批工程师和一大批技术员来勘测、设计、建筑和安装”。(5)所以,“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周恩来的这一论述可以算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系统阐述和正确总结。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指出:“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中国要培养大批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英美世界先进水平,先接近,后超过,把中国建设得更好。”至此,党中央在全国吹响了“向科学大进军”的历史号角。
为了赶超世界科学先进水平,周恩来还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外国的最新成就,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很快地就能达到。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解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在这个总战略决策下,还制定了从1956年到1976年科学发展的远景计划:“必须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最短缺的而有时建设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
正是在周恩来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在1956年2月通过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经过半年多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以及四个附件:《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说明书和中心问题说明书》、《基础科学学科规划说明书》、《任务和中心问题名称一览》和《一九五六年紧急措施和一九五七年规划要点》。《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方向,确定国家的重要科学技术任务,把各个科学部门的力量汇合在统一的目标下。在所确定的各项重要任务中应挑出更重要的和更急需的任务作为重点,在这些重点上,集中必要的力量,大力开展研究,并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发展。”
这次规划,对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影响最大的就是对科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的重视。还特别强调:“必须及时地积极地积累自己的科学储备。”“科学储备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理论的储备,既包括基础科学理论,也包括技术科学和其他应用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源泉是生产实践,但理论既经形成就对生产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根据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上带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因此,要想在今后逐步做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依赖地位,就必须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科学理论储备,大力加强和充实理论研究的力量,克服忽视理论研究的近视的倾向。”(6)
应该说,这样的倡导对于那个时代过分重视科学的功利性是有极为积极的作用的。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于基础科学和基础研究问题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论述。除了对基础科学和基础研究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和重视之外,在规划的57项任务中还专门列出了一项“现代自然科学中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而还专门编制了基础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这在我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先前结构单一的中学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而且也不能为高等学校提供合格的生源。为此,我国明确提出了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特别是在“向科学大进军”的时代旗帜之下,科学教育和科学课程改革更加受到重视。在这一时期,我国中学科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继续加强科学课程内容的设计,精简课程内容;加强科学课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改进和探索科学教育的方法,提高科学教育质量。
1954年,我国还先后颁布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的“精简教学大纲”。这次精简的基本原则是:“删去超越科学基础知识范围的、次要的和过时的内容;删去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艰深内容;删去现行课本中有的而大纲中所没有的内容;删去不十分必要的重复的内容;低年级不易理解的内容移到高年级去学习。”(7)经过这次课改,科学课程内容不断趋于合理,而且所节约出来的时间主要用于巩固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去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作业。
1956年,我国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建国后第一套较齐全的中学教学大纲(草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音乐、图画等各门课程在内。根据新大纲,我国还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套中学各科教科书,这标志着我国终于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学课程体系。在这次课改中,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所突出的特点如下。
(1)在课程理念上,明确指出了在科学课程中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切实加强科学课程内容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充分体现实验中学双重任务的要求。例如,在化学课程内容中,增加化工生产的基本工艺原理、设备流程等,此外还组织学生做化学实验、去参观化工生产车间等。
(3)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除了个别学科外,各科对各年级课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采取描述性知识—理论知识—描述性知识的编排顺序。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分强调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体系。
(4)认识到科学实验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巧。在这次课改中,明确将科学课程中的实验分为三种,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作业和实习作业。这种改革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有益的。
“向科学大进军”展示了我国科学春天的到来,科学发展的实践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了“两弹一星”的科技发展成果。在国家对科学重视的大背景下,科学教育也有了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